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有以下經歷的孩子,長大會變成「危險人格」,家長別放任不管

2021-01-11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童年時期的經歷會貫穿人的一生。好的經歷、環境,會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而壞的經歷、環境,則會讓孩子成為「危險人格」的人。有心理專家之前就介紹過,童年有這幾種經歷的孩子,長大之後是「危險人格」,會做一些反社會,或是違法的事情。而這時候,孩子的性格和世界觀已經定型,家長再去教育也不管用。

所以,一旦孩子有以下幾種經歷,家長就要及時幹預,不管會毀娃一生。

有虐待動物的行為

孟子有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變惡也是由於後天環境的改變。而我更傾向於的是荀子的性惡論,人性本就是壞的。只不過因為後面環境的改變才把人比變好,或是變壞。對於孩子而言,如果從小都沒人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會變成一個壞人。

之前看過一個「壞人」在獄中的獨白,他從小就覺得作為男性的代名詞就是勇敢、兇猛。加上沒人教育,就經常虐待動物,說是看到它們痛苦的樣子,能感受到快感。長大之後,就不再滿足於只欺負動物,開始欺負人。所以說,小時候有虐sha動物的行為,長大就容易變成「危險人格」。

同時,有精神病犯罪研究所研究顯示,7成以上有暴力行為的成年人,都是從虐待動物開始的。因為小時候虐待動物的人,有兩個方面的傾向。第一點,是沒有同理心,若有同理心,就會知道動物也會疼。第二點,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因為沒有正確的教導,激發了內心深處的獸性。因此,家長若發現孩子有虐待動物的行為,一定要及時進行正向幹預。

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環境中

上面說過人性本惡,讓一個孩子生活在健康、溫馨的家庭環境下,他就會變得積極向上。若生活在家境氛圍不好,不健康的環境下,就容易長成「危險人格」。

前段時間有個熱播劇很火,沒看電視劇之前,我就先看了小說。男主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爸爸出軌離婚,組建新的家庭,在女兒面前,讓兒子給自己叫叔叔。媽媽是個售票員,粗魯、自怨自艾。而他雖是學霸,但卻不受歡迎,還受到了校園欺凌。不幸福的家庭環境造成了他的性子,也讓他走向一條不歸路。

單親從來都不是不幸的代表,但無論是沒離婚,還是離婚,都請給孩子一個健康、溫馨的家庭環境,讓他在愛裡長大。

喜歡通過做壞事來吸引家人的關注

有很多「危險人格」的人都有反向吸引,喜歡做極端的事情。例如,追求一個女孩子,當女孩子不同意,就會產生摧毀的心理,進而去傷害她。而這樣的人,在小時候也有端倪。例如,會通過做壞事來吸引家人的關注,經常性地故意使壞。

若家裡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一定要告訴他,做壞事只會讓人討厭。需要關注的時候,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把自己變得更優秀。

