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傳回冥王星最新照:隕石坑環繞巨大冰原

2020-11-25 環球網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美國宇航局的冥王星專家們近日對外發布了由新視野號最新傳回的冥王星近距離高解析度圖像。此次新視野號傳回的圖像數據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因為其展示了冥王星表面前所未有的地表覆蓋率與地形複雜性。

新視野號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表示:「如果在我們的飛船近距離飛過冥王星並拍攝這些圖像之前,有某位藝術家用這樣的畫面描繪冥王星,或許我會說他簡直是妄想——然而這都是真實的畫面。」他說:「冥王星向我們展現了其多樣化的地表形態以及複雜的地質過程,堪比太陽系的其他任何一個星球。」

奇異的冥王星世界

由於距離太過遙遠,新視野號飛過冥王星期間獲取的數據下載速度極為緩慢,預計全部考察數據回傳完成將需要超過一年的時間。最近一段時間的數據回傳已經讓我們對於冥王星地表成像的覆蓋率上升了將近一倍,傳回圖像的解析度也達到每像素400米左右。在這些最新圖像上可以觀察到疑似沙丘狀地形,固態氮冰從山區向平原地區流動的痕跡,甚至還有一個疑似是冥王星表面的流動物質在表面侵蝕產生的溝壑體系。還有一些地區可以觀察到一些混亂的不規則地形,讓人想起木衛二表面的混雜冰層。

新視野號項目地質,地球物理及成像小組(GGI)主管,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傑夫·摩爾(Jeff Moore)表示:「冥王星地表的複雜程度絕對不亞於火星表面。這些位於『斯普特尼克平原』(Sputnik Planum)地區顯得雜亂無章的山區地形可能是堅硬的水冰漂浮在巨大的,密度更高但較為鬆散的固態氮層之上形成的。」最新的圖像也展示了冥王星上迄今被觀察到的最為古老,隕擊坑分布也最為密集的地形區域,而就在其近旁就是一片幾乎完全沒有撞擊坑的非常年輕平滑的平原。甚至在一些地區科學家們還觀察到疑似風成沙丘的地形特徵,當然它們也有可能是其他東西。

威廉姆·麥金農(William B. McKinnon)是新視野號項目GGI小組副主管,來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他說:「在冥王星表面上觀察到沙丘——如果那些的確是沙丘的話——那麼這要麼意味著冥王星在過去曾經擁有比現在更為濃厚的大氣層,要麼就是某種我們目前還不甚了解的機制起到了作用。者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當然,新視野號的新發現還不僅限於冥王星的地表。這艘飛船同樣傳回了冥衛一,冥衛二和冥衛三更高解析度的圖像。這些圖像證明了這些每一顆小衛星都是一個不同的世界,而其中最大的冥衛一卡戎則擁有著複雜的地質活動歷史。

過 去幾天內傳回的其他圖像還顯示冥王星的大氣分層數量要比科學家們此前預計的更多,並且其大氣層中的「霾」狀成分事實上會大量散射陽光,從而使得冥王星夜半 球接近晨昏線的局部地區也能夠被照亮,有點類似地球上的日落時分,因而這些地區的地貌特徵也能夠被新視野號搭載的相機鏡頭隱約捕捉到。

約翰·斯潘塞(John Spencer)是來自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GGI小組成員,他說:「這些日落時分的圖像是新視野號送給我們的美妙禮物,現在我們可以對這一部分地形開展研究,而此前我們從未奢望能夠目睹這些地區的情景。」

目前新視野號飛船距離地球超過50億公裡,已經離開冥王星超過6900萬公裡遠。當前飛船的健康狀況依舊良好,所有系統工作正常。在這個月早些時候,美國宇航局還發布了一段動畫,展示了新視野號飛船對這顆矮行星開展考察的全過程,

