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毒蛇分布:在我國,分布的蛇類有200餘種,目前已知有毒蛇50餘種,但對人體危害較大,有劇毒的毒蛇只有10種,分別是眼鏡蛇、眼鏡王蛇、銀環蛇、金環蛇;海蛇;蝰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烙鐵頭等。
毒蛇特點:毒蛇具有毒牙和毒腺。毒蛇的外觀生態特徵有某些共同點,如頭呈三角形、尾短而鈍、身體斑紋色澤鮮明、性較懶怠、行動蹣跚、棲息時常盤曲成團等,但也有例外。一般情況下毒蛇與無毒蛇的特徵鑑別見下圖。
毒蛇分類:
神經毒-銀環蛇、金環蛇、海蛇。
血循毒-蝰蛇、尖吻蝮蛇、竹葉青蛇、烙鐵頭。
混合毒-眼鏡蛇、眼鏡王蛇、蝮蛇。
神經毒類毒蛇
混合毒類毒蛇
血循毒類毒蛇
莽山烙鐵頭
竹葉青
一、局部體徵
1、神經毒蛇咬傷者:局部症狀不明顯,傷口一般不紅不腫,無滲液,微痛或麻木,常忽視而不及時處理。
2、血循毒蛇咬傷者:局部症狀明顯,患者一般都有較粗大而深的毒牙痕,傷口劇痛、腫脹、起水皰,瘀斑、或出血不止,傷口常形成潰瘍。
蝰蛇咬傷局部肢體瘀黑、腫脹
蝰蛇咬傷肢體瘀斑,全身DIC
3、混合毒蛇咬傷者:局部症狀明顯,咬傷後即感疼痛,麻木,傷口周圍皮膚迅速紅腫。可擴展到整個肢體,常有水皰;嚴重者,傷口迅速變黑壞死,形成潰瘍。
二、全身症狀
1、神經毒症狀:一般咬後無明顯不適,在1~4h後可出現全身中毒症狀,開始有頭暈,頭重,眼花,四肢乏力,肌肉酸痛,繼則眼瞼下垂,吞咽困難、四肢癱軟,肌張力下降,反射減弱,胸悶、呼吸無力,伴痰鳴音。由於呼吸困難而出現全身缺氧,表現為紫紺,心跳加快,四肢變涼等。
2、血循毒症狀:全身症狀可在1~24h出現。主要表現為血液系統受損害,有寒戰發熱、全身肌肉痠痛、嘔吐,皮下或內臟出血,繼而發生貧血、黃疸;嚴重者可出現DIC、急性腎衰、心臟驟停等。
3、混合毒症狀:全身症狀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和血循環系統的損害,有頭暈頭痛、寒戰發熱、四肢無力、全身肌肉痠痛、黃疸、嚴重者可出現心衰、呼吸停止。
是否蛇咬傷
現場急救
結紮法:
限制活動,儘快轉送至醫院。毒蛇咬傷早期,在咬傷後應就地取材,於傷口的近心端5~10cm處縛扎,以阻斷靜脈回血而不妨礙動脈血流為原則。縛扎時間不要太長,應每隔15~20min稍放鬆1次,每次1~2min。咬傷已超過12h則不宜縛扎。
傷口處理:
傷口衝洗:用生理鹽水、皂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可作負壓吸引
擴創法:以牙痕為中心作十字形或縱形切口,長約2~3cm,深達皮下但不傷及肌膜,使淋巴液及血液外滲。並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反覆多次衝洗,使蛇毒在傷口破壞。注意:五步蛇、蝰蛇富含出血毒素,禁用切排法。
吮吸法:用口吮、拔火罐等方法
切開清創:傷口較深並有汙染者,或傷口組織有壞死時
局部解毒:
傷口周圍,燒灼法:如當時在野外被毒蛇咬傷,可用火柴頭5~7個放在傷口上點燃燒灼1~2次,局部高溫可使蛇毒蛋白凝固喪失毒性。
中醫中藥治療:
南通蛇藥、上海蛇藥、廣東蛇藥、群生蛇藥、吳江蛇藥等
口服劑量一般首次加倍,以後每隔4~6小時再服,3~5日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