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寶「藏」|連心!西藏近16萬名幹部與貧困群眾結對認親

2021-01-10 新華社客戶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記者7日從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獲悉,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近16萬名幹部與貧困群眾結對認親,通過「扶志與扶智」助力農牧民脫貧。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大力推進區(中)直單位、駐村工作隊、援藏幹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和包戶幫扶貧困戶工作,實實在在為貧困群眾想出路、辦實事。

2020年7月6日,西藏扎囊縣吉汝鄉扎西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央珍(左)、黨支部書記旺扎(右)和專業合作社社員次旺曲珍查看民族手工業(邦典)質量。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米麵油還沒吃完,就又送過來了,還帶我看病、買藥、添置物件,比親人還親。」談起和他家結對認親的幹部尚俊霞,西藏林芝市朗縣扎村村民索朗巴珠動情地說。

尚俊霞曾是西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駐紮村工作隊隊長。在扎村,她與兩戶群眾結成對子精準幫扶。為減輕索朗巴珠做飯的負擔,她幫忙添置了電飯煲。看到老人就醫不方便,她忙前忙後地張羅買藥、看病,成了群眾打心眼裡認可的「親人」。

「共產黨派來的幹部,幫我們解決實際困難,和我們心連心,真的比我的兒女還親。」這是昌都市卡若區卡若鎮居民洛松旦增對天津援藏幹部的褒獎。

近年來,天津各級幹部自發與昌都群眾結親200餘戶。天津先後19批次、100餘人到昌都進行對接,共籤訂各類協議10餘個,實現「萬企幫萬村」全覆蓋。此外,天津市11所優質中小學採取「一對一」和「一對多」的方式,與昌都市4個區縣21所學校建立幫扶結對關係。

2020年3月26日,在西藏林芝市朗縣扎西塘村的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西藏林芝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員何曉雪(右)正在為學生輔導功課。 新華社發(索朗羅布 攝)

在脫貧攻堅政策支持和近16萬名幹部結對認親幫扶下,西藏著力培育發展村集體經濟、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如今,全區5400多個村(居)中共有5127個村(居)有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5萬元的集體經濟佔2520個,年收入超過50萬元的集體經濟有396個,培育致富帶頭人9311名,有效帶動了群眾脫貧和農牧區經濟發展。

「在大規模的結對幫扶活動中,黨員幹部與農牧民群眾打成一片,真心實意解民憂,受到群眾的擁護歡迎。」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呂葉輝說,「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親密,為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文字記者:陳尚才、唐弢

