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嘉佳說我矯情的人不懂我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升級版
湖南文藝出版社供圖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睡前故事」讓33歲的張嘉佳在微博上爆紅,創下超4億次點擊閱讀紀錄,該書上架的第一天就賣斷貨。
近日在《全世界》一書升級版發布會上,張嘉佳更宣布書中的《擺渡人》將由王家衛執導、他本人擔任編劇。日前正忙於劇本創作和在《非誠勿擾》擔任嘉賓主持的張嘉佳接受京華時報專訪,談及半年200萬冊的書界明星級銷量,張嘉佳稱自己並不算「一夜暴富」。張嘉佳稱所謂的「成名」沒有給他帶來心態的變化。他很慶幸是這個年紀實現別人眼中的『成名』,「如果年輕一些,我可能會浮躁,會想著馬上去買車子、房子,去玩兒,但現在不會。」
京華時報記者高宇飛
成名
每個睡前故事都是劇本大綱寫法
在出版《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以下簡稱《全世界》)之前,張嘉佳是西祠胡同人氣寫手,出版過《幾乎成了英雄》等長篇小說。從南京大學畢業後,他一直從事自由職業,擁有電視臺編導、編劇、作家多個身份。
從2013年張嘉佳32歲生日那天起,他開始在微博上連載自己的「睡前故事」,「過完32歲生日後我開始撰寫《全世界》的故事,當時離自己上次動筆已經隔了三年多,起初是想做一系列的人物,用短篇恢復一下語感。陸陸續續寫了幾篇後,有新的想法,根據工作需要,打算做個劇本可以使用的故事。」書中有至少五篇故事被電影相中,張嘉佳坦言,每個故事3000多字其實是標準的劇本大綱的寫法。
這些短篇故事吸引了無數粉絲深夜守候,在故事中找尋自己的影子。故事集結成的《全世界》在新書全國上架的第一天噹噹、亞馬遜書店均斷貨,首印二十萬一日告急。
經歷
婚變後兩年靠旅行治癒
2011年是張嘉佳人生的轉折點。這一年他編劇的《刀見笑》(烏爾善執導)提名金馬獎,從臺北回到南京後,張嘉佳的婚姻卻發生了變故。此後兩年,張嘉佳的事業陷入空白期,靠旅行治癒。有半年時間,張嘉佳稱「醉倒在酒吧和客廳不下一百次,活活用啤酒增肥15斤」。老友爆料,張嘉佳因真性情結識一批好友,即使那段時間常喝醉在酒吧,也有不同朋友來買單,「有一次我1個月沒去酒吧,因為忙一件事,老闆就說你怎麼不來了?我說沒錢了,老闆就開車過來喊我下樓,借給我錢。」張嘉佳回憶。
在張嘉佳的好友「都市放牛」眼裡,《睡前故事》是「有才華青年一次號啕大哭」,婚變後的兩年裡,張嘉佳似乎卯足勁等待這次「爆發」。可張嘉佳卻解釋,一切都是隨性所得,「我做事
都沒啥集中目的。頹廢文青做得好好的,突然去做娛樂節目去了。電視做得好好的,突然寫劇本去了。《刀見笑》被金馬獎提名最佳改編劇本,導演安慰我明年再來,結果第二年我去研究美食去了。朋友們困惑,為什麼我每件事做到快接近巔峰的時候,自己就譁啦啦撤退去玩兒了。其實既然經濟不成問題,為什麼要那麼固執。」
苦水
小說中的窮酸是真實寫照
《初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中的「張嘉佳」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愛情,書中的「張嘉佳」學生時期窮酸得要命,張嘉佳坦言這就是他過去的寫照,「大一時,家裡給的生活費都是一次給全一學期的,經常一兩個月就花完了。到了學期結束前一兩個月,身上卻沒錢了。印象最深的是,整整一個星期,整個宿舍一點吃的都沒有。上午不上課就靠睡覺度過,中午醒過來,去水房喝點自來水。」
