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2021-01-15 木子好書推薦

好的漫畫作品,不止內容積極正面,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暢銷書《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說:「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看了這句話,為孩子天天看漫畫發愁的父母,是不是可以稍微鬆口氣?

為了讓這句話更有說服力,作者引用了一組調查數據:

來自32個國家的21萬名兒童參加了國際教育成果評估協會的考試,結果芬蘭兒童的閱讀分數最高。而芬蘭的9歲兒童最普遍的休閒讀物是什麼呢?59%的芬蘭兒童幾乎每天都讀一本漫畫書。

想不到全世界教育第一的芬蘭,孩子每天不是在讀名著,而是在讀漫畫吧?

除了統計數據,還有名人為漫畫背書。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圖圖大主教回憶童年時說:

「我父親是衛理公會教派一所小學的校長,他和當年所有的父親一樣極有威嚴,十分關注我們在學校裡的表現。但有一點我非常感謝他,和傳統教育原則相反,他允許我看漫畫書,我想這便是我逐漸培養出對英語和閱讀的喜好的原因。」

漫畫原來還有這麼多正面的影響。所以當家長們看到孩子讀漫畫,總是嗤之以鼻地說「竟讀沒用的書」時,實在有失公允啊!

我想很多家長擔心的是,很多漫畫沒有「營養」,只是追求搞笑,甚至還有一些不健康的內容。

而好的漫畫作品,不止內容積極正面,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臺灣的牛頓編輯團隊最近將世界經典文學名著《亞森·羅賓探案集》和《格列佛遊記》改變成的漫畫書,就很適合孩子閱讀。

說起牛頓團隊,大家一定不陌生。深受孩子歡迎的《小牛頓科學館》《小牛頓》等科普讀物,都出自這個團隊。他們曾三度榮膺臺灣地區最高出版獎——金鼎獎。

「《小牛頓》不知餵飽了多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心靈。為臺灣培育了無數通曉天地的中堅份子,灌溉出臺灣二十一世紀的豐沛潛力。」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而他們這次所選擇改編的這兩本名著,也深受讀者喜愛。

《格列佛遊記》以主人公的遊歷冒險經歷為線索,故事荒誕離奇,充滿想像力。教育部新課標推薦的必讀名著中,就有《格列佛遊記》。

英國著名作家、《一九八四》作者 喬治奧威爾評價這本書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這本書列入其中。」

而亞森·羅賓更是和福爾摩斯齊名的世界神探。在中國臺灣、日本、歐美,「亞森·羅賓」的名字可稱得上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眾多的小說家、漫畫家對「亞森·羅賓」這一形象進行了二次創作,衍生出了很多廣為人知的人物。

如:「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創作出的怪人二十面相、Monkey Punch筆下的魯邦三世、《魔術快鬥》和《名偵探柯南》中的怪盜基德,等等。

《摩爾莊園》《紳士大盜》《黃金假面人》等也都受到了羅賓的影響。

在這本《亞森·羅賓探案集》中,孩子們將跟隨羅賓一起,來到一個個案發現場。細心地觀察蛛絲馬跡,運用邏輯推理能力,找到破案線索。

這將是一次好玩、懸疑、讓孩子們腦洞大開的旅程。

為什麼值得李老師好書推薦?

1.享譽世界數百年的經典文學名著,入選我國部編本新課標必讀書目。漫畫的形式更能讓孩子愛不釋手,輕鬆進行文學啟蒙。

這兩套書,都是享譽世界的文學名著。有無數孩子、家長和名人背書推薦,可以放心推薦給孩子閱讀。

對於不愛讀書的孩子,從漫畫這種輕鬆的形式入手,更容易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2. 啟發孩子的分析、推理能力,鍛鍊邏輯思維

《亞森·羅賓探案集》作為一套推理書,推理過程詳細、嚴謹,邏輯性、節奏感強,情節上有極強的代入感,使閱讀成為參與分析、判斷、推理的解謎過程。

孩子在閱讀中與書中人物一同成長,不僅實現了英雄探險般的傳統願望,更易生發出對知識和理想的無限崇敬,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而故事中傳遞的價值理念和人性善惡,可以輔助孩子慢慢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豐富的想像力,讓孩子腦洞大開。

