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千名學生操場寫家書 女生愧疚:忘了寫信格式

2020-12-01 人民網

壯觀!千名學生操場寫家書。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5日訊(記者 張進春)「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12月25日,成都五月花高級技工學校的操場上,近千名學生席地而坐寫起家書。隨後,輔導員買來了信封、郵票,並幫學生寄出家書。

  上午9時,該校學前教育系的同學們搬著小板凳,來到操場上。系主任向輝說:「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內容是寫一封家書,寫下自己對爸媽的感恩與思念,也可以畫出與父母相處的一瞬間。」同學們將信箋鋪在小板凳上,坐在地上寫起家書。

劉靜和她的家書

  好久沒寫信,格式都忘了

  「親愛的爸爸媽媽:當樹葉落下的時候,當白雪皚皚的時候,這意味著,冬天已悄然來了,我,又快放假了,又要回來煩你們了……」念起親手給父母寫的家書,17歲的劉靜還有些害羞。劉靜說,爸媽在農村,多年不寫信,「平時有空就視頻,說實話,我都記不清寫信的格式了。」

  劉靜坦言,平時視頻的時候,自己想說的話說不出來,寫信更能表達感情,「以後,我會定期給爸媽寫信,在信中撒撒嬌。」

  15級5班魏興的信是寫給爸爸的,足足寫滿了3頁A4紙,把信折好後裝進信封,魏興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稱信是自己一筆一畫寫的,要寄給遠在浙江的爸爸。「第一次寫信還是小學三年級,讓叔叔幫我寄到浙江的。一晃都好多年沒寫過信了,平時都是和爸媽打電話。」魏興在信裡寫到:「女兒寫不出華麗的語言,女兒希望爸媽在外注意身體,長大後,我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們……」

  「那一天,我拖著行李啟程去學校,你們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遠遠望著,望著……看我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我知道,今後的路我將離開你們,一個人走,我一定會努力成為你們的驕傲。」這是15級3班李心蕊的家書。她在信中託爸爸轉告奶奶多去跳廣場舞,「奶奶可是我們社區一枝花啊!」

  淚奔!小女生畫小時候 希望「陪父母變老」

  15級6班的張曉妮給爸爸畫了一幅畫,畫裡小時候的自己和變老的爸爸。畫裡記錄著:「我們小時候,父母教我們吃飯、教我們走路、父母教我們梳頭洗臉、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所以,當父母老的時候,我要牽著你們的手慢慢變老。」

  張曉妮告訴記者,家書的形式應該不局限在文字,這幅畫爸爸媽媽看到了,「不敢說淚奔,至少他們會明白我對他們的愛。」作為學前教育系的學生,將來會去幼兒園教書,「我會把父母的愛用到學生身上,呵護他們慢慢長大。」

  張曉妮的同班同學林巧玉的家書只有5個字:「爸爸,我愛你!」她在旁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背影,「這是小時候爸爸牽著我的手,一直是我最美的童年記憶。現在長大了,和爸爸散步的時候還是希望他牽著我的手,就像小時候那樣。」

  《燭光裡的媽媽》音樂響起 「我聽到了一些抽泣聲」

  「操場上寫信,周圍都是同學,大家都在聊天,」15級羅夢涵介紹,當現場響起《燭光裡的媽媽》,「您的黑髮泛起了霜花,噢媽媽,燭光裡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操場上一下安靜下來,同學們低著頭開始寫信,「我聽到了一些抽泣聲,有同學寫著寫著忍不住的哭了。」

  羅夢涵感概說:「文字最能勾起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音樂最能擊中人們心中柔軟的地方。」

  「在寫著這封家書的時候,不由得響起了許多以前的事情。」15級6班張鐸同學稱沒寫過家書,一開始還覺得有點不適應,後來自然而然地把心裡想的都寫了出來,「情到深處,淚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流,跟我們常用的微信、電話、簡訊等方式跟父母交流不同,書信能將那些暗湧在心裡的『羞於見人』的清感,通過文字自然地從筆尖流出。」

  不少同學認為,家書是一種更加浪漫的交流方式,「希望父母收到我們的信能夠開心。」

  感恩是永恆的教育 「我們打算每年舉辦一次」

  木心有首詩歌《從前慢》,書信是一種慢節奏生活方式。「寫信、等待、收信」的過程本身也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看到來信,真是「見字如面。」執行校長付恩才坦言,現在通訊比以前便利了,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深入交流卻反而少了,「這就是學校舉行寫家書活動的原因。」

  付恩才透露,「一封家書寄恩情」今年第一次舉辦,旨在加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情感溝通,讓孩子們體驗書信情懷,感受書信的質樸與浪漫。用傳統家書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文化的本質。

