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裡的中國]女兒,勿忘本!勿牽掛!

2021-01-09 央廣網

  央廣網益陽9月25日消息(記者劉禕辰)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婦聯推出特別策劃《家書裡的中國》,今天推出第五篇《女兒,勿忘本!勿牽掛!》。

  2002年3月18日,湖南益陽夏政達寫給留學在外的女兒夏青的家書。以下是家書節選:  

  青青:

  你好。轉眼間,你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已有兩個月零八天了,我和你媽好想你。古人言,兒行千裡母擔憂。何況你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女孩,從小沒出過遠門,一下就離我們這麼遠,我們能不想你嗎?每次你媽看到你在家中的衣物,總是拿在手裡不鬆手,眼淚流個沒完,勸都勸不住。我這一段時間來,要是稍不留神,身子面向南方,總要趕緊扭過頭去。從益陽到吉隆坡,遠隔萬裡之遙。你可曉得,路有多長,父母愛你的心就有多厚;海有多寬,父母愛你的情就有多深啊!你不要哭,我和你媽媽都知道你也很想很想我們的。

  孩子,其實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就經濟條件來看,是很難讓你出國的。並且你是我們的獨生女兒,從情感上而言,是多不願你遠離我們。無奈你求知心切,只想出外開闊眼界,練好本領。你毅然決然獨自去闖了,我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既然去了,你就安安心心學習吧。

  今日給你寫信,主要是再次囑咐你三件事。你記得的,你出國的那一天,我送給你了三樣珍貴的禮物。一樣是我從樓下後院赫山村的田土裡挖來的一把泥土,用硬塑料盒裝著給你帶去;另一樣是送給你我珍藏了多年的毛主席坐像;還有一樣是專門為你新買的一把二胡。你都保管好了嗎?不光保管好,更要明白和牢記其中的深刻含義。

  這些禮物,是叫你無論身在何方、處在何時、一定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不要忘了你的故鄉和祖國!學成以後,一定要回到祖國、回到家鄉,奉獻你的青春和智慧。只有把祖國的命運和自己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個人才有前途、有出息。另外,你七歲就練二胡,現在已考到省級第七級了,多不容易,你可不能荒廢啊。

  青青,爸爸還有好多好多話要說,怕你學習緊,就寫到這裡吧。我和你媽媽一切都好,不要掛念。祝你:學習進步,平安快樂!

  爸爸:夏政達

  2002年3月18日

  

  說到女兒,夏政達總是笑著的

  湖南長沙,夏政達坐在眼科病房裡,等待著第二天的手術。雖然女兒已經回國創業,但他執意不讓女兒陪伴床前,只和老伴兒兩人一道來到省城治病,隨身的公文包裡,放著一家人的照片。

  夏政達指著照片介紹道,「這是我四十多歲的時候,這是她媽媽,她是繼承了我們的優點。哈哈。我們不叫她回來,她回國以後在深圳辦了一家公司,很忙。」

  廣東東莞,背著大背包的夏青步履匆匆,專門趕過來參加展會。馬來西亞是重要的燕窩產地,夏青的公司做的就是燕窩生意。從中國到馬來西亞,這條路,當年她走得很堅決。     

  夏政達回憶說,「那個時候我們都是不贊成的,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媽媽是下崗了的那個時候。有一天她突然就提出來要出國留學,我還發了火的。她說我到外面去,開闊眼界,練好本領,將來回來改變落後面貌,你為什麼不贊成呢?」

  夏青說,「反正小時候就叛逆一點,想跑得遠一點,覺得要幹一番大事業什麼的。」

  

  創業維艱,夏青總是天南海北跑業務、跑展會

  就這樣,年僅十六歲,最遠只去過長沙的夏青踏上了留學路。這一走,就是十一年。「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但許久才能收到的珍貴家書,卻是初到異國的小姑娘心裡最溫暖的期盼。

  夏青說,「剛開始出去感覺什麼都不懂,沒有安全感,很想家,但我很少哭。但是我媽就……那時候還沒有電話可以直接打馬來西亞,主要靠寫信,應該持續了有三四年至少。你寫一封信至少要兩個禮拜、三個禮拜甚至一個月才收到。」

