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會有這些「怪癖」,家長先別急著糾正

2020-11-23 騰訊網

0到1歲、1歲到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兩個關鍵時期。

執筆:喬喬

編輯:莉莉

定稿:楠楠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幾乎是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試問,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成才呢?又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聰明的娃呢?而當我們去評價一個孩子優秀與否的時候,往往會習慣性的從智商這個方面來考量。

有不少人認為孩子的智商是先天註定的,但實際上這種看法過於絕對,因為孩子在出生後,智力發育有兩個「黃金期」,家長只要抓住機會,也能讓孩子成為高智商人群的一員。

而智商高的孩子,在小時候多半會有這些「怪癖」,來看看你家娃佔了幾個呢?

父母沒想到經常愣神的寶寶竟然會如此聰明

彤彤和老公在學業和事業上成就都很高,所以他們也一直認定自己的寶寶一定是個小機靈鬼,但實際上孩子的表現卻總讓彤彤惱火

因為彤彤發現自己的寶寶很不愛說話,還經常性的愣神,就喜歡自己一個人盯著某個東西看半天,誰也不願意理,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起先她還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畢竟和其他歡脫的小朋友不一樣,但是後來她卻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能夠發現較為獨特的地方。同時還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這可太難得了,而後孩子的高智商也就漸漸地浮出了水面,讓她欣喜不已

獨特≠奇怪

以家長們的角度看起來,孩子身上總是會有一些我們不能理解且不看好的行為,但是這樣的行為卻真的異常珍貴,總是能體現孩子獨特的優勢。

因此我們不要急著先去質疑,先去否定,而要先去觀察,這種行為背後含有的真正意義,然後去認可並鼓勵孩子勇往直前。

既然智商高的孩子都會有一些怪癖,那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這些怪癖都是什麼樣的呢?

智商比較高的孩子,在他們小時候多半會有這些「怪癖」

1) 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注意力

孩子總是會被一些不起眼的或者是極度新鮮的小東西而吸引,這種表現往往會讓家長惱火,因為家長覺得這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行為。

所以總是會強制孩子回到他們認為理想的狀態,但是這種行為正意味著孩子有著很好的好奇心,因為有好奇心,所以孩子才會有足夠的探索能力。

2)經常一個人安靜的發呆

經常性的一個人發呆未必不是好事,至少意味著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大多數孩子沒有的能力,也是促進孩子成長更多的一份能力

3)對於環境的改變比較敏感

當孩子換了一個新的環境之後,家長會很明顯的感覺到孩子的行為或者心態發生了變化,可能家長認為這是矯情的表現,但實際上卻是擁有敏銳感知能力的體現。

這種能力難能可貴,使得孩子可以總是輕鬆感覺到周圍的異樣,然後引發自己做出思考和對策。

4) 對於細小事物觀察入微

孩子總是去注重一些細微末節,並為此耗費過多精力,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先別急著去糾正,但如果孩子真的有,你一定要慶幸哦!

對如此細小的事物都能觀察的很仔細,並且找到其中的規律,難道不是一種獨特的優勢嗎?

