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後半夜不準孩子玩遊戲,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2021-01-09 澎湃新聞
除了後半夜不準孩子玩遊戲,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2019-11-08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在防沉迷遊戲、保護未成年人的這條路上,能夠有的規則,都已經有了。

我們還能為孩子做一點什麼呢?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除此前報導的未成年人單次遊戲充值不得超過100元外,《通知》還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路遊戲時段時長。規定每日22時到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

儘管我們都知道,這樣依然難以根治青少年的遊戲成癮。就和這一代父母在少年時,曾經遇見過的校園周邊杜絕三室一廳的往事一樣。

可除了規則,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可以做的很多,千萬別說無能為力。

遊戲廠商或許可以多做一點事

不是說怕孩子拿父母手機、用長輩身份證號碼來破解防沉迷系統嗎?為何不能用人臉認證呢!每一次登錄遊戲都要刷臉,總能又杜絕一批吧。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我長得嫩,刷臉被誤判了咋辦?我想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就不能做點犧牲嗎!何況長得嫩,本就是好事,有得就有舍嘛。

何況,這只是極其少數的特例罷了。

或許有遊戲公司會說,頻繁的刷臉會影響到遊戲體驗!那麼,你覺得麻煩大可以不玩。如果想玩,又何懼刷臉。

如果所有的遊戲都要刷臉了,大家也就扯平不扯皮了。

遊戲廠商或許還可以多做一點事

不是說有很多遊戲廠商不守規矩,尤其是一些小程序裡,大量免驗證、無防護的小遊戲,在肆無忌憚的肆掠嗎?

友商這時候就應該出手,該舉報就舉報。至少讓小遊戲們,沒辦法成為孩子的遊戲避難所。

同樣也在做遊戲的騰訊,也該繼續發揮微信一發火,連自己人都滅的精神,對於自家平臺上的小遊戲,早點上「手段」,做「規範」,這才是科技向善。

至於那些大型遊戲,友商應該有強烈競爭精神,你懂的。

遊戲廠商或許又能多做一點事

遊戲不僅僅要防沉迷,保護學生的視力,留夠學習的時間,還應該能夠在孩子必然傾心的遊戲興趣上,在自己遊戲裡多一點有用的東西。

甭一天到晚就是各種爆乳美女、血花飛濺,您甭學昆丁·塔倫帝洛的暴力美學,多來一點潛移默化的東西不更好!

有些有古代人物的遊戲,已經在挖掘人物故事、崑曲演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說它作秀也好,化解輿論壓力也罷,至少人家開始去做了。

總比還在那裡氪金、傷肝,天天叫嚷著「渣渣輝」、「是兄弟一起玩」之類的無腦遊戲要好得多。

至於怎麼做?打敗這些無腦的,用有用有意義的遊戲佔領市場,就好了。

遊戲廠商或許還要去做一點事

從去年開始,大家一直叫著嚷著要做功能遊戲,然後呢?貌似後來沒太多消息了。

其實,一些想法真的不錯,比如小遊戲裡的《子曰詩云》《歷史人物知多少》,手遊裡有《腫瘤醫生》《家國夢》《納木》。

有很多科學實驗,本身就可以在觸摸帶來的沉浸感中達成;有很多文化經典,本身就可以在遊戲的代入中其中。

都別說什麼《我的世界》教育版,這麼低調的遊戲。有多少人是在玩《三國志》系列遊戲裡記住了三國歷史、熟悉了《三國演義》;在《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裡,把全球各大城市和古蹟的地理位置……

上述都是經典遊戲,而且是數十年暢銷,這難道還不夠刺激起衝動嗎?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為了賺快錢,跟風走偏分,遊戲廠商們早把底線給丟掉了,是該重新撿回來的時候了。

