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40年的衛星,突然傳回信號,科學家們慌了,不知所措

2021-01-09 眼觀歷史書

七年前的2013年,曾有一件事發生在全球宇宙空間中,使全球科學家非常不安,因為我們在這一年中收到了一個神秘的無線電信號!

事情是這樣的,在2013年時,一名業餘的天文愛好者在搜索外太空的無線電信號時,意外的從237mhz中捕獲了到了一段時有時無的信號,而這個信號從捕獲到的頻率來看並非毫無規律,而是每四秒一次周而復始。

全球天文學家對此都非常興奮,這一發現是否是由未知天體發出的,甚至可能是地球外文明的外星人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美國的 NASA也已經介入了這件事的調查。

不過最終這件事情的答案卻有一些烏龍,因為後來在經過論證之後科學家們發現,這個信號雖然並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所謂的地外文明發射出來的,而是我們地球人人造的——來自一顆已經和地球失聯了四十年的通信衛星LES-1。

美國方面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向地球軌道發射了一些衛星,有的用於實驗有的用於軍事,但並非所有的衛星最終都成功的進入了預定軌道,比如LES-1到LES-9系列衛星中,只有4顆衛星成功的發揮了作用,其他的基本全部都發射失敗。

丟掉了四十年的衛星,突然發出了信號,科學家們卻感到非常沮喪。儘管這個神秘的信號已經被證實是地球的產物,但失聯了40多年的衛星按理說,通訊設備、電池早已被太空電磁輻射和其他東西銷蝕殆盡,如何能在40多年後再次發出它呢?

這個問題誰也沒有辦法解答,並且這件事的可怕之處倒不是神秘的失聯衛星重新上線而原因未知,最可怕的是在於這顆衛星的重新上線證實了它至今仍然漂浮在近地軌道的太空中,為什麼說這件事情可怕,還得往下說。

1965年2月第一顆LES被送進近地軌道,但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這次的發射失敗,LES-1最終沒有能夠進入到預定軌道從此失聯。

隨後美國又接連發射了幾顆後代LES,也不是每一顆都能夠正常的運作。但對於這些發射失敗的衛星,其實這幾十年來美國方面也沒有辦法去回收,只能任由他們瓢潑在太空領域,要麼是被地球重力重新拉回到地面墜毀,要麼就是逐漸遠離地球飛到了更遠的地方。

但是大部分情況是,這些失敗的衛星因為失去了動力,只能一直環繞著近地軌道來回漂泊,成為了真正的太空垃圾。而人類現在已經發射了多少衛星呢?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不到一百年的衛星歷史裡,全球一共發射了七千多枚大大小小的人造衛星,但是正在軌道運行的只有八百多個。

那其餘的都去哪兒了?回答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現在正被太空垃圾包圍著,不要以為它們都會墜入地裡,事實上,7年前發現的「神秘上線」LES-1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我們人類在這條不歸之路上還在繼續前行!

目前,全球的科技還是沒有進步到可以完美解決這件事的地步,但是升空的人造衛星卻越來越多,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目前我們除了等待他們自然墜落回地面以外,真的再沒有別的辦法來處理這些太空垃圾了,所以當科學家們收到廢棄40年的衛星信號時,才會恐慌。

而人類未來的命運又將如何呢?至少目前為止,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尋找外星文明的話題歷來就很火熱,更是構造了大量的科幻作品。

正如我們所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宇宙之廣,人類未必就是獨特的,但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直接確定外星球存在外星人、外星人到達地球等問題。

如果你對於宇宙文明間的設想很好奇,不妨看看劉慈欣的《三體》,在《三體》裡,劉慈欣曾提出過一個冰冷而殘酷的定律——黑暗森林法則。而《三體》三部曲,完全都是圍繞著這個法則,進行了展開。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劉慈欣是這樣描述的:

"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每個獵手,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切敢於暴露自己的人。"

很多科學家都堅持要回復這個信號,這樣做就等同於在宇宙中點燃了一堆篝火,然後宇宙回應:"我在這裡,快來和我做朋友!"