  

  夏政達隨身帶著女兒的照片

  妻子下崗在家,女兒出國留學,身為普通公務員的夏政達感到經濟捉襟見肘,但他堅決不希望女兒去打工。「因為她是個女孩子,只有十六歲多一點,怕社會很複雜,尤其還沒出過遠門,我們很不放心。」夏政達說。

  然而事實上,湘妹子的闖勁兒是拘束不住的。

  夏青說,「學費和生活費前面一兩年是父母支持的,到後面我基本上是自己工作。我就幫同學轉個學,做做中介,學校返給我們佣金,也做過一些小的貿易,像冰凍的雞爪,比如有人有這個需求,我們知道了,就把信息賣給人家,賺一點好處費。」

  十五年的時光,白駒過隙。馬來西亞、澳洲,又到深圳,夏青輾轉多地。父親當初的三樣禮物已經隨行李箱丟失在了跨國航班上,成為永久的遺憾。然而,父親希望她回到祖國的囑託,夏青卻始終牢記。

  「第一個,父母是在老家,這是我的根在這邊,我很怕有一天『子欲養而親不在』,因為我離家早,所以我在家的時間是非常非常少的。第二個,我覺得中國發展是非常非常快的,回國機會很好。我小時候,我父母就把我當男孩子養,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對我期望很高。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會寫一篇文言文那樣的生日期望,就是希望我以後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啊。我記得我小時候住的那個房子,客廳裡都是掛一牆的。」夏青講到。

  

  抽籤抽到了把角的展位,夏青覺得特別幸運

  距離開展只剩最後一天。九月的東莞氣溫依然高達34度,場館裡沒有冷氣,悶熱難當。和別人的展位不同,夏青忙上忙下全靠自己。「人家都是一個team過來,成本太高了,所以我基本上一個人在中國跑。」夏青說。

  下午,父親夏政達的手術完成了,夏青一邊忙著布展,一邊時不時地看看手機,她要在約定的時間給父親打電話。醫生建議術後的夏政達每個月注射一針特效藥。但一針7000塊錢的價錢,讓節儉了一輩子的父親猶豫了,這回做主的還是女兒夏青。

