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死神」開車:一年接送2000位逝者,最怕電話響起

2021-01-10 新京報

吉林省公主嶺市中心醫院建在繁華的城市主幹道上,37個臨床科室,520張編制床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醫院後門的通道上,經常停著的一輛黑色的金杯閣瑞斯商務車。它比普通麵包車大一點,從正面看,除了覆滿引擎蓋的兩個大字「殯儀」外,它和其他車輛沒什麼不同。

醫院附近常有救護車經過,駕駛員、醫護人員都穿白大褂,象徵著純潔、神聖。這輛金杯閣瑞斯的駕駛員叫王亮,穿一身黑色運動服。

「一個是搶救生命的,一個是送別生命的,坐在哪輛車上,家屬都會哭。」王亮說,兩種哭不一樣,救護車上的哭是有希望的、帶著祈求的;在他的車上,哭聲恰恰相反。

作為公主嶺市殯儀館的一名殯葬車司機,王亮的工作是送逝者最後一程。不論何時,只要電話鈴聲響起,他就要出發。過去一年,他出發了超過2000次,從醫院、社區和零下20攝氏度的郊外野草堆裡接回了2000多位逝者。最多的一天,他的電話響了23次,意味著23個人的死亡。

2018年8月,王亮在一家短視頻平臺開了直播,講述殯儀館的故事。和王亮一起,殯儀館的殯葬司儀趙虹浩、綜合部員工王興國也陸續開播,還被粉絲們合稱為「鐵三角」。他們展示各種殯葬用品,分享登記逝者信息的「生死簿」,帶著粉絲們感受這最後一程中的苦辣辛酸、人間冷暖。

王亮說,這份離死亡最近的工作讓他明白,活著有多好。

壞消息先生

在殯儀館的值班室,黃曆永遠是最新的一頁,上面寫著今日運勢、宜做的和忌諱的事。旁邊是一本普通日曆,至今停留在2017年11月。門框上擺著驅邪用的艾草,停屍間的20多把鑰匙都開過光。

對於王亮來說,這個房間裡的每個電話都是壞消息。

他最不希望電話響起,儘管那意味著他的收入:市區內接逝者,一次8塊;到100公裡外的長春接,一次16元。「我寧願一趟不接,就掙我2700塊的基礎工資,誰願意開著那個車出去讓別人知道?」

殯儀館門衛室,登記遺體存放間信息的「生死簿」。 新京報記者衛瀟雨 攝

3月8日晚上11點多,王亮的電話又響了,他開著那輛金杯閣瑞斯駛向一個車禍現場。

與普通麵包車不同,殯葬車的車體被分割成兩個區域,前面的駕駛座、副駕駛和一排三人座位屬於生者;後面的車廂能像後備廂一樣打開,有固定擔架的鐵桿,逝者會在這裡走完最後一程。

在殯儀館工作了兩年,王亮去得最多的是市區的幾家醫院和大型社區。從那些地方接來的逝者,大都與死神經過了一場漫長的拔河,系自然死亡。家屬們會為逝者換好素淨的壽衣,再把他們抬進車裡。在開往殯儀館的路上,逝者的兒女要坐在副駕駛,扛著招魂幡,其他親屬坐在第二排。

一些意外發生地或刑事案件現場,也能看見王亮的身影。有時是靈車開不進去的荒地,因為一個男人醉酒後步行回家,但方向走反了,被凍死在路上;有時是進出只有一條道路的小村,因為一位老人在那裡上吊自殺。

3月8日那天,王亮去的是車禍現場,這是眾多意外中最常見的情況。趕到時,他見到了那位54歲的女性逝者,頭部因為撞擊變了形。

那一次,沒有親人來送她,只有鄰居和幾名一起打麻將的朋友。王亮遞給他們一個白色的遺體袋,希望先將逝者放進袋子再抬進車裡。「但是他們嫌麻煩,把遺體袋鋪開,墊在逝者身下就不管了。」王亮說。

