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算出「一帶一路」長度:至少9000公裡

2021-01-11 東方網

原標題: 解局 | 習近平算出「一帶一路」長度:至少9000公裡

  習近平出訪回來了,按照慣例,英國熱大概還得延續一陣子。這次出訪滿足了各色人等的求知慾,喜歡時尚的可以看貴族藍、喜歡足球的可以關注曼城、喜歡休閒的可以留意鄉間別墅和酒吧,喜歡時政的能關注的更多了。

  小編除了上述種種,還關心一個問題:英國和「一帶一路」怎麼扯上關係了?

  習近平權威解釋什麼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許多人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詞了。可是這個詞包含的具體內容,相信不少局友還不甚瞭然。

  比如,說起這個倡議,有些文史知識的,都會以為,這是中央高層要回復昔日雄風。誠然,當年的絲綢之路居功至偉,海上絲綢之路源遠流長。

  不顧這次,習近平給「一帶一路」下了個明確的定義。他在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時說了,一帶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他指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源於古絲綢之路但不限於古絲綢之路,地域範圍上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

  原來畫的「一帶一路」延伸到哪兒?

  其實,在習近平闡述之前,有關部門也給一帶一路「畫了圈」。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下簡稱《願景與行動》)文件,對「一帶一路」的範圍已經有過描述和界定,即「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也就是說,在這份《願景與行動》文件中,歐洲已然以一種模糊的方式被包括在內。但是究竟到歐洲的什麼地方?文件沒說,恐怕制定文件的心裡還不夠踏實。

  此後,這一版圖被不斷的細化和填充,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均表態願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而現在,小編意外發現,習近平此訪,基本上明確了,英國也加入了這個偉大倡議。粗略算起來,「一帶一路」長度,至少9000公裡。

  英國加入「一帶一路」對咱們很重要嗎

  小編有朋友曾認為,「一帶一路」無非是個倡議,你願意來就來,不願意加入對咱也沒什麼太大損失。但是慢慢琢磨,您會發現,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回事。

  比如這次,英國要不加入,咱們是不是也無所謂?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告訴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編,擁有眾多海外利益的老牌大國英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這不僅具有示範意義,也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國際格局的變遷和全球化新模式的開啟。「一帶一路」就此可以擁有英國在一些沿線國家的語言、法律、金融和制度方面的優勢。此外,英國對第三方市場合作的理解比中國更豐富,包括法律、保險服務等內海,這對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實現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在「一帶一路」沿線當地化彌足珍貴。

  作為全球海洋大國,英國在國際航運規則制訂上擁有關鍵性話語權,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夥伴。中英若能打造海洋夥伴關係,不僅具體落實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也將大力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多知道點

  中英能聯手做些什麼?

  儘管英國並非古老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英國加入「一帶一路」的積極程度不比其他國家少。從英國不顧美國反對,在西方大國中率先加入「亞投行」來看,英國對於加入「一帶一路」也是早有準備。

  王義桅說,英國曾經希望通過美國和歐盟來實現自身發展、塑造世界秩序,但都未能成功,英國認為「一帶一路」是其實現發展的一個抓手,對此深入了解、非常看重。

  英國為「一帶一路」偏遠地區提供通訊

  湯森路透中國事業部總經理杜洋表示,英國各界事實上期待通過其在專業服務業領域的專長成為「一帶一路」的西端支撐點。

  22日,習近平到訪位於倫敦的國際移動衛星公司(Inmarsat)。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已與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籤訂一項協議,後者將為中國「一帶一路」的現代「絲綢之路」提供通訊服務。