突然,想起了《頭號玩家》裡的結尾,為了讓大家都能從虛擬世界裡走出來,每周那個全球爆款都會停機維護一下。

其實,後半夜直接拉閘,也挺好的。

國外服就按時差來唄。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關鍵詞 >> 遊戲防沉迷系統,未成年人上網,功能遊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出走玩遊戲 家長除了「吹鬍子瞪眼」還能做啥
    近日,浙江溫嶺市一名12歲的男孩玩手機遊戲被父母打罵之後,留下一封告別信,負氣出門,夢想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萬幸,不久之後男孩就被警察找到並送回了家。不可忽視的是,不少青少年把電子競技當成了夢想,像新聞中這樣的孩子絕不在少數。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電子競技確實是擁有巨大潛力的新興項目。
  • 孩子對學習無所謂,除了崩潰,家長還能做什麼?
    孩子對學習無所謂,除了崩潰,家長還能做什麼?聽聽清華專家的講解,一針見血!家長困惑:孩子學習應付事兒,軟硬兼施沒效果我家孩子今年六年級了,從小就調皮搗蛋,對學習一點也不上心,讓他寫作業總是應付了事,只想著做完,不想著做好。
  • 孩子願意做,還能一起創造驚喜的獎勵是什麼?答案在這
    每個孩子都或多或少,有自己想要的禮物,或者想玩的玩具,如果這些願望,可以當作獎勵給孩子,既可以讓孩子遵守平時的約定,還能讓孩子明白,說到做到的意義,但往往獎勵卻很為難,因為有些獎勵可能會過時,或者孩子興趣變了,如果可以參考下面3個方法,相信你和孩子,一起創造的驚喜獎勵,孩子會更喜歡,更願意接受父母引導式的培養
  • 以前和妻子談戀愛時,能聊天到後半夜
    因為下雨了,提前下班回家了,打開房門一看閨蜜光著身子尼,她看到我後連忙對我解釋:"剛才過來找你玩,衣服被淋溼了,所以脫了。"我聽到這話後就很生氣的對她說:"你是不是傻呀,你趕緊換上我衣服呀,別凍感冒了。你姐夫尼?"她紅著臉說:"我也沒看見,應該沒下班吧,你趕緊拿傘去接他吧。"哎呀,有個這麼懂事的閨蜜就是好,不說了,我去接他去了。以前和妻子談戀愛時,能聊天到後半夜。
  • 常和孩子玩這幾種遊戲,孩子想不聰明都難!(爸媽快收藏!)
    為什麼玩遊戲,我們能夠接受「費腦」「辛苦」,唯獨學習做不到呢?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在突破,不斷的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升級打怪的過程,那麼是什麼讓自己不斷的突破舒適區呢,就是及時獎勵。 所以今天,朗讀君想和大家分享幾款小遊戲讓學習變得和遊戲一樣好玩的辦法。
  • 你有因為孩子玩手機遊戲而發愁嗎?
    緣何沉迷遊戲?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背後的原因均指向不和諧的親子關係和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比起一味苛責孩子沉迷遊戲,或許家長應靜下心來,與孩子一同尋找原因。遊戲上癮 激化親子關係「再玩一會兒。」林林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屏幕「吃雞」,激戰正酣。門外催促他睡覺的媽媽嘆了口氣。已經過了晚上11點半了,說好十點必須關手機的。
  • 聰明孩子愛玩的5種益智遊戲,個個經典,你家孩子會玩幾個
    如果在玩一個遊戲或者玩具的過程中,其中任何一種力得到提升,都可以說這個遊戲確實是好的益智遊戲。下面瑩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聰明孩子愛玩的5種經典益智遊戲!聰明孩子愛玩的5種益智遊戲,個個經典,你家孩子會玩幾個一、七巧板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生物化學和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說:「七巧板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
  • 與孩子共做神奇遊戲,學會設計思維,激發無限創造潛能
    可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這樣的結果除了「歸功」於遊戲製作人的初衷,我們能做什麼、確切的說是能陪孩子做什麼呢?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學習之餘他能想到的肯定就是玩,孩子玩什麼,肯定是見過什麼玩什麼,有什麼玩什麼,整天見到最多的就是電子產品,你說他能玩得不溜嗎?除了關注學習,你關注怎樣讓孩子玩的即有意義又有趣嗎?關注過怎樣用遊戲點燃孩子的智慧、激發孩子的潛能嗎?
  • 多帶孩子玩迷宮遊戲,4大好處你可能從沒想過!
