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日落:表面地形與地球十分相似

2020-11-25 cnBeta

北京時間9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行星科學領域,冥王星的近照可以算得上是有史以來最震撼人心的照片集之一。其中包括這顆矮行星上雄偉山脈的全景照片,由氮氣組成的「冰河」的細節圖像,以及低低飄浮在地面之上的、懾人的薄霧。這些照片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感到大為震驚,不僅是因為圖片上展現的令人窒息的景象,還因為它們看上去和地球的北極十分相似。

其中,最受關注的照片是一副拍攝了冥王星日落的全景圖。今年七月,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抵冥王星僅15分鐘之後,便拍下了這張照片。該全景圖從一個傾斜的角度拍下了冥王星表面的地貌,拍攝區域寬約780英裡(約合1250公裡)。

「這張照片讓你仿佛身臨其境,就好像自己正在冥王星上方探索它的地形一樣。」美國西南研究院的新視野號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說道,「但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這張照片也是一筆意外的財富,讓我們了解了冥王星的大氣層、山脈、冰川和平原等諸多細節。」

由於光源位於冥王星後方,照片才得以顯示冥王星上空稀薄而廣闊的氮氣大氣層的細節。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這些薄霧共有十幾層之多,從地表處一直延伸到至少60英裡(約合100公裡)處的空中。

我們可以從這幅全景圖中看到低垂在冥王星上空的薄霧,它們被冥王星背面的落日照亮,中間還穿插著附近山脈的影子。

「這張照片並不僅僅在視覺上令人感到震驚,更重要的是,這些低矮的薄霧說明,冥王星上的天氣也會每天發生變化,就和地球上一樣。」亞利桑那州洛厄爾天文臺的新視野號團隊帶頭人威爾·格蘭迪(Will Grundy)說道。

有了這張全景圖,加上其它近期傳回的冥王星照片,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現在已經有證據說明,冥王星上有著明顯的、和地球類似的水文圈——只不過由柔軟的、奇特的、氮氣形成的冰組成,而不是水凝結成的冰。

圖片上那片遼闊的冰原名為斯普尼克平原,它的東面有一塊明亮的區域,上面似乎也覆蓋著冰層。這些冰可能早先從斯普尼克平原上蒸發,然後又在東部地區重新凝結成冰。

這張全景圖由拉爾夫望遠鏡拍攝,圖上還顯示出,冰川正從這一東部地區流回斯普尼克平原,這些特徵與地球上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蓋邊緣的冰河十分相似。

「我們本來沒想到,在太陽系外圍嚴寒的氣候條件下,竟能在冥王星上找到由氮氣形成的冰川。」維吉尼亞大學的艾倫·霍華德(Alan Howard)說道,他是該任務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與圖像團隊的成員之一,「而在昏暗的陽光照射下,這些冰川簡直可以和地球上主管冰蓋形成的水文圈相比。在地球上,水先從海洋中蒸發出去,然後以雪的形式降落下來,通過冰川流動回到海洋中。」

「從這個角度來說,冥王星和地球可謂驚人地相似,」斯特恩說道,「此前我們都不知道會這樣。」

上周剛剛拍攝的照片更是展示了許多此前不曾為人所知的細節,圖片上顯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地表特徵」簡直令科學家們眼花繚亂,因為這些特徵數量既多,情況又極為複雜。

「如果在我們飛抵冥王星之前,哪位藝術家把冥王星畫成這個樣子,我一定會說他畫得過頭了——但情況竟然真的是這樣。」斯特恩說道。

從今年五月初開始,新視野號開始傳回新圖像和其它數據,這一任務將持續一年之久。

前幾天接受到的圖像解析度高達每像素400米,這使得我們能夠看到的冥王星表面細節增加到了原來的兩倍。

「冥王星表面的複雜程度和火星差不多,」傑夫·摩爾說道,他是NASA加利福尼亞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的新視野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與圖像團隊(GGI)的帶頭人,「斯普尼克平原上那些雜亂無章的山峰可能是水凝結成的巨大冰塊,漂浮在一片廣袤的、柔軟的固態氮氣上面。」

新視野號傳回的最新圖片還拍攝到了迄今為止見到的最古老、隕石坑最多的平原,而它正位於那片最年輕的、隕石坑最少的冰原旁邊。

此外,冥王星上甚至還可能有一片黑暗的、由風吹成的沙丘。

「在冥王星上看到沙丘——假設那真的是沙丘的話——實在匪夷所思,因為冥王星現在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威廉·B·麥金農(William B. McKinnon)說道,他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GGI團隊的副帶頭人,「要麼就是冥王星過去的大氣層更厚,要麼就是某些我們沒弄明白的過程在其中發揮了作用。這真的很讓人困惑。」