《大冒險家格列佛》講的是格列佛到四個國家歷險的故事:大人國、小人國、飛島國和馬國。

他在每個國家的經歷,都讓你感到腦洞大開。

在為孩子缺乏想像力苦惱的家長們,真的可以試試給孩子讀這套書。

4.豐富的知識連結,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

書中不僅有解釋相關詞彙,文學手法的解說欄,漫畫故事後還有名著課堂等延伸閱讀,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可以幫助孩子全方位地理解世界名著。

書中還特別開闢的「冒險時間」欄目,設計了大量的冒險推理遊戲,能夠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5.鮮明的人物特點,讓我們看到一個更立體的形象

《大偵探亞森·羅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偵探小說,是冒險/「反偵探」,有著濃烈的法式浪漫色彩。

亞森·羅賓勇敢機智、神秘莫測,他行俠仗義,是正義的化身,是法蘭西民族的傳奇英雄。

6.臺灣牛頓團隊出品,知名大學教授傾力改編,著名漫畫家領銜繪製

前面已經介紹過臺灣的牛頓團隊,連馬英九都為其背書推薦。

為了保證這兩套書的內容和插畫品質,牛頓團隊請到了臺灣新竹清華大學以及國內知名大學的教授編寫文字。漫畫則由漫畫家蘇振明領銜繪製。

感受一下畫風:

7.全書配有音頻,孩子可看可聽的漫畫書

這兩套書每一本的封底,都有一個明顯的小程序二維碼。

只要掃描就可以聽到故事的語音版。朗讀者相當專業,用聲音把不同角色演繹得非常有特色。

孩子們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看漫畫,或者聽故事,當然也可以邊聽邊看了。

這對於識字不多的孩子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福利了。

不用纏著媽媽給讀故事,自己也可以看得懂。

內容簡介:

《大冒險家格列佛》:

大名鼎鼎的冒險家格列佛在船上擔任外科醫生,他熱愛航海,嚮往自由,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

在幾次航海中,格列佛到了大人國、飛島國和馬國。

在這些我們從未抵達的神奇國度,大冒險家格列佛都有哪些奇異的見聞?面對重重危險的境遇,格列佛是如何成功化解的?在冒險之旅中,他有哪些重要的收穫呢?在精彩的漫畫中,讓我們跟大冒險家一起揚帆起航,勇敢探索吧!

《大偵探亞森·羅賓》:

