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臺分享,我犯了這3大錯誤

2021-01-20 PMCAFF產品經理社區

作者:冰冰醬

本文在PMCAFF社區發布(www.pmcaff.com),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2周前,筆者以分享者的身份上臺和大家聊了聊職業規劃&選擇的相關內容,這也是筆者人生中第一次面對面做分享,而此前更多地都是在以聽眾的角度去參加一些線下的產品分享。這次雖然是以分享者的身份出發,但自己卻從中受益頗多,故寫一篇沉澱復盤,希望今後可以在演講層面做得更好一些。

在此前陸陸續續參加過為數不多的分享會中,我只對2個分享者有極深的印象,一位是某公眾號作者Mandy,一位是來自於前支付寶技術總監David。

這兩位的分享都是在2018年,為什麼過去了快3年,筆者還能仍舊對他們印象頗深呢?

其實就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分享者,這兩位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切入點,而大多數人的分享都或多或少存在假大空、專業詞堆砌、自說自話的問題。

Mandy是我第一次參加產品相關分享會上的一位女產品嘉賓,相較於其他假大空和專業技術詞彙堆砌的分享者,她選擇了一個很小的切入點:即如何收集日常的產品靈感。其實會聽分享的大多數都是產品小白,講太多專業的詞彙很難去消化和吸收,但是Mandy所講對於小白既容易理解掌握,又很乾貨很實用,她收集產品靈感的方法直至3年後的今日,我都記憶猶新。簡而言之,她演講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切入點和選材,是非常適合聽眾的。

另一位David,是來自於前支付寶的技術總監,他的演講主題是《當產品經理遇上網際網路》。為什麼對他印象如此深刻呢?就是因為在一眾技術流中,他的演講風趣而接地氣,沒有太多堆砌的專業詞彙、沒有高高在上的指點態度,他的演講就仿佛你學有所成的表哥在和你講故事,這種親和的對話姿態讓聽眾在輕鬆而有趣的氛圍中引發了對產品經理的思考。總結來說,他演講的獨特之處就在於親和的姿態和有趣的語言風格。

聊完自己聽過的分享,再回歸到自己第一次的演講,整體而言發揮平平,有一些亮點,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那麼下面也就整體做一個復盤,希望以後能做得更好一些。

遺憾和問題總是令人印象深刻,那麼就先捋捋問題所在吧。

問題一:價值描述過於抽象、缺乏吸引力

這裡本身比較好的一點就是自己希望在傳遞方法論之前,能夠先講述該方法論的價值,即通過「學了這個有好處」來吸引受眾。但是價值描述內容過於抽象,有點無關痛癢地告訴對方「學這個對你是有好處的、能夠提升自我認知等「,但卻缺乏實實在在的吸引力、沒有切中受眾的痛點。

就像家長命令我們做事都通過一句「為你好」的藉口來敷衍一樣,就算分享者是真的「為你好」去做了這次分享,但如若不能通過好的價值描述讓你對這件事產生學習的動力和欲望,通篇講得再多也只是徒然。

而如果我們能夠將價值描述部分設計地更為具體、落地和易感知,例如學了這個能直接幫助你業績翻倍、薪資有漲幅等等,也許能更容易吊到聽眾的胃口、吸引他們繼續往下看。

問題二:設計互動環節時,未考慮參與難度及意願度

參加分享會時,聽眾的預期本身就是以演講者為主展開,故都是抱著輕鬆的學習心態前往;但是聽眾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表達欲,不希望全程都被演講者「孜孜不倦地教誨」,本著互相尊重鼓勵發聲的觀點,所以筆者在演講中插入了2個互動小環節。

(互動一是自我剖析式的填空題)

(互動二是案例分析式的半開放選擇題)

整體而言,第一個互動稍顯冷清,第二個互動整體的參與度還是不錯的。初衷是好的,但為什麼2個互動的效果差異這麼大呢?

