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殿豐:養牛達人的致富經

2021-01-08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陳殿豐,家住齊齊哈爾市拜泉縣富強鎮勤勞村6組,今年45歲,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來,陳殿豐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憑著一股韌勁,走出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陳殿豐家中有4口人,兩個孩子都在讀書。村黨組織根據實際情況,將陳殿豐一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從被識別為貧困戶開始,陳殿豐就下定決心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他承包了親屬的土地,又借錢買了一頭牛,兩口子春種秋收,共同努力,陳殿豐還被聘為生態護林員。但由於家庭條件基礎差、底子薄,加之供兩個孩子念書,兩人的收入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正當兩口子犯愁沒有脫貧致富的好出路時,黨的扶貧政策讓貧困戶享受到了扶貧小額貸款,而且還是免息的,這給陳殿豐一家帶來了希望。

2017年12月,陳殿豐申請了扶貧小額貸款3萬元,買了2頭牛,又承包了61畝地,經過小兩口的辛勤努力,2018年獲得好收成,一家人徹底擺脫了貧困。現在,養牛數量也由原來的3頭增加至6頭,預計2021年春節前可賣牛犢收入1萬多元。(王克儉 王昊)

(責編:王思迪、王豔)

相關焦點

  • 李老虎——養牛圓了致富夢
    梁燕則 攝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梁燕則)今年55歲的李老虎是呂梁市離石區歸化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歸化村有「養牛第一人」的稱號,年過半百的他不僅靠著養牛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還激勵帶動了周圍的村民一起養牛,過上了好日子。
  • 李老虎——養牛圓了致富夢_黃河新聞網
    梁燕則 攝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梁燕則)今年55歲的李老虎是呂梁市離石區歸化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歸化村有「養牛第一人」的稱號,年過半百的他不僅靠著養牛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還激勵帶動了周圍的村民一起養牛,過上了好日子。
  • 【新春走基層】我們的2020 吳武紅:養牛致富奔小康
    我想今後把這個牛的事業繼續擴大、養好,通過養牛走向小康之路。 (我)家裡有一個老母親,今年84歲。有兩個孩子上學,我所以是想在家裡照顧母親,再一個,想做一個長期穩定的產業,再我的年齡慢慢增大,我也給我年齡增大的後面做一個長期穩定的產業。從16年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後,我通過包聯幹部魏劉傑,給我建廠房、跑貸款,所以我就開始養牛。
  • 2019年牛價漲勢喜人,今年養牛到底怎麼樣呢?今年養牛賺錢嗎?
    按照往年情況看,每逢高價期不少人會跟風養殖,感覺會賺錢,面對今年的高價很多人也有很多疑問,比如養牛到底是否有前景、現在高價能維持多久、養牛到底賺錢麼?1、牛價高,利潤有優勢在養殖行業中,很多人還是比較看重價格,只要價格高就以為能賺大錢,這也是很多新手的心理,當然牛價高自然利潤也就比較大,現在夏季剛過,預計在冬季將迎來交易高峰,牛類產品需求比較大,而冬季又是一年周期中價格最高的時候,所以現在補欄養牛當然在價格有很大優勢。
  • 化德縣養牛大戶田文魁家遭受強風襲擊
    缺水缺圈盼相關部門伸出援手6月11日13點38分,受6級強風襲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長順鎮刀拉胡洞行政村後灘自然村養牛大戶田文魁家住房上的瓦被揭起飛走40多塊,落地後全部成為碎片;牛暖圈上面的彩鋼瓦全部被揭起整體翻落在地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5000元,幸虧沒有造成人畜傷亡。
  • 「畫石為寶 點石成金」——水峪村的文創致富經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題:「畫石為寶 點石成金」——水峪村的文創致富經新華社記者謝昊12月初,天氣寒冷。在離北京市中心約1小時車程的房山區青龍湖鎮水峪村,還能見到今冬第一場雪的痕跡。
  • 2021年適合投資養牛嗎?賺不賺錢?!
