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有「討好型人格」?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家長別不在意

2021-01-08 育兒小新知

有些時候我們非常羨慕小孩子,因為在孩子的眼裡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們對於自己不喜歡不愛的東西就會勇敢的說不。

但是漸漸長大之後,我們就發現那些「不能」「不行」「不對」「不可以」的話卻難以說出口。生怕因為拒絕別人而得罪人,怕別人不開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那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呢?

在醫學上,「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這種討好性的人格,當拒絕別人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像是犯了天大的錯誤。而且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回復少了就絕對是敷衍,別人回復多了又怕別人嫌麻煩,斟酌好久才會措辭,生怕引起別人的不滿等等。

就是不管是大人,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在父母的眼裡這樣的孩子簡直就是別人口中的好孩子,聽話又懂事,殊不知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活的很辛苦!

為什麼孩子會有「討好型人格」?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都是父母害的

孩子長大之後之所以會成為討好性的人格,是因為這樣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受到父母的打罵。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對於父母的打罵是非常害怕的,如果父母的指責和批評比較多,他們就會非常的害怕父母,慢慢的就會喪失安全感,就會採取討好父母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孩子們會放棄自己的性格,去迎合父母,做父母喜歡做的事情,想著父母覺得自己好了就不會打罵自己,所以就形成了討好性的人格,很多父母覺得這樣的孩子是懂事了,但事實上並不會這樣。

那麼,該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有「討好型人格」呢?

1、是否有自卑的表現

如果孩子是討好性的人格,那麼他內心深處是非常自卑的,對什麼事情都非常的抗拒

他們非常缺乏自信,不敢大聲說話,生怕別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的身上,不敢說出自己的心聲,怕受到嘲笑,所以性格也會慢慢的比較內向,不愛說話,變得越來越自卑。

2、是否渴望別人的關愛

對於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們來說,他們覺得自己被愛是一種奢望,為了能夠得到別人的關注,哪怕是自己受委屈,哪怕是自己不喜歡這樣的方式,他們也會去做。

3、缺乏溝通能力

討好型人格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不善於與人溝通,如果是網購的話,他們會自己翻半天去看尺碼,看標註,也不願意去麻煩客服,即便是自己穿著不合身也懶得去換,因為他們不善於與人溝通在逃避,覺得麻煩別人是不好意思的,所以就將就著了。

那麼,家長該怎麼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呢?

1、給予鼓勵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家長朋友們不要拿著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孩子的花期都不一樣,所以說家長朋友們要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時常的鼓勵和認可孩子。

2、給孩子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得到了父母的認可,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有了堅強的後盾。

父母是孩子前行的道路,因為他們覺得不管怎樣父母都會支持自己,認可自己,所以孩子們就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未來的風雨。

寄語:

我相信每個父母都是非常愛孩子的,但是有一些父母卻將自己的愛明碼標價,孩子做了多少就會給多少愛,孩子考了多少分就會給孩子多少愛。

甚至有一些父母會覺得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對不起自己的祈禱,擦黑孩子貪玩闖禍,對不起自己的期望,種種壓力以及負面情緒都壓在孩子的身上,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怎麼做都是錯,時間一長就容易形成討好型的人格。

