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一位新生寫給父母的明信片。
「小姚同志,我在大學裡一切都好,學長、學姐們都很熱情,舍友們也很合拍,總之一切都好,你們在家裡不要太想我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姚美倩在信紙最後畫了個大大的笑臉,結束了這封給父母的信。
這是寧波大學陽明學院近日組織一次寫家書活動,來自68個班級的2907名大一新生,各個給自己的父母家人寫了一封家書。
在想像中,這封信必然會讓孩子們的父母感動又欣慰;沒想到的是,不少同學寫著寫著,就已經紅了眼圈。
他們說,離開父母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這些寫給父母的家書
讓動筆的孩子自己紅了眼圈
「現在的爸爸對我很好,從來不會讓我感到自己是個外來人;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成了一名大學生了……」
這是一封寫給天國父親的家書,廣西籍的大一新生黃小梅,寫著寫著,泣不成聲。
為什麼想哭,黃小梅說,這還是自己第一次給已經去世的父親寫信,開始動筆了,才發現自己有多想念爸爸,對母親有多抱歉。
和小梅一樣,很多「95後」新生在寫信時都紅了眼眶,甚至低聲抽泣。
「爸爸媽媽,我很好,不用擔心我。」
「爸爸媽媽,學校裡的學長學姐都很親切熱情,我認識了很多人。」
「我會認真學習,爭取拿到獎學金的。」
……
來寧波上大學,是新生小娜第一次離開家鄉新疆。為此她坐了近一個星期的車,行程數千公裡。
這次寄出家書,她不確定信要在路上走多久,而且就算收到,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恐怕也無法完整讀下來,但是小娜說,埋藏在心裡的愛,這次一定說出來。
有些同學把自己軍訓的照片洗出來一起郵寄,有的同學直接在《此間寧大》明信片上寫信,還有同學在信封中附上小禮物。
這些孩子說,只有自己生活了,才知父母恩,才知道為人父母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