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日等國兒童閱讀現狀:日本人讓孩子隨時接觸書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在電視、電子遊戲和網絡構築的聲光世界中,孩子與實體書本的距離越來越遠了。近年來,世界很多國家都把提倡閱讀風氣、提升閱讀能力列為教育改革的重點,甚至閱讀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英國、日本等國,也都紛紛發起閱讀運動。

    美國2012年最新調查顯示,哈利·波特系列圖書雖然非常受歡迎,但是美國兒童更喜歡經典名著。因移民增加而語文能力下降的英國則實行兒童閱讀培養計劃,期望使英國大部分兒童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日本政府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運動,推進家庭閱讀。法國《讀書》雜誌定期在法國多所幼兒園和小學對2-12歲的兒童進行閱讀調查,顯示按年齡段劃分,閱讀喜好各有不同。

    美國兒童更愛讀經典名著

    不管是柯林頓的「美國閱讀挑戰」運動,還是小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美國每位總統上任後,幾乎都大力提倡閱讀。近年來,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在孩子們中間就像咖啡廳免費派送的冰激凌一樣大受歡迎,但美國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羅琳女士所有的著作都無法撼動蘇斯博士(Dr.Seuss)、E·B·懷特(E.B. White)、朱迪·布魯姆(Judy Blume)、S·E·欣頓(S.E.Hinton)、哈珀·李(Harper Lee)等經典作家作品的地位。

    美國一家名為「復興學習網」(Renaissance Learning)的網站今年發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針對青少年閱讀的調查。登錄這家網站的760萬名青少年接受了針對他們去年閱讀書籍的測試,並在他們提交的24100萬本書中統計出各年級青少年最愛讀的書。以上五位美國著名作家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吸引了最多的小讀者。哈利·波特系列也有幾本書擠進前20名,但其他作者的作品也名列前茅,並有可能獲得更多的關注。

    復興學習網總部設於威斯康星州,網站的一名高級副總裁羅伊·特魯比說:「我覺得很欣慰……學生們仍在閱讀我小時候看過的那些經典著作。」但特魯比說,他希望能看到更多耐人尋味、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書籍,例如「為了了解過去必讀的歷史小說和人物傳記,以及有助於我們理解當前世界的現代書籍。」

    總部設在紐約的兒童圖書委員會市場總監米歇爾·貝尤克也同意這個觀點。她說:「這個排名中缺少的是傑出的紀實作品、科普著作、幽默故事,還有插圖小說,孩子們無論在課內課外都很喜歡讀這些書。」

    復興學習網的調查結果基於一款用於在線獲取閱讀進展的軟體(Accelerated Reader,簡稱AR),這款軟體是朱迪·保羅(Judi Paul)二十多年前為激勵自己的孩子閱讀發明的。如今這款軟體已經應用到了美國成千上萬所學校。

    學生讀完學校指定書目或自選書籍後,在電腦上用這款軟體測試他們是否已看懂。學生每讀一本書,就能根據書的平均句子長度、平均單詞長度、單詞難度和總字數獲得一定的積分、累計一定數量的積分就可以從學校獲得獎勵。

    英政府免費給孩子送「書包」

    由於外來移民劇增,英國正快速變為多種族、多語言的國家,英國人語文能力下降已經成了一大隱憂。許多人士批評了政府的教育政策,指出許多小學畢業生缺少基本的文學素養。因此,英國教育部下決心要在幾年內讓80%的11歲學童達到應有水準。英政府曾把1998年9月起到1999年,定為「全國閱讀年」,在「全國閱讀年」期間,全國各學校每天也增加1小時的讀寫課程。

    2003年年初,英教育部發出號召,要把閱讀進行到底,並藉助各種傳播工具宣傳閱讀。現在從連續劇到網絡,到處都看得到政府宣傳閱讀的信息。英國全國閱讀年活動所點燃的閱讀熱情至今仍在繼續,原本到處可見的閱讀年標語「讀書吧」,如今又變為「繼續讀下去」,而接受政府委託的閱讀信託組織組織的民間閱讀活動陸續出現。

    自2005年起,英國政府決定實行一項兒童閱讀培養計劃,每位5歲以下兒童的家庭都將免費得到一書包圖書。英國政府希望通過這個計劃,使英國大部分兒童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書包計劃」交由慈善組織布克恰斯特具體實施。布克恰斯特成立於1992年,是政府的長期合作者。它管理著英國許多閱讀項目,每年都能籌措到大量資金用於圖書出版和發行。布克恰斯特發言人艾米麗女士表示:「這是一條令人興奮的消息,我們(布克恰斯特)為每一個8個月大的孩子提供了免費的書包,有了這項計劃,更大、更多的孩子也能免費得到一個鼓囊囊的書包。」

