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字聖俞,北宋著名詩人,被譽為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一生仕途不得意,但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寫了大量優秀的詩篇,是北宋詩歌革新運動的推動者,對宋詩後來的發展起了巨大影響。他的詩風平淡樸素,擅於寫景,意境含蓄。如他的寫景名篇《魯山山行》,句句如畫,描繪了一幅幽美的深秋山景圖。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注
適:恰好。
熊升樹:熊爬上樹。
何許:何處,哪裡
這首詩寫的是魯山山行所見山野風景。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魯山層巒疊嶂,千峰競秀,高高低低,蔚為壯觀,恰好與我喜愛山野風光的情趣相契合。總寫「山行」所見所感,先寫所感再寫所見,突出了詩人愛山的情趣。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改」字下得妙,幽靜的魯山,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景色在變化,用「改」字寫山的千姿百態。迷,迷路,暗含「迷戀」之意,用「迷」字寫詩人遊興之濃,十分傳神逼真,表現出詩人獨自行走山間欣賞美景的陶醉。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寒霜降落,熊爬上樹,樹林空寂下來,鹿悠閒地在溪邊飲水,構成了一幅很動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圖。,「霜落」和「林空」點出了時令,「熊升樹」和「鹿飲溪」是動景,詩人運用以動襯靜的寫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靜,也表達了詩人的閒適之情。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人家在哪裡?在遙遠的白雲只外,因為聽到了一聲雞鳴。這兩句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巧妙地暗示遠處有人家居住;未見其物,只聞其聲,給人以想像的空間;景與情契,表現了詩人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
這首詩語言樸素,描寫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隨情移,表達了詩人對山野風光的喜愛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悅、閒適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