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十萬的塔羅牌生意:現代年輕人都那麼「迷信」嗎?真相恐怕不是你想的那樣……

2020-09-16 南都周刊

文 |石若蕭

轉載自有意思報告(ID:youyisi_cn)

已獲得轉載授權

有個段子說:少壯不努力,長大怪水逆。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塔羅牌(TAROT)」,是他們問詢「運勢」的獨特方式。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那麼熱衷「塔羅牌佔卜」?這正是我們要解開的「謎團」。

迷信行為?

顧客在塔羅師妙妙對面落了座,拋出了他的問題。

「順時針洗牌,摞起來,用你不寫字的手,這一疊放這兒,這一疊放這兒……好,心裡想著問題,抽三張。」妙妙指示道。

顧客很順從地照做了。他面臨的情況是,今年疫情以來,自己的生意虧了不少,原本的擴張計劃也被迫推遲。如今一年快要過完了,他想知道自己在剩下的時間裡還能不能再掙上幾筆快錢。

根據牌面顯示的結果,妙妙做了解釋:「你今年接下來整體平順,沒有大的波動,在11月的時候可能會有一筆小財,但要把握住機會,不要跟合伙人產生爭執。」

顧客的好奇心被點燃,開始追問起具體的情況來。他拿出手機,掃了店鋪的二維碼,又購買了五個問題的套餐:他手中的生意分為好幾個不同的業務板塊,他想知道每一個板塊具體的收益情況。

塔羅牌,隸屬於西方神秘學的範疇,算得上是一門古老的技藝,被認為能夠預測命運的走向。就百度百科的資料總結:所謂「塔羅」是由「TAROT」一詞音譯而來,被稱為「大自然的奧秘庫」。它是西方古老的佔卜工具,中世紀就流行於歐洲,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周易》,其起源則「是個謎」。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全新的經濟形態、生活形態乃至社交形態也應運而生,日趨複雜的體系下,不確定性也席捲著每一個人。都市生活強調個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多止步於淺層,而作為個體,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心力和定力去消化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於是各種形態的佔卜師開始出現,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對抗生活的無序。

這個行業在發展的同時也頗具爭議。很多人對其嗤之以鼻,認為其儘管是光鮮亮麗的舶來品,但也脫不開「封建迷信」糟粕本質。

但問題真的這麼簡單嗎?

一名顧客坦承,其實佔卜師也不乏有算錯的時候,但自己來這兒,也並不是真的全信,更多時候就是為了求個心理安慰。

「有些東西吧,平時也不好找身邊人聊,自己憋著會憋出毛病,所以就來了這。再說。他們家比心理醫生還是便宜多了。」他說。

妙妙則乾脆覺得,很多問題,其實顧客來問的時候心裡就已經知道答案了。佔卜只不過走是個形式,去引導客戶承認自己心裡不願意承認的東西,僅此而已。

緩解焦慮

花塔羅創始人君君表示,從統計的角度,前來諮詢的客戶男女比例大約是2:8,至於諮詢的問題,則基本離不開三個主題:感情、財運和健康。出於職業道德和風險考慮,健康問題她們一概不接,而是會建議客戶去正軌醫院諮詢醫生。

「這個肯定不能亂說,醫生畢竟比我們專業多了。」

就君君的觀察,男女諮詢者的行為模式差異明顯。大多數女性客戶其實並不是真的相信牌面計算得出的結果,而往往是碰到了感情問題,心裡憋悶,想要找人傾訴;而男性客戶更多則是想要一個確定的答案,然後藉此做下一步的決策,「信」的成分反而更多。

她舉了一個年齡40來歲的中年女人為例。這位顧客是她家的長期客戶,從自己最初在西單入行伊始,就前來諮詢了。兜兜轉轉這麼多年過去,這名顧客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另一半,總是處在憂鬱狀態中,有一段時間,她每天都過來和君君聊天,詢問自己的事業發展如何,自己未來還有沒有可能找到合適老伴之類的問題。