亞森·羅賓是一個行俠仗義的俠盜,他精通易容術,遇到危急時刻,他能化裝成任何人,得以逃脫。

他犯案沒有章法,總是出其不意,令人摸不著頭緒,把警長都耍得團團轉。

他有時也以偵探的身份登場,鋤強扶弱、劫富濟貧。

為了查明真相,甘冒生命危險,有一次還被兇手捆綁著丟進了河裡,幸虧有船經過,把他救了上來。

警長為了捉到亞森·羅賓,把福爾摩斯請了過來,兩大名偵探的鬥法就此開始了……

《大冒險家格列佛》4冊+《大偵探亞森·羅賓》4冊

5~12歲孩子適讀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成功人士童年時期,多數具備這5個特徵,你家娃有嗎?
    每個父母都會在孩子身上傾注很多期望,希望孩子未來有一番成就,將來會有出息。不過家長要知道孩子未來的成就,和小時候的很多因素有很多關聯,要想孩子將來成才,從童年時期就要開始培養。這句話主要表達的就是要有獨立性,有些父母特別寵溺孩子,無論什麼事情都喜歡包辦,導致孩子嚴重缺乏自理能力。例如17歲就考進中科院的魏永康,本是前程似錦但卻因為自理能力太差被勸退,錯失了自己的良機。可見獨立性對孩子未來的重要性,很多成功人士他們童年時期就表現出強大的人格獨立,遇事會自己獨立解決,不會依賴於他人,比如愛因斯坦、貝多芬、林肯、歌德、斯賓羅莎等就具備這項能力。
  • 漫畫大王的漫畫人生
    在許多爸爸媽媽的眼裡,「漫畫」基本等同於貶義詞。因為他們覺得「漫畫」趣味「低級」,甚至是「漫畫」毀「學業」、毀「人生」!孩子一說要買漫畫書,家長朋友十有八九會「橫眉冷對」。作為編者,我希望告訴讀者的是:丁午先生的漫畫作品是「綠色」的「有機」漫畫,整體格調昂揚向上。《熊貓小胖》和《小刺蝟》就是丁午先生最具盛名的代表作,是陪伴我們長大卻從未變老的經典國產漫畫。
  •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引深思:孩子童年傷口,要用一生治癒
    他們小時候缺乏什麼,長大以後就會渴望得到什麼,甚至竭盡全力地想得到更多。孩子擁有了一個不幸福的童年,這將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與愛,長大後就會追求安全感與愛。為了得到安全感與愛,他會不計一切代價去得到,甚至會為了得到安全感和愛,誤入歧途。2、 容易產生心理陰影幸福的童年治癒了孩子的一生,而不幸福的童年,孩子要用一生去治癒。
  • 心理學:童年時期遭受過這四種經歷的人,潛意識裡會形成更多自卑
    那什麼樣的原生家庭會造成孩子自卑呢? 不順應童年規律,不把孩子在自然環境下按照原有的年齡特徵進行指導。 讓孩子不能成為孩子原有單純快樂的樣子,也就是磨滅孩子的天性,代替孩子成長。從原生家庭潛意識層面看,童年時期有過這四種經歷的人,骨子裡會相當自卑。
  • 童年有以下經歷的孩子,長大會變成「危險人格」,家長別放任不管
    文|秘籍君童年時期的經歷會貫穿人的一生。好的經歷、環境,會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而壞的經歷、環境,則會讓孩子成為「危險人格」的人。有心理專家之前就介紹過,童年有這幾種經歷的孩子,長大之後是「危險人格」,會做一些反社會,或是違法的事情。
  • 「超能力」讓LILY英語的孩子英語閱讀能力與美國孩子一較高下!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閱讀能力不僅僅需要具備語言思維,更取決於一個人頭腦的好壞、即是否具備整體架構的思維能力。很多土生土長的中國孩子,普通話很流利、漢字也認得很全,可當面對一本本全是中國字的厚厚的小說時,就根本「啃」不動了,甚至一看書就打瞌睡。實質上這些孩子是在讀字,而不是在讀小說的脈絡架構。這種散點知識的學習方式,會讓孩子喪失整體架構的思維能力。
  • 原生家庭潛意識:童年時期有過這三種經歷的人,骨子裡相當自卑
    那什麼樣的原生家庭會造成孩子自卑呢?  不順應童年規律,不把孩子在自然環境下按照原有的年齡特徵進行指導。  讓孩子不能成為孩子原有單純快樂的樣子,也就是磨滅孩子的天性,代替孩子成長。從原生家庭潛意識層面看,童年時期有過這四種經歷的人,骨子裡會相當自卑。
  • 閱讀的夏天|不一樣青年小夥子:一個愛讀天文,一個愛看漫畫
    最近在《樂隊的夏天》中披著紅鬥篷如漫畫人物一樣閃亮登場,高聲唱著「遊戲,我要玩遊戲!」的青年小夥子樂隊,你還記得嗎?他們雖然活力四射,偏偏如少年,但今天,他們已經在舞臺上開心搖擺了整整二十一年。今天,Kindle小編請來了青年小夥子,聊一聊音樂、閱讀、漫畫、童年和宇宙萬物。從年齡上看,他們早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 孩子看漫畫是不務正業?讓《蘇蘇和維維歷險記》顛覆你的認知
    活了三十多個年頭,第一次接觸漫畫,還是在自己當了媽以後,想為孩子了解一下連環畫的此刻。何其幸運,自己為孩子「把關」的第一本漫畫書,是《蘇蘇和維維歷險記》。這本書,吸引我的,首先是名字——裡面有個「歷險記」。
  • 世界閱讀日|10個媽媽告訴你,孩子最喜歡什麼書
    又是一年閱讀日。叫叫閱讀作為專注於孩子閱讀能力培養的機構,深知很多爸爸媽媽在為孩子選取讀物時會「選擇困難」。為了讓爸爸媽媽們擺脫「困難」,我們找到了10位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頗有心得的家長,為大家推出了這一份適合3~6幼兒閱讀的繪本書單。相信它能治好你的選擇困難症,為孩子的閱讀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
