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生宴上說「孩子要死」:在職場上勇於說真話的人最後都怎樣了

2021-01-09 職男小凡

魯迅曾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大戶人家生了一個兒子,眾人前去賀喜。

第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做官的,於是得到賞賜;

第二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發財的,於是也得到了獎賞;

第三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死的,於是被主人喊人用棍棒打出。

根據這個故事,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個說的是虛偽的恭維話,但不一定是真話。因為這孩子將來能不能當官,誰也不知道?但是沒關係,主人愛聽。

第二個說的也是虛偽的奉承話,也不一定是真話。俗話說:三窮三富活到老。這孩子將來能不能發財,更沒人知道,但是主人也愛聽。

只有第三個人說的是真話。因為我們每個人,無論是誰,無論曾貴為天子還是賤如乞丐,都不可能長生不老,死亡是誰也躲不過去的一道門檻。

難道主人不知道,眾人不明白?主人當然知道這人說的是真話,但是這種真話就像有人跟你談論房事一樣,是不能說出來的,在主人大喜的日子說這樣的蠢話更是犯忌諱。

眾人當然也明白這人說的是真話,但是稍懂人情事故的人就知道,他說的場合不對,生孩子是喜事不是喪事,喜事只能說好聽的話,這些不好聽的話,既便是真話也不能講,換作別人誰也不會做這樣的蠢事,所以在眾人眼裡,說這話的人一定是天下第一號大傻瓜。

其實在職場裡說話,和這個故事也有很多相像之處,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職場裡的談話溝通,成為了一門說話藝術,該怎麼說話;什麼時候說真話;什麼時候又要說假話,都成為了職場人的必修課。

而這門必修課不止針對職場小白,有的職場「老油條」,因為「說真話」丟掉工作也是常有的事,職場中難道就不能說真話了嗎?並不是這樣,真話要說,但是也要講究技巧和方式。

可如果你不是一個八面來風、呼風喚雨的人物,建議最好還是少說真話,理由如下:

1、都知道「良藥苦口」,可並不是所有人都咽得下

大家都知道真話是刺耳的,很少有人能有心胸去接受職場中的真話,如果不是有「過命」的交情,我想,誰都不會勇敢到,天天跟你講真話。

試想,如果有人當面批評你的缺點,指出你的不足,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當然就是沮喪、逃避和抗拒,甚至反感這個人,不想再見到他。

這並不是心胸狹窄的體現,而是因為人體的防禦機,感受到你受到傷害、不舒服,就會本能的防禦,讓你想要逃避。

都說「忠言逆耳利於行」,真話永遠是難聽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寬大的心胸去接受,因此,如果你總是愛說大實話,也許別人並不能理解和接受你的好意,反而容易被別人誤解,你是在針對他。

久而久之,真話會讓你越來越不受待見,甚至會讓你受到排擠,讓你逐漸在職場中,被邊緣化。

2、職場上混,都想要個「面子」

職場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當沒有外人在場,單獨與領導交流時領導顯得更隨和,往往更能接受真話。

因為當有外人在場的時候,領導需要維護自己的權威,無論對錯,都容不得下屬去反對辯駁。反之如果領導經常受到下屬的反駁,長此以往就沒人拿領導當回事兒了。

試想,領導發號施令以後,大家都等著有人站出來反駁領導的觀點,或者乾脆自己出來反對領導,拒不執行命令,這樣領導發出的命令執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如果有外人在場,領導時不時的被下屬的真話反駁,就會讓別人認為領導的業務水平不高,說話沒有力度,管不住下屬,這會對領導產生負面影響,也會讓別人認為公司內部不夠團結,不利於維護單位的良好形象。

領導都要「面子」,同事就不要「面子」了嗎?當然不是,同事之間,也是一樣,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像一下:在一個公司會議上,領導和同事都在,你站起來,向同事展示你的策劃案,可剛演示完,就被其他同事的連串問題給駁回,此時你的心理活動是什麼?

