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院之寶」——大家選出來的「清宮三寶」

2021-01-13 文蘊人生百態

「瀋陽故宮」是努爾哈赤定都瀋陽時開始興建的帝王宮殿,後代清帝由又進一步擴建。滿清入關之後,定都北京,瀋陽成為陪都。但作為清朝興起之地,瀋陽故宮仍極受清帝王重視,後代清帝多次巡遊故地、拜祭祖先。

瀋陽故宮藏有大量的清宮廷御用器物,以及清皇室搜集的各類珍品。

隨著清王朝覆滅,瀋陽故宮收歸國有。1926年,在此開始籌辦博物館。抗戰時期,館藏文物部分南遷,而流落各地。新中國成立後,改稱「瀋陽故宮博物館」。1981年,正式定名瀋陽故宮博物院。

瀋陽故宮博物院主要以清宮廷珍藏為特色,展示滿清帝王及其族群發展的相關歷史。

2006年時,瀋陽故宮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專家從2萬餘件館藏文物中,評選出10件作為「鎮院之寶」。

2019年的時候,瀋陽故宮博物院舉辦了「百姓最喜愛的三件文物」的評選活動。先從10萬件館藏文物中選出100件作為備選,然後讓觀眾據此投票,最終選出三件深受大家喜愛的文物。這次活動全民參與,選出的文物自然是大家眼中的名副其實的「鎮院之寶」。

下面說說這三件百姓眼中的」鎮院之寶「。

一、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

全椅通高119.2釐米,椅座高57釐米。這把鹿角椅,椅背為鹿角製成,其他部位為木製。所用鹿角巨大,估計是麋鹿之角。鹿角椅的靠背正中,精心雕刻著乾隆皇帝御製詩一首。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女真人精於騎射,而且在外出狩獵或者外出交戰時,若意外獲得走獸或者飛禽,往往被視為吉兆,所獲獵物往往被視為上天恩賜。以鹿角作為座椅的配件,顯示清朝滿族皇室的自身的民族特性,也成為滿清入關後歷代清帝製作座椅的模本。

二、清金漆九龍「紫氣東來」匾

木雕、銅字。此匾為清乾隆皇帝親筆題寫。匾為長方形,四周為雲龍紋飾,共有九條雕龍。匾內沿為深紅色,匾心為洋藍色平面,中間鑲有銅製乾隆帝御筆行書「紫氣東來」四字,題字上部中央有陽文篆書「乾隆御筆之寶」璽印。

此匾由清宮內務府製造,乾隆二十二年由京師送至盛京,一直懸掛於鳳凰樓下。後因清理、保護收藏於瀋陽故宮「匾額館」展廳。2019年4月此匾重新掛回鳳凰樓正門,以恢復歷史原貌,實現樓匾合一。