  「感恩是我們校訓之一,學校每年10月—12月都會開展一系列的感恩季活動,我們要讓學生在這裡不僅學到一技之長,還要學會感恩、學會愛。寫家書這個活動雖是第一次開展,但是效果非常好,同學們都大膽地表達了對父母愛。明年我們將在全校開展,把感恩教育堅持下去。」付恩才還稱,在今年的感恩季活動中,該校還開展了「走進了金堂特殊教育學校」、「向環衛工致敬」、感恩季徵文、感恩季話劇比賽、感恩季畫展等一系列活動。

來源:

四川新聞網

  2017年12月25日16:37

相關焦點

  • 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原標題: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一位新生寫給父母的明信片。   這是寧波大學陽明學院近日組織一次寫家書活動,來自68個班級的2907名大一新生,各個給自己的父母家人寫了一封家書。   在想像中,這封信必然會讓孩子們的父母感動又欣慰;沒想到的是,不少同學寫著寫著,就已經紅了眼圈。   他們說,離開父母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 信封格式錯誤無法投遞!寧大新生50多封家書被退
    寧波在線訊(記者邵巧宏通訊員郝曉帆褚晶君孫煜坤厲靜)  前不久,一位寧波父親寫給考上北大兒子的一封家書,刷爆了朋友圈。今年中秋節前,寧波大學的2907名大一新生,也忙著寫上了家書。  2907名學生,2907封滿載濃情的家書,中秋節前陸續從寧波寄出了。  算算時間,大多數家書應該能到家長手裡了。
  • 寧波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格式錯誤被退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一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京啟動大小學生分享家書記憶
    中國青年網記者黃昂瑾 攝「我覺得家書就是自己在外面,給家裡寫一封信,告訴家人自己在外很好,還有自己在外的情況,也表達對家人的思念」,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來自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第一小學的五年級學生陳潤琪告訴記者。
  • 信封只寫媽媽收 書信大賽:萬名學生不會"寫信"
        半島網7月24日訊(記者 徐江) 地址欄只寫著「媽媽收」,郵政編碼寫成了電話號碼……本市舉行的首屆青少年書信大賽,10萬多名參與活動的中小學生中,近一成學生寫的信封書寫格式不規範。今天,記者從市郵政局獲悉,大賽舉行至今,已經有萬餘封不合格信封被「卡」在了投遞中心。
  • 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怎麼樣寫一封信,寫信的格式和範文
    這就需要一項聯絡手段,就是寫信。實際上我們不寫信了的時間並不長,也就十幾二十年吧。有了電話以後,寫信的人就少了,有了網際網路,有了手機,再到有了智慧型手機,基本把書信這東西淘汰到沒有了。因為隨時隨地打開手機,有聲音,有模樣,就像面對面,何必費勁寫信呢。除非個別時候,不好當面來說,悄悄寫封信表達一些秘密的東西,就另當別論了。在古代書信更重要,因為以前交通太不方便了。
  • ...旨在開展感恩教育-小楷,家書,名大學,書寫,張永亮,于右任,生手...
    21日,宋勇權用小楷書寫完這封家書後,蓋上了自己的印章。  21日,在陝西鹹陽師範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內,數十名大學生手執毛筆用小楷書寫著家書。自2016年以來,該院256名學生每逢母親節、父親節便用小楷書寫家書一封,如今學院要求學生每月寫一封。該院開展此項活動,旨在開展孝文化感恩教育,還原古代文人部分日常生活形式,為學生營造一個高雅的學習氛圍。
  • 大學傳授傳統書信禮儀 中文系女生感嘆不會寫信
    我們現在寫書信需要什麼樣的格式和禮儀?三月十八日晚,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老師給選修他的中華傳統禮儀課的一百五十餘名清華大學的學生上了一堂生動活潑的書信禮儀課程。記者有幸旁聽了這堂長達兩個小時的課程,彭教授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和豐富的資料和實例為學生們講解了應該怎樣寫信這樣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問題。一名中文系女生聽了課後,感嘆自己原來一直不會寫信。
  • 電子郵箱註冊格式是什麼?電子郵箱格式怎麼寫?
    電子郵箱註冊格式是什麼?電子郵箱格式怎麼寫呢?電子郵箱的需求量一直呈持續增長趨勢,163.net、163vip.com、mail.tom.com等是目前極為主流的郵箱後綴,關於郵箱的選擇及具體的格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電子郵件格式組成 1.正確的電子郵箱地址是由登錄名@主機名.域名組成,如@163.net。