未來的探測計劃

新視野號飛船在今年7月份完成了為期長達10年的冥王星探測任務,當時它成功地對冥王星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近距離飛越,並為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傳回了有關這一遙遠冰雪世界的清晰圖像。

在距離最近的時候,新視野號飛船與冥王星地表之間的距離僅有大約1.25萬公裡,兩者之間的相對速度則高達每小時4.96萬公裡。在此期間新視野號還拍攝了冥王星的背光圖像以及幾顆衛星的近距離圖像。

冥王星的背光圖像是在新視野號飛過距離冥王星最近的位置後大約7小時拍攝的,可以看到陽光照亮下冥王星大氣中的「霧霾」成分。

新視野號項目首席科學家阿蘭·斯特恩表示:「這是冥王星版本的『地球升起』(註:後者是1968年由美國阿波羅8號飛船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緩緩升起的圖像,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天文照片之一。)。」新視野號傳回的這張圖像確認了整個冥王星飛掠行動的圓滿成功。

美國宇航局近日選定了新視野號飛船未來預計將會考察的後續目標。按照目前的規劃,新視野號將會成為首顆對圍繞太陽系外圍的冰凍小天體分布區「柯伊伯帶」進行考察的探測器。

按照目前計劃,這艘家用冰箱大小的小型探測器將前往一顆編號為2014 MU69的柯伊伯帶小天體開展後續考察,這顆天體的軌道幾乎位於冥王星軌道外側10億英裡處。

前太空人,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總部科學任務委員會主管約翰·格朗斯菲爾德(John Grunsfeld) 表示:「新視野號飛船正在離開冥王星並朝著柯伊伯帶深處飛行,而它對冥王星考察獲取的數據正在源源不斷的傳回地球。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更 加遙遠的地方,期待著這艘勇敢探測器的下一個考察目標。」他說:「儘管有關是否能夠批准新視野號項目延長其任務期的討論將會被置於更加宏觀的整個行星科學 整體規劃中進行考慮,但我們認為未來的這次飛掠探測所需的花費將遠低於它此前對冥王星的飛掠考察,但卻能夠帶來全新且令人興奮的嶄新科學發現。」

「近乎永恆之物」

與美國宇航局所有其他探測項目一樣,新視野號在完成它對冥王星的預定考察任務之後,項目組必須撰寫建議書並提交給宇航局審核,並爭取能夠獲得繼續開展對柯伊伯帶開展考察的經費支持。相關建議書的提交時間將在2016年截止。屆時有關建議書將會由一個獨立審查委員會進行評估並為美國宇航局給出是否批准相關撥款的建議。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下一步考察目標的初步選定就顯得非常關鍵: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組必須在今年就指令新視野號飛船及時調整飛行航向,以便能夠節省下足夠燃料,確保未來後續探測任務的順利進行。

在今年10月份到11月初,新視野號飛船將進行4次軌道機動操作,從而使其航向瞄準柯伊伯帶天體2014 MU69,後者有一個暱稱「PT1」,意思是「潛在目標一號」。預計新視野號將在2019年1月1日抵達這顆天體附近。

任何不及時的軌道航向調整都將浪費珍貴的燃料並增加此次任務的風險係數。阿蘭·斯特恩表示:「2014 MU69是一個很不錯的目標,因為這是一顆古老的柯伊伯帶天體,形成於它當前運行的軌道上。而這正是美國科學界在其《十年展望》(Decadal Survey)』中非常渴望開展探測的天體類型。」

此前,科學家們藉助哈勃空間望遠鏡在柯伊伯帶內為新視野號飛船找到了5顆它可以造訪的潛在候選天體目標。但隨著對這幾顆小天體的軌道參數的精確測定,候選天體的數量逐漸下降。而根據阿蘭·斯特恩博士的說法,新視野號飛船還將能夠持續對太陽系邊緣開展長達數十年的考察工作。