  總部位於倫敦的Inmarsat是一家利用海事衛星提供全球通信和定位服務的國際合營股份公司。該公司2014年因定位馬航失聯航班MH370而被人熟知。

  國際移動衛星公司有覆蓋全球的12顆衛星,報導稱,工作人員向習近平介紹,這些衛星能做到對最偏遠地區的及時通訊,並且確保安全,非常具有商業競爭優勢。

  英國《金融時報》還報導稱,這一協議可能價值「數億美元」。

  中國企業走進「英格蘭北部經濟帶」

  當然,Inmarsat與中國的合作僅是雙方在設施聯通中的通訊領域合作的一例。《願景與行動》文件寫到,「(『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告訴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編,中英之間圍繞「一帶一路」的合作也將服務於「五通」。以資金融通為例,英國近年積極打造海外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習主席此次訪英,就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達成協議。英國的舉措對絲路基金、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大推進作用。

  雙方的合作還有一個「捷徑」可走,那就是戰略對接。「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戰略對接的方式也經常被雙邊合作採用。

  「你想開發什麼,我想發展什麼,雙方各自有比較優勢,然後將資金、項目和規划進行對接。」王義桅說,對於中國而言,希望中國企業走出去,而英國的「英格蘭北部經濟帶」計劃正如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中國事務資深研究員凱利·布朗所言:英國「希望升級他們老舊過時的基礎設施,並向中國尋求資金投資,還有中國在基建方面的秘訣。」於是,就有了中廣核拿下的核電大單欣克利角C項目。政知局小編從英國大使館獲得的資料顯示,這一項目將為英國600萬戶家庭提供用電。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 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一帶一路」傳承了古人開闢古絲綢之路、追求交流合作的願望。習近平主席曾飽含深情地說:「這些開拓事業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使用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開放包容為特徵,以互利共贏為追求,凝聚了沿線國家渴望發展的最大共識。
  • 打壓中國無所不用,西方政客抹黑「一帶一路」,耿爽甩出諺語回懟
    近幾年,中非關係發展迅速,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日漸加深。2020年初,中國外長兼國務委員王毅對埃及、吉布地、厄利垂亞、蒲隆地和辛巴威進行訪問,就深入發展中非關係,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深入與非方交換了意見。然而,就在中非合作不斷深化,中非友好關係持續發展之際,西方卻跳出來了。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10月21日—10月25日)
    習近平向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致賀信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24日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習近平指出,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同時,中國積極深化南南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為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7月22日—7月26日)
    習近平會見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兩國籤署多項文件▲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再次會見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圖片來源:新華社)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舉行會談,22日晚,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再次會見穆罕默德。
  • 日媒:西方如何誤讀「一帶一路」倡議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15日文章,原題:西方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誤讀  在試圖理解中國的國際議程,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概念時,我主要擔心的是,貸款規模被過度關注,將其作為衡量「一帶一路」成功與否的標準。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原因有三個。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21-9.25)
    三份總體方案中「一帶一路」相關內容著墨頗多。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提出,鼓勵北京、天津、河北自貿試驗區抱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中將長沙片區定位對接「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區域,並提出建立湖南省「一帶一路」投資綜合服務平臺;安徽自貿區總體方案提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科技創新共同體,支持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5月27日—5月31日)
    同伊素福會談時,習近平強調,中尼要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加強對接,落實好基礎設施、民生、能源、農業領域重要合作項目。習近平強調,只要各國都堅持走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堅持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堅持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大目標,我們就一定會取得成功。會見薩爾維時,習近平強調,中國一貫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反對大國沙文主義。
  • 翟崑:「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
    (圖源:中國一帶一路網)以「一帶一路」的地方動力為話題,翟崑在演講中分析了2020年「一帶一路」地方動力的形成、優勢以及各省如何更好地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翟崑提出,「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2020年最大的地方動力是,由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組成的「一帶一路」大動脈。以下是翟崑演講全文,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8月19日—8月23日)
