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被打的為當日的值班護士,而事情緣由則是,護士依照當下防疫規定,拒絕了沒有核酸檢測報告的家屬進入病房探視。
記者獲悉,當事護士目前頸部、手臂等處受傷,正在醫院住院觀察。
依據香洲公安分局通報,目前嫌疑男子劉某已被行政拘留。
監控畫面 01
事情經過
11日上午,記者在中大五院見到了正在神經外科住院觀察的被打護士小左。談起昨日的經歷,驚魂未定的小左當場掉下眼淚。
「醫護人員被打的這種事情,我以前只在電視上新聞上看過,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小左說。
小左描述,10日下午4點十多分的時候,在中大五院腫瘤樓A座,一名男子準備進去病房,被正在值班的她便攔住詢問。
小左表示,按照醫院的規章制度,疫情期間要求原則上禁止探視,確因病情原因需要探視的,嚴格做好探視人員的流調篩查,以及要求提供近期核酸結果方可允許探視。
幾番溝通後,男子突然變得很激動,期間還一度掐住了小左的脖子。
網絡配圖
小左表示,自己當時被嚇壞了,好在其他醫護人員見狀趕緊過來幫忙,阻止了男子下一步的行動。
據悉,在小左遭遇暴力行為後,院方迅速報警。
記者看到,小左昨天被掐脖子後的痕跡,依然十分清晰。
小左說,自己現在還是有點頭暈,有時候會喘不過氣來。
正在住院觀察的小左,同事正在安慰她。
院方呼籲
對於小左的遭遇,中大五院醫務部主任曲秀娟介紹,10日了解到該事件後,第一時間上報給了醫院領導和衛生部門。
曲秀娟表示,對於此事,院方的態度是明確的:
首先是堅決反對任何的暴力傷醫行為,必須要保障醫務工作者的安全。
其次,也呼籲患者和家屬能夠多些理解,防疫期間的諸多規定,共同營造一個好的就醫環境。
第三,對於昨日暴力傷醫的患者家屬,還是要請他放心,我們始終會保持一種大愛的精神,會給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療。
事發地點
罰款兩百,行政拘留
記者獲悉,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徐超龍也在獲悉此事後第一時間表達了對當事醫務人員的關心,他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必須要有保障。
不能因為一些傷醫事件擾亂正常醫療秩序,嚴重打擊醫務人員對做好院感防控的積極性,「作為衛生主管部門,我們會持續跟進,給全市醫務人員信心。」
記者從香洲公安分局了解到,該局依法對嫌疑男子劉某毆打他人的行為,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罰款貳佰元的處罰;對劉某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行為,作出警告的處罰。
香洲公安分局對劉某的兩項違法行為進行分別處罰,合併執行。
除了譴責我們還能做什麼?
暴力傷醫事件頻發,屢禁不止,到底是為什麼?
光在這裡譴責傷醫行為是遠遠不夠的,再次呼籲:
醫院請加強安保,必要可設置安檢部門,對管制刀具以及易燃易爆物進行檢查。醫院人數也不少,車站等人多雜亂的地方有安檢,醫院人也多,設置安檢有何不可?以目前情況來看,非常有必要!
2013年推出的《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關於加強醫院安全防範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也要求,醫院門衛室、各科室、重點要害部位要安裝一鍵式報警裝置,並與醫院安全監控中心聯網,確保發生突發案事件時能及時通知保衛、保安人員,迅速處置。然而,傷醫現象仍舊頻發,強烈呼籲各地醫療機構安保力量和機制的配備落到實處,起到作用。
傷醫暴行不能「甩鍋」給醫患關係,每當發生「暴力傷醫」事件,總會出現「醫護態度不好、醫患關係緊張」等言論,任何原因均不是打人的理由!
當然,媒體也不要將事件過度敏感化,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傷醫」事件,也不要把所有的「傷醫」事件都歸類為「醫鬧」。《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明確提出,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這被解讀為國家立法禁止「醫鬧」,醫患矛盾從古就有,不是所有的醫患矛盾事件,患者都會施行暴力,也有通過合法途徑申訴的,所以「醫鬧」一詞,不應與暴力傷醫掛鈎。
醫護人員被打,請按照正常法律流程走。請把醫護人員當成獨立的、依法享有權利的中國公民,醫院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場,但別為了一些虛名給受害醫護人員施壓。
連續的醫鬧事件、傷醫事件,只會挫傷醫務工作者的信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
吃一塹長一智,釐清每一起暴力傷醫背後的來龍去脈,並不是要為暴力尋找「合理性」,更不是要為責任開拓。
只有明晰了每一起暴力事件背後的發酵因素,與暴力防範的漏洞,並據此加以針對性補強,將潛在的暴力因子扼殺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避免讓醫生成為醫患糾紛中的受害者。
這才是對醫務工作者真正負責任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