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1
小男孩的恐懼症
有一天,我剛才走進單元門,有個小男孩像捉迷藏一樣跳出來,叫了聲:「叔叔,你乘電梯嗎?」
我說:「當然了!」
小男孩熱情的幫我按了向上的按鍵。
我問他:「你在這裡等著是幫我按電梯嗎?謝謝你」
小男孩說:「我在這等你用電梯,我才敢上電梯!所以,我必須幫你按,因為我不敢一個人乘坐。」
我打量了一下孩子,他問了我要上的樓層,然後幫我按下。
我說:「你上幾樓?你不給自己按?」
小男孩笑笑說:「我和你一起出來,不敢一個人用電梯。以前我自己乘坐電梯時,被困住過,當時很嚇人,被救出後從來不敢坐,每天要上下跑近20樓層。後來太累了,我就看看有大人上電梯我才上!我家裡人說我這是『電梯恐懼症』!」
2
電梯恐懼症
如果有曾被困電梯的經歷,很多人會產生心理陰影,不僅是對電梯還有類似密閉的環境都會誘發恐懼心理。因為被困電梯的不確定性是很大的,或者電梯中途停止,或者突然下滑,或者纜繩斷裂發生墜落!這都誘發人的極度焦慮與緊張,輕則心跳加快,重則呼吸困難、手腳出汗,無法直立,或者產生暈厥!
一人曾被困電梯有乘梯時如果恰好出現異響,或者電梯廂發生碰撞也會會誘發電梯恐懼症。曾經的負性事件會給乘梯人留下心理陰影,總覺得所有的電梯都是不安全的,因此有的人會拒絕乘電梯而寧願選擇爬樓梯。
電梯恐懼症,從屬於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只是在電梯中受到死亡威脅,或嚴重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3
心理治療之系統脫敏法
對電梯恐懼症治療,比較推薦的心理療法是系統脫敏法,這種療法是安全而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法。
系統脫敏法由心理 諮詢師設定「漸變階梯」性恐懼值,並讓患者循序漸進地暴露於引起恐懼的事物之前或場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對刺激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最終達到症狀完全消失。系統脫敏法較為緩和,容易為心理求助者接受。但是它的心理治療時間長,效果產生較緩慢慢。
4
心理治療之衝擊療法
衝擊療法又稱為暴露療法、滿灌法或泛濫療法。
衝擊療法是目前治療幽閉恐懼症最好的心理療法。這是一種突然驟進型的行為治療方法。衝擊療法是在一定心理輔導的基礎上,將患者驟然置於恐懼事物之前或場所之中,採用想像的方式,或把患者直接帶入他最害怕的情境。
鼓勵患者想像最使他恐懼的場面;或者心理諮詢師在旁邊反覆地、甚至不厭其煩地講述他最感恐懼情境中的細節;使用錄像、幻燈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懼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慮程度,同時不允許患者採取閉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為。
衝擊療法見效較快,但需要治療雙方籤訂一定的協議並最大可能的保證不出現身體損傷,需要雙方提前做好溝通交流。
仝兆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博士、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礙治療、輔導諮詢、團體培訓。
用心進步,快樂成長
關注:創新與心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