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熱衷網絡佔卜不是「迷信」那麼簡單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不要以為迷信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幾年,在各種佔卜App、網站註冊的青年數量激增,以「水逆」為代表的佔星術語紅極一時。越來越多的彷徨青少年加入網際網路佔卜的行列。「心理學+塔羅牌」火熱出爐的配方聲稱能夠「療愈你,不再有苦惱」。然而,《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佔卜者是心理學在讀生或畢業生,有些是廣告從業者和編劇。他們從事佔卜只是因為「來錢快」。知情人士稱,這一行「門檻低,從業者越來越多……有神婆一年『坑』出一套房」。

  不只是從業者來源混亂,看似風生水起的網絡佔卜行業,可謂魚龍混雜,不僅充滿話術,其背後甚至有詐騙、傳銷等嫌疑。如在一些大四學生的朋友圈,記者發現了「代理價500元降至299元」「周返點15%」等字眼,以及「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先交代理費」等疑似傳銷的做法;而部分佔卜網站、微信連結還安裝「後門」程序進行詐騙,或通過微信斂財後跑路。

  一定程度上說,網際網路時代的佔卜熱,不過是傳統的「老把戲」與網際網路語境下的營銷話術相結合的產物。諸如「打造完美人設,購買粉絲偽造反饋;說好幫我預測未來,給完錢就人間蒸發」,實質就是以佔卜為噱頭收割韭菜,這與其他類似的網際網路吸金術並無本質區別。當然,在網際網路的包裝下,它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尤其是把部分年輕網友發展為自己的擁躉,比如這個群體或許會對傳統的「算命先生」嗤之以鼻,但「水逆」「星座」「知識付費」之類的話語,又很容易被接受。更有甚者,一些App還推出「AI面相」「大數據算命」等小程序,於是,本被打入「迷信」之列的佔卜,又在種種新概念、新話術的包裝下「還魂」,成功吸引年輕人「入套」。

  當然,此事的複雜性在於,它不僅是部分年輕人「迷信」這麼簡單。一方面,一如星座文化在大學生等年輕群體中的流行一樣,網絡佔卜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一種流行的「亞文化」,它可能成為某個群體的標識,在一定的圈子內有著較高的認同度,扮演著「社交符號」的角色。這種特徵,決定了要打破這種圈子認同,需要有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交流,比如與其單純批評年輕人也「迷信」,不若真正了解他們在想什麼。這是一些大學社團或者是社會公益組織可以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正如專家所說,在當前的社會壓力下,年輕人的心理和思想層面,確實需要有正常的減壓、療治渠道。網絡佔卜未嘗不是某種減壓緩衝機制缺位下的「代替品」。因此,構建一套普及化的社會心理救助機制,包括開展正常的心理教育,提升年輕個體的心理自愈能力,確實很有必要。

  對監管部門和平臺來說,有突破法律邊界之虞的網絡佔卜的流行,也應及時納入到規範管理的範疇,不能等其釀成大的詐騙案或者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之後,才匆忙推出幹預機制。像業內人士所指出的,除少數詐騙金額巨大的案例被公安機關「盯上」,其餘大部分糾紛少有人管,這種局面就應該終結。

  因此,只是將網絡佔卜定義為「迷信」,可能並無助於遏制其「流行」。它背後所對應的網際網路文化背景下所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精神狀況,以及種種亞文化衍生背後的社會心理基礎,或許更值得關注。  (朱昌俊)

