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裡有小學生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現在的新教材——部編版語文,不好學!沒錯,跟之前的蘇教版、人教版老版教材相比,現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確實要有難度一些。但是有難度也意味著踏實努力的孩子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行成更好的學習能力。拿我們二年級最近的專項複習:部首、筆順、結構練習來說,很多孩子在完成習題後,家長都會對其中一些生字懵圈:這個字我學的不是這樣筆順寫的,好像查字典也不是這個部首啊!
下面,二年級小學生的練習題告訴你:這些生字的筆順和部首,你可能真的都寫錯了!
先說部首吧!
就拿這個「戴」來說吧!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是:部首是「戈」啊!是的,部首查字法查「戈」確實能查到,但是在字典中有一個小細節:依該部首查到的生字右上角帶小圓圈的,則該部首是非規定的歸部。
查字典之後,就會發現,「戴」按「戈」查到的字,右上角帶小圓圈。而按「十」查到「戴」字,右上角不帶小圓圈。翻閱了數本教輔資料,也確定「戴」的規範部首為「十」,而不是「戈」。
再比如「向」,我們都知道半包圍結構的生字,部首大多取外不取內,但是這個「向」的部首竟然是裡面的「口」,真是讓很多家長和剛備課的老師大吃一驚!
還有很多獨體字,「兩」「更」取第一筆,而「皮」「車」的部首確實本身。真是讓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摸不著規律。其實,獨體字的部首有這樣一個規律:能當部首的查本身,不是部首的獨體字查第一筆。當然,這只是一般規律,也有特殊。
再說筆順吧!
「巨」我小時候學的筆順是這樣的:橫、豎折、橫折、橫。但是現在正確的筆順是這樣的:橫、橫折、橫、豎折。是遵循了先裡後外的筆順規則。
「報」的右半部分,大多數人會第一筆寫豎,而正確的筆順是先寫橫折鉤再寫豎。
不過大概是幾十年的筆順寫習慣了,現在一時半會要改還真是難!
還有「片」,小孩子特別容易把第二筆寫成「橫」。我不知道小時候正確筆順是否和現在一樣,也不知道是老師教錯了還是我自己學錯了,我記得的筆順一直是:撇、橫、豎、橫折,現在也是錯的。
同樣,「奶」字的右半部分,大多數人會思維習慣,先寫左邊的撇再寫右邊的橫折折折鉤,其實,正確的筆順是這樣的: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撇。
有的人說,筆順和部首沒必要細究,只要字能寫對就可以了。這話也沒錯,但是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生字,能提高書寫效率。掌握正確的書寫規則和部首查字法的規律,能為課外識記、書寫生字打下基礎。同時,從小養成認真、細緻、深入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