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 巴中市厚植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優勢
圖1:巴陝高速公路(巴中棗林段)
圖2:恩陽區興隆場鄉玉皇村發展現代農業
圖3:通江縣龍虎山茶場茶農採茶
圖4:南江縣槐樹村彩色苗木產業開發基地
去年6月中旬,農業投資商暨農產品採購商巴中行活動成功舉辦,「巴食巴適」產品成搶手貨,項目籤約11.65億元……
客商紛紛點讚我市生態資源優勢、農業發展前景和農產品品質,並表示投資巴中農業恰逢其時,他們不僅看中了巴中農業資源豐富的硬環境,也看重了政府支持、推動積極的軟環境。
細數巴中的硬軟環境,不論是資源稟賦,還是區域優勢、政策紅利,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巴中正成為農業發展、綠色崛起的熱土。「十三五」時期,中央對綠色農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巴中迎來了發展綠色生態型現代農業的更大機遇和空間。
天時
資源稟賦 北緯30度匯聚綠色生態資源
香如蘭桂、味如甘霖用來形容「巴中雲頂」茶再好不過了。山峰挺拔、茶園蔥蘢,常年雲蒸霞蔚,晝夜溫差懸殊,高山出好茶,雲頂因此得名。
去年6月,第六屆四川(國際)茶博會組委會發布名優茶獲獎榜單,來自全國各地的72個茶產品斬獲金獎,其中我市「巴中雲頂」區域公用品牌中獲金獎12個,獲獎數名列市州前茅。巴中產的春茶上市後深受好評,最貴賣到了8千元一斤。
巴中茶葉優勢具體在哪裡?國家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管檢測中心檢測結果表明,巴中綠茶內含物豐富,品質好,胺基酸、茶多酚、EGCG、鋅含量明顯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未受到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汙染。歷史上川北炒青綠茶品質省內最優,享有「川茶品質看巴中」的美譽。
不僅僅是茶葉,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孕育了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精的綠色、富硒、有機農產品。近年來,巴中農產品的「生態、有機、富硒」標籤被更多人熟知,「巴」字號農產品越唱越響。
南核一號、二號是省級名目良種,胺基酸含量高達27%。南江金銀花綠原酸含量是國家藥典標準的4.5倍;巴州川明參硒含量是藥典標準的6.2倍;巴州虎杖苷含量是藥典的20倍;恩陽梔子苷含量高出其它同類產品4倍。通江銀耳享譽全國,原生青槓椴木栽培,活性物質含量高,芳樟醇含量是福建銀耳的32倍,曾隨「神州八號」飛船遨遊太空。青峪豬高鋅富硒、肉味香濃,獲得歐盟有機食品認證;南江黃羊是歷經50多年選育的國內首個肉用山羊新品種;空山黃牛被收入世界名牛錄……
地處神奇的北緯30度,四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這裡四季青山綠水,森林覆蓋率達58%,成為千年潤澤的巴山綠肺和自然賦予的巨大氧倉。這裡主要河流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水域水質標準,重要水功能區水質合格率達到100%,保障了巴中農業綠色崛起的發展命脈。這裡常年藍天白雲,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300天以上,負氧離子含量居全國前列。這裡土壤營養潔淨,主要農產品產地硒、鋅、碘、硫等生命營養元素含量豐富,無重金屬汙染,80%的土壤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成為巴中綠色農產品是「產出來」的最大底氣;四川省農產品產地無公害化市、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市的綠色標籤,成為巴中綠色農產品是「管出來」的最堅強保障。
巴中是一塊沒有被汙染的生態淨土,「綠色、有機、富硒」是巴中農產品無可比擬的優勢,成為巴中發展農業最大的資本。
典型的盆周山區,海拔落差超過2200米,呈現出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被中外專家譽為「四川盆地北部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和「秦巴藥鄉」。全市耕地449萬畝,林地650萬畝;糧經作物多達510種,常年種植面積590萬畝;宜養林地222萬畝,草山草坡690萬畝,可利用林地、草地面積載畜量為300萬個黃牛單位;野生動物275種,植物資源600餘種、野生中藥材達1480種,人工種植主要品種51種,中藥材品種佔全省的三分之一。農產品品質特色鮮明,茶葉內含物豐富,巴藥有效成分含量高,生態養殖特色鮮明、品質上乘。
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資源是巴中農業發展的「底牌」,也是最可期的優勢和動能。
地利
區位優勢 時空距離擴展「巴中朋友圈」
「巴中到西安的時間縮短為3個多小時指日可期,巴字號農產品北向出川更快捷!」巴陝高速南江北至關壩段正式通車,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連接川陝兩地的北向出川高速公路將於今年打通。
翻開中國版圖,坐標腹心地帶,承東啟西,南北交匯,被稱作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巴中區位優勢躍然顯現。
米倉古道、荔枝道、洋壁道、隋唐時期南龕摩崖石刻,都成功佐證巴中就是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
放眼當下,巴中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巴中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的輻射區。成都、重慶和西安三大城市以巴中為幾何中心,構成了一個面積超過70萬平方公裡、輻射人口1.5億的超大經濟區。從更大的範圍來看,巴中既是華南、華東地區走向西部、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途經地,也是東北、華北地區南下西南、南亞、東南亞的一條重要通道。
滄海桑田,山鄉巨變。短短幾年時間,巴中全力打造「148」立體交通工程,巴中恩陽機場預計今年通航,巴萬高速開工建設,巴陝高速快速推進,巴廣渝高速已經全線通車,以1個機場、4條鐵路、8條高速公路為骨架的立體交通體系加快形成。
隨著時空距離不斷拉近,「巴中朋友圈」不斷擴展,形成了市域半小時經濟圈、周邊市一小時經濟圈、成渝西三小時經濟圈。巴中正成為四川東向北向的重要交通次樞紐,是聯結「一帶一路」戰略和成渝——關天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成為大西南北上和大西北到達長江黃金水道的最快捷通道。