而這些圖片的內容並不局限於冥王星表面。上周五,新視野號的遠距勘測相機(LORRI)的原始圖片網站上發布了一組冥王星衛星的新照片,包括卡戎(Charon)、尼克斯(Nix),許德拉(Hydra)。

過去幾天傳回的照片中還顯示,冥王星的大氣層層數比科學家原本以為的要多得多,而且這些薄霧般的大氣產生了一種黃昏的效果,臨近日落時,靠近冥王星背面的地表也會被照亮,使其可以被新視野號上搭載的照相機拍攝下來。

「這意料之外的黃昏之景可謂冥王星送給我們的一份大禮。」美國西南研究院的GGI團隊副帶頭人約翰·斯班賽(John Spencer)說道。

「我們現在可是在對一片以前從未期望能看見的土地展開研究。」

如今,新視野號飛船距離我們30億英裡(約合50億公裡)之遙,位於冥王星之外4300萬英裡(約合6900萬公裡)處。現在飛船狀況良好,一切系統都運作正常。

九月初,NASA發布了一組新視野號冥王星之旅的全新動畫,讓你和新視野號一起經歷飛越這顆矮行星的全過程。

今年七月,新視野號完成了這次近十年之久的長途跋涉,抵達了冥王星,並拍下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NASA將這些照片合成了一組富有紀念意義的23秒視頻,從新視野號的角度記錄了飛越冥王星的過程。

新視野號離冥王星最近時,據那冰封的地表只有7800英裡(約合12500公裡)遠,飛行時速達30800英裡每小時(約合49600公裡每小時)。

視頻中拍下了冥王星被陽光照亮的大氣層,此外,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也在視頻中留下了驚鴻一瞥。

「該動畫以新視野號7月14日接近冥王星為開頭,使用由新視野號拍攝的真實圖像製作而成。」NASA在視頻描述中這樣寫道,「然後我們飛達冥王星背面,看見大氣層在陽光中閃耀,接著太陽便到達了卡戎後面。」

動畫的結尾處,冥王星和卡戎互相遙望著對方,在夜空中都呈新月狀,然後新視野號離開它們,再度踏上徵程。

這一段是在新視野號探測器飛達距冥王星最近處之後僅7小時時拍攝的,展示了這顆矮行星大氣層的獨特結構。

「這一事件的重要性足以與阿波羅11號升空相比。」新視野號的艾倫·斯特恩說道,他還補充說,這些圖片說明,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在完成了7月14號那次歷史性的飛越之後,NASA已經為新視野號選定了下一次任務的目的地。它將成為第一艘造訪太陽系外圍冰巖帶的飛船,那裡布滿冰塊和巖石,名為柯伊伯帶。

這艘只有冰箱大小的飛船將朝著柯伊伯帶中一枚名叫2014 MU69的小天體飛去,它距離冥王星約10億英裡(約合16億公裡)。

「雖然新視野號飛船已經飛離了冥王星,朝著柯伊伯帶飛去,激動人心的數據如潮水般不斷向地球湧來,但我們仍對它下一處目的地拭目以待。」約翰·格蘭斯菲爾德(John Grunsfeld)說道,他是華盛頓NASA科學任務局(Nasa 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的太空人和主任,「雖然我們還需要從宏觀的行星科學角度討論是否要進行這一拓展任務,但我們認為這一任務會比此前的任務花費少得多,同時仍能帶給我們全新的、令人激動的科學知識。」

此前的NASA任務中,在完成了主要目標之後,探測器還會展開更多的探索,這次也不例外。新視野號的團隊必須向機構上交一份提案,以便為探索柯伊伯帶天體提供資金。該提案需在2016前提交,將先遞交給一支的獨立專家組進行評估,然後再由NASA做出最終決定。

在新視野號於2006年發射之前,斯特恩教授曾將其描述為「永不過期的物品」,它的壽命不僅會比金字塔還要久,甚至還會超過地球上山脈存在的時間。他表示,飛船會一直在銀河系中漫遊,本身並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只不過,在它的能量耗盡之後,我們就無法與之保持聯繫了。

柯伊伯帶是什麼?