一次佔卜中,這名顧客向君君說出了心裡話:其實我就是想找個人陪我聊天,沒有別的意思。我覺得找你們比心理諮詢便宜多了。

「所以我覺得,這個業態可能會比心理諮詢,甚至比普通的算命還要更加豐富一些。」君君說。

價格的確是有競爭力的。妙妙的收費是110元一個問題,如果一次性購買五個問題,則可以享受套餐價468元。相比之下,心理醫生則是按小時收費,根據水平、資歷和名氣大小的差異,價格從三百到數千元不等。而且為了保證諮詢效果,往往需要提前預定數個療程。

不過,佔卜和心理諮詢依然有著本質不同。後者更多是對人進行「向內」的挖掘,主要是通過對話,從諮詢者的原生家庭、童年經歷等角度出發,來探討其目前的行為成因,解決情緒控制、戀愛等諸多問題。但佔卜師的回答更多是「向外」的:無論模糊還是精確,她們都會給出一個大致的結果,然後引導著客戶在不確定中摸索著前進。

以顧客常來諮詢的感情問題為例,塔羅牌除了會對來訪者進行疏導,也往往會針對第三方做出一定判斷,而這恰恰是心理醫生不會輕易做出的舉動。

前述顧客介紹,在他看來,佔卜很多時候會起到一個心理暗示的作用:如果佔卜得出的結果是好的,那麼就製造了一種希望感,他做這件事的動力也會更強,成功概率更大;如果得到的結果是壞的,那他對這個方向則會感到灰心,不再推進,事情自然大概率就成不了了。某種程度上,這構成了一個自我驗證的循環。

但這個過程中,倘若和客戶的關係不是特別熟悉,佔卜師也儘可能會趨向於將結果說得模糊,鮮少給出「是」或「否」的確定性答案。這其實也是一種基於風險的考慮:萬一說錯,不光有可能喪失客戶的信任,還有引起糾紛的風險。

就像流傳數千年的打卦算命一樣,相比卦象本身,這門藝術更重要的,其實是術士們多年走街串巷練出的「觀人」本事,背後考驗的,其實更多是佔卜師的綜合積累。

積累來自於兩方面:一是自身的閱讀、經歷和思考,這是主動的求索;二是從大量客戶樣本中總結得出的規律,這是被動的接受。通常來說,佔卜師從業年頭越長,性格越敏感,越耐心,對人性的了解越豐富,給出的建議也就越準確。

小眾產業,但收入頗豐

心理診療也好,情感安慰也好,無論如何去定義這門生意,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其背後經濟回報的潛力相當豐厚。

君君是2016年入行的,第一家店開在南鑼鼓巷,積累了第一批客戶後,又在西單大悅城開了一家更正規的店鋪。接下來幾年發展迅速,在北京各個主要商場都駐下了點。如今,她在北京有了三家分店,原本計劃著今年開第四家,但疫情來襲,將她原本的擴張計劃打亂了。

君君稱在生意最火爆的2019年,平均每家店每天能產生至少一萬元的流水,而每個月的房租加人工開支僅在十萬元左右,折算下來,每家店每月至少能產生數十萬元的淨利潤。

但今年疫情一來,線下的收入直接腰斬,線上諮詢也比以往少了許多,平均每家店的日流水銳減到一千元左右。賠本運營了將近四個月後,疫情好轉,收入總算回到了鼎盛時期的一半。

「我們這個行業還是跟著整體經濟形勢走的,大家的生意做不好,自然也沒有閒錢花到我們這。」君君坦言。

不過,經濟形勢不佳,大家都在尋求新的賺錢路徑。這個行業成本低、利潤高的特點,還是吸引了不少入局者。近日,抖音等短視頻APP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線上塔羅」的推廣內容。相比傳統的面對面佔卜,這種形式更加簡潔,費用也更低廉。

但入局者眾多,真正賺到錢的人卻是在少數。很多人都忽略了這門生意最大的門檻:並不在所謂「技術」,而是時間熬出來的信任關係。

「如果現在才入行的話,就我的判斷,市場基本上已經飽和了,是沒什麼機會了的。」君君思考了一番,說道。

佔卜師和顧客之間,隨著諮詢時間的拉長,會建立起一種「亦師亦友」的情感聯接:多數客戶都相信,隨著佔卜師對自己的了解日益加深,其給出的建議也會更具參考價值。因此顧客在選定一個佔卜師後,很少會做出換人的決策。