    凱莉女士說:「我們不能期待《哈利·波特》能夠永遠讓孩子和父母分享閱讀的熱情。如果兒童的父母熱愛閱讀,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也會更加出色。」艾米麗女士也認為,孩子越早開始閱讀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幫助越大,早期的閱讀訓練特別是父母讀給兒童聽,能極大提高兒童的語言運用能力。

    日本人讓孩子隨時接觸書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政府就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運動。1995年一群國會議員開始推動設立國際兒童圖書館,1997年日本修正「學校圖書館法」,規定學校規模只要超過12個班都必須指派學校圖書館員。為培養嬰幼兒閱讀習慣,日本從英國移植了「圖書起跑線」運動,鼓勵新生代父母說故事給襁褓中的孩子聽。2001年底,日本兒童閱讀推進法頒布,指定4月23日為日本兒童閱讀日。

    日本於2001年12月制定公布了《兒童讀書活動推進法》,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兒童讀書日」。今年「兒童讀書日」的主題為「連接你與未來的書」,活動期間各種盛大的讀書活動讓孩子們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

    日本讀書推進運動協議會圍繞「如何推進家庭讀書」這一課題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例如建立家庭兒童文庫、鼓勵父母陪同孩子讀書等,還對如何營造家庭讀書的環境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讓孩子知道父母也喜歡讀書,讀書有益身心健康;二是在孩子所能接觸到的地方都放上一本書,即使每日只讀一頁也要表揚孩子,讓他們覺得讀書是件有樂趣的事;三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讀書,這樣能產生共同話題,不僅可以提高孩子閱讀的積極性,還可以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

    為加強民眾對兒童讀書活動的關心和理解,提高青少年和兒童讀書的積極性,日本文部科學省和國立青少年教育振興機構等在活動上聯合舉辦了「兒童讀書活動推進論壇」。日本各地的公共圖書館也在讀書日前後舉辦了各類與兒童讀書相關的活動,如兒童讀書、繪畫交流會,戲劇表演和圖書展示會等。鹿兒島縣立圖書館舉辦「兒童讀書節」,製作讀書活動海報並獲獎的少年兒童有機會擔任圖書館的「一日兒童館長」。

    法國兒童讀書興趣調查

    法國權威的《讀書》雜誌定期在法國多所幼兒園和小學對2-12歲的兒童進行閱讀調查。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不同年齡兒童的閱讀興趣有著微妙的變化:

    2歲開始喜歡調皮的幽靈故事,如愛吃糖果、吃完後渾身發綠的精靈亨利。

    3歲開始喜歡動物故事,如「狐狸偷了一隻母雞,狗熊、公雞和兔子跑去找他們的朋友母雞。他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但什麼也無法阻止狐狸,他和母雞相愛了,一切不過是一場遊戲!」

    5歲開始喜歡星星和月亮,喜歡做夢,害怕幼兒園阿姨,「託馬進了大班。他以為阿姨是個長著尖利牙齒的女妖,以為她要把他就著小洋蔥一道吃掉。而我呢,我怕阿姨是頭惡狼!西南和薩裡馬大笑:『她是位很和氣的夫人。她不過是覺得託馬可愛,忍不住想啃一口!』」

    7歲開始,男孩子盼望長大成人,喜歡通過磨鍊變成真正的男子漢的故事。而女孩子則喜歡整潔,喜歡漂亮,喜歡過家家的故事。

    9歲開始喜歡福爾摩斯,喜歡傳說中的宮殿和龍:「故事發生在喬治國王的領地上。一天公主決定外出野餐,她遇到一個小姑娘想同去,公主拒絕了她,突然,天下起雪來。從那以後,天氣一直很壞。國王召集了很多學者,但沒能找出原因。一天,一個小男孩覲見,說那是因為小姑娘,國王於是命人把小女孩關起來,小女孩很傷心,天天哭,於是外面就天天下雨。最後國王把小女孩送回她媽媽家,因為想要好天氣,就一定要先讓小姑娘幸福開心!」

    12歲開始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開始有自覺的逆反心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閱讀西部牛仔和冒險故事,流浪和反叛就成了他們的關注主題。

    《讀書》給家長的建議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法國《讀書》雜誌還給家長們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

    1、樹立愛讀書的榜樣,讓閱讀成為家庭休閒方式。

    2、多朗讀。和孩子們一起朗讀書中的片斷和對話。

    3、某些章節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細讀,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和鑽研精神。

    4、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讀物。

    5、如果孩子表示喜歡某個作家,推薦他閱讀此作家的其他作品。

    6、循序漸進,先看連環畫,後看經典讀物。

    7、可以通過雜誌、CD、有聲讀物等來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

    8、不要迷信文學名著,假以時日,孩子的閱讀品位會自然提高。

    9、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一直有閱讀的樂趣。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蒲波)