    所以趁著還小、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一定要大量閱讀,這就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 各階段所要達到的閱讀量 上到中文小說、下至外國名著、漫畫、繪本應有盡有,能滿足所有孩子的閱讀需求,家長趕緊收藏吧!在學習之餘,讓孩子充實自己!
  • 讓愛與勇氣,成為孩子生命的底色!6-12歲孩子必看
    1無數孩子的童年記憶溫暖人心的笑貓故事「「《笑貓日記》是我家孩子反反覆覆讀的書,總是拽著我講裡面的故事。」「這兩天看得如痴如醉,基本兩天一本。以前不是很喜歡看書,現在養成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特別強!」……這都是《笑貓日記》忠實小讀者的家長的心聲。
  • 我們心裡的「陰暗」,是童年留下的「陰影」質變
    ,無法言語,她認為孩子是看不好的視頻變壞的。 如果有人在童年裡遭遇不幸,又沒有及時得到疏解,就會在心中形成死結,會一直渴望有一種渠道釋放。 就像一開始的「問題少年」,他並不是像母親說的那樣,看了成人視頻而變壞的。
  • 童年時期的創傷性經歷會造成多大危害?
    童年時期的不幸遭遇會嚴重影響之後的心理髮育以及造成行為障礙。根據調查,童年遭受虐待的人們更多地表現出抑鬱、自殺傾向、焦慮以及衝動等不良症狀。童年陰影還會導致養成沾染毒品的惡習。兒童最初接觸毒品往往是由於出現了心理創傷或者壓力。父母親的離異或者失業也會導致孩子更容易產生心理紊亂或藥物上癮等結果。
  • 嬰兒時期一哭就被抱起,會獲得3種「能量」,長大後與父母更親近
    在帶娃過程中必定要遇到孩子哭鬧的問題,不知從何時起「孩子哭了不能抱」,成為流行的教育方式,許多寶媽紛紛開端訓練自家寶寶。小寶寶在一旁哭個不停,家長們淡定地坐在對面看表。當時還演變出許多版別,例如:先讓孩子哭一分鐘再抱、哄他沒有作用就再哭一會兒,直到自己停下哭泣。後來真的見到一些作用,可隨之而來的還有許多壞處。
  • 成功人士的童年有相似之處,如何培養孩子,哈佛大學告訴你
    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才,哈佛大學研究發現長大以後成功的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這5個特徵,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方法,孩子成功的機率更大。 一、哈佛大學研究發現 哈佛大學曾經在早年的時候對一千個成年人進行了跟蹤調查,根據他們現在的收入、家庭環境、還有教育水平進行了分析,發現他們的童年時期都有這樣的特徵就是因為這些特徵,才會讓他們在成年以後家庭幸福,收入穩定,擁有相對比較快樂幸福的人生。
  • 【心理@西亞斯】心理小課堂:童年受的傷真的會影響你一生嗎?
    因為他們從小就沐浴在正確的家庭氛圍裡,被正確的愛包圍著,所以知道什麼是好的,所以很容易就朝著正確的人方向去奔跑,很容易獲得很多溫暖和關愛。 而那些在爭吵、冷暴力、疏離的家庭關係裡長大的孩子呢? 「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
  • 愛哭的孩子與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區別竟這麼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如果家長對孩子哭的時候不進行教育的話,孩子以後每次遇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情,都會用哭來解決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在孩子哭的時候,自己的心會很煩。因為家長自己很心煩,所以不願意再花時間在哄孩子上,於是就都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但是作為家長,大家發現了沒有,其實在孩子之間也有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差距到底有些什麼呢?
  • 孩子長大後顏值怎麼判斷?專家:這4個標誌,佔2個基本都很美
    很多父母會密切關注孩子的面值。畢竟好的面值會給個人加分,尤其是女生更注重自己的長相。在當今這個看臉的社會,好的皮膚會給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和幸運,高價值也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大有裨益。然而,大多數孩子的面值取決於他們父母的基因,這被稱為「龍生龍,鳳生鳳'.」
  • 李玫瑾:孩子六歲前,教會他這「四項能力」,長大更容易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提及,孩子六歲前,教會他這「四項能力」,長大更容易有出息。自控力說到自控力,不得不提周杰倫和郎朗這2個例子。他們都是在4歲時,就開始高度自律的生活,每天練琴七八個小時;別的孩子在看漫畫的時候,他們卻在讀書、學畫畫、背成語。正是因為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強,才為他們日後的成功生活打下了基礎。可見孩子的自控力在6歲就需要重視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