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博彩使用的紙牌。通常為較小的長方形厚紙片,繪有圖畫或者文字,根據具體的種類每副牌的數量不定。通常有和歌紙牌、伊呂波紙牌、花札、撲克等類型。——《大辭林》
儘管任天堂如今作為電子遊戲行業的佼佼者,但其實,她的本行確實花札。
在1889年的9月23日,山內房治郎建立了任天堂,並一直維持生產花札這個產業,直到1960年左右。
不過要說起花札的歷史,其實還要更早一些,這種遊戲是在安土桃山時代,由那時候葡萄牙的48張遊戲紙牌,流入到了日本。
日文的かるた,就是歌牌,來源其實就是葡萄牙語中的紙牌carta一詞。
時間發展到了天正年間,日本九州的手工藝人,也開始製作撲克,並且成功做出了天正紙牌。
那時候的撲克和現在還是有些區別的,首先是花色上,並非是方塊,紅桃,黑桃,草花,而是刀劍,聖杯,貨幣和棍棒,每種也不是A到K13張,而是只有十二張,紙牌上的圖案,都是帶有鮮明的西洋風格。
日本的士兵最先接觸到了紙牌,並且以此為消遣。毫無意外的,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紙牌這種消遣方式晉升成了賭博。
在豐臣秀吉統一全國後,他曾經派出了14萬日軍侵略朝鮮,在出徵前,他就親眼目睹了士兵對紙牌賭博非常痴迷的狀況。當然,豐臣秀吉本身,還是更喜歡美女一些,據說他還經常派部下去各地搜集美女,帶入他的城中。
而後,大名長宗我部元親,發布日本的禁賭令,認為這項活動極大的削弱了士兵的戰鬥力,以及社會的風氣。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禁賭令雖然頒布了,但紙牌活動並沒有被清理乾淨,只不過轉入了地下。
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統一日本之後,建立了德川幕府,紙牌的生產地也集中到了京都,怎麼禁也沒太好的效果。後來幕府幹脆宣布關閉紙牌製造廠,天正紙牌這才被徹底止住勢頭。
製作紙牌的工匠們,不得不另想辦法,所以他們製作出了和歌紙牌。
這種紙牌,將和歌的上分開印在兩張紙牌上,並且還在牌面上印有詩人的肖像。
《百人一首》應該算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了。
總之,不管是玩法上,還是文化傳播上,和歌紙牌已經從性質上改變了大家曾經對紙牌的印象。隨後,和歌紙牌也成了一種益智遊戲,流傳於日本的上流社會之中。
製作工匠們很快發現了和歌紙牌的問題,就是上流社會畢竟還是少數,想要賺更多的錢,比如讓普通的老百姓,也喜歡上某一種紙牌。所以他們後來發明了伊呂波紙牌。
當然,即便這樣,也仍然有一批工匠,希望復活天正紙牌,正在想辦法改進其機制。
這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花紙牌被工匠們設計了出來,就是後來的花札,不過仍然難逃禁令。
時間來到明治維新時期,幕府推出了歷史的舞臺,新的政府同樣開始禁止紙牌賭博,不過隨著日本不再鎖國,撲克文化也更有地位,終於在1885年,明治政府幹脆也允許了花札的生產銷售,1889年,全面解禁了日本的紙牌生產行業。
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之下,山內房治郎在這一年建立了自己的花札生產工廠。
花札在正規化之後,迅速得以流行開來,任天堂的生意也非常不錯,不過隨後,社會上的輿論,又將花札推向了風口浪尖,問題自然也還出在賭博上。
所以政府在1902年的時候,又一次頒布的新的政策,對花札行業增加稅收,以此來抑制這個行業的發展,順便還能增加軍費開支。
這種狀況,使得很多花札製作商倒閉,任天堂也在風雨飄搖當中。
那麼任天堂是如何繼續前進的呢?我們以後繼續聊啊,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