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電子遊戲和網絡構築的聲光世界中,孩子與實體書本的距離越來越遠了。近年來,世界很多國家都把提倡閱讀風氣、提升閱讀能力列為教育改革的重點,甚至閱讀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英國、日本等國,也都紛紛發起閱讀運動。
美國2012年最新調查顯示,哈利·波特系列圖書雖然非常受歡迎,但是美國兒童更喜歡經典名著。因移民增加而語文能力下降的英國則實行兒童閱讀培養計劃,期望使英國大部分兒童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日本政府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運動,推進家庭閱讀。法國《讀書》雜誌定期在法國多所幼兒園和小學對2-12歲的兒童進行閱讀調查,顯示按年齡段劃分,閱讀喜好各有不同。
美國兒童更愛讀經典名著不管是柯林頓的「美國閱讀挑戰」運動,還是小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美國每位總統上任後,幾乎都大力提倡閱讀。近年來,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在孩子們中間就像咖啡廳免費派送的冰激凌一樣大受歡迎,但美國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羅琳女士所有的著作都無法撼動蘇斯博士(Dr.Seuss)、E·B·懷特(E.B. White)、朱迪·布魯姆(Judy Blume)、S·E·欣頓(S.E.Hinton)、哈珀·李(Harper Lee)等經典作家作品的地位。
美國一家名為「復興學習網」(Renaissance Learning)的網站今年發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針對青少年閱讀的調查。登錄這家網站的760萬名青少年接受了針對他們去年閱讀書籍的測試,並在他們提交的24100萬本書中統計出各年級青少年最愛讀的書。以上五位美國著名作家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吸引了最多的小讀者。哈利·波特系列也有幾本書擠進前20名,但其他作者的作品也名列前茅,並有可能獲得更多的關注。
復興學習網總部設於威斯康星州,網站的一名高級副總裁羅伊·特魯比說:「我覺得很欣慰……學生們仍在閱讀我小時候看過的那些經典著作。」但特魯比說,他希望能看到更多耐人尋味、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書籍,例如「為了了解過去必讀的歷史小說和人物傳記,以及有助於我們理解當前世界的現代書籍。」
總部設在紐約的兒童圖書委員會市場總監米歇爾·貝尤克也同意這個觀點。她說:「這個排名中缺少的是傑出的紀實作品、科普著作、幽默故事,還有插圖小說,孩子們無論在課內課外都很喜歡讀這些書。」
復興學習網的調查結果基於一款用於在線獲取閱讀進展的軟體(Accelerated Reader,簡稱AR),這款軟體是朱迪·保羅(Judi Paul)二十多年前為激勵自己的孩子閱讀發明的。如今這款軟體已經應用到了美國成千上萬所學校。
學生讀完學校指定書目或自選書籍後,在電腦上用這款軟體測試他們是否已看懂。學生每讀一本書,就能根據書的平均句子長度、平均單詞長度、單詞難度和總字數獲得一定的積分、累計一定數量的積分就可以從學校獲得獎勵。
英政府免費給孩子送「書包」由於外來移民劇增,英國正快速變為多種族、多語言的國家,英國人語文能力下降已經成了一大隱憂。許多人士批評了政府的教育政策,指出許多小學畢業生缺少基本的文學素養。因此,英國教育部下決心要在幾年內讓80%的11歲學童達到應有水準。英政府曾把1998年9月起到1999年,定為「全國閱讀年」,在「全國閱讀年」期間,全國各學校每天也增加1小時的讀寫課程。
2003年年初,英教育部發出號召,要把閱讀進行到底,並藉助各種傳播工具宣傳閱讀。現在從連續劇到網絡,到處都看得到政府宣傳閱讀的信息。英國全國閱讀年活動所點燃的閱讀熱情至今仍在繼續,原本到處可見的閱讀年標語「讀書吧」,如今又變為「繼續讀下去」,而接受政府委託的閱讀信託組織組織的民間閱讀活動陸續出現。
自2005年起,英國政府決定實行一項兒童閱讀培養計劃,每位5歲以下兒童的家庭都將免費得到一書包圖書。英國政府希望通過這個計劃,使英國大部分兒童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書包計劃」交由慈善組織布克恰斯特具體實施。布克恰斯特成立於1992年,是政府的長期合作者。它管理著英國許多閱讀項目,每年都能籌措到大量資金用於圖書出版和發行。布克恰斯特發言人艾米麗女士表示:「這是一條令人興奮的消息,我們(布克恰斯特)為每一個8個月大的孩子提供了免費的書包,有了這項計劃,更大、更多的孩子也能免費得到一個鼓囊囊的書包。」
凱莉女士說:「我們不能期待《哈利·波特》能夠永遠讓孩子和父母分享閱讀的熱情。如果兒童的父母熱愛閱讀,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也會更加出色。」艾米麗女士也認為,孩子越早開始閱讀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幫助越大,早期的閱讀訓練特別是父母讀給兒童聽,能極大提高兒童的語言運用能力。