柯伊伯帶是一條布滿冰巖的環帶,距離太陽超過40億英裡(約合64公裡)。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冰巖是行星形成時劇烈、混亂的碰撞留下的殘骸。

柯伊伯帶中預計有3.3萬個直徑超過60米的天體,還有三顆矮行星。

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將柯伊伯帶比作太陽系形成時「四濺的血跡」。

雖然柯伊伯帶現在相對來說平靜而穩定,但對於新視野號來說,這仍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去處,因為其中可能充滿了看不見的碎片和石塊。

相關焦點

  • 冥王星的地貌景觀與地球驚人相似
    Tanguy Bertrand是美國宇航局Ames Research Center的博士後研究員,也是這項研究的帶頭人,他解釋了研究團隊如何得出冥王星與地球相似的結論:  我們分析了從表面獲取的光譜,通過實驗室的模型擬合這些光譜,從而了解表面的成分。
  • 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
    科技日報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徐玢)北京時間9月18日,美國航天局(NASA)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新視野」號獲取的冥王星最新照片。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而它讓科學家們驚呆了。原因不僅僅是冥王星表面高聳的冰山、冰凍的氮河以及縈繞在低洼的霾,還因為那顆遙遠的天體看起來極像地球北極。
  • 新視野號傳回冥王星最新照:隕石坑環繞巨大冰原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美國宇航局的冥王星專家們近日對外發布了由新視野號最新傳回的冥王星近距離高解析度圖像。此次新視野號傳回的圖像數據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因為其展示了冥王星表面前所未有的地表覆蓋率與地形複雜性。
  • 史上最佳的冥王星照片誕生!前所未有的細節「曝光」在人類眼前!
    新視野號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冥王星及其衛星的認識。新視野號的照相機為我們提供了冥王星的高清圖像,比哈勃的圖像要詳細得多。這些圖像覆蓋了冥王星的大部分表面。但是由於「新視野號」的速度很快,達到了每小時5.07萬公裡,再加上冥王星一天的長度比地球上的6天還長,因此在冥王星的另一面進入新視野號的視野之前,我們的探測器就消失在了茫茫的黑暗中,並且它從未進入冥王星的軌道。
  • 新視野團隊發布冥王星的另一面
    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2015年7月歷史性冥王星飛越之後的四年多時間裡,任務科學家發布了冥王星遠端的詳細圖像,飛船僅能在進近和離開後以低解析度成像。冥王星總共需要6.4地球日才能完成一次旋轉。
  • 金星和地球的理化環境十分相似,為什麼人類無法在金星上居住?
    人類發現金星後,發現它和地球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於是將其定義為「類地行星」。既然金星是類地行星,那為什麼人類無法在上面居住呢?中國古籍曾經記載,金星在夜空中呈現白色,又於五行有關,於是將其取名為「金星」。金星因為靠近太陽,使得金星成為了太陽系中第二個天然發亮的天體,第一個是月亮。太陽系裡總共有四顆類地行星,其中包括我們的地球。
  • 冥王星的「心」上有一片冰原 命名「斯普特尼克」
    從這片冰凍平原的地形來看,「斯普特尼克平原」的年齡絕對沒有超過1億年,且很有可能仍處在地質形成過程中。   科學家們都推測,覆蓋著這片冰凍平原的區域很可能是雪。朱進指出,「當然,這個雪肯定跟我們地球上見到的地球雪是不一樣的,可能是冥王星上的氮氣、一氧化碳或者甲烷凝成的冥王星雪。」 冥王星與太陽平均距離達到60億公裡左右,表面溫度極低,只有零下220℃。
  • 9個人類無法做到的角度看太陽,最漫長日出日落就要88天!
    水星離太陽最近,又沒有大氣層,所以如果你到了水星上,你將在滿天繁星的黑暗天空中,看到一輪碩大的太陽,極其緩慢地在天空裡蝸行——水星與太陽軌道共振,自轉3圈的時間等於繞行太陽兩年的時間,所以1天就等於兩個太陽年,相當於地球的176天。一個日出日落就需要88天,你一定等得花兒都謝了。
  • 冥王星發布紀念版寫真集!
    No.3冰流、對流、風紋和沙丘冥王星巨大的氮冰川斯普特尼克號平原是太陽系中最令人驚嘆的地形之一。這張圖實際是由「新視野」號多光譜可見光成像相機(MVIC)拍攝的冥王星。冥王星的薄霧層熠耀著幽柔的藍光。我喜歡這張照片,不僅因為冥王星有著如同地球般的蔚藍天空,還因為這張照片其實是在我們在我們完成冥王星飛掠之後拍攝的,證明我們真的達到了一個曾看似永遠都不會實現的目標,並且花費26年的時間才完成!
  • 如果太陽是藍星,如果有冥王星那樣遙遠,地球還是那個地球嗎?
    那麼,對於這個假設,我們將把行星到其恆星的距離變為太陽到冥王星的距離(平均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9.5倍,地球到太陽距離被稱為天文單位),再把太陽設定為一顆藍色巨星,比如,一顆B型星。一顆典型的B型主序星(特別是B5級)的半徑將是太陽的3.9倍,並且其表面溫度為開氏15,200 度,即大約華氏26,000度。相比之下,太陽表面「僅有」開氏5,800 度左右。