王亮開著黑色的殯葬車去接逝者。新京報記者衛瀟雨 攝

37歲的王亮,高個子,瘦瘦的,看起來皮包骨頭。因為兩根眉毛長得又濃又寬,直播間裡有人說他像鍾馗。

自從入了這一行,他養成了許多職業習慣,不能笑,不能說「再見」,不能穿紅色的衣服。就連和家人去照相館拍親子照,攝影師都說他,「你怎麼一點不笑啊?」

他隨身的錢包裡有個護身符,是妻子從廟裡特地求來的。因為怕丟,護身符被疊成了一小塊,縫進了皮質錢包的一個夾層裡。

除了水杯、衛生紙,王亮的金杯閣瑞斯裡還有許多米白色的棉線手套——有時逝者身邊沒有親友,他也要搭把手,幫忙搬運遺體。

與王亮相比,趙虹浩、王興國與逝者的距離更近。趙虹浩是殯葬司儀,主要負責協助家屬辦好逝者的身後事。為了在形象上接近職業,他留起了鬍子,手上掛著手串和戒指,買畫著祥雲、盤扣的衣服,穿布鞋。

王興國在殯儀館做了15年,殯葬車司機、遺體整容化妝、屍檢、太平間看守、推遺體進火化爐等工作全做過。為了讓逝者走得有尊嚴、走得儘可能漂亮,他會為一些遺體縫合四肢、洗臉、刮鬍子、梳頭髮、化妝。為了防止逝者面部塌陷,還要在他們的嘴裡填滿棉花。

誰都不想見到的人

王亮等人服務的公主嶺市殯儀館,位於城市南邊一座小山上。

過去,殯儀館門前是條坑坑窪窪的土路,兩邊是破舊的民房,路上還堆著柴堆,平常極少有車通過。直到3年前,土路變成了102國道,寬了,平了,可還是沒車願意往這裡開。人們覺得殯儀館晦氣,那條路「通往人生的終點站」。就連送人到這裡的計程車司機,臨走時也要丟個硬幣,說是給小鬼的「買路錢」。

在這裡工作的人,也要承受外界異樣的目光。

趙虹浩原本經營一家佛教用品店,為了掙到更多的錢養活一家老小,才改行做了殯葬司儀。聽說女婿來了殯儀館,趙虹浩的老丈人氣得跑來訓斥,「沒本事的人才倒騰死人生意。」

趙虹皓的房間裡擺滿了與風水相關的書。新京報記者衛瀟雨 攝

妻子單位的同事也變了臉色,開始向她抱怨「你老公長得真嚇人」;同學聚會時,妻子也被告知「別帶你老公」。

殯儀館整容師李春樹(化名)不敢告訴別人自己的職業。他正在上初中的兒子,至今不知道父親在殯儀館工作。每次遇到兒子學校要求填寫家長的工作信息,他都填民政局。李春樹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一名同事的兒子曾在學校被人嫌棄,沒人願意和那個孩子坐在一起,說他爸爸是「煉人油的」。

就連王亮的車都遭遇過各種尷尬。一次外出接逝者的路上,車子遇到坑坑窪窪的地方走不動,他硬撐著把載著逝者的車子開回了殯儀館,用腳一踩輪胎,走氣。當時是傍晚7點多,王亮連跑了3家修車行,都沒人願意給他修車。工人說,「裝死人的車我們不敢捅咕。」

洗車更得自己來。王亮第一天上班與上一任司機交接車鑰匙時,就問過,「夏天濺上泥了怎麼辦?」對方答,「沒人給刷,自己收拾收拾。」

因為不時遇到意外死亡的逝者,王亮的車上留下過各種東西,冬天血跡凝固在車上,要燒開水一壺一壺衝洗;夏天遺體腐爛,要用高壓水槍才能衝乾淨。

如果從情感上講,大概很少有人願意在這裡上班。但在這個東北小城,殯儀館是國企,有五險一金,工作穩定又還算清閒,王亮們捨不得放棄。偶爾有人想要另謀生路,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了,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如在這裡繼續幹下去。