有2個主要原因:一是題型問題;二是隱私性問題。

首先第一點,選擇題框定了答案範圍,而填空題幾乎是完全開放式回答,那麼相較於選擇題,填空題自然就難以在有限時間內給出答案。這讓我聯想到了用戶調研中的提問技巧,面對用戶提問時,如果問題本身是是或否、A或B的選擇題,用戶更容易做出選擇給出答案;而問題如果是開放式的問答題,那麼用戶就需要仔細梳理思路、框定答案範圍、組織語言後再給出答案。2者之間的難度顯然易見。

如果要改進的話,這裡第一個自我剖析式的互動就可以由問答填空題優化為一份選擇題表單(類似於心理測試),這樣也許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了。

其次第二點,涉及到自我剖析式的內容涉及到個人隱私,參與者願意公布分享的意願自然會比較低。其實在開始分享之前,就有朋友提醒過我這裡隱私性的問題,但是個人還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分享稍稍施壓、希望聽眾能夠通過這次分享開始形成自我剖析的意識。

因為我們很多人的自我認知都來源於外界的評價,當我們太過於依賴這些評價的時候,往往就丟掉了最本真的自己。很多人可能直到成年了很久之後,才逐漸開始建立自己對自己的的認知和評價。因此,當時即使有涉及到隱私性的問題,個人還是執意保留了這一環節。

現場來看,大家幾乎都有在思考和落筆,從希望引發自我認知的目的來看,已經初步達到了預期;但是願意互動和分享出來的表現卻不甚理想,這本身還是和答案的隱私性和私密性有關。

針對這一點,有位朋友在會後提出了一個很妙的優化點:輪流讓每個人去選擇說出自我剖析中的某一個小部分。輪流機制給互動賦予了一個「略顯強迫性」的保障,但人人都要說,也有效地保證了公平;只選擇說自己某一小部分答案,也能夠有效保證個人隱私性,讓大家更願意參與進來暢所欲言。在這樣暢所欲言的輕鬆氛圍下,也能夠加深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之間的了解和關係。

問題三:演講節奏較為平緩,缺乏張弛節奏

以前開會最多的就是需求評審會,只用踏踏實實地過需求就好;但是演講不太一樣,他就像你一個人在臺上說單口相聲,大家都在看你「演出」,當你整場演出節奏平緩、缺少張弛和高潮時,聽眾很容易就會跑神或是覺得無趣。

很明顯,我的這場「演出」中除了互動環節有一點點氣氛之外,剩餘的部分都是內容分布很平均、演講節奏比較平緩的狀態。當然自己也不好意思去問大家是不是有些地方覺得無聊,但是換作自己是聽眾的話,可能就會有一種「你講的都對,但是我可能沒有太多記憶點「的感覺。

反思下來,這裡還是需要根據受眾的注意力和思緒來設計演講節奏,而不是填鴨式地自說自話。

例如,人類能夠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的最長時間在15分鐘左右,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15分鐘為一個小節點?前面10分鐘以難度較高、需要仔細傾聽和理解的內容為主,後面的5分鐘就設計一個截止當前節點的總結和提煉,以此前出現過的結論歸納為主,既能讓受眾在這5分鐘內精力可以有所輕鬆和放緩,也能給受眾創造一個熟悉而頗具收穫的感覺。

這裡就突然聯想到說唱音樂中定期會拋出的點睛之筆punchline,定期給予聽眾一個小高潮,讓疲倦的聆聽產生新的刺激和興奮感,這樣可能會讓你的演講更具節奏感和記憶點。

除了調整整體設計來優化節奏之外,還可以考慮通過在演講中有意識的留白來提升節奏感,即講完一個較難理解概念之後,需要進行短暫的停頓並進行反問式的交流。

為什麼這種方式可以提升演講中的節奏感呢?這是因為對於聽眾而言,一次演講中肯定有一部分內容熟悉易懂,而另外一部分內容較為晦澀難懂。熟悉易懂的內容可以整場念稿、一筆帶過,但晦澀難懂的部分就需要給予聽眾足夠的思考和回味空間。這樣從聽眾聆聽和消化的角度而言,就能做到鬆緊結合,張弛有度。

最後提一個小故事,也是我想到通過這種留白的方式來優化節奏感的來源。

從初中高中開始,我就喜歡發現別人的口頭禪、喜歡給老師起外號=。=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時,就隨口講了講自己發現的一些其他同事的口頭禪,沒想到等自己這次演講之後,那位同事就私下和我說也發現了我的口頭禪(長這麼大,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口頭禪是什麼)。於是就興衝衝地問了她,得到的結果就是我特別喜歡說「舉個例子」和「比如說」(吃鯨.jpg)。