日本人讓孩子隨時接觸書早在十多年前日本政府就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運動。1995年一群國會議員開始推動設立國際兒童圖書館,1997年日本修正「學校圖書館法」,規定學校規模只要超過12個班都必須指派學校圖書館員。為培養嬰幼兒閱讀習慣,日本從英國移植了「圖書起跑線」運動,鼓勵新生代父母說故事給襁褓中的孩子聽。2001年底,日本兒童閱讀推進法頒布,指定4月23日為日本兒童閱讀日。
日本於2001年12月制定公布了《兒童讀書活動推進法》,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兒童讀書日」。今年「兒童讀書日」的主題為「連接你與未來的書」,活動期間各種盛大的讀書活動讓孩子們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
日本讀書推進運動協議會圍繞「如何推進家庭讀書」這一課題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例如建立家庭兒童文庫、鼓勵父母陪同孩子讀書等,還對如何營造家庭讀書的環境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讓孩子知道父母也喜歡讀書,讀書有益身心健康;二是在孩子所能接觸到的地方都放上一本書,即使每日只讀一頁也要表揚孩子,讓他們覺得讀書是件有樂趣的事;三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讀書,這樣能產生共同話題,不僅可以提高孩子閱讀的積極性,還可以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
為加強民眾對兒童讀書活動的關心和理解,提高青少年和兒童讀書的積極性,日本文部科學省和國立青少年教育振興機構等在活動上聯合舉辦了「兒童讀書活動推進論壇」。日本各地的公共圖書館也在讀書日前後舉辦了各類與兒童讀書相關的活動,如兒童讀書、繪畫交流會,戲劇表演和圖書展示會等。鹿兒島縣立圖書館舉辦「兒童讀書節」,製作讀書活動海報並獲獎的少年兒童有機會擔任圖書館的「一日兒童館長」。
法國兒童讀書興趣調查法國權威的《讀書》雜誌定期在法國多所幼兒園和小學對2-12歲的兒童進行閱讀調查。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不同年齡兒童的閱讀興趣有著微妙的變化:
2歲開始喜歡調皮的幽靈故事,如愛吃糖果、吃完後渾身發綠的精靈亨利。
3歲開始喜歡動物故事,如「狐狸偷了一隻母雞,狗熊、公雞和兔子跑去找他們的朋友母雞。他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但什麼也無法阻止狐狸,他和母雞相愛了,一切不過是一場遊戲!」
5歲開始喜歡星星和月亮,喜歡做夢,害怕幼兒園阿姨,「託馬進了大班。他以為阿姨是個長著尖利牙齒的女妖,以為她要把他就著小洋蔥一道吃掉。而我呢,我怕阿姨是頭惡狼!西南和薩裡馬大笑:『她是位很和氣的夫人。她不過是覺得託馬可愛,忍不住想啃一口!』」
7歲開始,男孩子盼望長大成人,喜歡通過磨鍊變成真正的男子漢的故事。而女孩子則喜歡整潔,喜歡漂亮,喜歡過家家的故事。
9歲開始喜歡福爾摩斯,喜歡傳說中的宮殿和龍:「故事發生在喬治國王的領地上。一天公主決定外出野餐,她遇到一個小姑娘想同去,公主拒絕了她,突然,天下起雪來。從那以後,天氣一直很壞。國王召集了很多學者,但沒能找出原因。一天,一個小男孩覲見,說那是因為小姑娘,國王於是命人把小女孩關起來,小女孩很傷心,天天哭,於是外面就天天下雨。最後國王把小女孩送回她媽媽家,因為想要好天氣,就一定要先讓小姑娘幸福開心!」
12歲開始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開始有自覺的逆反心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閱讀西部牛仔和冒險故事,流浪和反叛就成了他們的關注主題。
《讀書》給家長的建議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法國《讀書》雜誌還給家長們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
1、樹立愛讀書的榜樣,讓閱讀成為家庭休閒方式。
2、多朗讀。和孩子們一起朗讀書中的片斷和對話。
3、某些章節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細讀,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和鑽研精神。
4、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讀物。
5、如果孩子表示喜歡某個作家,推薦他閱讀此作家的其他作品。
6、循序漸進,先看連環畫,後看經典讀物。
7、可以通過雜誌、CD、有聲讀物等來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
8、不要迷信文學名著,假以時日,孩子的閱讀品位會自然提高。
9、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一直有閱讀的樂趣。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