相關焦點

  • 少年兒童數字閱讀現狀調查 網絡小說成癮需警惕
    閱讀現狀  1.約1/3少年兒童喜歡數字閱讀  七成少年兒童接觸過網絡新聞,紙質閱讀仍是主流閱讀形式。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少年兒童對閱讀的喜愛程度較高,77.4%的少年兒童表示「閱讀是我最喜歡的愛好之一」。
  • 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興趣,選對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是關鍵
    有的媽媽跟我抱怨孩子不愛看書的問題。「怎樣讓寶寶愛上閱讀,孩子快兩歲了,看書總是三分鐘熱度,還沒給她講完,剛讀了兩頁,孩子就跑去玩別的,根本沒法安靜的坐在那把書看完,怎麼辦呢?」小諾從2個多月我們就有意識的開始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興趣,到現在3歲半,已經形成了自主閱讀習慣和愛上了閱讀。諾媽認為,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興趣,需要了解兒童每個階段發展的規律,同時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挑選適合當下年齡階段的繪本。
  •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
    中國孩子的閱讀量還遠遠不夠,離語文考試要求還很遙遠,一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二是沒有好的閱讀環境。 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不自知,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閱讀意識需要家長營造,所以在積累孩子閱讀量之前,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好的習慣才能驅使孩子心甘情願閱讀。
  • 世界閱讀日|10個媽媽告訴你,孩子最喜歡什麼書
    又是一年閱讀日。叫叫閱讀作為專注於孩子閱讀能力培養的機構,深知很多爸爸媽媽在為孩子選取讀物時會「選擇困難」。為了讓爸爸媽媽們擺脫「困難」,我們找到了10位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頗有心得的家長,為大家推出了這一份適合3~6幼兒閱讀的繪本書單。相信它能治好你的選擇困難症,為孩子的閱讀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 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好的漫畫作品,不止內容積極正面,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暢銷書《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說:「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看了這句話,為孩子天天看漫畫發愁的父母,是不是可以稍微鬆口氣?
  • 市川裡美|跑遍全球,只為創作更優秀的兒童繪本
    上周五8月23日北京,參加了博洛尼亞插畫展上的一個活動,是來自日本一位著名繪本畫家,作者,市川裡美老師的分享會,可能很多有孩子的家長都讀過她的繪本,活動上她分享了自己為什麼走上創作繪本的這項事業,以及旅行繪本背後的感動故事。現在我想把這位畫家,作者,更夢幻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 該給孩子看什麼書?作家推薦的這份兒童節書單請收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上官雲)「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句話,現在仍然不過時。  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張之路、李東華、秦文君、常怡等多位兒童文學作家、兒童閱讀專家及閱讀推廣人,都列出了自己推薦的閱讀書目。  從童年故事,到有趣的繪本,再到奇妙的科幻世界……孩子的閱讀世界可以豐富多彩,充滿了思考和想像。
  • 調查顯示少兒微閱讀口味偏娛樂 多關注時尚星座
    少年兒童的閱讀方式正悄然發生變化,最新出爐的2012年上海少年兒童微閱讀現狀調研顯示,口袋書開始平淡,而開機化閱讀興起,藉助網絡、手機等技術手段的微閱讀,已漸成少年兒童閱讀的「新寵」。  新媒體為微閱讀提供條件  近日,上海市少年兒童研究中心在全市小學五年級及初中1400名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新媒體時代裡,各式各樣的新媒體終端陸續被家庭用戶擁有,大約52.7%的家庭擁有了如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終端,這為少年兒童接觸微閱讀提供了條件。
  • 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處理?
    >對策:如果發現及時並接納這些孩子,加以一定的閱讀訓練,在兒童時期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矯正的。②未培養早期閱讀興趣與習慣其實,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只是20%左右,大部分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原因更多來自家庭教養過程中,1-6歲時的早期閱讀沒有培養良好的興趣與閱讀習慣,比如:家裡整天開著電視機,每天花上三個小時看電視的兒童都不喜歡看書;孩子在書店想買書,父母卻說:「家裡那本你還沒看﹗」只是給孩子講故事,沒有讓孩子參與閱讀;
