巴基斯坦希望與中國加深「一帶一路」合作

2021-01-15 光明日報

近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在伊斯蘭瑪巴德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巴經濟走廊對於巴基斯坦至關重要,中國的經驗和幫助將有力推動巴基斯坦工業化和農業化發展。

伊姆蘭總理表示,巴基斯坦非常高興看到「鐵兄弟」中國經濟社會快速恢復和發展。他認為,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的發展模式與西方是不同的,巴方有很多需要向中國學習的地方。他說:「我個人認為,中國政府所做的兩件事在人類歷史上可謂獨一無二:一個是幫助中國人民擺脫了貧困,另一個是中國的反腐敗制度建設,值得巴基斯坦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

伊姆蘭總理充分肯定了「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性。他表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富有遠見且卓越非凡的倡議。該倡議連接亞洲、歐洲、非洲以及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會在未來徹底改變世界。中巴經濟走廊對於巴基斯坦的發展極為重要,第一階段主要解決了交通、能源等領域長期存在的問題,促進了互聯互通。「中巴經濟走廊從道路連接開始,現在已經包括了光纖電纜、鐵路等項目。其中,鐵路項目中最大的ML-1項目將貫通巴基斯坦南北各地。」

伊姆蘭總理表示,中巴經濟走廊第二階段對巴工業化發展至關重要,也將極大促進巴農業化發展。他說,雖然巴基斯坦早在50年前就開啟了工業化發展,但在過去的30年裡發展成果並不理想,巴當前迫切需要重啟工業化。關於工業化的目標,伊姆蘭總理表示,一是提高就業率,尤其要為眾多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幫助民眾擺脫貧困。二是為巴創造更多財富。例如,目前作為走廊重點項目之一的瓜達爾港正在發展建設中,巴方計劃在未來將其打造成科技新區和經濟特區,以更優惠的政策和更加充足的勞動力吸引更多中國企業來此投資,從而創造更多社會財富。

關於接下來的中巴農業合作,伊姆蘭總理表示,巴基斯坦是一個農業國家,在農業發展方面巴方也需要中國的經驗和技術支持。「中國的農作物產量一直在增加」,他說,「所以我們希望向中國學習,以提高我們的農業生產率。」同時,他還強調巴方將在相關技術人員培訓等領域加大與中國的合作。

伊姆蘭總理特別指出,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巴基斯坦蔓延時,巴方立即向中國求助。巴方十分感謝中國在疫情期間向巴基斯坦派出專家團隊,對巴援助醫療和抗疫物資,使得巴基斯坦更早走出疫情困境。如今巴也開始自己生產抗疫物資,比如口罩、呼吸機、氧氣機等。他表示,來自中國方面的援助和抗疫經驗對巴來說至關重要,儘管巴方目前還面臨著第二次疫情的考驗,但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巴在抗擊疫情方面無法取得現在的成果。

在展望中巴關係的未來時,伊姆蘭總理認為,中巴兩國的特殊友誼源遠流長,比山高,比蜜甜,比海深,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兩國都互相支持,希望中巴兩國關係更加緊密,互惠互利。他說:「我希望2021年是中國人民幸福和成功的一年,也期待中巴友誼繼續深化。我經常說我們兩國的關係很特殊,希望我們的關係更親密,更加互惠互利!」

(本報伊斯蘭瑪巴德1月13日電 本報駐伊斯蘭瑪巴德記者 張任重)

