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監管老將急流勇退!任職國海總裁19個月辭別,2019年淨利潤...

2021-01-08 券商中國

趕在過年之前,國海證券總裁的匆匆出走令業內頗為意外。

1月21日晚間,國海證券發布高管辭職公告,稱董事會在1月17日收到總裁劉世安的書面辭職申請,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辭職後將不再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從辭任時間來看,距離劉世安此前2018年6月的加入僅過去一年七個月,其原定任期尚有11個月到期。

在劉世安作別國海證券之後,目前國海證券總裁一職由分管資管業務的副總裁盧凱暫代。不過,據業內人士推測,國海證券較為講究市場化運作,在高管中直接誕生總裁人選概率不大。

在總裁作別之際,國海證券在當晚同時披露其2019年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淨利潤大增578.63%的成績足以告慰。除此之外,國海證券綿延許久的配股變動終於完成,其配售12.29億股普通股將於1月23日起上市流通,募集資金淨額達到39.43億元。

面臨這樣一個資金充裕的國海證券,新任總裁將何時到來?

監管老將告別國海證券

在農曆新年到來之前,券業「人來人往」的情況格外令人唏噓。日前,又一位監管老將與東家作別。

1月21日晚間,國海證券發布高管辭職公告,稱董事會在1月17日收到總裁劉世安的書面辭職申請,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辭職後將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對此,公司董事會對劉世安在任職期間為公司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談起國海證券這位總裁,作為監管經驗豐富的業內老將,劉世安給行業留下了「救場專家」的印象。在平安證券投行2013年遭遇重罰後,其投行業務遲遲未能恢復元氣,在2015年劉世安即加盟平安證券並出任常務副總經理一職,分管投行業務,至2016年10月即以平安證券總裁身份公開亮相。

在爆發蘿蔔章事件、前總裁項春生於2018年1月初離職後,國海證券總裁一職曾數月出缺,由董事長何春梅代為履職。在代職期臨近屆滿之時,2018年6月,劉世安空降至國海證券出任總裁,任期至2020年12月(第八屆董事會屆滿)。也即,劉世安在國海證券任職共計1年7個月,比上一任總裁僅多幹了4個月。

就簡歷信息來看,劉世安過去曾擁有長達22年監管從業經驗,主要任職機構包括上交所及投保基金。1993年7月至2005年10月,劉世安歷任上交所副總監、總監、總經理助理。在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劉世安轉至投保基金公司,任執行董事、黨委委員。此後8年,劉世安重新回到上交所,任副總經理。

據內部人士反映,劉世安可算是一位「學習型」的領導,專業知識豐富,口碑非常不錯。劉世安本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且曾在政法屆「五院四系」中的華東政法大學有過4年講師經歷,「經常強調要『讀書、學習、進步』」。不過,這位老領導下一步的去向並未公開。

副總裁暫代履職

在劉世安作別國海證券之後,目前國海證券總裁一職並未再次由董事長何春梅暫代,新任代職人選為公司副總裁盧凱。

公開信息顯示,盧凱出生於1976年,現年44歲,可算是國海證券高管中較為年輕的中堅力量。在加入國海證券之前,盧凱2007年至2013年期間就職於中海信託,一路自信託經理幹至信託業務總部總經理。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盧凱在申萬宏源資產管理部就職。

而在國海證券爆發「蘿蔔章」事件期間,2016年年中,盧凱攜原申萬宏源資管團隊加入國海證券,可算是臨危受命。此後,2017年5月,國海證券資管、經紀、投行三條業務線同時被罰,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一年。

不過,即便是遭遇暫停業務,國海證券近年資管業務收入水平並未受到明顯影響。2016年至2018年,資管業務收入分別為1.77元、1.62億元、1.87億元,收入穩中有升。

在盧凱暫代國海證券總裁一職的情況下,後續國海證券將在公司內部選拔總裁新人選,還是通過市場化競聘的方式重新吸納人才,目前來看尚未可知。不過,據業內人士推測,國海證券較為講究市場化運作,在高管中直接誕生總裁人選的情況概率不大,此前從副總裁中內部產生總裁也無先例。

2019年業績大增579%

雖然離去的腳步匆匆,但劉世安在任期間,對國海證券取得的成績不忘實時予以肯定。在去年5月廣西地區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上,劉世安曾表示,國海證券2018年的投行業務取得近五年最好成績,形成了中小企業IPO和再融資等業務特色。

而在總裁作別之際,國海證券在當晚同時披露其2019年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雖然2019年證券行業整體表現向好,但淨利潤大增578.63%的成績仍足以告慰。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國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5.69億元,同比增長68.16%;實現歸母淨利潤4.96億元,同比增長578.63%;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長500%,各項財務指標增長明顯。