這艘飛船的能源採用了一塊核電池,其電力供應至少還能維持20年以上,從而允許探測器上搭載的各項設備與儀器的正常工作。

在2006年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之前,阿蘭·斯特恩博士曾經將這艘飛船形容為是「近乎永恆之物」(almost timeless object),因為這艘飛船將永遠飛行下去,它將比地球上的金字塔更加古老,甚至等到今天地球上所有的高山全部被侵蝕為平地,新視野號飛船仍將繼續在深空中飛行。

冥王星的能量來源之謎

斯 特恩指出,新視野號飛船將永遠沿著既定的方向朝著宇宙的深處飛去,但我們能夠和它保持聯繫的時間則非常有限,只有在它的電力供應能夠維持的期間才能與地球 保持聯繫。他同時也指出新視野號項目組的科學家們還將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整理並完成對新視野號飛船這次歷史性考察所傳回全部數據的科學分析工作。

由於地球與冥王星之間極其遙遠的距離,新視野號飛船的數據下載速度極其緩慢。科學家們必須等到2016年才能將全部探測數據下載完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斯特恩博士表示如果新視野號項目的延期探測計劃得到批准,那麼它將會取得更多的科學發現。

在最新傳回的冥王星地表高解析度圖像上可以看到高出周圍地形達3350米的由水冰構成的高山。這些令人驚嘆的照片證明冥王星上仍然存在著活躍的地質活動。

科學家們對於在冥王星上發現高度幾乎與北美洲落基山脈相當的高山感到吃驚,並且這些高山的年齡似乎並不會超過1億年——相比太陽系45.6億年的古老歷史,1億年是極其年輕的年齡。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高山很有可能時至今日仍在繼續抬升。

如果這是一片古老的表面,那麼與冥王星上其他地區以及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表面一樣,這裡應當會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因為遭受過猛烈的小天體撞擊而遍布撞擊坑——除非後來發生的地質活動抹去了這些歷史痕跡。

斯特恩博士表示:「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顆小小的矮行星,其表面顯示出發生在45億年之內的地質活動證據。這一結果將讓很多地球物理學家們重新審視他們手頭現有的理論。」而傑夫·摩爾也指出:「這是我們在太陽系內發現的最年輕的表面之一。」此次對冥王星的飛掠也是科學家們首次目睹一顆大部分由冰物質組成,且不是圍繞一顆行星運行的天體。

與圍繞巨行星運行的冰衛星不同,冥王星無法得到來自大行星潮汐力產生的熱量,因此美國宇航局認為冥王星上必定存在其他某種機制發生了作用,從而產生了這些山脈地形。約翰·斯潘塞表示:「這一現象可能將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在許多其他的冰凍天體上究竟是何種機制驅動了地質活動的進行。」這些山脈甚至可能構成了冥王星上由水冰構成的「基巖」。

儘管冥王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區都被甲烷和氮氣凝結形成的冰層覆蓋,但這些物質的強度是不足以形成這樣的高山的。反之,一些非常堅硬的物質,比如水冰,則很有可能是這些高山的主要組成成分。華盛頓大學的比爾·麥金農教授表示:「根據冥王星上的溫度條件,水冰的性質更接近於巖石。」新視野號正在為我們揭開一個全新世界的神秘面紗。(晨風)