自從來到殯儀館,許多人不再和朋友聚會,不再走親戚;有親朋結婚時,他們會遞上自己的份子錢,但人不到場,怕被人說晦氣。

2019年的大年三十輪到王亮值班,按照殯儀館的規矩,他可以把靈車開回家裡,需要出車時直接從家出發。但他選擇一個人留在殯儀館過年,沒有年夜飯,沒有春晚,沒有紅包。他說,鄰居們至今不知道他的工作,他是「誰都不想見到的人」。

直播間裡的悲傷

幾年前,王亮就在一短視頻平臺上註冊了帳號,經常看視頻消遣。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與職業相關的ID「接屍人」,「因為我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叫《趕屍人》。」

但去年夏天以前,他從沒想過自己也能開直播。直到2018年8月,一個河南的戶外探險主播特意跑來公主嶺,舉著手機在殯儀館到處拍。王亮覺得有點意思,讓那名主播幫他開通了直播權限。

剛開始,王亮只想在直播裡和老朋友、老同學聊天,講講他在「山上」的殯儀館裡與逝者打交道的日子,緩解一下無聊、壓抑、沉悶的情緒。但幾次直播下來,一群陌生人湧了進來,看他的ID,詢問他的工作。王亮開始用直播接待好奇的粉絲,給他們講殯儀館的故事。

在平臺上,拍攝墓地和墓碑、火化現場、車禍現場、遺體等內容會被封號。所以王亮只敢拍攝殯儀館的門衛樓、停車場、外觀像七層佛塔的骨灰存放樓,以及手機前置鏡頭裡的自己。

一次直播時,王亮接到的逝者是一名因整容意外去世的26歲男子。在汽車的晃蕩聲中,逝者的母親回憶起為生兒子交的超生罰款,兒子在全家的寵愛中長大,直到兒子打算在結婚前整容……這位母親心中無限酸楚,但不得不接受兒子離世的現實。當把這位逝者送到殯儀館時,王亮發現直播間裡來了2000多人。

現在,王亮有26000名粉絲,大部分是「看熱鬧的」。他們想讓王亮拍存放遺體的冰櫃,拍火化爐,王亮都拒絕了。

粉絲裡,有人認為死亡是件遙遠的事,不必認真對待,拿千奇百怪的死因當段子聽。有人甚至在直播間裡亂說話,問「啥時候來接我啊?」遇上這種人,王亮便會表情嚴肅,告訴他們「不要拿這種事開玩笑」。

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出於獵奇心理。有的人談論自己的生死是在傾訴內心的痛苦,因為現實生活中,他們找不到這樣的傾訴對象。

一次,有網友留言:「我最後一次睜眼,能看到在天堂裡的兒子,那樣我會毫不猶豫地跟著他走。」後面是6個哭著的表情。

王亮點開她的主頁,發現全是和她逝去的孩子有關的內容。颳風了,她寫「那縷清風我能感受到是你回來看我們,對嗎兒子?」做夢了,她寫「今天媽媽夢到你,為什麼是十二三歲的時候?」王亮很理解,留言安慰她,「你的孩子在天上也會希望你能好好的」,還請粉絲們「都去給她點點關注」。

看了王亮的直播,趙虹浩、王興國也加入進來。還有不少其他在殯儀館工作的粉絲和他們互動,尋找職業認同感。

王亮會告訴大家,做這行要注意哪些忌諱,要怎樣和家屬溝通、調整心態,不能「自己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山東濟南的劉超今年34歲,和妻子一起開靈車。他覺得王亮和做這行的許多人不一樣,「身上有一股勁兒,對生活很熱情,每天都樂呵呵的。」