  • 徵稿|寫一封「瀟湘家書」,寄一份思念,全省職工「最美家書」徵集...
    由省總工會舉辦的 「全省職工最美家書徵集活動」 將評選出若干名個人獎項和集體獎項 獎勵多多哦~ 還將擇優選取 50 餘篇優秀家書報送至 省文明辦參與全省最美家書評選活動 這個活動太好了,我要怎麼投稿呢? 別急,我來告訴你。你只要將家書投給所屬的市州總工會、省產業工會就可以啦。
  • 中國家書故事|二十年前,沒有網絡的青年人給筆友寫信
    ,沒有網絡的青年人給筆友寫信13:56來自別再說懂我大家好,我是蔣雲帆,來自南京大學。就我所知,我們家誰都沒有寫信的習慣。何況,這些信看起來如此滄桑,絕對已經有年代了。我暫時放下收拾的工作,坐下來打開文具袋,拿出一封信仔細打量。看見信封上寫著父親的名字,我才意識到,這是父親收到的信。可是,誰會給父親寫信呢?私拆信件總是不好的。我拿著文具袋去找父親,想求得他的許可。父親看起來比我還驚訝,他翻出幾封舊信掃視著,沉默了片刻才自語般說「是的,這是我的信」。
  • 古人寫信有哪些規矩?稱呼、格式絲毫馬虎不得
    寫信對於我們而言,即熟悉又遙遠,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相信很多人不再使用這一原始的通信手段了。在古代,寫信可是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不過,古人寫信規矩多,信件不僅僅是一種文字溝通,而且還處處透著一個「禮」字呢。書信往來,如何稱呼事關禮儀書信的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造紙術發明以前,人們就用竹簡、木牘、帛等做書寫材料。
  • 重慶小學成立少年郵局 培養學生寫書信習慣
    培養孩子寫書信 少年郵局昨日成立  本報訊 在網際網路普及、手機進入3G的時代,寫信、寄信漸漸被人們淡忘。昨天,沙坪垻區金沙街小學成立了我市第一個由小學生自主經營管理的少年郵局,引導學生們從小養成寫信的習慣。
  • 學生怕寫作文怎麼辦,怎樣引導學生克服怕寫作文的心理
    學生為什麼怕寫作文,主要是寫不出來,其次是寫的不好所引起的心理障礙。 寫自己熟悉的東西字數自然會多一些,八九百一千字以上時常寫到晚自習後才交本。星期天回到村子裡,鄰居讓我幫他寫信,他把要寫的意思說給我,但我一時也很難寫出來,老覺得詞不達意。在班裡平時說話討論問題時,就很容易說出來,但變成寫文章就費勁了。為什麼會有以上情況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讀的東西太少,沒有形成語感。口頭說話或心裡意思清楚,但難於用筆頭表達。
  • 寫信的人,是喧囂時代最後的貴族
    寫信的人,是喧囂時代最後的貴族。而大多數人,活得越來越粗糙。文/鄧娟你上一次寫信是什麼時候,而最後一個給你寫信的人是誰?馬爾克斯寫過一個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他生活的最大動力就是每周五去碼頭邊守候郵船,十五年裡換了七屆政府,年邁的上校依然在等待。這是魔幻大師馬爾克斯寫過的最不魔幻的故事。
  • 寫信,給什麼人
    魯迅還曾為李秉中寫信給胡適,說李秉中「久慕先生偉烈,並渴欲一瞻丰采。所以不揣冒昧,為之介紹,倘能破著作工夫,略賜教言,誠不勝其欣幸惶恐屏營之至!」這就好比今天韓寒肯為他的粉絲寫駢四驪六的介紹信給陳丹青,請他接見一下。這也印證了魯迅肯為青年做種種「傻事」的傳說,比如給一個落魄青年補靴子等等。他那著名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自況,真不是唱高調。
  • 深度的感情模式|有了微信後,現在的人為何而寫信?
    很多人即便沒有聽過傅聰彈奏的鋼琴曲,也看過他父親寫給他的《傅雷家書》。在通信尚未如此發達的上個世紀,書信寄託著親人、愛人和朋友之間的情感,越過萬千河山。一封封家書傳遞親情,一封封情書訴說衷腸,一封封尺牘探討人生哲理。  兩千多年來,中國形成了獨特的書信文化,為中華文人的思想碰撞做出過巨大貢獻。但在現代社會在發展中,書信逐漸被簡訊形式代替。
  • 英語寫作電子郵件格式匯總
    1.信頭:指發信人的地址和日期,英文電子郵件的格式。寫在信紙的右上角,可以從靠近信紙的中央寫起。信頭上面要留空白。先寫發信人地址。地址的寫法與漢語不同,要先寫小地方,後寫大地方。在地址的下面寫上日期。日期的順序是:月、日、年,或者:日、月、年。例如:May 17 2003。
  • 小學生不會寫書信?看完此文即可下筆!(附例文)
    【習作要求】按照書信的格式給不常見面的親戚、朋友寫一封信,把家裡或學校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告訴他們。寫好後,自己把信寄出去。【習作指導】寫信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寫信要符合書信格式。信的開頭寫稱呼,要頂格寫。稱呼後面加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