    四是大家都認為農民養牛不如外出打工收入高。導致肉牛飼養量,尤其是基礎母牛飼養量大幅下滑,全國性牛源緊張。且在可以預見的10年內難以緩解。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報價,許多牛友都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牛犢價格高,育肥牛價格卻不高。
  • 上江鄉貧困群眾喜領致富「小金牛」
    上江鄉貧困群眾喜領致富「小金牛」 2020-05-15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繼豬、雞禁養之後,農村養牛同樣「在劫難逃」,該怎麼辦?
    繼豬、雞禁養之後,一些養牛場陸續收到了限期整改、關停或遷移的通知,看樣子農村養牛同樣「在劫難逃」了。 2、環評不達標的養牛場 養牛相對於豬、雞而言對環境的汙染更小,同時正因如此多數養牛戶都沒有環保意識,自然不會建設糞汙處理設施和辦理
  • 塔羅牌「致富經」
    2 低投入、高回報朋友圈「擺攤」、電子「佔卜」 塔羅牌這樣低投入、高回報的生意,簡直可以列入年輕人「致富經
  • 「創作開運禮」身高不足1米2的農民,養牛十年,賺百萬元養活全家
    但是王華銀並沒有氣餒,到了2007年的時候,他又借了8000塊錢開始養牛,為了節約路費,在買到小牛後,他決定步行回家,最遠的一次走了60多公裡,走了整整一天,只為了從中間賺取100塊錢的差價,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次,從那以後他時常覺得自己的雙腿根部疼痛,後醫院確診,他患上了雙側股骨頭壞死。
  • 春節來臨前,4星座辛勤致富,財富翻番,滿載而歸,好日子來臨
    導語:春節來臨前,4星座辛勤致富,財富翻番,滿載而歸,好日子來臨【達人君寄語】十二星座的朋友們,只有緊緊跟著時間的步伐,幸運之神才能永遠跟著自己。人生都要靠演技,但不要把角色演成了別人,把自己演到了失憶。
  • 農村俗語:「牛年養牛牛更生,牛年養羊一場空」,是真的嗎?
    來源: 老胡說三農 舉報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牛年養牛牛更生
  • 百裡奚說:養牛和討飯只是為了活著,但我的理想是治國
    他自認為有大才,有大抱負,在家鄉渾渾噩噩到了30歲卻只是以給別人養牛養家餬口,不過這也難怪,在那個唯血統論的時代,非貴族哪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特別是虞國這種老牌貴族國家。百裡奚自認為在老家是混不出名堂了,和妻子商量要出外謀生。其實說起來,那個時代的老百姓都是過的這種日子。窮的連老婆孩子養不好,好好養牛不好嗎?怎麼你百裡奚就這麼特殊呢?
  • 海口美蘭區脫貧戶養羊「小白」煉成致富大戶
    原標題:養羊「小白」煉成致富大戶 「你看,我的羊毛光油亮,養得多好!」10月21日下午,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上雲村脫貧戶符聖明打開羊舍,50多頭黑山羊衝了出來,跟著領頭羊奔向一片長滿野草的坡地。這群羊如今已經成為符聖明「可移動」的資產,每年為他家增收兩萬至三萬元。
  • 起底雲養牛APP大騙局:你以為自己是華農,其實你是竹鼠
    現在走不了路了,養牛吧。最近又出現了一篇養牛賺錢APP的軟文,猝不及防地出現在你窮嗖的身旁,像是上天賞你的一耳光,讓你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就是這個廣告:農X牧業。農x牧業,自稱主打雲養殖,也就是通過網際網路建立「線上養牛+線下託養+線上銷售」模式,實施「網際網路+智慧牧場」模式,且把自己和阿里巴巴的螞蟻森林雲種樹相比。啥意思?
  • 劉孝海:念好養豬致富經 回鄉創業小康路
    不畏困難念好養殖經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劉孝海養豬場六十幾頭豬仔意外死亡,虧損6萬元,把夫妻倆嚇得不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劉孝海並沒打退堂鼓,查找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吃了不懂技術的虧。此後,劉孝海主動參加培訓班,虛心向養豬大戶討教,向獸醫學習防疫知識,他漸漸明白養豬是個技術活,豬的品種、飼養、繁殖、防疫、衛生等環節哪一項都不能馬虎。
  • 中國農村養牛牛圈要怎麼建設,建設標準可以根據養多少頭牛來計劃
    冠狀病毒給全國人民造成很大影響,很多想養牛的朋友都趁現在隔離期間在家裡建牛圈。建設牛圈的標準可以根據養牛的多少來計劃,養公牛和母牛的牛圈標準差別不是很大。下面東哥就簡單講一講牛圈怎麼建設才合理。首先建設牛圈要選好地址,農村房前屋後都可以,主要選擇地勢偏高不受水氣的地方。
  • 雲南一大四學生帶362戶鄉親養羊致富
    他們在實地走訪中發現,不是雲南所有山區都適合養牛,黑山羊在雲南卻有很強的適應性,但本地黑山羊也存在生長周期長、個體小、產羔率低、屠宰率低等缺點。  尹健臣想,能不能幫村民找到新品種的羊,幫他們增收致富?一番尋找後,雲上黑山羊進入尹健臣父子的視野,這是雲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於2019年成功培育出的中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