    習近平向第十二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致賀信第十二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8月23日在吉林長春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博覽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東北亞是全球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共建「一帶一路」為拓展和深化地區合作持續注入新動能。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5月13日—5月17日)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習近平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如果各國重新回到一個個自我封閉的孤島,人類文明就將因老死不相往來而喪失生機活力。
  • 千裡逢迎高朋聚,「一帶一路」帆滿揚
    而這只是「一帶一路」建設推進3年多來,諸多成果中的一個。從兩千多年前的歷史畫卷中走來,於2013年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倡議中擲地有聲,3年多來,「一帶一路」的輪廓日益清晰,建設的目標日益明確、形式日益豐富。2017年5月14~15日,中國將開門迎客,與「一帶一路」沿線的朋友們,相約北京,通過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各國共敘「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大計。
  • 廣西繪製「一帶一路」「工筆畫」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
    閱讀提示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5年間,「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
  • 王毅:中非籤署第46個共建「一帶一路」雙邊協議
    新華社哈博羅內1月7日電(記者滕軍偉)當地時間1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哈博羅內同波札那外長誇佩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王毅表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國際合作倡議,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重點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更好實現互聯互通,提高自主發展能力。今天兩國就共建「一帶一路」籤署協議,博方成為非洲第46個共建「一帶一路」夥伴國。今年又適逢中博建交46周年,這是一個美好的象徵。
  • ...一帶一路」金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
    跨越萬裏海域,穿越千年時光,「一帶一路」壯美畫卷鋪展開來。2013年9月,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的演講中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一帶一路」建設也不例外,但「一帶一路」建設並沒有因此而停滯,而是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作為,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與活力,為全球抗疫和穩定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對共建「一帶一路」提出更強勁需求,激發相關產業加速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相關國家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互利共贏新發展。
  • 踐行囑託開新局 | 連雲港:建「一帶一路」強支點,寫新時代「西遊記」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將連雲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成「一帶一路」標杆與示範項目。站在新絲路經濟帶的起點,連雲港成為聯結「一帶一路」的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物流中心,全球的物資在這裡聚集、中轉、分發,國際聯運的「朋友圈」正不斷擴容。  「在新通道、新舉措的推動下,連雲港中歐班列去年前9個月完成463列,同比增長36.9%,運行效率明顯提升。」
  • 4.8萬公裡的全球第一長公路:長度是318國道的8.7倍,比赤道還長
    在這個很多國家境內全部公路裡程都還沒有達到4萬公裡的時代,僅僅是一條公路長度就超過4萬公裡著實是讓人非常難以想像,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條公路。其總裡程達到了4.8萬公裡,是目前全球公認第一長的公路,只不過這條公路不是一條單單屬於哪個國家的公路,因為這條公路幾乎橫跨整個美洲,這條公路就叫做泛美公路。其實4.8萬公裡的長度,對於泛美公路來說並不是一個最終的答案。
  • 獨家丨俄媒:「一帶一路」是歐亞繁榮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俄羅斯不斷有建議通過使用最新的技術來提高亞歐間貨物的運輸速度,比如利用真空管道,將貨櫃運輸加速至1000公裡每小時左右,這將把中歐之間運輸時間縮短到幾天甚至不到一天。這項技術一旦成熟,從中國發出的貨物到達德國,可能會比在本國內郵寄一封信件還要快。目前真空管道技術仍在研發中,且投入使用將需要巨額的建設成本。
  • 「一帶一路」2019陝西國際鐵人三項賽定檔9月15日
    7月18日,「一帶一路」2019陝西國際鐵人三項賽暨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資格賽西安站新聞發布會在西安藍海風萬怡酒店舉行。「一帶一路」2019陝西國際鐵人三項賽暨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資格賽西安站將於9月15日舉辦,賽程由1.9公裡遊泳,90公裡自行車和21.1公裡跑步組成,賽段大部分位於西安市滻灞生態區的西安世博園,交通便利,這也是2019年IRONMAN 70.3中國區的第四站比賽。精彩的賽事,激烈的比拼,比賽的舉辦也將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有望推動西安體育和旅遊產業的發展。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月2日—9月6日)
    第四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開幕,習近平致賀信第四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9月5日在寧夏銀川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習近平指出,近年來,中阿雙方順應時代潮流和各自發展需要,攜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