而一旦被更高級的文明發現地球的坐標,那麼對地球而言,帶來的將是滅頂之災。

在劉慈欣看來,貿然回復外星人的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最終,經過一番爭論後,科學界最終達成一致,沒有回覆這個神秘信號。

《三體》揭露了很多人性對自我內心的對抗,也揭露了很多人性的思考,更構造了一個龐大的宇宙級設想,沒讀過的朋友真的該好好的瀏覽一番。

《三體》不是難懂的工具書,而是真正易懂又能流暢閱讀的小說。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本都無比精彩。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有人擔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會不會看不懂導致影響閱讀體驗。其實完全不用擔憂這個,我是物理學外行,依然能輕鬆讀懂,我剛上初中的侄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毫無壓力。

此外,到2020年4月,它已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開發中心(2020年版)中小學生閱讀指南目錄中的指定中段文學閱讀書目。

馬上元旦,寒假,過年了,送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知識不貴,一頓飯錢,想要的朋友可以點擊購買。

相關焦點

  • 毅力號即將抵達火星,突然傳回一種聲音,嚇科學家一跳
    2020年7月23日,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車順利地升空,現如今已經接近火星,如今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以及畫上句號,中國航天人員對月球的研究沒有就此止步,同時也開啟對火星的研究之旅,當然對火星研究最成功的美國於2020年7月30日也發射了一臺名叫「毅力號」的火星探測器!
  • 牧夫座有外星人,黑騎士衛星就來自牧夫座?
    在現代通信中,無線電電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更是NASA及其它國家航天局用來探測和接收外星信號的一種手段。曾經有很多地方都接收到外星電波,但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1928年挪威科學家接收到的來自牧夫座飛船的電波信號,牧夫座上面真的有外星人嗎?下面探秘志的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吧!
  • 新地平線號首次傳回冥王星和冥衛一合影
    同時,科學家表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有望在2015年抵近冥王星系統,並首次為科學家傳回冥王星本身及其衛星的清晰圖像。最新消息顯示,「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已經在本月早些時候首次在遠距離上捕捉到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冥衛一(Charon)的圖像,雖然清晰度不是很高,但是足以讓科學家感到興奮。
  • 牧夫座有外星人,黑騎士衛星就來自牧夫座(監視地球)
    曾經有很多地方都接收到外星電波,但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1928年挪威科學家接收到的來自牧夫座飛船的電波信號,牧夫座上面真的有外星人嗎?下面探秘志的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吧!1928年挪威科學家接收到牧夫座信號1928年4月3日,挪威的科學家史託馬正在在荷蘭菲利普實驗電臺校正一個電臺的時候,突然收到了一個每隔3秒就出現的無線電波信號,他很快就做出了回應。但過了16天都沒有收到回應,在這年的10月11日,哈爾斯電臺聲稱他們收到了類似的無線電波,史託馬立刻趕了過去,之後又收到了幾次同樣的信號。
  • 比鄰星傳來「長途電話」,科學家:信號可疑,需謹慎回復
    放在動輒數十萬光年的宇宙裡,4.22光年的距離說是近在咫尺也不為過,因此科學家對比鄰星高度關注。來自比鄰星的長途電話2020年12月18日,比鄰星再次成為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只因很多科學家得到消息,我們接收到了一段來自比鄰星系的無線電信號。信號來自於比鄰星b,這是一顆類地行星,和地球一樣位於宜居帶內,頻率是982MHZ。
  • 新視野號傳回冥王星最新照:隕石坑環繞巨大冰原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美國宇航局的冥王星專家們近日對外發布了由新視野號最新傳回的冥王星近距離高解析度圖像。此次新視野號傳回的圖像數據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因為其展示了冥王星表面前所未有的地表覆蓋率與地形複雜性。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衛星技術以躲避來自巨型星座的太空垃圾
    例如,2009年2月10日,一顆名為銥33的活躍的美國通信衛星被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俄羅斯廢棄的宇宙2251號衛星擊中而被摧毀。此外,此類災害還會產生更多碎片,進而摧毀更多軌道上的物體,這是一個毀滅性的級聯,最終可能形成一個環繞地球的碎片帶。這種最糟糕的連鎖反應被稱為「凱斯勒效應」或「凱斯勒綜合症」,這是美國宇航局科學家Donald Kessler在1978年預測的。
  • 我國首個自然資源業務衛星星座傳回首批清晰影像
    4月25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自然資源遙感應用創新發展座談會上獲悉,我國首個自然資源業務衛星星座傳回了首批影像,圖像紋理清晰、質量良好,星上所有設備工作狀態正常。該星座由自然資源部主持建造,於3月31日成功發射並精準入軌,目前正在開展在軌測試工作。