相關焦點

  • 【網信說】佔卜披上網絡「外衣」,一樣不靠譜
    ……從微博裡的「知名佔卜大師」到線上網站,從各種佔卜手機App再到公眾號和朋友圈,因為披上了網際網路的「外衣」,一度見不得光的封建迷信佔卜算卦,竟然在一時間「吸粉」無數,而且被「俘獲者」以青年人居多,甚至不少人還擁有著高學歷。年輕人熱衷網絡佔卜。圖為聊天截圖。來源:中國青年報網絡佔卜靠不靠譜?
  • 網絡佔卜算不出未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與傳統的迷信騙局相比,網絡佔卜以塔羅牌等源自西方的佔卜形式為賣點。一方面是它有來自西化的前衛包裝,加上網絡佔卜從業者會通過虛假的確定性,誘導參與者深陷其中,最後通過心理操縱進行詐騙。另一方面則離不開所謂佔卜的「準」,這些「網絡大師」許多通過購買「水軍」,或者利用虛假的對話截圖裝扮朋友圈,營造自己算得很準的假象,就此靜等願者上鉤。
  • 月入十萬的塔羅牌生意:現代年輕人都那麼「迷信」嗎?真相恐怕不是...
    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塔羅牌(TAROT)」,是他們問詢「運勢」的獨特方式。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那麼熱衷「塔羅牌佔卜」?這正是我們要解開的「謎團」。  迷信行為?  顧客在塔羅師妙妙對面落了座,拋出了他的問題。
  • 為什麼當代年輕人更熱衷算命?
    但由於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少之又少,無法用現代科學去解釋這其中的玄妙邏輯,算命、佔卜自然就被扣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身為佔卜愛好者的曲奇,也認為這和封建迷信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曲奇看來,封建迷信基本是用傷害他人、散盡錢財等手段來幫助自己,明顯是糟粕,而佔卜卻可以給人帶來支撐下去的力量
  • 公益迷信:年輕人流行的水逆退散新方法
    近年來,「日常迷信」走進年輕人的生活中。除了轉發錦鯉、星座運勢之外,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一些「奇形怪狀」的迷信儀式。b站上超百萬的塔羅牌佔卜「互動視頻」越來越多。還有一群年輕人,選擇聚在視頻平臺上觀看薩滿「跳大神」直播。各地的「轉運小店」也開始出現在年輕人們的打卡列表上。甚至,豆瓣上還出現了「月經廟」,近萬名女生在此祈禱每月按時來姨媽。
  • 斬斷網絡迷信傳播的黑鏈條
    添加微信掃一掃,百元為你解分曉」……當數位化生活闖入人們的眼帘時,網際網路佔卜也熱鬧了起來。 相比傳統的路邊算命攤,這些網絡佔卜「業務」涉獵更廣,從中國傳統的周易八卦到民間流傳的測名、解夢,甚至還有西方傳來的星座、塔羅。是什麼人在從事網絡佔卜,網友為什麼會相信虛無縹緲的命運,如何從源頭整治網絡迷信?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月入十萬的塔羅牌生意:現代年輕人都那麼「迷信」嗎?真相恐怕不是你想的那樣……
    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塔羅牌(TAROT)」,是他們問詢「運勢」的獨特方式。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那麼熱衷「塔羅牌佔卜」?這正是我們要解開的「謎團」。迷信行為?它是西方古老的佔卜工具,中世紀就流行於歐洲,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周易》,其起源則「是個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全新的經濟形態、生活形態乃至社交形態也應運而生,日趨複雜的體系下,不確定性也席捲著每一個人。都市生活強調個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多止步於淺層,而作為個體,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心力和定力去消化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
  • 網絡「佔卜」,是「算命」還是「算錢」?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算命」服務開始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來年「運勢」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戳↓↓↓不管是好奇「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男朋友」,還是想知道「能否順利升職加薪」,只需要在網際網路上簡單操作就能「預知未來」,不少年輕人正通過線上佔卜獲取「人生指引」。
  • 網絡佔卜亟待全方位阻擊
    從線上網站到手機App,從公眾號到朋友圈,「星象佔卜」「塔羅牌佔卜」「水逆」等佔卜術語出現的頻率變高。佔卜算命借著網際網路搖身一變,成了當下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方式。在新思想薰陶下長大,「星象青年」們為何信起了佔卜算命?披上科技外衣的網絡佔卜真的可信嗎?
  • 當代年輕人實用主義「迷信「實錄