後來,仔細想了想為什麼自己在演講中總會把這兩句話掛在嘴邊,其本質是認為自己所表述的內容對方可能沒有理解,這裡可能是低估了對方的理解能力亦或是低估了自己的表述能力,從而導致自己習慣性地想通過舉例的方式輔以說明。本身出發點是好的,但卻忽略了聽眾的接受程度。如果對方沒有理解,舉例說明自然是能夠有所幫助;但若對方已經領會,再頻繁舉例反倒會顯得畫蛇添足、囉囉嗦嗦。同時,舉例也可能存在不匹配、難以準確體現論點的風險,反而更容易讓聽者雲裡霧裡。

所以,適當的進行留白後,再通過神情等表現去判斷聽者的理解程度。如果對方不甚理解,再考慮舉例加以說明;如果無法判斷聽者是否已經消化理解,那麼可以反問一下「這裡有沒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若答案反饋出確實存在疑惑,再考慮去進行舉例。

總結完比較明顯的3大問題之後,下面來簡單說說本次分享中的一些小亮點。

一、設立了互動環節

互動環節的設計其實是借鑑了此前一位同事的分享會。在他整個分享過程中,互動環節可以算作點睛之筆,整個分享都因為互動環節而變得有趣而輕鬆。在當時聽完之後,我就決定了輪到自己上臺時也要對應去增設一些互動環節。

二、結構層次清晰

1、2個小時的演講,內容其實還是不少。在這麼多新知識的前提下,保證聽眾能夠理解主題和快速消化,這是一個難點。所以在整個ppt中,筆者通過視覺效果對內容結構進行了較為明顯的劃分;同時,為了實現金字塔原理中「先入為主」的理念,在ppt標題、目錄和論點歸納之處,都先清晰地列出總論點,再敘述子論點和論據。

這樣,聽眾能更容易get到內容之間的關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更容易跟著演講者的思路去思考。

三、ppt模版樣式簡潔有設計感

肯定有人會說:內容更重要,整這些花裡胡哨的幹啥。雖然ppt樣式好看不算一個很大的亮點,但是筆者認為人人都喜歡美的東西,在符合自身風格和演講基調之上,儘量讓自己的ppt更好看一些,也是一個視覺上的加分項。當然,如果每次都花大量的時間在模版上,那自然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未來有可能的話,可以找朋友幫忙設計一個自用的固定ppt模版,既能符合喜好、形成自己的風格,也能減少在視覺樣式上的時間投入。

