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估計很多人看到標題腦海裡就會想起李連杰主演的《太極張三丰》裡面的天寶了吧?劇中的天寶雖然自私殘忍,為了權勢欲望而不擇手段,甚至親手殺死自己喜歡的人,但當他喊出這句霸氣四射的話時估計屏幕前的你們依然忍不住熱血沸騰吧?
不過這句話其實更應該由李連杰所飾演的張三丰說的,因為這句話的最先出處就是道教典籍。

據說是春秋時期的尹喜將老子說的話記述成書的《西升經》裡面就有:「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不視不聽不知,神不出身,與道同久。」
東晉道教宗室葛洪的《抱樸子內篇》也說:「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南宋紫陽真人張伯端的《悟真·絕句六十四首》道:「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在虛無合自然,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這大概是道士們煉丹修仙的思想根源,我的生死不該由天地掌握,我要逆天改命、盜取天機,最終與天地同壽。現代的基因工程或許哪一天就能找到人類生命的最終奧秘,並得以健康長壽,基因學家們大概可以算作現代的煉丹術士吧。

其實不僅僅是道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應該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
看看同樣面對大洪水時西方的神話是祈求神靈庇護或根據神靈指示而造諾亞方舟逃亡,中國的則是「三過家門而不入」人定勝天的大禹治水。
在同樣面對沒有火焰照明取暖做飯時,西方是普羅米修斯從宙斯那裡盜火,中國的的則是燧人氏鑽木取火。
天上破了洞,女媧煉五彩石補天。
人民受到疫病折磨時,是神農踏遍山河嘗百草治病。
太陽暴曬大地炎熱無比時,后羿就把天上的太陽射下來。
90歲的愚公蹣跚的身影面對龐大的太行山、王屋山擋路,他不是祈求上帝,不是委屈繞路,而是不自量力的要鑿穿大山,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神農的小女兒在東海淹死後化作精衛鳥,不屈不撓的從山上叼石頭樹枝投入大海,誓要將東海填平,以小小的石子樹枝填平滄海,可笑嗎?

「得其主不得其時」的孔明北伐的時候難道對失敗沒有預知嗎?畢竟隆中對的條件已經不存在了,但他即使感嘆「悠悠蒼天,何薄於我」也不增悔過吧。
紅軍跨越雪山草原萬兩長徵與上面有什麼不同嗎?所謂「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和他們難道不是一脈相承的嗎?長城、大運河、坎兒井、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三峽大壩、紅旗渠等等便是我們戰天鬥地留下的痕跡吧。

這種不屈服於神靈天地的志氣是貫穿於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無論是《周易》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還是孟子的「道之所至雖千萬人吾往矣」。無論是皇帝、神靈還是太陽大海,只要不隨我心意便敢將你拉下馬或填平,無視時間長短,不看實力差距,不問身份高低。這大概就是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