生命的重量

來殯儀館工作前,不像其他人,王亮不害怕面對死亡。他有不少親戚在殯儀館工作。

他9歲時父母離婚,之後由爺爺奶奶撫養。12歲爺爺去世時,他親眼看著爺爺被推進了焚化爐,但對死亡的認知也只是「以後見不著爺爺了」。他沒哭,「該上學上學,該咋地咋地。」15歲時父親去世,他依然沒哭。

來殯儀館前,王亮對這份職業的想像「就是個開車的」,他既不害怕死亡,也不會太過接近死亡。但在這裡,他的一雙手接觸到了遺體,將遺體搬運進殯葬車的瞬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

2018年,王亮發了一條朋友圈:「我能送每位逝者最後一程也算挺偉大的」。 受訪者供圖

一次,他接走了一名13歲的男孩,有先天性疾病,體育課跑步時摔了一跤,之後回家待了3天,人就沒了。

父母把男孩的遺體抱上車,又把他生前的衣服、足球、籃球、溜溜球挨個放在旁邊,關上車門,蹲在地上抱在一起哭了。王亮也跟著哭了,那是他在工作中唯一一次流淚。

現在,王亮熟悉市區的每一條路,開車時會選擇平坦的、不擁堵的路段。對於這個職業來說,車開得穩一點是對逝者最後的尊重。

因為這份職業,王亮們見識了太多死亡,太多別離。但對於逝者家屬來說,有時,接受死亡和別離並不容易。

趙虹浩接過一個單子,一位40多歲的男人因車禍去世,家人們把讀大學的兒子喊了回來,但不敢告訴他實情。按照當地規矩,這個大男孩應該拿著招魂幡一路將父親「送走」,但他不肯踏進殯儀館的大門。「他說我不進來,我就想著我爸是出差去了、出去玩了,去哪都好。」

趙虹浩前前後後勸了那個男孩三天,最後,孩子答應為父親燒紙、引路。「但是直到把他父親推進火化爐,他一直都把腦袋別在一邊,沒看一眼。」趙虹浩說。

在殯儀館的院子裡,王興國幾乎每天都能遇到哭著燒供品的人,其中一個30歲出頭的女人讓他印象深刻。這個女人的母親不在了,她在棺材前跪著,一邊磕頭,一邊哭嚎,「家裡好不容易有點錢了,你還沒享福啊!

殯儀館整容師李春樹遇到過一位逝者,臨死時瞪著眼睛,面目猙獰。家人試了很多次,想要為他合上眼睛,都沒成功。李春樹為他清理了臉上的血跡、汙垢,合上了眼睛,還為他修理了眉毛和碎頭髮,並用顏料給嘴唇上色。當逝者被推出整容間時,逝者的兒子抓著李春樹的手哭了。

「我相當於替那些父親、兒子、愛人,去照顧他們的家人吧。」李春樹說。

什麼都沒活著重要

趙虹浩發現,人們往往在面對死亡時,才能意識到生命裡最重要的那些東西。

他記得,一位老紅軍去世後換上了部隊的軍服;一名公檢法幹部離開時,隨身帶走了所有的獎狀、證書;一位學者火化時,讓子女給他燒了300多本書。

還有一位老爺子,去世後,孫子叫來一輛輛重型卡車,後面放了一大罈子,裝了200斤酒,都是老爺子生前釀好捨不得喝的。家人把這些酒一口氣倒進了火化爐。

「財富已經不重要了,到了殯儀館,留下的信息都一樣:姓名、性別、年齡、死因、接屍地點、日期。」王亮說,再有錢的人,到了這裡也是個人名。

幹了這麼多年,趙虹浩早就看開了。他喜歡數字4,車牌號是440,寓意著「死亡以後就是歸零」。

如今,趙虹浩每月能掙一兩萬,三年前,他就花了30萬元買了輛越野車,頂配,車庫都要15萬,「是拎著一大袋現金去交的款」。他的房子買在市中心的商業街,光是歐式風格的裝修就花了13萬。