視頻記者:洛登、旦增尼瑪曲珠、孫陽

海報拍攝:周錦帥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視覺/編輯:金地

相關焦點

  • 各地幹部群眾通過各種形式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
    2萬張「十七大年畫」貼近千家萬戶    記者劉海、叢峰成都報導:成都市溫江區數百名各級幹部近日走家串戶,將2萬張印有十七大精神的精美年畫、年曆送進社區居民大院和山鄉農家院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十七大精神。
  • 歷經八年,現行標準下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書寫人類反貧困...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這一重大勝利,讓貧困地區發生了「當驚世界殊」的滄桑巨變,給貧困群眾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貧困地區舊貌換新顏。
  • ...交通幹部的扶貧4年:改造、新建農村公路首尾相接幾乎能繞赤道一周
    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一個交通幹部眼裡的援藏脫貧攻堅4年裡新修的公路首尾相接,能繞赤道一周2016年的7月,徐文強肩負著交通運輸部黨組「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重託,從首都北京到了雪域高原,在世界第三極的西藏與當地的幹部群眾共同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 走親連心送溫暖|陳祥榮局長再赴天目山鎮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
    1月6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祥榮,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趙春一行赴臨安區天目山鎮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副區長王棟、臨安分局局長徐強、鎮黨委書記陶國英、鎮長錢波等參加調研。陳祥榮、趙春一行分別走訪慰問了月亮橋村結對困難戶陳賀林和閩塢村結對困難戶沈松鑫,與幫扶對象話家常、問冷暖,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生產生活現狀以及當前遇到的困難,並送上福字春聯和慰問金,叮囑他們要保重身體,表示會同鎮、村一起持續做好幫扶工作。
  • 山東省青州市:邵莊鎮「把方便讓給群眾,把麻煩留給幹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臻 通訊員馬文博 濰坊報導「真是太感謝了,這雪天路滑的還來看我,給你添麻煩了……」面對前來走訪慰問的邵莊鎮幫扶幹部閻玉林,山頭村貧困戶李有偉感激地說。近日,邵莊鎮全體幫扶幹部不畏嚴寒,進村入戶走訪貧困群眾,為貧困群眾送上冬日關懷,贏得了「點讚」近年來,邵莊鎮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為群眾辦事、為群眾跑腿、為群眾服務作為執著追求和不竭動力,全力以赴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把方便讓給了群眾,把麻煩留給了幹部。
  • 四川閬中市天宮鎮黨委「三亮三服務行動」進群眾家門
    結對認親架起黨群連心橋天宮鎮天宮院村村民唐中國介紹:「如今,我們這裡家家戶戶牆上都掛有『黨員聯繫群眾明白卡』,黨員姓名和電話、承諾事項、監督電話等信息都在上面,更加方便我們隨時聯繫、求助諮詢、反映問題。」「對我個人而言,『明白卡』既是一張教育黨員的『管理卡』,又是督促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責任卡』,更是一張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連心卡』。」
  • 這位司法局幹部在扶貧村去世 村民自發為他守夜
    10日一大早,得知崔林權去世後,當地上百名幹部群眾帶著驚訝、悲痛和惋惜,紛紛趕到井壩村村委會,看這位日夜堅守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駐村幹部最後一眼。11日上午,井壩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像往常一樣,按時開展「五個一」和「一日一學」活動,然而和往常不一樣的是,所有男同志都低垂著頭,女同志在低聲哭泣。
  • 全國支持+自我加力:西藏經濟邁開追趕步伐
    ■今日寶「藏」(一)  剛剛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度影響。  然而,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西藏卻表現搶眼。西藏西部阿里、日喀則兩地市16個縣的38萬名群眾,也由此享受到了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  由於地處偏遠,自然條件嚴酷,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長期以來面臨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滯後的制約。直到2015年,西藏仍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事實上,中央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改變西藏貧窮落後的狀況。
  • 全國共有19.5萬駐村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選派19.5萬名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  第一書記,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一條3米寬的水泥路掛在山上,像一根細細的繩子,一頭連著山下的世界,一頭連著山巔上風箏般的海嘎村。
  • 這名「70後」援藏幹部,擬升正廳
    11月21日,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發布任前公示:現任遼寧省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前方指揮部黨組書記、總指揮(副廳級)、省援藏幹部總領隊邢鵬,擬提任為正廳級。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邢鵬是一名「70後」幹部,援藏期間任那曲市委副書記。
  •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在修築川(康)藏公路中,群眾認識到修路不是給解放軍支烏拉差役,也不是給老爺們當牛馬,而是真正為自己和子孫後代造福。覺木(現林芝市巴宜區境內)、則拉(現米林縣境內)等宗(縣)的民工說:「解放軍個個都像活菩薩,那些說解放軍壞話的人,是披著羊皮的豺狼,是混在我們藏族中的魔鬼!」
  • 探訪蘆山縣寶靈場:「56位居家觀察的村民,是我們時刻牽掛的親人!」
    寶靈場有13戶、56名村民因與一名肺炎疫情人員密切接觸,全部被居家進行醫學觀察。村民們的生活如何保障?防疫物資準備得怎樣?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我們有13名黨員群眾在此分班執守。」寶靈場檢查站臨時黨支部書記高德輝說,執守人員包括縣級聯繫部門、鎮村組、網格部門、公安民警、衛生院的人員等,24小時監控監測居家隔離人員,隨時解決他們生活生產需要。
  • 「新春走基層」探訪蘆山縣寶靈場:「56位居家觀察的村民,是我們...
    寶靈場有13戶、56名村民因與一名肺炎疫情人員密切接觸,全部被居家進行醫學觀察。村民們的生活如何保障?防疫物資準備得怎樣?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我們有13名黨員群眾在此分班執守。」寶靈場檢查站臨時黨支部書記高德輝說,執守人員包括縣級聯繫部門、鎮村組、網格部門、公安民警、衛生院的人員等,24小時監控監測居家隔離人員,隨時解決他們生活生產需要。大米、洗衣粉、麵粉、奶粉、降壓藥品、飼料、煤炭……在「居家隔離需求臺帳」上,記者看到從1月31日開始,村民們的需求物資都被登記在案。「需要充話費、需要香菸一條、需要取包裹。」
  • 西藏地震重災區:「玩命縣長」六走懸崖解救群眾
    在西藏地震重災區薩勒鄉,「玩命縣長」為了解救偏遠山村群眾,捨生忘死,六走懸崖,安全轉移邊境兩村300餘名村民。連日來,「玩命縣長」的事跡在西藏邊陲小縣吉隆縣不脛而走,廣為流傳。  六走懸崖救群眾  一面是斷崖裂谷,一面是壁立千仞,半座山體已經滑落,一陣風吹過,碎石便譁譁滾落,溝谷間頓時塵土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