相關焦點

  • 冥王星的「心」上有一片冰原 命名「斯普特尼克」
    原標題:冥王星的「心」上有一片冰原   冥王星發現者克萊德」號探測器飛掠距離地球48億公裡的冥王星,並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其中那張「冥王心」幾乎徹底顛覆地球人對冥王星「孤獨高冷」的悲劇印象,讓人類再次關注起這個「前」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小不點」。
  •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你應該知道的都在這裡
    但不幸的是,14號拍攝到的高清圖片要到15號才能傳回地球,因為冥王星距離地球有數十億英裡遠,信號從冥王星傳回地球需要4.5小時之久。況且在這種「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機會中,新視野號將會集中精力拍攝圖片收集數據,傳遞數據的事兒只能放在第二位了。新視野號可能發現什麼?
  • 新視野號傳回一張照片,冥王星發現巨型生物,和外星人有關嗎?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不明生物,它是什麼?古代人一直想要看一眼地球之外的模樣,或許是科技限制了他們,他們對於宇宙只能無限猜測,進入了現代,人類科技有很大提高,首次登陸月球後,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它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都難以發現地球所在的位置,走出地球後,科學家們猜測,難道這整片宇宙僅僅只有人類一種文明嗎?其他生命又是以怎樣形式存在呢?人類能否找到它們的身影呢?
  • 冥王星的日落:表面地形與地球十分相似
    有了這張全景圖,加上其它近期傳回的冥王星照片,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現在已經有證據說明,冥王星上有著明顯的、和地球類似的水文圈——只不過由柔軟的、奇特的、氮氣形成的冰組成,而不是水凝結成的冰。圖片上那片遼闊的冰原名為斯普尼克平原,它的東面有一塊明亮的區域,上面似乎也覆蓋著冰層。這些冰可能早先從斯普尼克平原上蒸發,然後又在東部地區重新凝結成冰。
  • 細細琢磨五項研究,用「新視野」看冥王星
    圖解:新視野號拍攝冥王星與冥衛一。圖源:NASA/JHUAPL/SWRI通過「新視野」號,我們看到了高聳的冰山,流動的氮氣雕刻的峽谷。一座座冰山漂浮在各色各樣的冰原上,橫跨全球的冰海。天空捕捉了光線並將其散射,形成了許多複雜的層次(其天空已被證實是藍色的)。冥王星周圍的小衛星像陀螺一樣瘋狂旋轉。同時一顆被稱為卡戎的衛星與冥王星成對並行。
  • 新視野團隊發布冥王星的另一面
    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2015年7月歷史性冥王星飛越之後的四年多時間裡,任務科學家發布了冥王星遠端的詳細圖像,飛船僅能在進近和離開後以低解析度成像。冥王星總共需要6.4地球日才能完成一次旋轉。
  • 新視野號近距離掠過冥王星 人類首次探測取得成功
    「新視野」號探測器將只是從冥王星附近空間高速通過,而不會進入冥王星軌道。這是因為新視野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速度最高的探測器,目前新視野號的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5萬公裡。而另一方面冥王星的質量又實在太小了——地球表面的引力是1g,而冥王星地表引力是0.067g,因此如果要想讓新視野號進入冥王星軌道則幾乎需要讓新視野號完全停下來才行。
  • 冥王星發布紀念版寫真集!
    2015年7月14日,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飛船在距離冥王星12550公裡的距離,首次拍攝到了這顆遙遠神秘星球的特寫照。當時這些照片一經公布就成了網紅。這顆寒冷的矮行星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和複雜的地形,讓極具想像力的研究人員和太空迷們都驚呆了。
  • 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這裡有30個關於它的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NASA研究人員 11、 卡戎的地表覆蓋著水冰,與覆蓋著由氮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結成的冰的冥王星不同。 12、 天文學家們認為卡戎上有活躍的冰噴發口及冰火山,這說明卡戎主要由冰構成。
  • 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
    原標題: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   在完成迄今與冥王星最近距離接觸後15分鐘,「新視野」號逆光拍下這張照片,捕捉到冥王星日落前的景象。拍攝照片時「新視野」距離冥王星18000公裡。   科技日報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徐玢)北京時間9月18日,美國航天局(NASA)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新視野」號獲取的冥王星最新照片。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而它讓科學家們驚呆了。原因不僅僅是冥王星表面高聳的冰山、冰凍的氮河以及縈繞在低洼的霾,還因為那顆遙遠的天體看起來極像地球北極。