女兒的升學宴,他也要辦最好的,選在縣城最豪華的酒店。一天半的時間,他和太太打了400多個電話請人參加,最終坐滿了25桌,每桌放的都是中華煙。

王亮沒趙虹浩這麼看得開,他才30多歲,家裡的兒子才5歲。他想看著兒子結婚、生子,之後自己才能安心閉眼,所以現在特別惜命。

王亮和家人的合影,他的兒子5歲了。受訪者供圖

因為見過太多車禍現場,不工作時,他平常寧願打車出門;在外面酒喝多了,他就在附近找個酒店住一晚,不願意冒險回家。

為了保護兒子,他給家裡的所有窗戶裝上了鐵絲網;兒子喜歡滿屋跑,他就給家具邊角包上海綿;他從網上看到了煤氣爆炸的新聞,此後便不許兒子進廚房;他害怕兒子和其他孩子打架,到現在都沒送他去上幼兒園……

在王亮看來,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只有活著才能見到老婆、兒子,才能喝酒唱歌、逗殯儀館裡那只會說話的鷯哥。3月29日,他在連續8次出車後告訴自己的粉絲,「生命如此可貴,請好好珍惜。」

或許因為看了王亮等人的直播,一些粉絲的生活也在慢慢改變。

一名剛讀大一的粉絲漸漸不熬夜了、吃早飯了,開始珍惜現在的日子。他聽到了直播裡逝者家屬的哭聲,決定對自己的親人好一點。

一名失去過寶寶的母親,經常讓自己陷在剛失去孩子時的回憶裡。通過王亮的直播,她看到每天都有那麼多人與他們的孩子離別,她決定接受這個現實,珍惜仍然在她身邊的另一個孩子。