  夏青給夏政達打電話說:「爸爸,你現在沒有什麼不舒服吧?我給你講,那個針一定要打,那是治療你眼睛最有效的,雖然比較貴,先打著,不是讓你打三針麼……」

相關焦點

  • 千名學生操場寫家書 女生愧疚:忘了寫信格式
    系主任向輝說:「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內容是寫一封家書,寫下自己對爸媽的感恩與思念,也可以畫出與父母相處的一瞬間。」同學們將信箋鋪在小板凳上,坐在地上寫起家書。魏興在信裡寫到:「女兒寫不出華麗的語言,女兒希望爸媽在外注意身體,長大後,我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們……」   「那一天,我拖著行李啟程去學校,你們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遠遠望著,望著……看我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我知道,今後的路我將離開你們,一個人走,我一定會努力成為你們的驕傲。」這是15級3班李心蕊的家書。她在信中託爸爸轉告奶奶多去跳廣場舞,「奶奶可是我們社區一枝花啊!」
  • 家書裡的冰與火
    滑鼠不經意點開的,是一封家書。從落款看,這封信已在辦公電腦裡沉睡了12年。 家書的作者,是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的一名軍官。信寫自西北大漠駐訓一線,是否寄達,不得而知。 「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也許在燈下看書,或者是上網,或者在想我。現在夜已深了,平靜的西北大漠,夜是冰冷的,但有一盞燈亮著,燈下,就是我在享受我的思念,在整理寄給你的東西,給你寫信。」
  • 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京啟動大小學生分享家書記憶
    4月16日,由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青年文摘》雜誌社、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北京啟動。中國青年網記者 黃昂瑾 攝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黃昂瑾)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實施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發展工程,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4月16日,由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青年文摘》雜誌社、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北京啟動。
  • 寧波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格式錯誤被退
    不少「95後」學生第一次寫信給爸媽的信,寫著寫著流下了眼淚95後的孩子,在信裡寫了啥?記者特意收集了一番。「我很好,勿掛念。」寥寥數語卻飽含了對父母的深情。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大部分同學都是報喜不報憂。「小姚同志,我在大學裡一切都好,學長、學姐們都很熱情,舍友們也很合拍,總之一切都好,你們在家裡不要太想我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姚美倩同學的信,她在信紙最後畫了個大大的笑臉。來自新疆的小娜,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鄉,坐了近一個星期的車才輾轉來到寧波大學。
  • 一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通訊員 郝曉帆 褚晶君 孫煜坤 厲靜 記者 章萍  不少「95後」學生第一次寫信  給爸媽的信,寫著寫著流下了眼淚  95後的孩子,在信裡寫了啥?記者特意收集了一番。  「我很好,勿掛念。」寥寥數語卻飽含了對父母的深情。
  • 甲午家書 盡忠不能盡孝的遺憾(上)
    就是在這些史料中,留下了珍貴的「甲午家書」的記載。  《海軍實紀》出版後,池仲祐大約65歲,「垂垂老矣」。他在書中的後記裡,回憶了與海軍將士的交往,甲午「死綏將士,多與賤子雅有情愫」。而這次耗時多年的資料搜尋,也是「殊多掛漏」。  「寸衷耿耿,抱憾何涯。」池仲祐在最後寫道:「尚望後此有續告者,再為補遺備載,已盡表彰忠烈之微忱。」
  • 「電力鐵軍」中秋家書摘記:長江雪原兩地情 明月千裡寄相思
    新華網拉薩9月12日電 題:長江雪原兩地情 明月千裡寄相思——「電力鐵軍」中秋家書摘記 新華社記者戴勁松 「你是『電力天路』的建設者,我是醫療戰線的勤務兵;我們相隔萬水千山
  • 從家書看周恩來的人生境界
    原標題:從家書看周恩來的人生境界 周恩來修身齊家,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謂高山仰止。他的領袖風範、博大情懷和獨特的人格魅力,不僅讓他的同事、友人為之讚嘆,也讓他的對手和敵人為之折服。家書不說謊,滴水見太陽。且讓我們透過部分家書信函,從另一個側面看看周恩來的家國情懷和人生境界。