分享,從形式上來看似乎是演講者在單方面輸出,但分享前,演講者需要系統而深入地再次整理既有知識和經驗,分享過程中,也會通過聽眾的提問和疑惑再次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二次咀嚼和重新審視。由此來看,演講者本身也成為了這次分享收穫最多的人員之一,那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花匠:犯了3個錯誤
    花匠:犯了3個錯誤歡迎花友們來到盆栽小棧這一期的養花小講堂,這是我們第1265期養花專題!感謝朋友們一直以來的關注。在本期的養花專題中,我們給大家聊一聊關於「辦公室養發財樹」的一些知識。在盆栽小棧以往分享的1200多期養花專題裡,也有關於辦公室養發財樹的一些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後查看。
  • 男人想要追到心愛的女孩,就不能犯這5個「低級錯誤」
    因此,男生們必須要去了解,在追求一個女孩時,你覺得什麼樣的錯誤是絕對不可以犯的,犯了什麼樣的錯誤是一定會被拉黑的。千萬不要讓一個錯誤導致你前面的所有努力都功虧一簣。追求是一門學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但也不會很複雜,重要的是用心去總結經驗,如果你總是追不到心儀的女孩,你不要推卸責任給金錢,長相,能力等這些因素,而是要去學習一些戀愛技巧。
  • 憑<酷愛>爆冷奪大獎 張敬軒三次上臺"多謝香港"
    張敬軒上臺領獎時,背後的大屏幕立馬顯示出王菀之在臺下的表情。張敬軒就在這次頒獎禮為廣東歌手取得歷史性的突破,令「至尊歌曲大獎」、「我最喜愛歌曲」以及「叱吒樂壇男歌手銅獎」第一次由廣東歌手奪得,三次上臺領獎的他更成為僅次於陳奕迅的大贏家。
  • 易經: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可能萬般辛苦碌碌無為
    人的一生很漫長,總難以避免犯一些錯誤,對於一些小錯誤,並不會妨礙什麼,無傷大雅,反而是從中學習到一些知識,吃一塹長一智,但是有一些錯誤是堅決不能犯的。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有三個基本的錯誤不可以犯,而其實這三個錯誤的出處是《周易·繫辭下》,原句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別犯這兩個錯誤!
    前段時間,一個堂妹生了個漂亮的寶寶,由於是在我們醫院生的,所以每次檢查都來找我,有一次寶寶咳嗽生病了,我從知道她們平時帶娃時的錯誤習慣,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原本想著一分價錢一分貨,新生兒喝羊奶粉肯定也能長得又白又胖,可是寶寶卻隔三差五地生病,而且多數都是嗓子發炎,為此我就專門問了問堂妹是怎麼給寶寶衝奶粉的。她說這事都是老公來操作,每次都給寶寶衝很多,怕他不夠吃,然後吃不完的話就先放在那裡,等寶寶餓了再用熱水溫一溫繼續喝,如果時間太久了就自己喝掉。
  • 那你可能犯了這3個錯誤,教你正確的臂圍增加方法
    在很多鍛鍊者在練習手臂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大難題,就是臂圍怎麼增都上不去,明明自己每周都有訓練了,可是臂圍的鍛鍊效果就是不好。我們的手臂要想練大,還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避免在鍛鍊中出現錯誤,這樣才可以讓自己成功增加臂圍。
  • 你犯了這十個錯誤!
    在你喜歡的女生面前失去吸引力並不是你不高不帥,而是你犯了這是個致命的錯誤。這十大錯誤肯定很多男生都中招了,因為這一些錯誤而失去了和你心中的女神進一步加深關係的機會。好,現在公布十大讓你吸引力暴跌的原因。NO1:做「好」人你有沒有發現呢?但凡是有魅力的女人對那些對她很好的人都沒有什麼很熱情。
  • 這幾個常見錯誤你犯了嗎?快來看看
    在大多數人心中,跑步簡單無比,但是有些人跑起來卻又感覺非常累,其實主要是犯了以下幾個常見錯誤,你認為自己是跑步高手嗎?這幾個常見錯誤你犯了嗎?快來看看。1、腳抬得抬高這是很多人跑步時都會犯的一個錯誤。由於在跑步時我們的體重對膝蓋會造成很大的衝擊(一般是靜止狀態的3~6倍),如果這個時候腳抬得抬高,那麼就相當於是在無形之中增加了膝蓋的負重,更容易造成膝蓋的損傷,如果大家想要避免膝蓋損傷的發生,那麼就不要將腳抬得抬高,一般貼著地面稍稍將腳劃向前方即可。2、不會呼吸一般來說,深而慢的呼吸要比淺而快的呼吸要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呼吸道存在一部分解剖無效腔。
  • 說明你犯了這3點錯誤!
    說明你犯了這3點錯誤。1、你只顧忙工作,冷落了她愛一個就是對彼此產生一種深深的依賴,這種依賴的感覺可以讓人感受到幸福。在細水長流的生活中,因為對你有著深深的眷戀,所以想要得到你的關懷和更多的關注。女人在一段感情裡似乎更脆弱,更缺乏安全感,她想你多陪陪她。聽她說說心裡話,聽她嘮叨和抱怨,而不是一天到晚忙工作,忙事業,忽視了她。
  • 畫眉毛最常見的錯誤,你都犯過嗎?
    畫眉毛最常見的錯誤,你都犯過嗎? 畫眉毛最常見的錯誤,你都犯過嗎?
  • 年輕人在孝道上最容易犯的錯誤!