新京報記者 衛瀟雨 實習生劉靜賢 編輯 滑璇 校對 陸愛英

相關焦點

  • 為「死神」開車的人:他一年接送2000多位逝者
    為「死神」開車的人  一年接送2000多位逝者,最多時一天出車23次,他從死亡裡看到了生命的意義  作為公主嶺市殯儀館的一名殯葬車司機,王亮的工作是送逝者最後一程。不論何時,只要電話鈴聲響起,他就要出發。過去一年,他出發了超過2000次,從醫院、社區和零下20℃的郊外野草堆裡接回了2000多位逝者。最多的一天,他的電話響了23次,意味著23個人的死亡。  2018年8月,王亮在一家短視頻平臺開了直播,講述殯儀館的故事。
  • 靈車駕駛員的工作日常:一年接2000位逝者,電話來了就是有人走了
    去年,他一共接回了2,000多位逝者。最多的時候,曾經一天內到20多個電話,也就意味著20多人死亡。一開始,王亮覺得只要開好車,這份工作沒什麼可顧慮的。工作一段時間後,他發現不僅僅是開車,面對悲痛又不知所措的家屬,他需要做得更多:告訴家屬要準備什麼,去了殯儀館之後怎麼辦。王亮的車裡常年放著一副白色手套,當逝者沒有親友的時候,他要幫忙搬運遺體。接到逝者後,王亮開車要比去的時候更加小心。
  • 為「死神」開車的人
    作為公主嶺市殯儀館的一名殯葬車司機,王亮的工作是送逝者最後一程。不論何時,只要電話鈴聲響起,他就要出發。過去一年,他出發了超過2000次,從醫院、社區和零下20攝氏度的郊外野草堆裡接回了2000多位逝者。最多的一天,他的電話響了23次,意味著23個人的死亡。2018年8月,王亮在一家短視頻平臺開了直播,講述殯儀館的故事。
  • 男子每日帶護身符上班,一年運送2000多逝者,網友:謝謝你
    男子每日帶護身符上班,一年運送2000多逝者,網友:謝謝你!王亮的妻子因為擔心他的身體,在廟裡求了好些護身符給他帶著,據王亮自己說,他一年能運送2000位逝者,見慣了生死離別。他有空將自己的經歷寫在了網上,居然意料之外的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讚。
  • 男子每日帶護身符上班,一年運送2000多逝者:因恐懼一個月瘦20斤
    一年前,王亮成為了一名殯儀館靈車的司機,常常半夜還要去很偏僻的地方。每日帶著妻子求來的「護身符」上班,截止目前已經運送了2000多名逝者。見慣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工作之餘王亮經常通過網絡直播向網友傳遞一些對生命的感悟。令他意外的是,網友們不僅沒有驚悚,反而紛紛為他點讚:「謝謝你。」王亮今年36歲,9歲時父母離異,初中沒畢業便當了兵。2002年退伍後,他通過網絡認識了妻子秦冰冰。
  • 男子一年運送2000名遺體,每天佩戴護身符,因害怕一月暴瘦20斤
    男子一年運送2000名遺體,每天佩戴護身符,因害怕一月暴瘦20斤「因為害怕,在上崗後的第一個月就暴瘦20斤「。11月2日,來自吉林公主嶺的王亮說起了這份令人十分害怕的工作。在一年前,王亮成為了一家殯儀館的靈車司機,經常在半夜的時候,還要去很遠的地方去運送遺體。
  • 《聖鬥士星矢》中冥王哈迪斯的雙子神死神和睡神誰更強一些?
    所以,研究死神和睡神最好還是參考早期車田正美80年代的漫畫《聖鬥士星矢》。在創始之初,創世神創造了靈魂,讓萬物有了生死,而冥界只是中轉站,即使是冥王哈迪斯也只能做到決定靈魂去哪裡轉世,有罪的靈魂接受什麼樣的懲罰,諸如此類,所以我們看到星矢在冥界遇到的第一個冥鬥士卡戎,是接送受審判的靈魂的,那麼卡戎收取亡靈的錢財又是以什麼作為依據呢?
  • 死神最怕的星座,鬼最怕的星座排名
    我們一起來看看死神最怕的星座,。 鬼最怕的星座排名 鬼最怕水瓶座、摩羯座、金牛座、 1、鬼最怕水瓶座 水瓶座的性格特點就是天馬行空,鬼怪是什麼?對他們而言完全不值得害怕,反倒會好奇心爆棚。
  • 殯儀館的80後「火化師」 對待逝者從害怕到尊重
    原標題:殯儀館的80後「火化師」 對待逝者從害怕到尊重   李朝告訴記者,對待逝者,他已經從最開始的害怕變成了現在的尊重。(點擊進入高清組圖)   西部網訊 「人都有生老病死,不管是以哪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最終都得到我們這來,我們算是送逝者最後一程的人吧。」
  • 半夜接到家人電話,是什麼體驗?網友:凌晨2點,父親心梗發作
    2、那是12年的時候,我家裡凌晨四點打給我打電話,說我最小的叔叔去世了,因為我最小的叔叔最喜歡我,所以,我從哪以後,我特別怕晚上11點以後,接到我家裡的電話,畢竟家裡還有老人,我今年四十二了,很怕凌晨手機響。3、我奶奶就是凌晨十二點出車禍去世,凌晨一點接到家裡電話,當時人在拉薩。腦子一片空白,急忙趕最早一班飛機回的家,也是長這麼大唯一一次坐飛機,終生難忘。