  • ...十二生肖|鬱蓉|廣東教育出版社|日本|剪紙藝術|圖畫書|人民出版...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刀留下拙樸刀痕的造型,畫筆畫出輕鬆流暢的圖影,剪紙洗鍊的平面凸顯出畫筆自然線條的細密,看似隨性巧遇的對比之美,栩栩如生,娓娓道來,顯現出畫家的匠心獨具。以下幾本圖畫書都是和平君發現的驚世瑰寶,每一本透露出由內而外的精緻。忠於對美的信仰,翻開這些書,你就會發現另一個旖旎的世界。
  • 第4屆鄭州普羅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8月22日首劇開演 | 理想國給...
    剛剛結束第3季理想少年營,8月22日開啟的第4屆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將繼續迎接孩子們探索世界、探索藝術的旅程。如果說理想少年營,是讓孩子們在親身的實踐中,更懂自己,更懂世界;那理想國國際兒童戲劇節,則是用藝術的方式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啟迪孩子的心靈。
  • 《月亮的味道》,看似超級簡單的書,為何孩子會願意反覆閱讀?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看著圓圓的月亮有各種我們想像的顏色在上邊,若隱若現的包含了所有孩子們的想像,而總說月亮像月餅或是大玉盤,但其中的味道我們都不知道,那麼繪本中的味道或許會滿足孩子們所想的。
  • 兒童閱讀系列談:童年需要童謠
    優秀的童謠是母親給孩子最早的心靈滋養和撫慰,是兒童最早學習母語、親近母語的範本,是兒童學習生活、認識社會最好的途徑。童謠對於兒童的身體協調性、聽覺敏銳感、韻律節奏感等都非常有意義。我家的閱讀啟蒙是從童謠開始的。我兒子才幾個月,姥姥把她記得的10多首童謠反覆地讀給他聽,有《扯大鋸拉大鋸》《小妞子愛聽戲》等,他總是很專注地聽,還會給姥姥回應。
  • 《兒童閱讀和寫作》薛瑞萍老師講座分享
    知道薛老師是因為李萍老師分享了她的班級日誌,當知道女兒讀的《日有所誦》主編有講座,第一時間報名了,因為近距離接觸牛人,向牛人請教是成長最快的方式之一。今天,薛老師的講座主要分成四個部分:故事怎麼講?經典怎麼讀,寫作和答疑。建議你看完,如果你實在沒有時間可以拉到最後那裡有精華匯總。
  • 為什麼稱日本人「小鬼子」?
    1,日本人身材較矮小,二戰時日本的徵兵標準中明確身高1米55就可當兵。晚清軍人平均身高為1米8,二戰時日本平均成年男性身高1米6。因此,說他們是「小」,名副其實。2.鬼子,起初為不屑一顧的鄙視之意,後為惡魔之意。
  • 麻省理工多年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展的最佳方式不是依靠閱讀,而是更多地來自親子遊戲!  長期以來,我們都存在誤解,總是認為閱讀可以提高兒童的詞彙量,培養良好的習慣。  根據《0-12歲兒童社會性發展》,可以看出,經常玩遊戲的孩子,他們會更加的聰明,因為在遊戲中可以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還可以讓孩子會學會獨立思考,比如如何通關,如何制定規則,如何快速回答等等。在遊戲的刺激下,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和想像力都會逐漸被激發出來。
  • 無紙化時代 兒童英語閱讀該如何進行智能革新?
    在線上兒童閱讀市場,「兒童教育+智能」已經深度融合併影響著孩子們的閱讀方式和學習進程,從呱呱閱讀等一批在線英語閱讀APP的崛起與壯大便可見一斑。 以嘰裡呱啦出品的兒童英語閱讀APP——呱呱閱讀為例,它在為3-12歲中國孩子定製的英語分級閱讀的過程中,依託大數據算法、AI智能語音等高科技,做到了為孩子提供個性化、智能化的閱讀服務,配合海量資源,在在線兒童英語閱讀這一細分領域俘獲了不少娃娃粉、阿姨粉。
  • 愛心樹年度童書榜單:2020最受讀者歡迎的20本科普類童書!
    ·入選「中國小學生30種基礎閱讀書目」、「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推薦書目」、「中國百所名校小學生閱讀書目」·從77個簡易好玩的科學遊戲入手,進階到77個不可思議的科學遊戲,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領域的知識,經過數十萬孩子的驗證。孩子們可以親自動手,獨立思考,從小培養對科學的好奇心,在遊戲中體驗科學的神奇力量!
  • 出版人期盼兒童繪本中多點「中國元素」
    新華網濟南4月2日電(記者高潔 梁建強 廖君)「在不少家長眼中,繪本僅是薄薄的一本書,裡面除了圖畫僅有寥寥幾行字,價格卻基本超過20元,為啥非要給孩子買這個?」
  • 孩子喜歡聽音頻故事《哪吒鬧海》,為何我還買繪本?閱讀作用大
    奶奶沒讀過書卻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給我們講《梁山伯和祝英臺》《七仙女》奶奶甚至用唱腔把裡面的對話唱出來。後來我們家菁菁出生後,我也喜歡讓孩子聽故事,不過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天天給孩子講,於是就讓孩子在手機APP上聽,而孩子也特別喜歡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