三、清乾隆掐絲琺瑯甪端

清乾隆朝宮殿陳設品、實用器。通常放置於大殿內兩側堂陛之上,用以焚香和威懾殿堂。

甪端是一種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

相關焦點

  • 安徽博物院八大「鎮院之寶」——「八大國寶」
    古老的青銅文明,獨具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雅致的紙墨瑰寶等等,安徽博物院帶我們進入了一個曾經古老輝煌的過去時光。安徽博物院由新舊兩個展館組成。舊館建成於1956年,蘇式建築,位於合肥市安慶路。新館建成於2011年,徽派建築風格,古樸典雅,位於懷寧路。安徽博物院現有館藏文物22萬餘件(套)。其中有八大國寶級文物為其「鎮院之寶」。
  • 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是八大國寶之一,已有九千年歷史
    巍巍華夏,擇中建都,中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群雄並起,河南省博物院藏書豐富,真令人嘆為觀止。由於重修閉館五年,這一次重新開館絕對是誠意十足,九大鎮館之寶,除了雲紋銅禁在休息保養,其他都在展出,還有很多難得的國寶一起展出。
  • 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四神雲氣圖》迎來數位化「新生」
    8月10日,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的《四神雲氣圖》迎來了數位化「新生」,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了數位化採集與梳理,這也是首次系統地將面積高達16.8平方米的《四神雲氣圖》以600dpi的超高精度完整記錄下來。《四神雲氣圖》的「前世今生」「我有20多年沒見過這幅壁畫了,今天再次看到它,特別激動。」
  •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紫檀雕蓮荷紋寶座
    故宮文物編號:故〇〇二〇八七八四底帳名稱:紫枟彫荷蓮寶座(對)文物級別:一級乙◎長九八釐米寬七八釐米高一〇九釐米◎故宮博物院藏◎清宮舊藏● 「寶座」一詞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出現,最初僅是表意尊崇的美稱,隨著皇權加強,變為御用坐具的專門稱謂。
  • 瀋陽故宮博物院館藏諡寶與諡冊,其中2個屬於皇太極的皇后
    此寶為同治元年(1862)清宮內府遵旨鐫刻而成。寶上部為雙交龍紐,紐上系明黃絲繩。諡寶文字為滿、漢文合璧,均為朱文,右側為漢文篆書三行,左側為滿文篆書三行。其文為「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聖睿皇后之寶」。諡寶外包明黃織金四則團花暗雲紋錦包袱皮,用雙層龍鳳紋金漆套盒盛裝。該寶於同治七年由北京送至盛京太廟尊藏,清末民國時期存於瀋陽故宮崇謨閣內。
  • 現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看深藏宮中、秘而不宣的皇家寶器
    故宮博物院藏有豐富的法器類文物,尤以藏傳佛教法器居多,這些文物對於認識和了解清宮廷的物質文化、皇室的宗教信仰有著重要的意義。澎湃新聞獲悉,12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是繼去年「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之後的再度合作。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從「四個故宮」建設體系到使命與擔當
    歷史上故宮博物院已經進行過五次大規模的清理。第一次是清室善後委員會成立後逐宮逐殿的清點清宮藏品,此次工作自1924年底持續到1930年完成,出版《故宮物品點查報告》28冊,據統計當時文物數是117萬餘件套。第二次是故宮南遷文物於1950年起分批北返後,於1954年至1965年分兩階段進行的文物清理。
  • 瀋陽|大清的盛京還是民國的奉天 你最中意哪個?
    瀋陽故宮|壯麗輝煌的清宮,隆冬的古城盛京瀋陽故宮博物院「孤寂百年的紅牆呀讓她們再也回不去想回的家富麗堂皇的宮闕呀多少端莊女子翻不去的難」大政殿瀋陽故宮博物院與其糾結色彩太多 不如選擇黑白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
  • 春節期間瀋陽故宮推出十二生肖文物展
    央廣網瀋陽2月15日消息(記者徐志強)由瀋陽故宮博物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吉犬賀歲——十二生肖文物展」春節期間將在瀋陽故宮師善齋開展。展覽將持續到3月12日。本次共展出瀋陽故宮博物院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珍藏的與生肖相關的陶瓷器、金屬器、玉器、木雕、繪畫等精品文物27件套,年代跨越宋、遼、清、近現代,其中一些文物系首次與觀眾見面。其內容以十二生肖文物為載體,解讀文物生肖背後的寓意,以及生肖與人類的故事。展覽中,4隻可愛的瓷狗格外引人注目。
  • 初代故宮人那志良:95年前,故宮博物院如何典守文物?
    那志良既是故宮文物的典守人,又是故宮博物院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由那志良創作出版的《故宮五十年》,以192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為開端,再現了故宮博物院自成立以後近半個世紀的動蕩歲月,涵蓋了故宮文物清點造冊、國寶疏散後方、文物出國展覽、文物運臺等諸多重要歷史事件。其中,有關抗戰期間百萬件國寶在戰火中南渡北歸、西遷東還的部分經過,更是首次在大陸披露。
  • 終極鬥羅13冊:史萊克鎮院之寶是啥?萬年前娜娜特意留給軒宇的
    二明雖然沒給軒宇魂骨,卻告訴他一個消息,這個消息比魂骨還值錢,那就是史萊克內院供奉著一個鎮院之寶,非常適合他。可氣的是,二明學會了唐三說話說一半的風格,並沒有說鎮院之寶到底是啥。看到這裡不少漫迷都已經猜到了,這個鎮院之寶就是超神器 - 龍神之心。很多漫迷覺得,龍神之心不是在大明二明手裡嗎?怎麼可能會是龍神之心,這個鎮院之寶是說的白銀龍槍吧。
  • 2020年《故宮日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發布
    8月26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8月26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8月26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 用7年時間「重建」故宮
    據央視新聞微博消息,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今日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2年1月10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時日,由文化部部長蔡武在故宮博物院宣布了這一任命。
  • 故宮藏100餘件法器展在京揭幕 將持續至2021年3月14日
    原標題:故宮藏100餘件法器展在京揭幕法器類文物是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極少展出,因而不為外界所知。12月15日,「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嘉德藝術中心開幕,展覽所選100餘件法器文物大多是乾隆時期的藝術精品,充分展示了清代宮廷的最高工藝水平。
  • 竹上貓|品牌營銷——「故宮博物院」
    說到故宮博物院,你一定覺得咱們今天聊的東西挺大,挺正經的其實不是的,咱們今天啊,聊的不是故宮的歷史也不是故宮的景點,咱們今天聊聊故宮博物院這個小機靈的品牌營銷。2019年4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了。你也許在這之前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過在他在任期間故宮推出的創意。
  • 2019故宮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主題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為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於2019年1月7日開幕。1月8日起,「過大年」展在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
  • 臺灣親子遊之臺北篇----故宮博物院、士林官邸
    我們大致了解1948-1949年從大陸帶過來許多寶貝,在倉庫裡沉睡了十幾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成,1965年正式展示,由於寶貝眾多,只能分批展出,嘉義的故宮南院2015年底正式開放。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品文物大多在臺灣,也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看到他們保存完好,我們也很欣慰。
  • 故宮博物院自5月1日起有序開放公告
    ,故宮博物院自2020年5月1日起有序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午門城樓、東華門城樓、神武門城樓及相連城牆暫不開放(見故宮博物院疫情防控期間開放示意圖)。開放的原狀陳列殿宇採取殿外護欄隔離的參觀方式。
  • 故宮博物院藏四僧書畫展開展
    八大山人貓石花卉圖卷國際在線消息(記者丁旭):「故宮博物院藏四僧書畫展」5月拉開帷幕,集中展出「清初四僧」弘仁、髡殘、八大山人、石濤的典型書畫作品。展覽將持續至6月28日,觀眾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可免費參觀。
  • 故宮博物院也是自負盈虧單位,館長低調的說前年只有15億
    從沒想到中國企業家年會的現場這位大咖竟然如此之大,掌管著全北京面積最大和房屋數量最多並且在北京正中心的故宮的掌門人。很多人都想不到為什麼故宮博物院院長會來參加中國企業家年會並成為演講嘉賓,當聽過院長的演講後無不佩服這個上了年紀的老人,這個故宮的掌舵人竟然還有一腔熱血並將故宮再次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