區位條件改善,讓巴中農產品不斷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佔有一席之地,更在歷次西博會、農博會、渝洽會、茶博會等農業盛會上攬金無數。
「我們一直在跟巴中的茶葉企業開展採購合作,信得過的巴中農產品品質是我們持續合作的基礎,而巴中區位條件的顯著提升更給了我們未來可期的前景展望。」重慶市宸惠商貿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張明甫說。
去年8月23日,巴中出臺《川陝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方案》,當前,全市上下正掀起第三輪交通大會戰,以「148」交通項目為重點,突出「加密、聯網、升級」主攻方向,集中五年時間,全面構建「6631」(即6縱6橫3環1航)綜合交通體系,把巴中建成外快內暢、便捷高效的川東北綜合交通樞紐,以交通大改善支撐發展、厚植優勢。
借勢借力,巴中各縣域農業經濟競相發展,結出累累碩果——五縣(區)均為全國產糧大縣、生豬調出大縣,巴州區、南江縣、平昌縣列入全國肉牛優勢區域縣,巴州區、恩陽區為全國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貸款試點縣,南江縣是國家首批種養結合整縣推進試點縣和綠色畜牧業試點縣,通江縣列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縣;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列入川茶產業重點縣,平昌縣、通江縣、南江縣為全省第三輪現代農業示範縣、現代畜牧業重點縣。
「十三五」期間,巴中將在綠色農業、文旅康養、商貿物流等方面推進綠色價值再造,加快構建三產聯動的綠色產業體系。有巴中經開區綜合園區和巴州文昌、恩陽柳林、平昌星光、南江東榆、通江春在等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的專業園區,有在土地資源供給、環境承載容量、勞動力支撐等方面具有可靠的要素保障,這都充分保證了巴中具備完備的農業產業體系、堅實的承載空間、強大的發展市場。
人和
招大引強 政策紅利催生巴中「綠色崛起」
農業招商,才能讓巴中農業發展迸發最大動力。
作為後發地區,巴中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其良好的區位優勢、獨特的資源稟賦、一流的投資環境,也吸引了國內外農業投資者的目光。七彩林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文軍尤為感慨,多年發展離不開當地產權改革、金融扶助等強有力的支持。七彩林業於2011年落戶南江,依託當地豐富的綠色資源和多樣物種,引進稀有苗木資源及繁育技術,用6年時間厚積薄發,迅速領跑行業細分市場,成為全國最大的彩色產業風景區建設者。
巴中有最適合農業農企發展的「土壤」,而這塊沃土也急切期待著注入新鮮「血液」。
作為革命老區、秦巴山區、貧困地區,巴中備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心關愛,各項脫貧攻堅和支持革命老區的利好政策持續投放,隨著《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等政策出臺,巴中成為國家和省級層面政策扶持的重點區域,同時,國家在首批種養結合整縣推進試點縣、綠色畜牧業試點縣、千億川茶產業重點縣試點方面給予了巴中多項政策支持。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招引農企指明了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去年3月,《巴中市「十三五」綠色農業發展規劃》印發,提出合理布局高山生態農業特色種養區、中山農牧結合優勢產業集中發展區、城郊低山三產融合大宗農產品供給保障區「三大功能區」;提出綠色農業發展實施「八大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基地示範、產業融合培育、質量安全保障、農業科技支撐、智慧農業信息、生態環境保護、農業產業扶貧),加快形成產品生態化、產業園區化、農業信息化、經營資本化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全國綠色有機農產品供應基地。
去年5月,我市印發《巴中市發展綠色農業七大行動計劃》(培優、提質、擴量、品牌推廣、營銷拓展、招商、金融扶農行動計劃),圍繞核桃、茶葉、巴藥三百工程、畜禽水產養殖業等主導產業和主推品種,招大引強培育農業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做大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休閒農業和電商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
我市還將開展小分隊招商,每年在巴中舉辦一次農業產業化專題招商活動;各縣區將把農業產業化招商工作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來抓,每季度在外開展一次小分隊農業招商活動。全市重點圍繞高山富硒茶、川明參產業化開發、川東北水產綜合市場建設、中小型農機開發與製造等方面招商引資,全市農業招商引資年到位資金15億元以上。
巴中人更是真正看重農業企業、真誠對待農業企業、真心維護農業企業。我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投資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了多項扶持辦法,為巴中破解農村瓶頸、調優農業結構、加快農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市高度重視招商引資,每季度召開一次外來企業和民營企業協調服務座談會,實施企業審批手續代辦制、收費下限制等推進機制。成都巴中協同發展戰略啟動、擴大開放促進投資19條政策出臺、大力推行優化政務服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投資環境更加優良。
政策紅利疊加,催生巴中成為政策扶持、項目傾斜的窪地,綠色崛起、後發趕超的熱土。
近年來,巴中先後入選「中國十佳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最具綠色(旅遊)投資價值城市」「中國現代物流示範城市」「中國十大發展魅力城市」,入圍「中國區域投資營商環境榜」。
綠色的巴中,活力無窮;開放的巴中,商機無限。綠色崛起正當時,良好的口碑正讓巴中農業「走出去」「引進來」底氣十足,步履鏗鏘。(記者 趙尉伶/文 夏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