有一名二十來歲的女顧客,每次在妙妙值班的時候都會前來諮詢,平均每隔兩天就要來一次。她的問題基本都集中在情感方面:男朋友出國,兩人很久不聯繫一次,是不是出軌了?兩個人的關係還能不能回到從前?等等。每次要問至少30個問題,花掉兩三千元,耗時長達三小時以上,等到後面的諮詢者等得實在不耐煩了,才終於意猶未盡地離去。

「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問題,不同角度變著法子問。有時候我都勸她,這個問題聊過了,不要再浪費錢了。可她偏不聽。每次和她聊完,牌都軟了,我頭都大了一圈。」妙妙一邊抱怨,一邊向我展示手中那疊因手汗浸潤而邊緣開裂的牌。

但她也坦承,撇開負面情緒的角度不談,從商業角度而言,這種有閒錢,但又缺少心理支柱的「大客戶」其實相當珍貴。只要服務好這一名顧客,每個月就能產生數萬元的穩定流水。性價比相當划算。

就像任何人與人打交道的行業一樣,這個行業也有它獨特的「套路」。一種是「挖坑」,先推薦一個便宜的套餐,但這個套餐的答案只有結果,不給出推導過程,倘若顧客想要求得詳解,就需要另外購買一個價格數千的昂貴套餐;另一種則不以諮詢為主要盈利點,而是用類似於「血光之災」的話術恐嚇顧客,再趁機兜售骨牌、玉佩等高價物品。兩種套路的共性,都在於發掘人趨利避害、刨根問底的性格弱點來牟利。

但君君覺得,這樣的路子走不長。比起這種殺雞取卵的經營思路,她還是希望能培養起數個穩定的顧客群,用更長線的思維來運營這門生意。

雖然疫情對行業造成了一定打擊,但君君還是在繼續找機會尋求擴張。畢竟,隨著經濟發展,都市裡人們的欲望只會越來越大。欲望越大,就越焦慮,就越會希望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抓住某種確定的東西。

(文中妙妙、君君為化名)

你身邊有玩塔羅牌的嗎?

感覺怎麼樣?

給小南點個在看+留言吧~

上熱搜,網友:你能不能跟小學商量好了再出規定?

《上熱搜,網友:你能不能跟小學商量好了再出規定?》

「你就是有病!」,她高中時想開性教育講座被喊停,一年後又被請回學校重新講

《「你就是有病!」,她高中時想開性教育講座被喊停,一年後又被請回學校重新講》

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胖?

