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大戶人家生了一個兒子,眾人前去賀喜。
第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做官的,於是得到賞賜;
第二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發財的,於是也得到了獎賞;
第三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死的,於是被主人喊人用棍棒打出。
根據這個故事,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個說的是虛偽的恭維話,但不一定是真話。因為這孩子將來能不能當官,誰也不知道?但是沒關係,主人愛聽。
第二個說的也是虛偽的奉承話,也不一定是真話。俗話說:三窮三富活到老。這孩子將來能不能發財,更沒人知道,但是主人也愛聽。
只有第三個人說的是真話。因為我們每個人,無論是誰,無論曾貴為天子還是賤如乞丐,都不可能長生不老,死亡是誰也躲不過去的一道門檻。
難道主人不知道,眾人不明白?主人當然知道這人說的是真話,但是這種真話就像有人跟你談論房事一樣,是不能說出來的,在主人大喜的日子說這樣的蠢話更是犯忌諱。
眾人當然也明白這人說的是真話,但是稍懂人情事故的人就知道,他說的場合不對,生孩子是喜事不是喪事,喜事只能說好聽的話,這些不好聽的話,既便是真話也不能講,換作別人誰也不會做這樣的蠢事,所以在眾人眼裡,說這話的人一定是天下第一號大傻瓜。
其實在職場裡說話,和這個故事也有很多相像之處,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職場裡的談話溝通,成為了一門說話藝術,該怎麼說話;什麼時候說真話;什麼時候又要說假話,都成為了職場人的必修課。
而這門必修課不止針對職場小白,有的職場「老油條」,因為「說真話」丟掉工作也是常有的事,職場中難道就不能說真話了嗎?並不是這樣,真話要說,但是也要講究技巧和方式。
可如果你不是一個八面來風、呼風喚雨的人物,建議最好還是少說真話,理由如下:
1、都知道「良藥苦口」,可並不是所有人都咽得下
大家都知道真話是刺耳的,很少有人能有心胸去接受職場中的真話,如果不是有「過命」的交情,我想,誰都不會勇敢到,天天跟你講真話。
試想,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缺點,指出你的不足,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當然就是沮喪、逃避和抗拒,甚至反感這個人,不想再見到他。
這並不是心胸狹窄的體現,而是因為人體的防禦機,感受到你受到傷害、不舒服,就會本能的防禦,讓你想要逃避。
都說「忠言逆耳利於行」,真話永遠是難聽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寬大的心胸去接受,因此,如果你總是愛說大實話,也許別人並不能理解和接受你的好意,反而容易被別人誤解,你是在針對他。
久而久之,真話會讓你越來越不受待見,甚至會讓你受到排擠,讓你逐漸在職場中,被邊緣化。
2、職場上混,都想要個「面子」
職場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當沒有外人在場,單獨與領導交流時領導顯得更隨和,往往更能接受真話。
因為當有外人在場的時候,領導需要維護自己的權威,無論對錯,都容不得下屬去反對辯駁。反之如果領導經常受到下屬的反駁,長此以往就沒人拿領導當回事兒了。
試想,領導發號施令以後,大家都等著有人站出來反駁領導的觀點,或者乾脆自己出來反對領導,拒不執行命令,這樣領導發出的命令執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如果有外人在場,領導時不時的被下屬的真話反駁,就會讓別人認為領導的業務水平不高,說話沒有力度,管不住下屬,這會對領導產生負面影響,也會讓別人認為公司內部不夠團結,不利於維護單位的良好形象。
領導都要「面子」,同事就不要「面子」了嗎?當然不是,同事之間,也是一樣,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像一下:在一個公司會議上,領導和同事都在,你站起來,向同事展示你的策劃案,可剛演示完,就被其他同事的連串問題給駁回,此時你的心理活動是什麼?
感謝同事的「大實話」讓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絕對不會,我想你會恨死你的同事,因為他在公司面前,讓你顏面盡失,所以你看,職場中人,誰都希望有面子,還是既有「裡子」,又有「面子」那種。
中國職場講究的是「面子文化」。你給我面子,那我們一切好商量。你要是損了我的顏面,那後面的事,可得好好「斟酌」著來。
講真話,確實能讓事實清晰,可情誼卻不在了。對方為了給自己出口氣,少不了也尋個時機,一報還一報。屆時,就不再是工作討論了,而是純個人化的情緒發洩。
3、你的「耿直」可能會觸碰到別人的「蛋糕」
每個公司中,其實都有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全公司的人心裡都明白,但是誰都不說破,如果有個不懂規矩的人,一語道破,他必然會變成眾矢之的。
比如,有的公司在繪製報表的時候,為了數據好看,會在看不見的地方,做一些小小的改動,其實小改動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但會讓報表很好看。幾年來大家都是這樣操作的,儼然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忽然有一天,一個「愣頭青」跳出來,說穿了這個「秘密」,大家心裡會怎麼想?我想會恨死這個「出頭鳥」,因為這樣一來,以後大家的日子,可能都要不太好過。
而這位耿直的「告密者」以後的日子,肯定會更不好過。所以你看,職場中瞎說大實話,往往不會落得什麼好下場。
我們客觀的說,其實在職場上並不是不能說真話,而是不能全說真話。說真話沒問題,可該說假話時,就不能再執著於真話。
古人說: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種說法有點過於片面和保守, 但在職場不同於和街坊鄰居交往,同事間相互存在利益競爭,需要「閉嘴」的時候,就不能把事情和盤託出,有時也真的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