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來自中國 成果惠及世界(一帶一路·權威有話說)

2020-11-15 人民網

  掃描二維碼
  看更多內容

  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市長安薩爾·阿齊茲: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宏偉的計劃,旨在復興和更好地弘揚古絲綢之路精神,也將有力助推「亞洲世紀」這一預言成真。該倡議被巴基斯坦和沿線不少國家視為改變命運的機會,原因在於「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能夠為本國和區域國家帶來發展所需的外部資金,還將為各國能源、工業、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對巴基斯坦而言,「一帶一路」沿線的經濟區將推動相關區域發展,加強包括伊斯蘭瑪巴德等地在內的巴基斯坦各地的經濟活動。

  對於「一帶一路」為巴方民眾帶來的福祉,我願引用中國的一句俗語來形容,即「要想富,先修路」,這源於中國人民的實踐和智慧。該倡議不僅包括修築公路、鋪設鐵路、興建港口來打造交通網絡,還囊括了旨在推動區域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整個基礎設施體系。「一帶一路」是巴基斯坦改變命運的機會,巴基斯坦人民對「一帶一路」建設抱有極高期望,並希望通過參與建設,實現本國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一帶一路」將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巨大影響力,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發展最強勁的驅動力,並致力於整合區域經貿合作機制,提升互聯互通和推動各國基礎設施水平升級。中巴經濟走廊在為巴基斯坦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同時,也將為中國聯通非洲和中東等地提供更為便捷的通道。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夠展現出「一帶一路」建設早期收穫項目的成果,加強合作各方的信心,凝聚各方意志,為全球合作開創新局面,促進區域與世界經濟發展。祝願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對「一帶一路」的積極發展產生重大推動作用。

  德國漢堡市長肖爾茨:

  漢堡十分關注「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政府的這一倡議明確指出了漢堡作為中國經濟夥伴的重要地位。漢堡位於中歐鐵路連接線的最西端。目前,漢堡港1/3的貨櫃吞吐量來自於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超過550多家在漢堡的中資企業與當地有貿易往來。不僅僅在海上,漢堡在陸上也是歐洲貨物運輸的終點站和樞紐站:現在有超過177條鐵路線路與32個目的地相連。例如德國與中國之間的漢堡—鄭州貨運班列和漢堡—哈爾濱貨運班列。

  漢堡港在對華貿易以及通往德國、波羅的海地區和中東歐地區的運輸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帶一路」上一個重要的戰略夥伴。漢堡的企業在物流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漢堡港務局發起的「港口聯盟」項目建立各個港口間的聯繫,共同打造21世紀更高效和可持續的物流網絡,是成功的項目。漢堡「智慧港」項目也是成功的典範,為陸上和水上交通提供了智能解決方案。我堅信,在未來必將有很多合作的可能,使漢堡與中國的關係更加緊密。

  對漢堡來說,與中國的關係歷來意義重大。幾十年來,雙方在各個層面都有許多合作。漢堡與上海締結友好城市關係已經30周年。每兩年,漢堡市都會舉辦「中國時代節」系列活動和「漢堡峰會:中國與歐洲相遇」經濟峰會。在這兩個活動的框架下,我們定期邀請政治和經濟領域的代表人士和專家來到漢堡,共同討論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與中國的貿易是漢堡港經濟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德國「工業4.0」帶來的最新科技,都為未來市場和合作提供機遇。

  相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為擴展和加強各區域之間的網絡關係提供更多機會。

  荷蘭萊頓大學經濟史教授理察·格裡菲斯:

  即將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將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打開新的空間。我有幸受邀參加這個令人矚目的論壇,非常期待見證這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盛事。

  在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的今天,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當其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保護主義的泛濫,推動貿易便利化,最終實現共同發展。

  現在世界上很多人都已經切身感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非常擔心貿易戰的爆發,因為貿易戰會使世界經濟復甦更加緩慢,使人們的生活更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在此緊要關口,中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是向全世界鄭重傳遞一個信息:中國將繼續走開放合作的道路,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分享發展紅利。今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中國領導人發出的這個很有歷史擔當的聲音就讓世人振奮。我完全相信,中國的這一立場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將會得到世界範圍內更積極的響應。