相關焦點

  • 孩子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歷,會留下心理陰影,長大後性格變得自卑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童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覺得自己的童年好玩有趣,也有人因為自己的童年留下了心理陰影,心理的創傷難以自愈。「醫生,其實的這樣是因為小時候我爸媽他們經常否定我,哪怕的考試考了99分,他們也只會指責我為什麼丟掉那一分,而不是誇獎我考了99分。不管我怎麼做,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朵朵和自己的心理醫生說。心理醫生在聽了朵朵的話之後,說道:「唉,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否定,忽視,威脅這各種方法,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 為什麼孩子會有「討好型人格」?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家長別不在意
    就是不管是大人,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在父母的眼裡這樣的孩子簡直就是別人口中的好孩子,聽話又懂事,殊不知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活的很辛苦!為什麼孩子會有「討好型人格」?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都是父母害的孩子長大之後之所以會成為討好性的人格,是因為這樣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受到父母的打罵。
  • 以下性格的孩子讓父母很驕傲,心理學家卻說:「危險人格」的預兆
    這種人格最經典的表現就是:從不麻煩他人,卻歡迎別人來麻煩自己。看到這,很多家長或許會鬆一口氣,認為這怎麼看都是好孩子,怎麼會跟「危險人格」聯繫在一起?危險人格不都是邊緣型、反社會、情感障礙等陰暗人格嗎?答案並非如此。聖母型人格對孩子的危害老祖宗曾經說過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放在心理學上也是同樣道理。大家都是人。
  • 導致「討好型人格」的3大根源和表現,孩子若有徵兆,家長要重視
    這三大根源導致孩子在思維上,行為上和情感上都會有過度討好他人的表現,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徵兆,則需要多多重視。第一:思維上,想讓所有的人都喜歡自己都是孩子,為什麼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會習慣去討好他人呢?深入了解,我們也許會發現,討好型人格的人,童年時期大多過得很心酸。也就是說,討好型人格的人,都是小時候從討好父母開始的。
  • 臉上有這5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顏值普遍很高,家長不妨對照一下
    其實,孩子雖然長相會出現些許變化,但整體比例卻很少會發生改變,所以可能是家長沒有找對關鍵點,如果學會觀察技巧,想知道孩子顏值高不高也很簡單。班級裡的普通女孩在長大後逆襲小齊參加了一場初中同學聚會,在聚會中,有一位大美女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但大家卻都沒認出來她是誰,直到她做到座位上自我介紹,小齊和同學們卻更驚訝了。
  •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自信?家長別著急,提升孩子自信心有方法
    表妹說,雖然是她要求毛豆做什麼事都要先詢問她,但沒想到,孩子現在變成這樣。一個男孩子,總是不自信,長大了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不自信的表現,家長先別著急,試試這些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夫妻感情好,家庭生活富足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夫妻如果感情不好,經常吵架,鬧矛盾,甚至打架,這種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缺乏自信心。
  • 孩子有3個「懂事」的行為,暗示長大跟成功無緣,家長別瞎高興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總是很開心,認為自家孩子比別人家多了很多「長處」,但是他們並沒有發現,有時候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懂事」,很大機率會影響娃未來的發展。,可是很多家長都沒有發現,孩子有3個「懂事」的行為,暗示長大跟成功無緣,家長別瞎高興。
  • 經歷過童年創傷的人長大後都怎麼了?
    幸運的人一輩子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輩子去治癒童年。在精神分析的理論裡,有一個觀點叫作【客體關係理論】,這裡面的關係,就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童年,並且塑造這個人。童年是每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很多人的性格乃至人格都是在這個時候經過培養而得來。
  • 「暴躁式」教育方法,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別不在意
    「暴躁式」教育方法,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別不在意 現在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的壓力都比較大。有時候家長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難免就衝著孩子發脾氣,但這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千萬別不在意。
  •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在今天,我們看到很多孩子很聽話、很懂事、成績很優秀,但是在另一方面卻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情感淡薄、意志脆弱、不善於和人交往、耐挫力特別差……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有這些問題,是不是他出了什麼問題,但其實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他們的教育上。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的孩子,屬於危險人格,媽媽要警惕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身為父母都會因為孩子「乖巧聽話」而感到驕傲,但如果孩子過分的「乖巧」,很容易「失去自我」,引致性格缺陷。尤其是那些從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的孩子,恰恰是「危險人格」的代表,家長別再沾沾自喜,要警惕起來!
  • 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媽媽不管如何開導她,引導她,都改變不了安娜的想法。 因為重度潔癖,還有有話直說的性格,安娜沒少吐槽自己身邊的朋友,和自己的哥哥關係也沒有那麼融洽,生活中,她的朋友少到一隻手就可以數完了,媽媽想方設法的給孩子製造交朋友的機會,可是安娜卻嫌別人太「髒」了。
  • 【特別關注】家長注意!這些網紅玩具可能有害!千萬別給孩子買
    如果打出的是泥制彈珠,可以輕鬆擊破氣球、穿透易拉罐 如果是鋼製彈珠,5毫米厚的瓷盤會被擊碎,輕質水泥磚上有明顯彈坑。 專家提醒:口袋彈弓屬於危險品,可千萬不要當做「兒童玩具」買給孩子玩了。
  • 被父母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過來人:成人版「巨嬰」
    相信父母都知道溺愛孩子,給孩子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但是,在現實當中,往往很多父母並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深陷在溺愛孩子的泥潭當中了,特別是對於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家裡只有一個孩子,長輩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過度的寵愛就變成了溺愛。
  • 李玫瑾:想孩子更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需做到「三不慣兩不管」
    想來大家一定都聽過李玫瑾教授的名字,別看她現在雖然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但是她不僅僅是對犯罪心理學深有研究,對教育學也有著一定的了解。她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他不該管的時候就開始管。」她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說到了點子上。
  • 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好的漫畫作品,不止內容積極正面,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暢銷書《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說:「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看了這句話,為孩子天天看漫畫發愁的父母,是不是可以稍微鬆口氣?
  • 孩子這些地方越醜,長大後越有福氣,家長不要苦惱反而應該高興
    2:鼻子在古代,都說鼻子小巧一點好看,但是,現在的年輕人都追求歐美人的高鼻梁,當你的孩子有一個大鼻子的時候,家長不要覺得不好,如果孩子抵抗力比較差,遇到了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大鼻子會減少鼻塞帶來的痛苦,3:屁股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要知道早預防
    如果孩子有「迴避型人格」的苗頭或者說家長想要預防孩子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鼓勵孩子,樹立自信 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就會導致孩子做事情缺乏自信。或者是父母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還是以打擊教育為主,也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焦慮的情緒。在面對事情或者是在社交當中對自己不夠有自信,最終產生「迴避型人格」。
  • 孩子的問題是問題嗎?需要找回的,也許是家長童年的純真
    從孩子出生後起,為將來更長久的競爭所做的準備就已經開始,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英語、加減與認字?幾歲應該上繪畫班?為孩子報哪一門樂器?圍棋、籃球與舞蹈,哪一個會在將來更有用?拼樂高是不是也該訓練,以求更多地「開發智力」,玩彩泥是不是也要在專門的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這樣會有更明顯的「美術效果」?
  • 這3類孩子長大定會吃虧,可惜多半家長不知道,性格決定孩子未來
    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裡面,難免會經歷吃虧這一件事!但是性格決定了一個孩子能走多遠,將來能飛多高。如果這個孩子是以下三個角色中的一個,他長大後註定要遭受很多苦難。.1、愛耍小聰明的孩子很多父母教育孩子說:「不要老實,老實人最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