  • 冥王星現神秘洞口引猜疑:是不明生物的巢穴?
    冥王星現神秘洞口引猜疑:是不明生物的巢穴?時間:2016-01-19 19:0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冥王星現神秘洞口引猜疑:是不明生物的巢穴? 導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經過長達9年的深空飛行,終於在去年7月抵達冥王星,全程接近48億公裡。
  • NASA公布冥王星新3D圖像 大範圍薄霧如冰雪仙境(高清組圖)
    據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3D影像,冥王星南端可能存在巨大的冰火山。在新視野號取得的新發現中,還包括流動的冰和大範圍的薄霧,這些都表明冥王星是一個充滿奇觀的冰雪世界。這張全景圖由新視野號在距離18000公裡的位置拍攝的。 圖片來源:NASA官網據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3D影像,冥王星南端可能存在巨大的冰火山。
  • 冥王星最新照片顯示:表面有大心形 兩極特別明亮
    冥王星最新照片顯示:表面有大心形 兩極特別明亮 2015-07-16 09:31:45「我們確認飛躍冥王星(任務)成功,」任務團隊在推特網站宣布。  最早的信號於美國東部時間20時52分37秒(北京時間15日8時52分37秒)傳回地面任務控制中心。在飛離冥王星系前,「新視野」號的任務是收集儘可能多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全部傳回地球需要16個月的時間。
  • 新視野開始傳回太陽系邊緣小天體照片 高清圖還要等
    在兩者相距的最近時刻,新視野號與Ultima Thule僅相隔3500公裡,而新視野號在2015年7月飛越冥王星時與後者的最近距離為12500公裡。從這次飛掠中得到的最好圖像要到美國當地時間1月2日才能傳回地球,但是任務團隊已經對Ultima Thule的形狀有了相當多的了解。
  • 史上最佳的冥王星照片誕生!前所未有的細節「曝光」在人類眼前!
    然後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重新定義了行星的含義,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確切地說,是冰矮星。新視野號和冥王星的相遇在利用哈勃望遠鏡對冥王星進行多年觀測之後,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發射了「新視野號」(New Horizons)任務。2015年夏天,新視野號宇宙飛船抵達冥王星,並於2015年7月14日進行了最近距離的探測。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任何物體瞬間被凍住,怪異超出認知!
    冥王星自上世紀發現以來,一直給人一種遙遠神秘的印象。而它又是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界死神」普魯託(Pluto)來命名,這也給它增添了一絲恐怖的色彩。雖然它已從太陽系9大行星之列遭除名,被降級為「矮行星」。即使後來「新視野」號探測器給它照了相,其詭異性在科學家眼中依然不減半分。那冥王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可怕」存在?
  • 冥王星的地貌景觀與地球驚人相似
    對《新視野》2015年冥王星飛躍所收集數據的最新分析表明,有類似地球的雪山和甲烷冰製成的冰川的潛力的證據。  這並不是第一次從「新視野」號的數據中發現冥王星表面的冰質。
  • NASA冥王星拍到一隻「蝸牛」,它是外星生命嗎?
    新視野號 新視野號是2006年由美國NASA發射上空的冥王星探測器 新視野號發現了什麼 新視野號成功飛躍冥王星標誌著人類首次飛掠冥王星的探測任務成功
  • 人類探測器首次近距離拍到冥王星清晰照片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4日19點49分,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永載人類史冊!  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據報導,體積如小型三角鋼琴般大小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14日早上7時49分距離冥王星(pluto)最近。預計屆時「新視野號」將在距冥王星12500公裡的位置上掠過,其任務是為冥王星拍照以及收集數據。
  • 80多年了 人類第一次知道:冥王星這麼小!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如今的矮行星,冥王星無疑是太陽系內極為特殊的一個天體,新視野號這次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細細地考察它(還有柯伊伯帶)。根據新視野號傳回的最新數據,人類第一次確定了冥王星的大小:直徑為2370千米。這要比此前的預計大不少,但就絕對尺寸而言還是個小個子,直徑只有地球的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