  「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提出,國際上一些人便認為這只是一個「中國故事」,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中國提出的這一倡議並非只是為了自己的發展,而是致力於同沿線各國共同發展,書寫人類發展新篇章。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僅可以促進人員和貨物流動,還能催生新的市場,創造新的發展空間,最終讓「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應該全面客觀看待「一帶一路」倡議,把它看作是一個共同發展的工程,是一個造福數十億人民的美好工程,從而積極參與,共建共享。完全有理由相信,世人將通過這次論壇對「一帶一路」倡議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也不難預測,這次論壇將會取得的一大重要成果是,國際社會在「一帶一路」倡議上深化共識、凝聚力量、推進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世界多國的「大合唱」。

  法國戴高樂基金會主席雅克·高德弗蘭:

  我認為,一切可以讓世界各國人民彼此包容開放的設想都是有益的創見。各國人民不應該相互隔斷、互不理睬,而是應該更好地了解彼此。「一帶一路」倡議作為連接彼此的紐帶,是一個好的倡議。這一倡議提出以來所涉及的各領域合作,都能夠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我們很感興趣,並且懷著極大的喜悅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沿線各國進行了積極的、富有成效的合作。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向那些懷疑論者證明,全球化進程可以在國家間有組織、有規則地進行,它不僅是一條互通有無的貿易道路,也是一條連接了人類知識和智慧的發展道路,切實造福各國人民。

  法國可以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當年,正是在戴高樂基金會目前所在的這個辦公室裡,戴高樂將軍富有遠見卓識地認識到「未來中國的潛力」。

  當年的未來已經成為現在,我們願意看到「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多成果,也希望「一帶一路」建設能夠密切同未來青年一代的溝通,更好增進各國人民的感情。

  哈薩克斯坦—德國大學國際與地區合作研究所主任蘇爾丹諾夫·布拉特:

  期待本次高峰論壇能夠就落實「一帶一路」框架下各類雙邊及多邊經濟合作項目,出臺一系列具體的措施,並依託「一帶一路」倡議制定歐亞一體化發展戰略,進一步發展洲際間的經貿合作。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通運輸項目對哈薩克斯坦意義重大,它完全符合哈「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有關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目標。此外,哈薩克斯坦對在本國境內合作建設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同樣非常感興趣。未來,應全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以及「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的融合與對接。

  我非常期待軟實力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能夠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我認為,應當高度重視宣傳解釋工作,用積極的、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在包括中亞在內的沿線各國廣泛宣傳報導「一帶一路」倡議,建立並維護好中國及中國企業的正面形象。讓沿線老百姓及時全面了解各種合作項目的具體內容,以及項目能夠為地區發展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讓他們看到,「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要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將世界廣大區域連接起來,實現洲際間的互利經貿合作。落實好倡議框架下的各個項目,有助於推動地區發展,促進就業,減少貧困,緩解社會矛盾。

  相信在沿線各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倡議一定能夠成為大家「一起做大蛋糕,繼而公平合理地分配蛋糕」的重要平臺,給普通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衷心祝福「一帶一路」倡議的前途一片光明!

  拉美加勒比與中國學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恩裡克·杜塞爾:

  中國政府近年來向世界公布其戰略、倡議、政策和措施等,包括短期的、長期的,包括資金計劃、地區性建議等。中國政府去年11月發布對拉美政策白皮書《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將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合作具體化,包括政策和資金等方面,這是中國全球領導力的一種很好體現。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演化成更加具體的舉措,涉及能源、製造業、工業園區、文化、教育等方面,中國在完善國際合作的具體行動上不斷快速前進。拉美加勒比與中國學術研究中心致力於研究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

  我們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向這個重大活動的所有參與者表示祝賀。我們也希望中國繼續通過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基建合作項目,為世界和拉美地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印度尼西亞國家科學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奴古荷:

  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在沿線國家相互合作的機制安排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例如亞投行、絲路基金以及一系列中國與相關國家籤署的合作協議等,這樣的進展也伴隨著國際經濟危機和不穩定的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在危機面前,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促進全球和平與安全,以及世界經濟穩定方面採取積極主動的姿態,值得讚賞。