《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胖?》

入住大學宿舍就像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會是什麼……

《入住大學宿舍就像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會是什麼……》

END

相關焦點

  • 月入十萬的塔羅牌生意:現代年輕人都那麼「迷信」嗎?真相恐怕不是...
    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塔羅牌(TAROT)」,是他們問詢「運勢」的獨特方式。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那麼熱衷「塔羅牌佔卜」?這正是我們要解開的「謎團」。  迷信行為?  顧客在塔羅師妙妙對面落了座,拋出了他的問題。
  • 月入十萬的塔羅牌生意:「顧客來問時,心裡已有答案」
    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塔羅牌(TAROT)」,是他們問詢「運勢」的獨特方式。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那麼熱衷「塔羅牌佔卜」?這正是我們要解開的「謎團」。他面臨的情況是,今年疫情以來,自己的生意虧了不少,原本的擴張計劃也被迫推遲。如今一年快要過完了,他想知道自己在剩下的時間裡還能不能再掙上幾筆快錢。
  • 月入十萬的塔羅師,收的全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打敗年輕人的,是來自西方的神秘力量我們在西方電影中,常常看到這樣的橋段:在一間色調昏暗的房間裡,一位穿著吉普賽服飾的吉普賽女郎,用塔羅牌來為他人預測未來。至於塔羅牌的起源,至今沒有確切的解釋,比較流行的起源有義大利學說、吉普賽學說和古埃及學說,這些都讓塔羅牌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
  • 年輕人熱衷網絡佔卜不是「迷信」那麼簡單
    不要以為迷信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幾年,在各種佔卜App、網站註冊的青年數量激增,以「水逆」為代表的佔星術語紅極一時。越來越多的彷徨青少年加入網際網路佔卜的行列。「心理學+塔羅牌」火熱出爐的配方聲稱能夠「療愈你,不再有苦惱」。然而,《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佔卜者是心理學在讀生或畢業生,有些是廣告從業者和編劇。
  • 塔羅牌:塔羅牌是迷信嗎?
    那學習塔羅牌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外行人不太了解的人說塔羅牌是迷信,很邪門,是不是需要在晚上的才能佔卜呢?諸如此類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那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塔羅吧塔羅牌真的是迷信嗎?當然不是啦,塔羅牌是西方流傳下來的,是科學的,也是智慧的結晶。那為什麼塔羅牌那麼準呢?
  • 在B站給年輕人算命,是3000萬的暴利生意
    對風水嗤之以鼻的年輕人,迷上了塔羅牌當代年輕人有多野?他們一邊對爸媽拜的風水和佛祖嗤之以鼻,一邊卻偷偷迷上了毫無科學依據的塔羅牌。所謂的塔羅牌,是西方的一種古老佔卜工具,起源一直都是個謎。 塔羅牌由22張大阿卡那牌和56張小阿卡那牌組成。22張大阿爾卡那牌,可以反映不同的人生際遇,是佔卜分析的重點。
  • 當代年輕人實用主義「迷信「實錄
    第一次失戀以後,她去算了一卦,本來已經拋諸腦後,結果多年後想起來,突然覺得很準,從此入了「算命」的坑。和她一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全現在近日採訪的多名對象,大多是因為愛情或者事業上的迷茫,求助於算命。在這個沒有方向感的時代,算命成為他們做選擇的一種方式。比如歆遙,她是一名新媒體公司的高管,管理著公司一塊非常重要的業務。
  • 塔羅牌「致富經」
    那麼,隔著屏幕,抽出幾張牌,在微信聊天界面進行解牌,依靠塔羅師的幾句話透視未來的情感/事業發展,真的靠譜嗎? 關於塔羅牌的原理,目前比較令人信服的是潛意識和共時性原則。 憑藉直覺抽牌,利用的是潛意識。塔羅師會透過佔卜人抽的牌,描繪出其潛在的想法,幫助佔卜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但不會直接給出確定答案。
  • 以前吐槽長輩太迷信,現在年輕人都悄悄在算命……
    小e總笑話上一代人太迷信,但一打開微博,星座博主評論區裡成千上萬條祈福,就連佔星術語「水逆」也成了流行詞,甚至朋友還分享過幾個佔卜師……突然發現:這屆年輕人也開始信命了!01小e打開萬能的某寶,輸入「佔卜」兩個字,在使用塔羅牌、星象進行的推演的網店裡,銷量最好的一個月成交7000多筆,評論多達上萬條。