感謝同事的「大實話」讓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絕對不會,我想你會恨死你的同事,因為他在公司面前,讓你顏面盡失,所以你看,職場中人,誰都希望有面子,還是既有「裡子」,又有「面子」那種。

中國職場講究的是「面子文化」。你給我面子,那我們一切好商量。你要是損了我的顏面,那後面的事,可得好好「斟酌」著來。

講真話,確實能讓事實清晰,可情誼卻不在了。對方為了給自己出口氣,少不了也尋個時機,一報還一報。屆時,就不再是工作討論了,而是純個人化的情緒發洩。

3、你的「耿直」可能會觸碰到別人的「蛋糕」

每個公司中,其實都有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全公司的人心裡都明白,但是誰都不說破,如果有個不懂規矩的人,一語道破,他必然會變成眾矢之的。

比如,有的公司在繪製報表的時候,為了數據好看,會在看不見的地方,做一些小小的改動,其實小改動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但會讓報表很好看。幾年來大家都是這樣操作的,儼然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忽然有一天,一個「愣頭青」跳出來,說穿了這個「秘密」,大家心裡會怎麼想?我想會恨死這個「出頭鳥」,因為這樣一來,以後大家的日子,可能都要不太好過。

而這位耿直的「告密者」以後的日子,肯定會更不好過。所以你看,職場中瞎說大實話,往往不會落得什麼好下場。

我們客觀的說,其實在職場上並不是不能說真話,而是不能全說真話。說真話沒問題,可該說假話時,就不能再執著於真話。

古人說: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種說法有點過於片面和保守, 但在職場不同於和街坊鄰居交往,同事間相互存在利益競爭,需要「閉嘴」的時候,就不能把事情和盤託出,有時也真的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