  • 冥王星最新照片顯示:表面有大心形 兩極特別明亮
    冥王星最新照片顯示:表面有大心形 兩極特別明亮 2015-07-16 09:31:45匆匆一見之後,距地球超過52億公裡的「小新」,如今已向更遠的深空飛去,不再復返。  52億公裡外確認「約會」成功  美國東部時間14日晚(北京時間15日上午),美國科學家收到了「新視野」號探測器從52億公裡外傳回的信號,確認它與冥王星進行了一次「成功約會」。
  • 如果月亮被更小的冥王星取代,地球將會怎樣?生命或被徹底終結!
    既然冥王星比月球還小了這麼多,假如它和月球互換,來到月球的位置上,似乎應該不會對地球造成多大影響吧?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你可能就大錯特錯了,冥王星一旦出現在月球的位置上,很可能就意味著地球生命的終結,因為在整個地球表面,很可能會持續不斷、反反覆覆地下一場又一場的隕石雨,整個地球將變得比白堊紀恐龍滅絕時還要糟糕。
  • 冥王星上的大氣層在高空更暖和,跟地球上的情況不同
    科學家們說,冥王星山頂上的甲烷冰形成的過程與降雪的過程非常不同。 這些雪,現在已知是由甲烷組成的,出現在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飛船2015年飛越冥王星時拍攝的圖像中,在那裡,除了其他地方之外,積雪覆蓋了數百公裡長的山脈,就在冥王星赤道以南。 這些山脈高達2500至3500米,因冪王星的半徑比較小,若將它換算到地球的半徑,相當於地球上13000至19000米高的山脈。
  • 在冥王星上看太陽比在地球上看月球亮多少倍?
    冥王星曾經是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在2006年被降級為矮行星。它到太陽的距離最近時是地球到太陽平均距離的29.66倍,最遠時是地球到太陽平均距離的49.32倍,平均起來約為39.3倍。冥王星上的白天肯定要比地球上的白天黑暗得多,若是將冥王星上的白天和地球上的滿月夜相比較,哪一個會更亮呢?
  • 冥王星被除名,零下223℃的矮行星,會是病毒的家園嗎?
    為何會被稱為「冥王星」呢?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過於遙遠,以至於一直存在無盡的黑暗當中,這和冥境十分相似,於是便有冥王星之稱。但是在200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一致決定將冥王星除名,被劃為矮行星,這是為何呢?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就像一個普通的小行星一樣,不符合一個正常行星體積的常態;其次,冥王星曾經是海王星的「衛星」之一。就在1965年,研究人員發現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軌道擁有一個極佳引力點,也就是這一個引力點才讓它們彼此保持著「安全距離」;再者,冥王星十分冰冷。
  • 關於冥王星的大氣,我們知道什麼?
    這個答案可能會隨著數據的下載和分析而改變,數據來自NASA的新視野探測器,我們的冥王星視圖。我們測量的大氣壓力是10微巴(地球的大氣壓力是1微巴,所以冥王星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10萬倍)。圖解: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根據對其地面冰成分的觀察,我們推斷其大氣主要由分子氮(N2)組成。
  • 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這裡有30個關於它的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5、 卡戎與冥王星的體積之比在太陽系中高據榜首,月球與地球的體積比僅次於它們。 8、 卡戎並不是圍繞著冥王星做軌道運動,實際上它們一起圍繞著位於冥王星表面的質心旋轉。考慮到這個原因以及它自身的龐大體積,天文學家們還在爭論是否應該把卡戎判定為一顆比較小的行星。
  • 被移出太陽系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被誤會的冥王星其實很可愛
    我們中國翻譯過來就是冥王星或者是冥神星。還有的叫做閻王星。冥王星距離太陽十分遙遠,它的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59億公裡。太陽的光芒到這裡已經十分的微弱。因此冥王星一個陰暗寒冷的世界。這種感覺就像神話中的冥界。所以冥王星這個名字非常符合冥王星的特點。
  • 為什麼冥王星又重新被視為行星了?
    我不確定,但我希望冥王星可以重新被歸類為行星,就像地球一樣,就像水星和其他小天體一樣。也許這源於兒時的童話:冥王星還在太陽系,一切都很好。圖解 :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於2015年7月首次飛越了冥王星,隨後引發了一場有關行星/矮行星的爭論。
  • 水星表面混沌地形,或表明曾含有支持生命的基本成分
    水星幾乎沒有大氣層,因此表面晝夜溫差之大為太陽系之最,白天時赤地道區溫度可達432℃,夜間又降至零下172℃。1974年,NASA水手10號探測器首次觀測到水星表面的「混沌地形」(Chaotic Terrain),有深谷、凹槽和陡峭山脈等特徵,科學家過去認為,可能是巨大天體撞擊到水星一側形成卡洛裡盆地,隨後衝擊波引發盆地對蹠點區域的一系列地震,而造就出這些混沌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