  • 月入15萬,在線算命師如何給年輕人做心靈大保健
    但現代社會同樣也風險迭生,高空墜物、交通事故、職場PUA、滿倉踏空,普通人的一生仍然很難。 人的命運常常因一些岔路口上的抉擇而發生重大變化,現代社會的流動性讓岔路數量比以前多得多。 舉一個簡單例子,2015年一個在深圳的年輕人,如果在買房和不買房中選錯的話,會讓2020年的自己多掏數百萬首付。
  • 塔羅牌是迷信嗎
    從前有隻小馬想要過河,松鼠說老弟啊那水可深了,我一個同伴就是這河淹死的,墳頭草都兩米高了;老牛說傻小子別聽他瞎掰扯,這水才到腳脖子,過就是了沒事。小馬他媽媽說你自己走走看,然後他發現這水不像松鼠說的深,也不像老牛說的淺。這就是小馬過河的故事。人的路都是要自己走的,聽別人說什麼,或者怕別人說什麼就去做或不去做一些事情,那都不是你自己的人生。不要迷信塔羅牌。
  • 塔羅、八字與星盤:當代年輕人的實用主義迷信觀
    圖片:視覺中國「我每次去雍和宮都是從頭磕到尾,出來之後膝蓋都是腫的。」這是一名年輕許願者的心聲,它引起了全現在對於「年輕人算命」這個話題的興趣。經過調查採訪,全現在發現,現在的年輕人並不是不信命。從微博朋友圈轉發的各種「錦鯉」,雍和宮跪拜許下的種種願望,到對星座學說的深入研究,很多人簡直是玄學專家。
  • 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正在算命
    當東方傳統的六爻八卦致力於通過八字指點人生,來自西方神秘世界、主攻情感的塔羅牌則好像更加受到當代年輕人的青睞。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塔羅牌是英文「TAROT」的音譯,起源於西方,流行於中世紀的歐洲。塔羅牌一套78張,不同的牌面有不同的寓意。塔羅佔卜就是通過組合和解讀牌面來分析預測人、事、物。
  • 為什麼網上「教別人賺錢」的人那麼多,我來告訴你真相
    不知從何時開始,經常看到有微信上都是月入十萬的微商,而且有人在網上曬副業工資高於主業工資,感覺自己的書都白讀了。 以下這些文章標題,你眼熟嗎?
  • 現代年輕人究竟能迷信到什麼程度?
    如果你在街上隨便揪住一個年輕人,問他是否迷信,80%的人都會回答「不」。但是如果你接著問他,會不會在考試or面試or相親前轉發錦鯉,那結果將會是:十個人裡有九個都幹過這件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現代人按需迷信的大型雙標現場。
  • 塔羅牌是不是迷信,不是迷信是什麼?——趙名輝塔羅
    首先來說塔羅牌並不是迷信,至於它不是迷信又是什麼,這篇文章好好說說。塔羅牌是一個佔卜工具,同時也只是一套普普通通的紙牌而已,它本身沒有任何能法力、魔力、能量。它由22張大阿爾卡那牌和56張小阿爾卡那牌組成,是一種針對人、事、物進行分析、預測和提供建議的工具。
  • 網際網路算命,不是個好生意?
    現在的年輕人也開始「迷信」了。疫情、降薪、失業、內卷……2020年或許是這屆年輕人最為困難的一年,無盡的焦慮與壓力之下,他們陷入了失落與迷茫之中,失去了未來的方向。如果此時有人能夠為你指引出未來的道路,你是會走出迷茫呢?玄學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成功進入了年輕人的生活當中。
  • 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正在算命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除此之外,塔羅牌佔卜者不同於中國傳統的老先生,相反,這個領域的佔卜者以年輕人居多,其中不乏年輕而面容姣好的小哥哥小姐姐。我猜這是塔羅佔卜在社交媒體上吸引著大批同齡人的原因之一。年輕人扎堆的微博、抖音、b站都是塔羅牌的主戰場,上面各種塔羅佔卜帳號粉絲眾多,令人眼花繚亂。
  • 塔羅、八字與星盤:當代年輕人的實用主義迷信觀
    作為北京市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這裡可以看見許多前來許願的年輕人,他們或許不懂宗教,但是願意為了自己升職加薪脫單暴富健康平安的願望進行一番虔誠禱告。「我每次去雍和宮都是從頭磕到尾,出來之後膝蓋都是腫的。」這是一名年輕許願者的心聲,它引起了全現在對於「年輕人算命」這個話題的興趣。經過調查採訪,全現在發現,現在的年輕人並不是不信命。
  • 塔羅牌是迷信嗎?我來為你解答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佔卜經驗的佔卜師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塔羅牌不是迷信,而且它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塔羅牌更多的是一個心理的映射,它在榮格那裡完成了「預測佔卜」到「心理學研究」的跨越塔羅牌可以讓人更準確地認清自己,它每一張牌面都有特殊的含義,這些牌正是我們內心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