對此,國海證券指出,面對外部機遇和挑戰,該公司積極貫徹「強實力、鑄特色、提效能、防風險」的工作方針,著力推進「客戶、精品、能力」三大提升工程,加快特色化轉型發展,把握市場機遇,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銷售交易、投資管理、證券經紀等業務收入同比均實現增長。

不過,在2019年第四季度,國海證券再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91億元,其中包括2016年-2018年4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的違約減值,當期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34億元,另有兩筆債權投資分別計提2885.35萬元和1360.57萬元。

在此之前,國海證券在2019年7月、10月分別計提1.26億元、1.16億元,對2019年全年淨利潤造成一定侵蝕。在不考慮計提問題的情況下,國海證券全年業績表現將更為出色。

除此之外,國海證券綿延許久的配股變動終於完成。1月22日晚間,國海證券發布配股股份變動及獲配股票上市公告書,其此次配股共計配售12.29億股普通股將於1月23日起上市流通,配股完成後總股本為54.44億股。

回顧國海證券配股股票的發行情況來看,其發行價格為3.25元/股,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進行網上定價發行,募集資金淨額達到39.43億元。在資金投向方面,國海證券擬增加資本金,補充公司資金,擴大業務規模特別是創新業務規模,資金投向包括信用交易業務、資管業務、自營業務、投行業務等,投資規模依次遞減。