相關焦點

  • 巴啦啦小魔仙:石小龍被蛇咬後:美琪,我快死了,我想對你說真話
    巴啦啦小魔仙是一部很好看的動畫片,作為一部經典的真人動畫片,在選擇演員上,這部劇做的很成功,凌美琪和凌美雪都是動畫片裡面的主角,她們都是非常可愛的小孩子,同樣是小學生才能更好引起他們的共鳴。石小龍雖然作為一個大胖子,但是他的性格非常不錯,和美琪美雪玩得很好,在一次野外活動中,石小龍意外被蛇咬了,石小龍終於要對凌美琪說真話了。石小龍一向都是不喜歡動的孩子,在他的身形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懶惰的行為習慣了,上課都是睡覺為主,學習為輔,在外面野外活動的時候一樣是喜歡偷懶睡覺,這不,野外活動才剛剛開始,他就喊著說累了,想睡覺。
  • 徐賁:說真話首先得讓人說話
    《人民日報》1月1日開始改版,周一至周五每天推出一個評論版,稱要「說真話、寫實情」。除了宣傳「偉大、光明、正確」的官方報導外,該報用一定篇幅報導網民關注的官場負面事件,如日前在頭版追問山西南呂梁山事故中當地的瞞報。說真話首先得讓人說話,說真話是讓真實的情況顯示出來。有些話讓說,有些話不讓說,這是對真實的強橫、不講理的限制,它的目的就是不讓說真話。
  • 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為人處世,最難得的,是敢於聽真話,更懂得珍惜說真話的人。02假話好聽,真話難得。《罪與罰》裡有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比說真心話更困難的事,但也沒有比阿諛奉承更容易的事。」阿諛奉承的話不難聽到,很多人都會講,因為既不費力,也不用擔心得罪人。真話往往不中聽,講出來容易遭人嫌棄,吃力還不討好。
  • 鼓勵話怎樣才能說到點子上,職場大講堂有幾個點說給你聽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鼓勵話怎樣才能說到點子上很多年以前有個青年住在倫敦,想成為作家。但是看來一切都不如願。他至多讀過五年書。他與其他兩位朋友住在頂樓一間屋裡。最後,值得慶幸的這天終於來到了,他的一篇小說被編輯接受了。是的,年輕作家沒有得到一個先令,只得到出版者的誇獎,說他是天才。這位青年如此激動,含著熱淚在馬路上走了半天。鼓勵和承認改變了他的生活道路,也許你聽過他的名字,他就是查爾斯·狄更斯。
  • 從血型看出你在職場上都是怎樣的人,A型血是牆頭草兩邊倒
    其實職場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地方,往往在待人接物這方面,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是什麼樣的,以及在未來在職場的發展方向。每個人都都不是完美的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是一樣的。對於血型不同的人來說,在工作上他們都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 害怕得罪人,不敢說真話的星座
    一旦講了實話、真話,或許別人聽了會不開心,於是習慣性地誇讚對方這兒也好、那兒也棒,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聽了高興,不想得罪對方……12星座中,到底哪些星座會因為害怕得罪人、害怕給自己招惹麻煩,而無論如何都不敢說真話?摘星工廠—星吧這就來解答!
  • 《珠光寶氣》:如果身邊沒一個說真話的人,那你就準備做「溫室老...
    這次說賀峰終於碾壓了宋世萬,以及賀峰的復盤。 重溫這段戲的時候,我給自己提了幾個思考題: 1,宋世萬身邊有說真話的人麼?投射到我們真實生活中,你身邊有敢說話的朋友麼?
  • 有幾個朋友,敢和你說真話?
    可能,很多人會將一些自身不愉快的經歷和遭遇,歸結於殘酷現實,似乎找到現實的不足,就能給自己一個渾渾噩噩的藉口,可這和友情有什麼關係呢?終有一天,我們都變成了年少時看不起的那種人,但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以前交朋友,只要在一起開心就行了,不會考慮什麼悲歡得失,以前有一個同學的籤名「我還年輕,有很多選擇,錯了也值得。」那時候覺得這句話很酷,不熱血,不衝動,還叫年輕人嗎?
  • 「曾子殺豬」:哄小孩與說真話;「曾子殺人」:不說真話與講誠信
    譬如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兒子哭著要跟去,她哄兒子說:「你別哭,回來後殺豬給你吃。」小孩不哭,也不跟她去了。她從街上回來後,見曾子正在準備殺豬,就勸阻說:「我不過是哄孩子,何必當真呢?」曾子卻說:「如果不殺豬的話,那是欺騙孩子,實際上是教孩子說謊。」曾子堅持把豬殺了。我們現在教育小孩,哄哄小孩子,幾乎是常有的事,有時說說就完了,心裡其實也不太當回事。
  • 鬼谷子教你說話技巧,怎樣讓別人說真話,做一個懂說話的精明人
    這個方法用於人事上,只要方案合宜,對方自然會被你網住,這就是釣人的「網」。若雙方言語投機,你來我往,則世間萬物沒有說不清楚的。無論對方是愚人還是智者,聖人都有辦法誘使他說出真情。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你怎麼保證別人跟你說的都是真話呢?鬼谷子認為,要想讓別人說真話就必須善於「釣語」,就像拿餌釣魚一樣,把別人的真話釣出來。