  • 61封家書_文化_騰訊網
    鄉下的生活和故事在丁午的家書裡呈現特別的面貌,即使這些內容在近三四十年中為親歷者所記錄,所控訴,為我們所熟悉,我們曾經這樣去了解那個時代。這都是因為8歲的小艾的緣故。於是瑣瑣碎碎地寫農場裡的幾條狗,來了不受人待見的小黑貓,飼養的豬,還有如何殺豬,殺牛,甚至捉蛇吃蛇。他寫到一起下放的同事(小艾的叔叔阿姨)給予他的幫助。在信裡,這個爸爸熱切地盼望女兒的信,盼望她來到幹校的那天,可以一起去遊泳,可以帶她去見識信裡面寫過的各種動物。值得特別一說的是,當時的美術編輯丁午已經展現出了繪畫方面的天賦。
  • 第五人格約瑟夫生日家書彩蛋是什麼 《無法寄出的家書》什麼意思
    第五人格約瑟夫生日家書彩蛋是什麼?今天是第五人格約瑟夫角色日,遊戲不僅推出了對應的生日任務,還通過郵件給大家發送了一個彩蛋,這個彩蛋就是《無法寄出的家書》。下面就是無法寄出的家書內容了,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戰疫家書||疫情過後,我與你們一道去賞那最美人間四月天
    戰疫家書||疫情過後,我與你們一道去賞那最美人間四月天 2020-05-24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曹可凡憶傅聰:「我離開《傅雷家書》已經很久了……」
    因此,張愛玲晚年與宋淇交談中對傅雷心悅誠服,但那時也有像潘柳黛那樣的女作家對張愛玲自鳴得意的所謂「貴族」血統不以為然,語多尖刻,「在潘女士看來,張愛玲迭種血緣關係完全遠開八隻腳,這就好比朝黃浦江裡扔只雞,雞勒拉水裡汆法汆法,然後,從江裡舀一口水,講,『雞湯倒蠻鮮額』,簡直瞎三話四!」說起這段掌故時,傅先生神情有點眉飛色舞,還反覆強調,「儂看,汆法汆法,迭句閒話最生動,形象得勿得了!」
  • 徵稿|寫一封「瀟湘家書」,寄一份思念,全省職工「最美家書」徵集...
    由省總工會舉辦的 「全省職工最美家書徵集活動」 將評選出若干名個人獎項和集體獎項 獎勵多多哦~ 還將擇優選取 50 餘篇優秀家書報送至 省文明辦參與全省最美家書評選活動 這個活動太好了,我要怎麼投稿呢? 別急,我來告訴你。你只要將家書投給所屬的市州總工會、省產業工會就可以啦。
  • 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催人淚下,家國永念!
    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催人淚下,家國永念!戰爭間隙,李徵明用家書寄託對家人的思念其中,給家中年幼的妹妹李曼、李暉的家書充滿了生活細節透露出對妹妹的疼愛李曼女兒王潔說:「小時候我只知道有個英雄舅舅直到有一天母親將舅舅的家書拿出來我全程哭著讀完這些書信才知道舅舅也是一個愛家又多才多藝的人」近日,李曼來到北京
  • 【主播念家書】寧波夫妻用時間告訴你,什麼是情比金堅
    《主播念家書》第四封,你值得聽的愛情故事。如今,網上溝通方便許多,西洋情節人的時候沈護士也會調皮地逗老公劉醫生,愛要大膽說出來,劉醫生則幽默回應,中國情人節已過。有句話說,男人最疼愛妻子的表現就是把她當女兒寵愛,他對她,就是一種無盡的寵愛,而她,也願意為他分擔生活中的一切瑣事,偶爾會為他製造點小浪漫,他們說,不知道這些事算不算浪漫,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 《傅雷家書》之片段:婚姻不要苛刻於人,最美好的行動就是信心
    《傅雷家書》,如雷貫耳。 作為子女,能夠與父母有深刻的交流,以及在特有的含蓄文化背景下,堅守不一樣的家庭教育風格,對於孩子,是不可多得的成長經歷。
  • 朱自清家書裡的家風故事
    原標題:朱自清家書裡的家風故事 寥寥數語的一封家書,崇德向善的家風流淌其中。 朱氏家風 其人心一身正氣,崇德向善,誠以待人,訥於言而實於行,上尊長輩,下示後代。 朱自清之孫:雖沒見過祖父,但時刻被家風浸潤著
  •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來自1965年抗美援越的一封家書!
    這是寫於1965年的一封家書,抗美援越,即將開赴前線,火車上寫給父母的家書。爸爸、媽媽:日前,接到緊急命令,提前畢業到越南戰場執行任務,今天我坐在南下的火車上給你們寫信。美帝國主義發動侵越戰爭的戰火已經燒到祖國的大門口。
  • 「樹清廉家風·建最美家庭」優秀廉潔家書作品展播(第二十期)
    ,廣泛發動全市各級領導幹部給家人書寫廉潔家書,先後收到家書252篇。給女兒的一封信親愛的楹兒,近來安好!我知道我的女兒成長了:我生日之前接到你的問候,這次父親節前又收到你的祝福,我心裡是真激動溫暖,我知道,我的女兒真長大了。
  • 「初心紅色家書」何必定要傍於跟前,才能稱得起「孝」——孫曉梅致...
    寫信人:孫曉梅1938年參加新四軍,1940年赴蘇南敵後抗日根據地,在江陰夏港一帶做民運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盼望老母能保重身體,勿過度操勞,疥瘡望能速醫,勿拖延時間,以損身體元氣,能常洗澡,搽硫磺膏,不久即可疾愈。勳弟可有信來?他的通訊處怎樣?望來信告我。據云,他有很多信給我,不知投寄何方?何我不曾接到一字,真奇怪。臨風寄意,不盡所懷。順祝近安!母大人在此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