相關焦點

  • 專訪:巴基斯坦希望和中國深化抗疫和「一帶一路」合作——訪...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月13日電專訪:巴基斯坦希望和中國深化抗疫和「一帶一路」合作——訪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新華社記者鄧凱尹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日前在伊斯蘭瑪巴德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感謝中國的抗疫支持,在新的一年,巴願繼續深化同中國的抗疫和「一帶一路」合作。
  • 倡議來自中國 成果惠及世界(一帶一路·權威有話說)
    該倡議被巴基斯坦和沿線不少國家視為改變命運的機會,原因在於「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能夠為本國和區域國家帶來發展所需的外部資金,還將為各國能源、工業、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對巴基斯坦而言,「一帶一路」沿線的經濟區將推動相關區域發展,加強包括伊斯蘭瑪巴德等地在內的巴基斯坦各地的經濟活動。
  • 疫情下,「一帶一路」合作強勁前行
    新華社發(中機公司供圖)據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2020年1-11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7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0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7%。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一帶一路」這一全球性倡議正在證明,它是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的、能夠完全應對疫情負面影響的經濟合作機制。
  • 中國大使:「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抗疫帶來希望
    中新社莫斯科1月15日電 15日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在俄羅斯《勞動報》發表署名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抗擊疫情、重振經濟帶來希望。張漢暉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世界經濟深陷衰退背景下,中國經濟加速企穩回升成為全球經濟復甦最大的利好。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展望世界2021】 「生命之路」的擔當 「復甦之路」的希望「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胡必亮(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2020年,全球遭遇百年未遇的疫情大流行,各方面都受到了嚴重衝擊。
  • 專家匯聚青島 獻策「一帶一路」教育合作與科學發展
    「一帶一路」必須要文化自信、教育自信   國際化教育是中國連結「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環節。留學生教育是國際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科技大學國家學院王守城教授指出,國際化教育,首先要有文化要自信、才能教育自信。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帶一路」的教育合作,要科學挖掘中國文化精髓,尤其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教育經驗。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10月21日—10月25日)
    習近平指出,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同時,中國積極深化南南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為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希望各方積極尋求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良策,促進共同發展,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5月13日—5月17日)
    亞洲各國人民希望遠離封閉、融會通達,希望各國秉持開放精神,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還舉行了六場平行分論壇,相關國家官員、專家學者和相關人士在分論壇上進行了交流、討論。
  • 打壓中國無所不用,西方政客抹黑「一帶一路」,耿爽甩出諺語回懟
    近幾年,中非關係發展迅速,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日漸加深。2020年初,中國外長兼國務委員王毅對埃及、吉布地、厄利垂亞、蒲隆地和辛巴威進行訪問,就深入發展中非關係,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深入與非方交換了意見。然而,就在中非合作不斷深化,中非友好關係持續發展之際,西方卻跳出來了。
  • 12月28日,中國巴基斯坦共同辦了一件大事,鞏固兩國「鐵桿」友誼
    據中國經濟網12月29日報導,第六屆中巴經濟走廊媒體論壇12月28日通過線上形式舉行,由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主辦,中國經濟網、巴中學會承辦。兩國政界及媒體代表圍繞「後疫情時代的中巴媒體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 千裡逢迎高朋聚,「一帶一路」帆滿揚
    從兩千多年前的歷史畫卷中走來,於2013年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倡議中擲地有聲,3年多來,「一帶一路」的輪廓日益清晰,建設的目標日益明確、形式日益豐富。2017年5月14~15日,中國將開門迎客,與「一帶一路」沿線的朋友們,相約北京,通過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各國共敘「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大計。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月2日—9月6日)
    本屆博覽會為雙方深化務實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搭建了有益平臺。希望雙方以此為契機,抓住機遇,開拓路徑,挖掘潛力,攜手推動中阿戰略夥伴關係實現更大發展,更好造福中阿雙方人民。(新華社、中國一帶一路網)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於9月6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據悉,這是默克爾第12次訪華,在今年6月G20峰會期間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時默克爾表示,德方願同中方探討「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爭取早日籤署歐中投資協定。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5月27日—5月31日)
    同伊素福會談時,習近平強調,中尼要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加強對接,落實好基礎設施、民生、能源、農業領域重要合作項目。習近平強調,只要各國都堅持走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堅持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堅持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大目標,我們就一定會取得成功。會見薩爾維時,習近平強調,中國一貫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反對大國沙文主義。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7月22日—7月26日)
    (中國一帶一路網綜合)中國和馬裡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當地時間25日,中國和馬裡兩國代表在位於馬裡首都巴馬科的總統府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會議指出,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旨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拓展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領域合作,更好發揮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強我國同上合組織國家互聯互通,著力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月23日—9月27日))
    習近平強調,中方願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同伊方重建規劃對接,在石油、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推進雙方合作。中伊都是文明古國,雙方要積極開展人文交流。希望伊方繼續採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在伊中方機構和人員的安全。中方願同伊方加強安全執法合作。阿卜杜勒-邁赫迪熱烈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他表示,伊方願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深化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
  • 擴大中國-東協工科涉海高校合作 助力「一帶一路」發展 天大為黃土...
    內容提要:日前,天津大學主辦的中國-東協智慧海洋中心實踐課程培訓班在西部海員培訓基地結業。20名來自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小夥子從此有了嶄新的身份——全球知名航運企業海員。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大學主辦的中國-東協智慧海洋中心實踐課程培訓班在西部海員培訓基地結業。
  • 「一帶一路」 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對於現在的全球化模式,中國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改革者。
  • ...一帶一路」金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
    5年來,「一帶一路」從倡議變為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如今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 張家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絲路驛站推進旅遊國際合作
    張家界市政府副市長歐陽斌與哈薩克斯坦歐亞國立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歐亞-阿斯塔納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阿達衣·賽肯,阿勒泰環球貿易公司總經理努爾蘭·庫克買提,共同為「中國張家界(阿斯塔納)絲路驛站」揭牌,此舉標誌著張家界開啟了創新國際旅遊合作,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創新國際旅遊文化經貿合作新模式走出了實質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