無論是好年景下賺取的高額利潤,還是這一筆配股資金的到帳,新任總裁將面臨一個資金充裕的國海證券。而在2020年國海證券將出現哪些新打法,將引起業內高度關注。

相關焦點

  • 信託業日子過得咋樣:頭部公司經營穩健,近30家淨利潤下滑
    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宏觀經濟壓力增大、金融風險不斷積聚的背景下,信託行業去年在「治亂象、去嵌套、防風險」的監管氛圍中回歸信託本源。截至2019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多名信託從業者稱,「2019年堪稱從業史上最艱難的一年」。
  • 孚日集團調減2018年淨利潤和出售資產信批不及時 被出具監管函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1月18日消息,孚日集團(002083)因為調減2018年淨利潤和出售資產信批不及時,近日被深交所出具監管函。深交所中小板管理部稱,經查孚日集團存在兩項違規:會計差錯更正:2020 年 6 月 30 日,孚日集團披露《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調減 2018 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2,945.45 萬元,調減金額佔更正後淨利潤比例的絕對值為 7.25%;調增 2018 年資產總額 3.9 億元,調增金額佔更正後資產總額比例的絕對值為4.62%。
  • 副總裁補缺總裁 三部門總晉升高管序列!東莞證券高管大調整 坎坷...
    副總裁轉正,三部門總晉升高管序列近期,東莞證券公告總經理變動情況,稱原總經理職責過去由董事長陳照星代為履職,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要求及公司領導班子梯隊建設,聘任專職人員擔任公司總經理,陳照星不再兼任。接棒者為潘海標。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潘海標1967年8月出生,本科學歷。
  • 長安信託原副總裁陳英出任東莞信託總經理
    「引入長安信託原副總裁陳英擔任總經理,目前他還沒有具體分工,預計元旦之後再確認分工事宜。」東莞信託相關人士透露,陳英的總經理任職資格在12月25日獲得廣東省銀保監局核准。  「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的陳英,曾經在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做過,後來擔任長安信託常務副總裁,協助過原總裁崔進才管理絕大部分前臺部門,也分管過一些中後臺部門,他對下屬要求比較高,做事雷厲風行。」一位與陳英共事過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今年長安信託高管層變動也較大,原總裁崔進才4月去職後,原前海人壽董事長張金順出任長安信託總裁。
  • 可以參考「淨利潤斷層」策略
    此後,滬電股份在2018年10月20日發布2018年三季報,在2019年6月27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在2019年8月29日發布半年度報告和三季度業績預告,業績公告超預期首個交易日均出現跳空上漲。
  • 2020年上市公司刑案錄:19老總涉案,監管劍指「關鍵少數」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2020年A股市場共有19家上市公司(前任或現任)董事長或實控人涉及刑事案件,他們或被取保候審,或被檢察院起訴,或被公安立案調查。其中,三峽新材股價受此波及一字跌停,跌勢持續了7個交易日。而這樣的重創只是冰山一角。。
  • 三家上市銀行2020年淨利潤增速全部轉正 暗示了什麼?
    隨著宏觀經濟逐步復甦、金融進一步讓利實體經濟的迫切性下降,銀行業淨利潤增速開始回正。1月14日,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兩家銀行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正增長。此前,上海銀行發布的業績快報也顯示,其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回正。
  • 【圖解年報】中國國航2019年淨利潤64.1億元 同比下降12.65%
    中國國航4月1日最新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1362億元,同比下降0.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1億元,同比下降12.65%。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 老將新途,羅熹如何帶領萬億巨頭扭轉戰局
    9月8日傍晚,中國人保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羅熹先生任中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書記。」而根據以往國企高管任命流程,不出意外的話,除黨委書記一職外,羅熹還將擔任中國人保董事長,但董事長職務還需履行公司治理以及監管批准程序。這意味著,這家與共和國同齡的「保險業長子」,將邁入羅熹時代。
  • 恩耐(nLIGHT)2019年營收1.77億美元 中國工業市場銷售下降19%
    當地時間2月19日 ,高功率半導體和光纖雷射器的領先供應商恩耐公司(nLIGHT)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財務業績。恩耐公司2019年全年營收為1.766億美元,較2018年全年的1.914億美元下降7.7%;全年GAAP淨虧損為1290萬美元,而2018年全年淨利潤為1390萬美元;全年毛利率為29.6%,比2018年下降5.4個百分點。
  • 河北上市公司2019年首份年報出爐 金牛化工淨利潤下降46%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張曉玉3月5日,金牛化工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7億元,同比下降17.67%;實現淨利潤3125.47萬元,同比下降46.44%。這也是首家披露2019年年報的河北省上市公司。
  • 豫金剛石長期財務造假,此前一年虧光10年淨利潤
    今年4月,豫金剛石披露2019年報,營收9.55億元,同比減少22.96%,淨利潤巨虧51.97億元,同比減少5493.97%。對於淨利潤大幅虧損,豫金剛石稱主要由於公司針對涉訴情況計提預計負債、部分訴訟形成損失,以及針對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計提資產減值金額較大所致。51.97億元對於豫金剛石不是一個小數目。
  • ...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人員履行高管職責、臨時負責人任期超規...
    具體來看,江蘇恒生保險存在聘用不具有任職資格的人員履行高管職責、臨時負責人任職超過規定期限等兩項違法違規行為。經查,自2015年初至2020年7月2日,江蘇省銀保監管局檢查組進場日,劉某未取得監管核准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但在江蘇恒生任實際負責人。
  • 網商銀行2019年營收增速急劇下降 業務費壓縮助淨利潤大漲
    來源:黑池財經日前,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公布了2019年業績,根據年報,截至2019年年末,網商銀行總資產達1395億元;營業收入達66.28億元,同比增長5.71%;淨利潤達12.56億元,同比增長90.8%,接近翻番。
  • 併購方案半月夭折,監管一問5個跌停,奇信股份緊張什麼
    來源:富凱財經作者|A K1月6日,奇信股份開盤跌停,截至收盤,股價跌10%,報收10.98元/股,封單量仍然超過33萬手。而自12月16日起,奇信股份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跌停,與11月18日的高點23.88元/股相比,兩個月內股價已腰斬。
  • 2019成上市券商「爭氣年」 投行經紀自營全面開花 六...
    2019成上市券商「爭氣年」 投行經紀自營全面開花 六成公司淨利同比增超60%!2020還會更好嗎?】辭舊迎新之下,隨著12月月報的陸續披露,上市券商全年業績也隨之浮出水面。在年底「衝業績」的助攻之下,上市券商均可「過個好年」。   辭舊迎新之下,隨著12月月報的陸續披露,上市券商全年業績也隨之浮出水面。
  • 年內16家信託公司負責人變動(名單)
    近日,銀保監會官網顯示,北京銀保監局已核准劉正均中信信託董事長、董事的任職資格。不同於前任董事長陳一松從中信信託內部產生,劉正均來自中信集團。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2020年已有16家信託公司的負責人發生變動。從產生渠道看,信託公司或者所在集團內部調動居多,外部聘任較少。
  • 【圖解年報】先導智能2019年淨利潤7.66億元 同比增長3.12%
    先導智能4月28日最新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09-30 32.2億 19.31 6.35億 16.14 0.7206 4.37 0.38 - 17.42
  • 大唐發電2019年淨利潤再降13.68%
    大唐發電2019年淨利潤再降13.68% 3月31日,大唐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大唐發電發布了2019年年報等重要公告。2019年,大唐發電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再同比下降13.68%。
  • 銀行周報(11月2日)
    3.央行將開展2020年第十期CBS操作 操作量為50億元  10月28日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8日(周三)將開展2020年第十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本期操作量為50億元,期限3個月,面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進行固定費率數量招標,費率為0.10%,首期結算日為2020年10月28日,到期日為2021年1月28日(遇節假日順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