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美國種族歧視現象愈演愈烈。與此同時,黑人組織的反種族歧視運動也日益高漲。1955年12月1日,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首府蒙哥馬利市,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裁縫像往常一樣上了一輛公交車,就座之後,一名白人又上了車,司機要求羅莎給這名白人讓座。
根據當時美國的《種族隔離法》的相關規定,白人和有色人種要分開使用公共服務,在公交車上,黑人只能坐到後面有限的座位上。前排的座位都是給白人的。但是,在當天,羅莎鬼使神差地拒絕了讓座的要求。於是,司機叫來了警察,羅莎被捕了。隨後,她被指控違反《種族隔離法》,不但被罰款10美元,還被處以監禁。
羅莎被捕的消息傳出之後,立即點燃了黑人民眾的怒火。在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組織領導下,一場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黑人抵制乘坐公交車的運動在蒙哥馬利市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這一運動持續了381天,史稱「蒙哥馬利巴士抵制運動」。這項運動在美國引發了廣泛影響。迫於壓力,第二年,美國最高法院做出裁決,判定在公交車上實施種族隔離措施違背憲法,勒令取消。美國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取得了一項重大勝利。
儘管如此,在那段時間裡,黑人和白人之間的衝突依然嚴重。為了讓黑人民眾能夠冷靜地以和平手段進行鬥爭,同時保護自己在衝突中免受傷害,一些專為黑人開設的講習班和培訓機構在全美各地應運而生。下面這組老照片,就拍攝於當時的一家黑人運動培訓機構內,真實記錄了當時的黑人們是如何接受反種族歧視鬥爭的訓練的。
【圖1】1960年,一名黑人學生正在接受忍耐力訓練。他的兩名黑人同胞冒充白人,故意將嘴裡的煙霧噴向他的臉部。他必須坐在那裡無動於衷。
【圖2】這家培訓機構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彼得斯堡,1960年5月,黑人學生計劃舉行一場反種族歧視的靜坐示威。在遊行開始之前,一些人來到了這家培訓機構,接受了「容忍度」訓練。
【圖3】一名黑人學生端坐在那裡,捧起了一本書認真地讀著。兩側吹來的煙霧似乎對他毫無影響。
【圖4】在自己的同胞被白人挑釁和侮辱的時候,旁邊的黑人被告誡不要插手,他們只能冷眼旁觀。
【圖5】培訓者正在用報紙敲打著參訓黑人的頭部,以此來模擬他們在靜坐示威的過程中,可能受到的來自白人的挑釁。
【圖6】參訓的黑人女性站成一排,一名培訓者正在向她們的頭上彈菸灰,而她們卻不能反抗。
【圖7】黑人參訓者坐在桌子周圍,一名培訓者故意用手打翻了一個茶杯,杯子裡的水灑在了一名黑人女孩的身上,而她依然不得反抗。
【圖8】一名培訓者正在向一個參訓的黑人女孩噴吐煙霧,而另一名黑人女孩則站在了她的身後,不斷拉扯著她的頭髮。對此,她也只能報之以沉默。
【圖9】總之,這種培訓的核心精神就是:無論面對來自白人的何種挑釁,都必須忍耐,忍耐,再忍耐!他們認為,這樣就不會激化矛盾,不給白人挑起事端的任何藉口和機會。
【圖10】在培訓者的身後,貼著一張標語,上面的英文大意為:醒醒吧!「吉姆·克勞法」已經廢掉了!「吉姆·克勞法」泛指在1876至1965年間,美國南部各州和邊境各州對黑人實施的一系列關於種族隔離的法案。在黑人的不斷鬥爭下,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了《1964年民權法案》及《1965年投票權法案》,在法律上禁止了任何形式的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但實際上,種族歧視的觀念在美國已經根深蒂固,種族歧視的現象也依然屢見不鮮。如今,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矛盾依舊不可調和,只是,現在的黑人,還會像50年代這樣去接受類似的訓練,去如此隱忍地鬥爭嗎?(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小編推薦】
舊影拾記:1939年,美國密西西比州的黑人棉花採摘者生活掠影
開學第一天:1957年,美國黑人女生想進入白人學校學習卻慘遭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