  • 何偉失業律師:堅持說真心話 努力說真話 拒絕說謊話
    竊以為,符合事實的真心話是真話,不符合事實的違心話是謊話。發自內心並成功說出來的話是真心話!真話是對善良和智商的考量,真話成就了人類的文明。人類文明因探索求真活動而成就及演進,真話成就了人類文明的今天並保障著文明繼續前行。探索求真的能力不僅體現了人類的文明程度,也體現了每一個參與個體的向善意願及認知智慧。
  • 敢說真話的人,一直都有!
    但是透爺我今天想說的卻不是年度歌單這個事情,而是幾天前國內著名搖滾樂歌手鄭鈞在《今晚九點見》裡說出了他對現在的流行音樂和官方的音樂排行榜的看法。這個視頻雖然簡短但是卻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心裡話:1. 現在的人幹事太不單純了。2. 排行榜裡的歌,10 首裡面有 9 首真的聽不下去,現在的音樂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3.
  • 《雙甲路邊攤》:如果周邊的人都在跟你說真話,會怎麼樣?
    即使,現在周圍的人都對你說真話,願意搜腸刮肚地向你傾訴自己的故事,你願意花費大量時間聽嗎?可能到那時候,我們對這個社會更沒有期待。我們不會再相信別人,我們只相信自己聽到的,不再會長時間地去接觸一個人,我們也不會再有朋友。《雙甲路邊攤》中的陸星材就有這樣的特殊體質,雙手不能碰觸別人,一旦碰上,人們就會纏著他對他說自己的事情,最多的還是他們深藏心底的罪惡與邪念,這使他很困擾。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孩子考試結束後最害怕的是什麼?」有人說是考試成績下來的那一刻,但更多人說的是害怕考試完開家長會。為什麼會害怕開家長會呢?因為優秀拔尖的孩子畢竟是少數的,多半的家長在會後,會各種指責孩子,這裡問題,那裡錯誤,這樣的家長其實大多是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真的很爭氣」的同時,恨鐵不成鋼地發洩自己內心的情緒。
  • 職場上,那些不擇手段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忙 Day
    即便不擇手段可以讓你遇佛殺佛、在職場上風光無限,也不代表任誰都能成為那樣的人。成熟的、有野心的職場人,不會一桿子把它打翻。然而,即便不擇手段可以讓你遇佛殺佛、在職場上風光無限,也不代表任誰都能成為那樣的人。一方面,這和每個人內心道德底線的高低、耐受力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你如何給自己的工作定性有關。
  • 活得小心翼翼,不敢說真話的星座
    說了真話,可能會暴露自己的缺點,在人前丟了面子,被人看笑話;說了真話,可能會受到打擊、傷害,甚至被控制,變得不自由;說了真話,可能會傷到別人、讓別人的幻想破滅;說了真話,怕破壞了當下的氣氛,搞得大家都很尷尬……太多太多的理由,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敢講真話,活得太過小心、太過謹慎!今天,摘星工廠—星吧就來聊聊,哪些星座總是活得小心翼翼,不敢說真話?來看看你所在的星座上榜了嗎?
  • 愛說真話的人,身體更健康!
    對誠實組的人員,研究人員給予特別的規定:「往後五個星期,每天都必須老實、真實、真誠地說話——不僅大事如此,連為何遲到這種小事也不例外。除了開玩笑或者有意誇張之外,凡是在認真的場合中都必須說實話。雖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回答,但只要話一出口,就得是真話。」在這期間,兩組都要定期回到實驗室來做測謊以及身體檢驗,研究人員詳細記錄下他們身體出現的病狀。
  • 李誠儒曝敢說真話的原因,一個是財大氣粗,另一個令人肅然起敬
    對之前節目中,郭敬明發給何昶希S卡,李誠儒覺得的確不公平,最後還是忍不住說了。 並且他還以企業職場做類比: 如果在一個企業,業績最差的,你把他提升為部門經理,給發高額的獎金,那業績好的人,還能再幹嗎?不能為了1個人,而打擊另外39個人。 李誠儒因為犀利的點評被熱議之後,許多人扒出了李誠儒的過往,稱其腰纏萬貫的富豪,所以才能肆無忌憚地說真話。
  • 在職場,多少人輸在了處關係上
    職場如戰場,沒有被職場蹂躪過的人,不配談人生。 在錯綜複雜的職場人脈關係中,每天都有新情況。經常會遇到搞定了老闆卻搞不定同級,賣命工作卻得不到升遷,在團隊裡受到不公正待遇之類讓人鬱悶挫敗的煩心事。怎樣解決這些難題呢? 今天,混沌大學請來了原亞馬遜副總裁張思宏(Peter哥)來幫大家理清職場人脈關係,找到人脈重點。教你如何管理好職場人脈,成功C位出道。
  • 止庵憶邵燕祥:上一代人就是這樣執著地說真話,他很在乎這個世間如何
    這個事現在不太被人提了,原著作者叫柯切託夫,當時中國出了好多他的書,《州委書記》《葉爾紹夫兄弟》《茹爾賓一家》等等。現在中國已經沒有人知道柯切託夫了,我們年輕的時候他是一個明星,大家都追著看。那應該是在三年自然災害之後,中蘇關係有點不好之後,《葉爾紹夫兄弟》是蘇聯的一個站在史達林角度上對現實有意見的作品,反對的是赫魯雪夫,所以當時要改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