    小小的遊戲,大大的收穫。在一個公園的小小迷宮區,兩個小孩在走迷宮,大家很快便發現了兩個孩子不同的做法。A孩子純粹是盲目地亂走,發現回到原地時,乾脆坐在地上崩潰大哭;而B孩子發現回到原地時,便從地上抓了一把石頭。一邊走一邊丟石頭,沒多久便走出了迷宮。其實,孩子走迷宮的表現好壞,除了跟智力有關外,還跟平時多玩還是少玩有關。
  • 孩子在公共場合鬧變扭、使性子,除了對他吼我們還能做什麼?
    他平時不這樣的,我待會一定好好教育他的。」我不會去跟一個孩子計較,當然也因為這位媽媽有禮貌。雖然孩子失禮了,但是其父母的素質還是在線的。只是我正準備和糖糖爸爸相視一笑的時候,發現他面帶慍色。我們結完帳,又在超市臨近出口處的藥房給家裡長輩挑一點滋補品。
  • 司法部評高以翔事件:除了惋惜與哀悼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除了的惋惜和哀悼外,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呢?都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高以翔的事件,有一次就已經夠了,沒有人會希望發生下一次,經歷過高以翔的事件之後,其實能夠明顯感覺到,廣大人民群眾,對於生命的敬畏,而司法部所給出的建議是,防患未然,呼籲大家學習基本的急救技能。
  • 他做了個穿越遊戲給學生玩
    2018年2月14日,橙光遊戲作者「宇文大象」更新了《天下無雙》的1.7版本。這部以古風穿越為題材的作品自2月1日發布以來,已經積累了258的人氣值、19個點讚和53個收藏。由於尚未通過平臺審核,標註著「修改了部分錯別字與劇情4-8的劇情」的更新通知除了關注他的77個粉絲之外並無多少人知曉,悄然無聲,像落入大海中的一顆水滴。
  • 普通人沒技能,沒文憑,除了進工廠打工,還能做什麼工作賺錢?
    昨天正好是周末,跟朋友交談中得知,現在家鄉那邊輟學的孩子比比皆是,聽到這話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以後怎麼找工作養活自己哦。現在滿大街都是大學生,沒有文憑沒有技能怎麼找工作呢?雖然現在網絡很發達,但不是人人都能夠上任的。一、兼職類賺錢項目生活中,消費高工資低。
  • 全腦開發,在家也可以玩的四個早教遊戲
    冬天來了,戶外太冷,陪孩子在家玩的時間增長。很多父母都說,天天守在家裡好悶,跟孩子有什麼好玩的,不然孩子老嚷著要看動畫片,但不能總看呀!是的,2-3歲的孩子正處於好奇心、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段,如果把孩子丟給電子產品,實在太不應該了。在家裡,也是有很多遊戲可以玩的。比如最不需要場地的「全腦課」遊戲。
  • 為什麼淘寶一定要我們玩遊戲?
    對於消費者來說,除了做好價格攻略和商品攻略之外,玩遊戲成為了想要獲取優惠價格的必經渠道。從全民蓋樓到養貓貓,不少人紛紛感慨,現在的淘寶為什麼一定要我們玩遊戲才能參與到雙十一呢?天貓雙十一活動經過十年探索,增長逐漸放緩,增量空間越來越小是事實。
  • 六歲前,以下益智遊戲玩得越多,孩子大腦發育越迅速,長大更聰明
    文|秘籍君 「剛下班又陪孩子玩上了,也不知道有什麼意思,還不如多看幾本書。」 婆婆的抱怨讓王女士很無奈,作為成年人,她自然對益智遊戲沒興趣,奈何孩子的進步太明顯,讓王女士非常驚訝,這才有了經常陪孩子玩遊戲的習慣。
  • 注意力是玩出來的——通過遊戲提升孩子注意的警覺性
    這樣的孩子對變化不那麼敏感,對學習上的變化,例如老師講課強調重點時語音語調上的變化也不敏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表現就是丟三落四、不注意細節。 在這裡,我介紹兩個遊戲來幫助孩子提升注意的警覺性。
  • 十二星座上課最喜歡做什麼,天蠍座喜歡玩遊戲,水瓶座最過分!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十二星座在上課時最喜歡幹什麼吧!十二星座上課最喜歡做什麼,天蠍座喜歡玩遊戲,水瓶座最過分!白羊座:傳小紙條白羊座天性活潑,受不了枯燥無味的課程,對學習沒有熱情,成績也不怎麼好,但她們喜歡上學,因為在學校她們可以和朋友待在一起,所以她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上課時給同桌遞小紙條了。如果你發現課堂上總是有同學嘰嘰喳喳不停講話,不用懷疑,那就是白羊座的女生。
  • 11歲男孩偷開車兜風2小時,孩子沉迷遊戲,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原來,男孩之前從未開過車,平時喜歡開車類的遊戲,玩遊戲過程中學了開車技術,因遊戲玩「上頭」了,趁家長睡著偷開車兜風。真替這孩子捏了一把汗,要是出現什麼意外,家長不得後悔死。而評論區網友卻把重點放到了孩子的車技上,直呼孩子簡直就是車神,還說遊戲裡的情節也是很靠譜的!
  • 玩遊戲真的會猝死嗎?
    或許今天的我們也該"不務正業"一次,去探討一下關於遊戲與猝死的話題。 為什麼會猝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報導的3則病例可以一窺究竟。 這3則病例,患者均是男生,都是在玩戰爭遊戲中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