這樣熬了一個禮拜,張嘉佳所在系班長替男生們去女生宿舍樓挨個敲門,討要吃的,「結果,各個省的土特產裝了一個大袋子,幾個人一頓就吃完了。因為吃得太雜,當天晚上,全都拉肚子,拉瘋掉了。」張嘉佳回憶那時原本四個人的宿舍,因為生存條件太差,有一個人就換了另外一個宿舍,走前唯一的感慨是:「這個宿舍不能待,感覺就是貧民窟。」
爭議
矯情能從花中看到愛
《全世界》就是張嘉佳的世界觀,他把「張嘉佳」作為主角之一寫進書中,引發一些粉絲說:「張嘉佳我要為你生孩子!張嘉佳我要和你結婚!」對此張嘉佳笑說,這對粉絲來說只是一種情緒宣發。
一些故事以張嘉佳身邊的朋友為原型,被問是否有朋友抱怨他們被寫入書中時,張嘉佳坦言:「當然會有朋友打電話抱怨為什麼將他的故事公布於眾,不過別人叫我不寫,我就不寫嗎?」
也有人問張嘉佳:「為什麼你的故事總是有一個哥們愛上一個妹子然後就奮不顧身為她各種犧牲。」面對故事遭遇的「矯情」「太理想化」等質疑,張嘉佳笑說:「愛情有兩種能力都很重要。一種是愛對方的能力,一種是讓對方愛你的能力。心靈強大,就足夠無視傷害。這跟打遊戲一樣,一共那麼多血,你不趁著每次受傷練習技術,當然死得就快。」
張嘉佳說:「說我矯情的人不理解我,比如9朵玫瑰花,只有帶著矯情眼光看才代表愛情,否則你看到的就只是普通的9朵花。」
改編
王家衛是文青扛把子
目前書中的《老情書》交予著名導演陳國富改編電影,《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暴走蘿莉的傳說》交給幸福藍海影業,而名篇《擺渡人》日前也宣布由王家衛執導,「處於推進狀態的是《暴走蘿莉》《擺渡人》《寫在我三十三歲生日》,因為涉及幾家影視公司。」
談及《擺渡人》,張嘉佳只透露電影將於7月在南京拍攝,會拍出一個有南京城味道的故事。和拍戲動輒拍數年的王家衛合作,張嘉佳稱並不擔心時間,「我們爭取在明年上映。」張嘉佳稱王家衛是偶像,也是文藝青年的「扛把子」,「他的電影能觸碰到大家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此前有消息稱,王家衛最初打給張嘉佳是想要一個適合梁朝偉演的劇本,被問《擺渡人》是否由梁朝偉主演,張嘉佳三緘其口:「目前正處於劇本最後修繕中,但演員絕對是十年以來最強陣容。」
過去半年張嘉佳忙於這五部電影的編劇工作,「我經常被關進小黑屋,不寫完不讓出來。」張嘉佳透露一開始只想做兩部電影,但後來影視公司熱情很高,於是盛情難卻。
心態
慶幸這個年紀成名
半年內《全世界》賣200萬冊,破單本小說10年暢銷紀錄。被問是否通過該書稿費和影視改編權「一夜暴富」,張嘉佳否認,「我現在狀態挺好,可進可退。」張嘉佳稱,所謂的「成名」沒有給他帶來心態變化,「畢竟我也33歲了,不會再怎麼變化了。我很慶幸是這個年紀實現別人眼中的『成名』,如果是年輕一些,我可能會浮躁,會想著馬上去買車子、房子,去玩兒,但現在不會。」
接下來,張嘉佳要完成以愛犬梅茜視角的長篇小說《留在我身邊》,近日還要接檔寧財神任《非誠勿擾》嘉賓主持,還有五部電影的劇本任務,張嘉佳坦言目前騰不出手做短篇「睡前故事」。
繁忙中的張嘉佳稱喜愛慢節奏生活,而未來他對於感情仍有期待,「我的書中一直宣揚就是不要怕受傷,不能因為之前的傷害而恐慌、不敢愛,這對後來的人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