  • 探秘中國北鬥導航衛星:最高機密到民用歷時20年
    事實上,這已經不只是想像與擔心,而是已有先例可循——1996年臺灣海峽局勢緊張的時候,中國軍隊的一次大規模軍事演習便曾受到過GPS信號中斷的幹擾。  基於上述擔心,世界各大國與國家集團開始考慮對策,由此誕生了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等等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未雨綢繆的中國科學家們也開始致力於研製中國自己的「GPS」。
  • 月球背面有信號能做什麼?盤點「鵲橋號」的世界之最
    昨天,長徵四號丙火箭飛行25分鐘後,將「鵲橋號」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40萬公裡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鵲橋號」將經中途修正、近月制動和月球借力,完成「L2點」捕獲、軌道修正後,最終進入環繞地月「L2點」的使命軌道。釋疑1中繼衛星有何特殊能力?
  • GPS 可用於月球定位,NASA 科學家經數學計算證實
    由此,科學家們需要將宇宙飛船、登陸艦、月球車、鑽井設備、補給車輛等設備送到冰層開採的地方,而如何在月球實現定位,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對此,一些科學家提出設想:適用於地球的 GPS 系統,能否適用於月球,幫助太空人登月?在 2020 年 3 月 7 日舉辦的 IEEE 航天航空會議上,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張家銘和 Charles Lee 給出了肯定答案。
  • 科學家捕獲到異常高能信號,或為外星通訊
    關於南極,一直以來都非常的神秘,因為它是地球上唯一沒有人類永久居住的「淨土」,於是,一些「陰謀論」者便紛紛認為,南極或許一直都有外星人隱藏著,比方說,很多人都通過NASA衛星拍攝到的南極照片,表示自己看到了外星人基地,特別是在南極的腹地更是有著一個巨大的圓頂建築,而那裡,就連人類也不曾涉足,那麼
  • 旅行者1號傳回神秘照片,科學家看後感到絕望,人類實在渺小!
    ,這些重要發現都令無數科學家對未來充滿了期待。比方說在上世紀90年代的新聞中,「火星移民」的計劃就已經被提出了,而且當時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只要人類進入到21世紀,就可以離開地球,在太陽系中來去自如。特別是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向外發射了很多攜帶地球信息的探測器,也認為在21世紀會受到回應。
  • 北鬥上天「拯救路痴」,衛星導航遠不止收發信號
    導航系統裡的衛星們都是一直在繞著地球轉的,每時每刻都在向地面發送著自己的三維坐標,也就是經度、緯度以及高度三個信息,咱們用(x,y,z)表示。光確定球心還不夠,要算出來你所在的位置還需要知道半徑。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另一個參數,也就是時間。衛星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件,叫做原子鐘,說白了,它就是一個時間非常精確的......鍾。
  • 50年來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
    1.引言 1957年美國兩位科學家在跟蹤蘇聯首顆衛星時無意中發現,收到的無線電信號有都卜勒頻移效應,即衛星在飛近地面接收機時收到的無線電頻率逐漸增高,飛遠時則逐漸降低。
  •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
    首先,由於地球大氣對電磁波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效應,導致宇宙中很多電磁信號不能直接到達地球。少數波段的電磁波能夠穿透地球大氣,這些波段我們稱之為「大氣窗口」。目前地球上大氣窗口主要大氣包括光學波段、近紅外波段和射電波段,然而對於遠紅外、毫米波、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幾乎是不透明的。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悟空」如何施展「神通」(圖)
    此次發射的暗物質衛星全部由中科院研製、生產。工程2011年立項,造價1億美元,遠低於國外同類探測器。衛星每天將傳回約16G數據量,地面100餘人的科學家團隊將對數據展開分析研究。首批科學成果可能在6個月至1年後發布。   用於發射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1次飛行。
  • 電視突然雪花黑屏?別怕,是「日凌」期到了!
    如果這兩天,你家電視突然出現雪花、黑屏等現象,不要慌,這是受到了「日凌」的影響。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此前發布的秋季日凌時間預告,2018年9月26日至10月16日期間,衛星廣播電視節目接收將受到日凌影響。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神秘信號,只有人為能造得出來
    在過去,科學家們曾經認為比鄰星周圍沒有行星存在,不過在2016年,這個觀點被推翻成為歷史,因為天文學家們在比鄰星的周圍,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這顆行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它被稱作比鄰星b。而且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比鄰星b竟然還處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