  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帶一路」倡議是強化國際貿易投資令人信服的一種方式,能夠為沿線國家與人民提供互利互惠。中國有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與繁榮的潛力,這有助於「一帶一路」倡議創造出更加便利的跨越大洋的全球貿易與投資新框架。通過密切沿線人民之間的聯繫與交往,促進更加便利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倡議可以促進世界和平與安全,加深不同種族民族、宗教文化間的相互文化理解與尊重。「一帶一路」倡議具備扭轉發達與發展中國家間發展不平衡的潛力。必須看到,目前這種發展不平衡已在世界上播下危機與不穩定的種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與投資的發展,還能夠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新型國際金融機制鋪平道路。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已成為許多國家發展的推動力。即將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有助於建立相關國家和地區領導人與企業家的共識與信心,以便著手推進更有建設性與合作性的貿易與投資。鑑於當前一些國家擬趨向採取更加內向型政策來應對危機,這樣的區域性信心是必要與及時的。希望本次高峰論壇能夠共同採取措施,努力用軟實力舉措應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可能出現的問題。中長期來看,此次高峰論壇應該為建立一種能夠極大地削減全球發展不平衡、支持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新型國際金融機制鋪平道路。

  英國倫敦金融城亞洲事務大使馬雪莉:

  我非常高興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致以最熱烈的祝賀,我相信這將是一次成功的峰會。「一帶一路」倡議極具雄心和影響力。它沿著古老的貿易路線,並在當今世界需要支持國際貿易的時候,提倡打造新的貿易路線。此次高峰論壇是一次重要的事件,將見證全球互聯互通的增加,並指向增長與繁榮。

  「一帶一路」建設的規模是巨大的,從新的深水港到數千公裡長的高容量鐵路貨運線,項目類別豐富。這些項目建設、規劃、風險管控、融資等方面所需的合作規模也是巨大的。倫敦金融城作為全球第一大金融中心,願意提供全面的支持。倫敦是幫助「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進行融資、規劃、開發的理想合作夥伴。重要的是,倫敦是全球金融中心,與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保持合作,提供金融和專業領域的最佳服務,倫敦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全球合作的平臺,滿足項目所需的融資和服務需求。

  倫敦金融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項目,也是因為項目成功對我們也有巨大的利益。我最近在天津和上海與當地政府及商界領導人交談,我們都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對彼此的意義。就在幾個月前,一輛滿載中國高品質產品的火車從義烏出發,行駛1.2萬公裡抵達倫敦,幾天後滿載著英國製造的商品,包括汽車、機械和食品返回中國。

  在北京工作的幾年,我親眼見證了中國的高速增長,我意識到中國具備能力提供高效、先進的基礎設施建設。我為「一帶一路」倡議帶動全球貿易的潛力感到興奮,並期待倫敦金融城與中國及全球夥伴保持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圓滿成功。

  (本報記者徐偉、管克江、任彥、周翰博、王遠、王驍波、席來旺、李應齊採訪整理)

  製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11日 23 版)

 

(責編:曹昆、常紅)