其實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危害的,家長朋友們儘量要避免。

相關焦點

  •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有這些特質,你家孩子也有嗎?
    其實每個人的性格在很小就已經註定了,有的家長沒有及時發現,等看到長大以後的孩子是討好型人格時,才慌了神,意識到小的時候沒有好好教育,討好型人格從很小時就已經有所端倪,當家長的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中,不要讓孩子今後吃性格方面的苦。
  • 導致「討好型人格」的3大根源和表現,孩子若有徵兆,家長要重視
    討好型人格,又被稱為迎合型人格,指的是喜歡討好別人,處處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即使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別人。如果你的孩子他高度敏感,過分在意他人情緒,不好意思麻煩別人,也不會拒絕別人。那麼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存在著討好型人格。
  •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別竊喜,可能是討好型人格前兆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布萊恩利特爾從上述定義的本質可以看出,討好型人格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徵:1、敏感討好型人格多具有敏感的特質,他們會時時刻刻關注其他人的情緒變化,一旦察覺到對方有任何的負面情緒,3、沒有原則在討好者人格的心目中,會有一種聲音:我對你付出了這麼多,你為什麼還不聽我的話,你就應該......
  • 《凪的新生活》: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終究變成討好型人格的大人
    其實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是討好型人格,總是去一味的討好別人,讓自己的內心去獲得滿足,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討好型人格的人總是會去一味的討好其他人,只想要去滿足自己內心無法滿足的需求,想讓自己不會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希望自己不再孤單寂寞,就因為這些心理的存在,使得人成為了討好型人格。
  • 「暴躁式」教育方法,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別不在意
    「暴躁式」教育方法,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別不在意 現在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的壓力都比較大。有時候家長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難免就衝著孩子發脾氣,但這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千萬別不在意。
  •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
    原標題: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   年紀小小的,卻非常的「懂事」,大人一言一行他們都能猜透大人的心思。有的父母會感覺孩子這樣是好事,甚至還會沾沾自喜。卻不知,孩子一旦形成這種討好型人格,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是很大的。
  • 警惕討好型人格?更重要的是這個
    在我們傳統的家庭主義中,我們常常追求整個家庭的利益,個人的利益被放在下面,所以常常會壓抑自身的需求,養成「守規矩」「察言觀色」的習慣。而現在我們逐漸強調個體主義,所以很多人會告訴大家說,警惕這些討好的行為,尤其是別讓孩子又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了。但我認為,我們更需要警惕的,其實是這種貼標籤的行為。
  • 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原標題: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不少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被父母「嫌棄」不講衛生,行為不規矩,自己的房間也收拾不好,大人們惆悵孩子行為作風太紊亂的同時,也有人糾結著,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太在乎細節?
  • 孩子助人為樂也不一定是好事,關於助人型人格,很多家長缺乏認識
    一、其實這種助人為樂也需要分不同的等級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範圍,家長就應該重視而不是自豪,那可能是心理上出現了問題。朋友是一個典型的助人型人格,他從小的時候就非常的喜歡幫助別人。一般來說,別人對自己所提的要求,或者說讓自己幫忙做一件事情是從來不會拒絕的。比如之前學校裡總是會有安排值日生打掃,雖然時間不是輪到朋友,但是別人如果有事情去找他,他都是非常樂意幫助。
  • 孩子出現這3種跡象時,說明他是「討好型人格」,家長要引起重視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希望孩子乖一點、懂事一點。殊不知,太過懂事的孩子在社會上是會吃虧的。 網友A:我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當別人要求我幫忙時,我不好意思拒絕,若是拒絕了,就感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一樣,心裡內疚不已,而別人拒絕我時,我的內心卻很平淡。
  • 孩子挨批後的兩種表現,多是討好型人格,根源出在教育方式
    ,都會不停地認錯道歉,張女士覺得自家孩子乖巧懂事,殊不知,這種「懂事」的背後承受著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從心理學上來看,孩子受批評後有這兩種表現,可能正在養成討好型人格。,都會主動認錯,不懂得狡辯,這種委屈自己、隱忍情緒換來的「乖巧」,會逐漸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讓他們壓抑表達自身的情緒,經常吃啞巴虧,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表現之一。
  •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不想害娃就收手
    有的父母會感覺孩子這樣是好事,甚至還會沾沾自喜。卻不知,孩子一旦形成這種討好型人格,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是很大的。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與父母經常吼孩子、吵罵孩子有關,孩子年紀小,對來自父母的指責和批評很多時候他們是害怕的,如果父母總是吼孩子、無端責罵孩子,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就會逼迫自己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去討父母歡心。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簡單來說,,就是習慣性討好別人的一種人格,討好型人格往往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與感受,而忽略自己內心的想法,這種人最大的特質就是無原則的善良。擁有這種人格的人,在面對人際交往的時候,總是處於被動態勢,被動地做事,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缺少主見。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要知道早預防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有些比較外向。這都不傷大雅,內向也是性格的一種,是健康的性格。 但是很多家長都錯把「迴避型人格」當成了內向。 內向的孩子,雖然很安靜,和人說話的時候也比較害羞,但是在表達自己這件事情上,絕對不遜色於外向的孩子。
  • 李玫瑾教授說吳謝宇是討好型人格,委屈自己,討好別人很累
    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總是在盡力討好自己身邊的人,想要得到他們的認可,想讓他們高興,總是忽略或者是壓抑自己內心的感受,他們活得非常壓抑,非常累。討好型人格的特徵1、特別敏感,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和看法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特別敏感,能夠從對方的言語或者是神情動作中來迅速判斷出對方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 如何分辨孩子是內向還是「迴避型人格」?家長可以從這些表現入手
    02分析:小花孩子的這種性格特點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和內向有著一些差別,迴避型人格會喜歡逃避問題家長可以從這幾個表現來分辨孩子是否是「迴避型人格」。這樣的內向家長不妨採取的放手讓孩子多做一些嘗試,讓他們獨立地完成一些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也會有更多的成就感。內向無需太過擔心,最令人擔心的是由內向轉化成為迴避型人格。
  • 口吃說話的這些表現,正在讓我們成為「討好型人格」,需要警惕
    在「討好型人格」的人群中,他們大多都不會拒絕別人,對別人的要求只是一味地接受,不知道拒絕。明明自己也有很多事,但是對於別人的事卻比自己的事還要上心。這樣的經歷在很多孩子、大人的生活中都曾經出現或者現在正在出現。他們不知道拒絕的行為,不止會讓別人進一步損害自身的權益,還會導致他們自己心理狀態的失衡,結果缺失了對人際交往的基本判斷能力。
  • 高致娟博士:四型人格的孩子應區別對待
    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我問各位家長,孩子健全的人格重不重要?(重要)。那孩子要健全的人格,他跟你是不是首先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對不對?(對)。所以各位今天這堂課重不重要,今天這堂課我會教各位如何判斷孩子的特質,用什麼方法來跟他溝通,這個方法非常受用在你們的家庭關係,甚至於你們的同事,跟你的公婆,跟你的先生。
  • 佔星測試: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很自然的,這種狀態會剝奪你的幸福感,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如果任其發展,不排除會讓這種情緒發展成抑鬱症。 其實,這在心理學上屬於一種自我壓抑,而在我的大量的來訪者中,我注意到,討好型人格的客戶更容易出現自我壓抑。
  • 強迫型人格有哪些人格特徵
    強迫型人格有哪些人格特徵強迫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它的形成一般有一定的性格基礎,這些性格特徵比較複雜,但這些性格特徵並不一定是強迫症患者特有的,很多正常人也或多或少有這種個性。所以,強迫症不一定是由特殊人格導致的,那麼強迫症與人格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強迫型人格有哪些人格特徵呢?強迫症與一定的人格特徵有著密切關係,強迫型人格的特徵可概括為:「不完善感」、「不安全感」、「不確立感」。「三不」之中只要有一個很突出,就很容易轉化為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