  • 如何為逝者布置靈堂
    訃告也稱訃文,是指逝者親屬或著是逝者所屬單位組織的治喪委員會向其親友,同事,社會公眾做有關方面報告的一種喪用文體。 常用的是一般式訃告,內容: (1)標題「訃告」,或冠以逝者名字「××訃告」,字體大於正文。宜用楷書或隸書。
  • 死神|各位隊長和副隊長的年齡你能猜中幾個
    三位千歲老人 在可供考究回憶篇中 2000年前,中年元柳齋傳授手下市丸銀髮現了年幼的受害者松本亂菊,之後市丸銀決定進入中央靈術學院學習成為死神(原來你喜歡這種養成) 110年前,藍染為五番隊副隊長,碎蜂為二番隊副隊長,浦原喜助為三席,後晉升為十二番隊隊長。市丸銀、朽木白哉作為中央靈術學院的同期生畢業。
  • 戊戌年話|帶娃開出租的單親媽媽:車上過春節,新年繼續開車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瑩 圖這個春節,我和依依是在開車中度過的。三年前的那個春節前夕,一場爭吵過後,我帶著女兒離了家,從此成了單親媽媽。那一年,我40歲。女兒依依,5個月大。我們來到武漢漢陽區,借錢租了間房,一個月700塊錢。
  • 8名司機愛心接送高三截肢女孩:「我們就是你的腿」
    6月8日高考第二天,43歲的網約車司機許斌一大早準時出現在高考生韓力的家門前,負責接送她參加今天的考試。一年多以來,許斌等8位網約車司機愛心接力,免費接送這位高三骨癌截肢女孩上學,當韓力走進高考考場的那一刻,這兩天對於他們來講尤其特殊。今年20歲的韓力,是湖南省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高三學生,家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5年前,韓力被查出身患骨癌,左腿被高位截肢。
  • 入殮師為逝者化妝:他突然睜眼 我趕緊說對不起
    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入殮室內,一張不鏽鋼床上停放著一具老年逝者的遺體,小涵和小可(均為化名)各站一邊,小涵戴著白色橡膠手套打開化妝箱,拿出一把毛刷準備打粉底,小可則在一旁調試化妝顏料,顏色是她們自己根據逝者面部狀況調製的,大部分時候是肉色、大紅色的油彩混合,前者打底,後者點在雙頰及下巴處。  梳頭、打粉底、打腮紅、描眉和塗口紅,一系列工序在15分鐘內便熟練地完成了,遺體面相安詳沉靜。
  • 固定電話號碼升8位 長春升地位(圖)
    19日,升位小組負責人之一、中國網通長春分公司同光路營業廳王經理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輕鬆地表示:再也不會出現以上的問題了,這兩年間,長春市固定電話資源的確出現了緊張的狀況。  長春電話為何要從7位升到8位?中國網通長春分公司蘇經理介紹說,一個城市電話號碼是否升位,取決於該城市的電話交換機容量、城市規模、經濟發展狀況等重要因素。
  • 靈車不會漂移 殯儀館的司機從不會怕鬼
    ,一路上就跟駕駛靈車的駕駛員聊天,在聊天過程中得知靈車駕駛員是個很不錯的職業,每天工作的時間加起來幾乎都不會超過4小時,而且下班時間也很固定,最讓人心動的是工資待遇還很豐厚呢。●  需要層層選拔 考核後才能上崗張師傅和當時的那位靈車駕駛員互留了電話,說來張師傅的運氣也好,半個多月後那個駕駛員就跟他說單位需要再擴充一個片區車隊,需要十個駕駛員,次日張師傅就帶上資料去殯儀館應聘了。
  • 劉愷威離婚後,接送孩子的細節很溫馨,楊冪想看孩子要提前預約
    劉愷威離婚後,接送孩子的細節很溫馨,楊冪想看孩子要提前預約。楊冪劉愷威離婚的時候有一個口頭協議,就是雙方以親人的形式共同撫養孩子,但是楊冪當時少說一句話:孩子可以隨時被接到北京來居住,也可以隨便看孩子。
  • 美媒:新冠肺炎逝者激增 美殯儀館艱難應對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美聯社4月5日刊文稱,在美國紐約,因疫情暴發,當地殯儀館正艱難應對新冠肺炎逝者激增帶來的壓力。與此同時,由於集會受到嚴格限制,告別成了一個孤獨的過程。文章內容摘編如下:帕特·馬爾莫走在他位於布魯克林的殯儀館的地下室中,走在大約20位逝者中間。他說:「那裡的每個人,他們不是一具遺體。他們是父親,是母親,是祖母。他們不是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