    算命,好像是一個與年輕人不搭的詞語。提到算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算命先生、生辰八字,以及年代久遠的種種迷信。而普遍受過更高教育的年輕人更容易與「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人生我作主」這種信念聯繫在一起。然而,也有例外。
  • 生活壓力大,香港年輕人在迷信中尋找安慰
    這些迷信活動,似乎和香港的現代化格格不入,但如今的趨勢卻是:不止老一輩相信,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也開始熱衷於這些「迷信」。香港《南華早報》7日以《風水,算命先生和星座:年輕的香港人在迷信中尋求安慰》為題,指出這種趨勢背後,反映的是香港年輕人的壓力和「不安全感」。
  • 熱衷星座是迷信還是消遣?把握好度最關鍵
    近年來,熱衷星座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其中女性更是佔了絕大多數。星座作為一個流行話題,已經成為一些都市女性交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麼,女性熱衷星座,究竟是迷信還是一種消遣?該怎樣來正視這種現象呢?  都市女性的流行話題  在飯桌旁,在辦公室裡,星座無疑已經成為一些都市女性最流行的話題。
  • 老一輩的迷信與當代年輕人的玄學
    有精神問題的人,往往會被迷信的人誤認為是魔鬼、靈魂上身,或是做了惡事被懲罰。除此之外,老一輩還有些玄乎的說法,在年輕人眼裡也都被自動歸類為迷信行為。像什麼傍晚的時候,如果聽到有人在遠處喊你,一定不要應,不然可能被招去了魂;不能在室內打傘,不能從別人褲襠下穿過,會長不高;小孩子不能玩剪刀,不然家裡會不合,父母會經常吵架;千萬不能踩到糧食,不然會遭雷劈等等。
  • 網絡佔卜大興!能成下一個創業風口嗎?
    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原本國內佔卜使用的八字、生肖、姓名、掌紋、面相等,加入了星座、塔羅牌、血型等新元素。而網際網路基因的融入,讓佔卜呈現更多的形式。不僅更加方便快捷,也增加了諸多娛樂特性。大眾對網絡佔卜的需求、熱衷,催生了當下網絡佔卜熱潮的興起。而嗅覺靈敏的創業者自然蜂擁而至,紛紛盤踞在微博、微信中,在網絡佔卜層面發力。那麼,網絡佔卜真能成為下一個創業風口嗎?
  • 被網絡佔卜請君入甕,收割的不止是智商稅
    每臨年末,總有不少人熱衷張羅自己的「來年運勢」,他們最糾結的就是新年會不會時來運轉。現實反覆佐證,佔卜算命之類純屬迷信,非但從來不遂人願,多半時候還有可能成為騙子請君入甕騙財騙色的騙術,甚而引發無妄之災和不測悲劇。悲催的是,信息化、高科技在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網絡迷信騙局準備了「馬夾」。
  • 【面試】熱點標註版--網絡佔卜
    讓年輕人覺得「特別懂我」,在將眾多年輕人蠱惑得走火入魔、趨之若鶩之時,「大師」的招牌、威望也通過購買粉絲、大做廣告而與日俱增,貨真價實的真金白銀源源不斷流入佔卜師的腰包,成為一些人快速致富的捷徑。其實新一代佔卜師不過是將封建迷信的腐臭糟粕披上「心理學」「星座」「網絡」的現代馬甲,花言巧語,蠱惑人心,具有極大的欺騙性,終極目標就是斂財。
  • 老一輩的迷信和當代年輕人的玄學
    年輕人的玄學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人提到迷信,不僅僅是對迷信中的糟粕文化、腐蝕人們的精神信仰的文化感到嗤之以鼻,而是以偏概全的覺得迷信是一種落後的、消極的思想。提到迷信,也總會不由自主將矛頭指向老年群體。然而奇怪的是,據中國科協發布的《第三次「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的抽樣調查」報告》數據表明:在中國,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非常相信」或者「有點相信」算命。
  • 沉迷線上佔卜的年輕人,人生不能靠玄學
    不管是好奇「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男朋友」,還是想知道「能否順利升職加薪」,只需要在網際網路上簡單操作就能「預知未來」,不少年輕人正通過線上佔卜獲取「人生指引」。(11月25日新華社)線上佔卜是佔卜術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產物,它包括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周易測算、八字算命等等。這類佔卜廣泛地存在於社交媒體、網店、手機軟體、視頻和直播平臺等地。
  • (生活觀察)透視線上佔卜的亂象|網絡詐騙|算命|透視|塔羅牌佔卜|...
    新華社重慶11月25日電題:透視線上佔卜的亂象新華社記者吳燕霞、陳青冰不管是好奇「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男朋友」,還是想知道「能否順利升職加薪」,只需要在網際網路上簡單操作就能「預知未來」,不少年輕人正通過線上佔卜獲取「人生指引」。
  • 從遊戲娛樂走向騙財牟利,亂象叢生——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在各大媒體上網絡佔卜的服務比比皆是,測姻緣,八字算命,測運勢等等,還有號稱用人工智慧,人臉識別,手相等高科技佔卜,套路層出不窮,老年人很容易受騙,網絡佔卜有哪些套路?年輕人如何看待網絡佔卜?年底將至,不少人開始為自己的「來年運勢」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