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卞茜。(攝影 何欣桐)
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報導(何欣桐):6月18日上午,2015中國峨眉山旅遊商品設計大師邀請展懇談會暨媒體見面會舉行。會上,峨眉山市副市長卞茜女士致歡迎詞並向藝術大師和媒體介紹了峨眉山市旅遊文化及旅遊商品發展思路。
卞茜介紹說,峨眉古系蜀國地,因地處峨眉山東麓而得名,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歷史悠久。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峨眉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交相輝映,儒、釋、道文化在此碰撞、融合與演變,孕育和積澱出以山、佛、道、武、茶、俗「六秀」為核心的峨眉山文化。
仙山文化: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峨眉山以其獨特的地理地貌、秀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聞名於世,自古已有「高凌五嶽」、「秀甲天下」的美譽,唐代大詩人李白更是留下了「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的千古絕唱。山區隨著海拔高度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氣候特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之妙喻。山區內物產豐富,約有植物近5000種、動物3200多種,有珍貴的中藥材,如川黃連、川木通、川牛膝等;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光葉珙桐;有聞名世界的觀賞蝴蝶,如枯葉蝶、峨眉翠灰蝶、峨眉大弄蝶、金帶喙鳳蝶等;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酋猴,故又有「動植物王國」之美譽。峨眉山頂俗稱「金頂」,擁有世界最壯麗的自然觀景臺,可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金殿、金佛六大奇觀。山中還有全國目前最大的野生自然生態猴區,近年來,遊人以餵猴、戲猴為樂趣,而形成了峨眉山猴見人不驚、與人相親、與人同樂的友好氛圍,成為峨眉山一道活景觀。
佛教文化:佛子長子是普賢,山之領袖數峨眉
古有雲「佛子長子是普賢,山之領袖數峨眉」。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古便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佛蘊深厚。據史料記載,佛教於晉代初期傳入峨眉,而後迅速傳播,在唐、宋、明三朝發展最快,僧侶、寺廟眾多,鼎盛時期,全山共有寺廟100餘座,保存至今的有28座,較為出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等,全山寺廟均為禪宗,其中臨濟宗門人居多,曹洞宗弟子次之,溈仰宗僅存觀心坡一庵(現己人去寺廢),共有三宗十一房。悠久深厚的佛教歷史,也為峨眉留下了無數的「瑰寶」,包括宏偉的佛教建築,如萬年寺的無梁殿、金頂的金銀銅三殿;珍貴的佛教珍寶,如萬年寺的佛教三寶(佛牙、貝葉經、御印)、大佛禪院的烏木千手觀音、聖積寺的12.5噸銅鐘;獨特的佛教雕塑,如十方普賢雕像;與名僧唱和的詩篇,如李白的《聽蜀僧浚彈琴》、黃庭堅的《七佛偈》、佛教音樂等。近年來,為傳承和保護佛教文化,峨眉各大寺院都會舉辦佛學法會,向廣大信眾和遊客講經誦佛,如浴佛法會、誦經法會、傳戒法會、祈福法會等。
夢幻金頂
道教文化:道教傳入峨眉上千年 屬洞天福地
峨眉山最早以前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在道教中屬於「洞天福地」之列。道教著作《抱樸子》記載:「黃帝於峨眉山向天真皇人問道」,道教中亦稱峨眉山為「皇人之山」、「第七洞天」、「靈虛洞天」,宋太宗也在贈峨眉山對聯中曰:「天真皇人論道之地」,據此可見,道教傳入峨眉足有上千年的歷史。道書中把天下名山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峨眉山在三十六洞天中位列第七,名「虛靈洞天」,在純陽殿的「千人洞」,即第七洞天的洞府遺址,在洪椿坪寺外的山腰處,至今尚存一木坊,上書「洞天首步」四字,意指凡人入山至此即開始進入第七洞天。早在東漢時期,峨眉山已有許多道家宮觀,唐宋時期發展最盛,至明代開始衰微,至今山上仍保留許多道教地名,如天柱峰、玉皇坪、真人峰、玉蟾洞、三仙洞、遇仙洞、雷洞坪等等,而道教宮觀中,仍有位於峨眉城北5裡,修建於宋代的大廟飛來殿保存完好。
武術文化:門派80餘個 拳種拳路成百上千
說到峨眉武術文化,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金庸筆下的峨眉派。其實,峨眉武術並非無中生有,據考證,峨眉武術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在戰國時期,就有司徒玄空仿山猿創編了「峨眉通臂拳」和「猿公劍法」,此為有史記載的中華武術第一人。峨眉武術自古都是四川武術的代名詞,由於受到巴蜀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峨眉武術內容繁多,形式多樣,武術門派多達80餘個,拳種、拳路成百上千,包括「峨眉拳」、「峨眉器械」、「峨眉扣手」、「峨眉散手」、「峨眉練功法」等多種具有獨特四川拳味的技藝。近年來,為傳承和發揚峨眉武術文化,我市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峨眉國際武術節,今年還將繼續舉辦第五屆,在有效推動峨眉武術發展的同時,更吸引了廣大武術愛好者和遊客前來峨眉參觀、學習。
雙橋清音
茗茶文化:峨山多藥草 茶尤好 異於天下
「自古峨眉產香茗!」峨眉山茶史已有3000餘年,彌香久遠,茶葉品質優秀譽貫古今。峨眉百分之七十是山區,海拔由低至高,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最適宜種植茶葉,且茶質優良數量眾多。唐代學者李善的《昭明文選注》中曾記載:「峨山多藥草,茶尤好,異於天下」。宋代詩人陸遊留筆:「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早在唐代就有峨眉白芽茶(今峨眉雪芽)被列為貢品而聞名中外,並流傳至今。目前,我市茶葉因種植區域不同,主要分為竹葉青、仙芝竹尖、峨眉雪芽三大品牌,且各具特色。其中竹葉青屬於綠茶類(茶名是1964陳毅元帥途徑峨眉,品茶後興起所取),產於峨眉山山腰的萬年寺、清音閣、白龍洞、黑水寺一帶,外形扁條、兩頭尖細、形似竹葉,湯色清明、滋味濃醇;仙芝竹尖產於峨眉山海拔1500以上、終年雲霧繚繞的黑包山茶場,於清明前開採,鮮葉嫩勻、扁平挺秀、色澤谷黃,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慄香濃厚持久。
民俗文化:峨眉堂燈、大廟廟會最為有名
峨眉自古流傳著許多像《白蛇傳》一樣神奇的民間傳說故事,經過一代一代人的口口相傳,演變形成了形式多樣、寓意豐富的峨眉民俗文化。目前,峨眉堂燈、高樁彩繪、佛教音樂、大廟廟會等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外,還有8個民俗文化被列入樂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以峨眉堂燈和大廟廟會最為有名。峨眉堂燈起源於峨眉普興、雙福、綏山等地,是在四川民歌和民間舞蹈,特別是花燈歌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內容活潑、幽默風趣、載歌載舞的地方戲曲劇種;大廟廟會起於清代,相傳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八是閻羅王生辰,在這一天,大批民眾自發集聚在峨眉大廟飛來殿內外,參加大廟廟會的祭祀祈福活動。多種形式的民俗文化,不僅豐富了峨眉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許多外地遊客來參觀、體驗。(樂山日報社 高路川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