    孔子眼中的孝道是這樣的:首先,身體髮膚乃父母所賜予,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敢毀傷,這是孝道的開始;其次,長大成人,立身世間,行走正道,有所作為。為後世人樹立一個好榜樣,留下好名聲,能使父母顯耀,這是最終的孝道。讀過儒家經典,懂得《孝經》的人,基本都能理解孝道的內涵。根據有關資料,現今很多年輕人在孝道上最容易犯的錯誤,卻不是以上兩點。而是年輕人內心及言行對父母的不敬!
  •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不怕犯錯,知錯就改的星座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有的人會死不悔改,而有的人一旦犯了錯,就會承認自己的過失,去好好改正,即使一言不發也會用行動去證明自己。那麼,十二星座中誰不怕犯錯知錯就改的呢?摩羯座摩羯座沒有發現錯誤的時候不會表達出來什麼,一旦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好意思,摩羯座的人便會直接表現出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摩羯座不會去遮掩,只會改正自己的錯誤,摩羯座的人十分嚴謹,工作上絕不託大,為人也極好,雖然略顯過於嚴肅。要是想要看到一個比較放鬆的摩羯座的話,可勁的去對他好便好。
  • 天蠍座愛情中容易犯的三個錯誤,知道了也很難改
    對於天蠍座來說,感情裡容易犯三個錯誤,這些錯誤會讓對方覺得天蠍座不愛了,或者感情出現了問題,傷害到愛情的天長地久。這三個錯誤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然而天蠍座卻不是一個容易分享自己內心想法的星座,不像毫無心機的射手座,天蠍座往往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埋在心裡。
  • 蔡徐坤寫英文犯低級錯誤,語法和單詞全寫錯,被諷刺沒文化
    6月11號晚上,某官博發文爆料:蔡徐坤ins發英文改了兩次,一次語法錯誤一個拼寫錯誤。哈哈哈哈……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大寫的尷尬啊!咱先不說英文語法問題,說說最簡單的英文單詞,居然把beautiful給寫錯了。初中同學都不會寫錯這個單詞吧!結果蔡徐坤犯了這麼一個低級錯誤,不應該啊!最後蔡徐坤同學修改了兩次,這才寫正確!心也是夠大的!
  • 「我只是犯了天底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永遠不要小瞧女人的內心
    他說,我犯了天底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這話說得很絕對,天底下的男人不都是會出軌的壞男人,但這句話卻成了很多壞男人出軌的藉口。他們希望用這樣的說辭去掩飾自己對於婚姻的背叛,也渴望妻子可以原諒自己的錯誤。這套說辭其實非常可笑,女人不是傻子,如果她們願意相信,那也不是相信這套說辭,而是不願意家庭破碎。
  • 追求獅子座女生遭到拒絕,可能是你犯了這三個錯誤
    相信追求過獅子座女生的男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和自己要追的獅子女打得火熱,你來我往很開心,甚至還有出門約會過,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隻獅子女的態度居然180度大轉變,對你極其冷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獅子女到底在想什麼?
  • 圖解:很多人容易犯的房間方位布局錯誤,家運衰敗的原因都在這!
    圖解:很多人容易犯的房間方位布局錯誤,家運衰敗的原因都在這!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住條件不斷完善。原本只有小平米的居住環境,現在也可以購買大平米的住房了。房間大了,自然臥室就會增多。然而在房間分配的問題上,卻是有很多的風水講究的。
  • 敢作敢當,勇於承認錯誤的3星座,不讓錯誤更嚴重
    就算自己犯了錯誤,也會去承認自己的錯誤,絕不會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然後改正過來,絕不會讓錯誤更嚴重。白羊座的人真實不做作,只要是自己犯的錯,就一定會承認,然後主動認錯,下次也絕不再犯。白羊座不會害怕丟臉,是為了避免犯下更無法原諒的錯誤,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 你可能犯了天底下養魚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對不起, 我是譁仔!經常有魚友諮詢譁仔,問:我剛買回家的金魚,放進魚缸兩三天,然後趴在缸底沒精神,沒幾天就死了,這是為什麼啊?每當這個時候,譁仔就耐心地給他們分析,然後得出一個讓魚友自己哭笑不得的結論。其實,這樣的錯誤我也犯過,你也犯過,只不過我們心照不宣而已。
  • 塔羅牌靈測:愛情當中,你最容易犯什麼錯誤?神準了!
    談一場永遠不分手的戀愛是很多人都嚮往的愛情,可是愛情這種東西外人看上去非常美妙,但是局中人卻除了感受愛情當中的甜蜜之外,也會常與苦澀相伴,酸酸甜甜才是真真正正的愛情,在愛情當中,每個人都難免會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塔羅牌靈測你最容易在愛情當中犯什麼錯誤呢?一起來看看,神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