相關焦點

  • 日媒:西方如何誤讀「一帶一路」倡議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15日文章,原題:西方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誤讀  在試圖理解中國的國際議程,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概念時,我主要擔心的是,貸款規模被過度關注,將其作為衡量「一帶一路」成功與否的標準。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原因有三個。
  • 中國大使:「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抗疫帶來希望
    中新社莫斯科1月15日電 15日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在俄羅斯《勞動報》發表署名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抗擊疫情、重振經濟帶來希望。張漢暉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世界經濟深陷衰退背景下,中國經濟加速企穩回升成為全球經濟復甦最大的利好。
  • 巴基斯坦希望與中國加深「一帶一路」合作
    他認為,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的發展模式與西方是不同的,巴方有很多需要向中國學習的地方。他說:「我個人認為,中國政府所做的兩件事在人類歷史上可謂獨一無二:一個是幫助中國人民擺脫了貧困,另一個是中國的反腐敗制度建設,值得巴基斯坦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伊姆蘭總理充分肯定了「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性。他表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富有遠見且卓越非凡的倡議。
  • 匯集智力資源 服務「一帶一路」——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入選CTTI...
    12月22日,南京大學、光明日報社舉辦的「2018中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在論壇上發布的多項研究成果中,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成功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
  • 「一帶一路」 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習近平主席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一帶一路」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就是要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
  • 專訪:巴基斯坦希望和中國深化抗疫和「一帶一路」合作——訪...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月13日電專訪:巴基斯坦希望和中國深化抗疫和「一帶一路」合作——訪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新華社記者鄧凱尹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日前在伊斯蘭瑪巴德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感謝中國的抗疫支持,在新的一年,巴願繼續深化同中國的抗疫和「一帶一路」合作。
  • 泰國外長: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
    中新社曼谷1月8日電 題:泰國外長: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中新社記者 王國安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 疫情下,「一帶一路」合作強勁前行
    新華社發(中機公司供圖)據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2020年1-11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7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0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7%。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一帶一路」這一全球性倡議正在證明,它是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的、能夠完全應對疫情負面影響的經濟合作機制。
  • 翟崑:「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
    (圖源:中國一帶一路網)以「一帶一路」的地方動力為話題,翟崑在演講中分析了2020年「一帶一路」地方動力的形成、優勢以及各省如何更好地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翟崑提出,「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2020年最大的地方動力是,由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組成的「一帶一路」大動脈。以下是翟崑演講全文,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 寧懷恩:如新集團全球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
    來華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NU SKIN如新集團總裁寧懷恩近日就如新的全球發展戰略與布局、在華發展前景等話題接受新華網專訪。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新華網:第一次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您有何感想?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5月27日—5月31日)
    本期研修班旨在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推動中國同中亞國家經貿合作交流和傳統友誼。據悉,2015年以來,中國銀行持續舉辦「一帶一路」國際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目前已覆蓋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5大洲32個國家,200餘名相關國家政府官員和企業高管參加交流學習。
  • 獨家丨俄媒:「一帶一路」是歐亞繁榮的必由之路
    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近日刊發文章,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工程,將會使每個沿線國家受益,帶來經濟和政治上的雙豐收。聯通亞歐的合作倡議2011年,一列來自中國的班列僅用時16天便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港。
  • 千裡逢迎高朋聚,「一帶一路」帆滿揚
    在中國與寮國兩國邊界起伏的山巒間,流淌著一條富含水電能源的南歐江。南歐江上,如今正熱火朝天地建設著寮國南歐江水電項目。該項目是寮國歷史上第一次把一整條河流交給外國公司來規劃開發,也是中國企業首次獲得在境外對另一個國家整條流域規劃和開發的項目。而這只是「一帶一路」建設推進3年多來,諸多成果中的一個。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月23日—9月27日))
    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於人類發展的坐標系中,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堅持維護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組成,全文2.9萬餘字。
  •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獻詞《回望烏孫國》
    2020年12月16日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之後的第七個國際日,也是"和平公主"劉細君誕辰兩千多年,以及"世界樂聖"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的日子,這是東西方人民文化互鑑與古今聖賢輪迴重逢的時刻,兩千多年前的"和平公主"劉細君給一帶一路國際日賦予了和平的內涵,兩百多年前的"世界樂聖"貝多芬給一帶一路國際日帶來了美妙的音樂。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從抗疫情角度看,在疫情肆虐情況下,中國與「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作用,在抗疫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其中有三件事情十分重要:一是共同致力於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生命之路」。通過打通陸上、海上、空中運輸通道,儘可能多、儘可能快地從中國向「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運輸抗疫物資。
  • 習近平算出「一帶一路」長度:至少9000公裡
    習近平權威解釋什麼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許多人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詞了。可是這個詞包含的具體內容,相信不少局友還不甚瞭然。  比如,說起這個倡議,有些文史知識的,都會以為,這是中央高層要回復昔日雄風。誠然,當年的絲綢之路居功至偉,海上絲綢之路源遠流長。
  • 專家匯聚青島 獻策「一帶一路」教育合作與科學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1月28日訊 日前,「2019年一帶一路:教育合作與一帶一路」沙龍在青島舉行,沙龍以「教育合作、科技供給」為主題,來自多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媒體人參加了研討。本次沙龍由青島科學學與科研管理研究會(科學智庫)主辦、青島科技大學國際學院承辦,《科學學研究》、《科技中國》雜誌協辦。
  • 海外網評:「一帶一路」為非洲一體化「鋪路架橋」
    與此同時,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中很多項目沒有因疫情停滯,相反顯示出十足韌性——中國在非1100多個合作項目持續運行,大量技術和勞務人員堅守崗位,有力促進非洲國家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復甦。其中,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項目已於12月在衣索比亞提前開工建設,成為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象徵。
  • 「一帶一路」告訴你數字背後的意義!
    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的廣交會已走過62載光陰,本屆出口展共有24,846家企業參展,而進口展吸引了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家企業前來與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平均每屆約有8萬人參與廣交會,約佔總人數的40%,佔比呈上升態勢。每屆廣交會我對沿線國家出口成交近100億美元。廣交會已經成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共贏、經濟互融的紐帶,有力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暢通和互利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