【寫在最後】智商高的孩子一定是有他的獨特之處,如果和普通孩子的表現都一樣了,那麼他們就不會如此優秀了,因此家長要學著去發現,去接受。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有以上這些行為嗎?你又是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會有這些「癖好」,父母自查:你家孩子有幾個
    但是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天賦異稟的人,他們童年都有一些可笑的癖好,有的人還被稱為低能兒,比如說他們不愛學習,反應遲鈍。其實這些更能說明孩子身上的隱藏特徵,如果父母善於運用的話,就能培養出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很多發明家和科學家在小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我們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正是因為這些行為,才讓他們成就一代大家。
  • 哈佛研究:孩子智商超過120,小時候會有這些表現,具備學霸潛質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贏在起跑線上,是每個家長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都在做的。小時候有這些表現,具備學霸潛質哈佛大學青少年心理與行為研究協會發現在隨機調查的學霸兒童中,有將近80%的兒童智商達到了120以上,這些兒童所在的家庭並沒有給孩子灌輸太多的學術知識教育,而是更傾向於讓孩子自由發展,也就是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向去探索和尋求發展。
  • 孩子有這3個「怪癖」,暗示他智商會很高,媽媽別逼著孩子改
    經過調查發現,很多高智商的人都有一些「怪癖」,像是愛因斯坦習慣散步,不是為了保持健康,而是為了清空大腦。 生物學家達爾文喜歡發呆,並且完全忽略身邊環境的變化。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有著「情商之父」稱號的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也就是說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多半是由情商決定的,而家長平日裡的教育方法,將決定孩子未來的教養!
  • 「心術不正」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12歲前父母務必要糾正
    1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分水嶺。孩子在小時候有一些不好的思想或者習慣,在12之前是比較好改正過來的,但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改正甚至沒有發現的話,那以後再想改就會非常困難。小強的父母只有他一個孩子,所以父母對他特別寵愛,只要小強開心,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小強提的要求。慢慢的小強就養成了自私自利的壞習慣,也不知道為別人考慮。
  • 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自從有了寶寶後,家長們就很難再有自己的閒暇時間,寶寶安靜時是可愛的小天使,但鬧騰起來可真夠家長們喝一壺的。
  • 孩子成績總上不去怎麼辦?家長先別急,可以檢查檢查孩子的筆記本
    在學習的過程中,筆記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孩子有沒有上課認真聽講,有沒有理解領會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以及對老師講的內容後續複習的程度。所以孩子的成績如果總是上不去,先不要著急上火,責怪孩子,可以徵得孩子的同意後,翻閱,查看孩子做的筆記內容,然後和孩子進行溝通,分析孩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那怎麼分析孩子所做的筆記呢?
  • 孩子的性格習慣跟遺傳有多大關係?家長要了解,好性格需要培養
    孩子的性格習慣跟遺傳有多大關係?家長要了解,好性格需要培養對於父母來說,能培養出一個德智體美全部具備的孩子是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每個父母都會有這樣的規划去培育孩子,給他們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環境,立志要讓自己成為別人家長常誇的孩子。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而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們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都很低。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糾正,並且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路。
  • 孩子眼白有「黑點」是因為長蟲?先別急著下定論,多半是這2原因
    家長對孩子總是會打起十二分的關心,只要孩子身體有一點異常就會十分慌張。最近小妍發現孩子眼白有不明的「黑點」,想帶去醫院檢查。婆婆覺得小題大做,說孩子眼白有黑點,是因為身體裡長蟲了,吃點打蟲藥就好了。小研聽婆婆的話給孩子吃了打蟲藥,但「黑點」並沒有消失,就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後說孩子身體內並沒有蟲,眼白有「黑點」是色素沉著導致的,沒有大問題。色素沉著?
  • 孩子玻璃心都是父母養的,長大後多半沒本事,及時糾正很關鍵
    別人回答她的時候,稍有不熱情,就會讓她很惶恐。老師在課堂上不指名道姓的說一個學生怎樣怎樣的,她也能聯繫到自己身上。所以各科老師對她犯錯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要說,也會很委婉,就怕這女孩太玻璃心,想不開。而她的這種玻璃心,不僅讓自己整日惶恐,就連身邊的人都很累,怕說出什麼話讓她想不開。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沒有人天生就是玻璃心,多半還是後天環境,也就是父母影響出來的。
  • 孩子做事緩慢,可能跟情緒不好有關係,家長需要耐心教導
    孩子做事手腳慢,家長催促已經成了每天的口頭語:溫柔型「快一點啊,好不好啊」……心急型「趕緊快點,還得讓人等你啊」……暴跳型「兔崽子,要死啊還不快點」……說話不經大腦型「我看你就是有病,做事就不能快點」……嘮叨型「快點快點快點,給我快點」,每位家長都是出自愛孩子,才心甘情願化做每天的「定時鬧鐘」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是智商高的表現,長大後很聰明
    孩子正處於大腦快速發育的年齡段,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孩子會越來越聰明,智商也會提高。若然孩子睡眠比較晚,沒有規律,睡眠質量差,就會阻礙大腦的快速發育,孩子的智商也會下降。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出現這三個反應,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好,智商高1、在睡覺時蹬被子很多孩子都有睡覺時蹬被子的情況,家長往往認為是孩子蓋得過厚導致身體發熱的表現。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所以別瞎高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家長說誰誰誰家孩子真聰明,誰家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等等,當然了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這樣的稱讚。不過並不是小時候聰明的孩子長大後一定都有出息,很多孩子小時候精過了頭,但是聰明卻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因此長大後更容易耍小聰明,而缺乏大智慧,因此長大後也很難成功,所以建議家長們別高興得太早。
  • 夫妻血型與智商有關係?這個血型的孩子,真的高人一等
    從孩子出生的那刻起,父母對孩子充滿期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大多數家長最真實的想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孩子聰不聰明了。智商高、學習好一直是衡量孩子聰明程度的「標尺」。大家都知道智商的高低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很少有人聽說過,血型也能影響智商,不同血型的人智商高低也會不同。孩子聰不聰明,到底是由什麼決定呢?是基因遺傳還是後天因素?
  • 天生高顏值的孩子,通常有這「3個特徵」,佔一個家長偷著樂吧
    孩子的顏值基本是由基因決定的,如果父母顏值比較高,那麼孩子往往會擁有高顏值;假如父母顏值較為一般,那麼孩子長得好看的機率就比較小。不過有的孩子小時候看著普通,甚至是"醜",或者父母比較普通,但他們長大後顏值卻很高,讓人羨慕不已。其實,天生高顏值的孩子通常會有3個特徵,佔一個家長偷著樂吧。
  • 孩子怕生不是「病」,「有病」的是家長對此的態度及方式
    02因「孩子『怕生』而焦慮無比」是種「病」,得治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活潑外向、能言會道、善於交際的樣子時,我們做家長的難免會與自家的孩子相比較,所以才有了對孩子怕生問題的擔憂。這我也能理解。可你知道嗎,你看到的那些活潑外向、善於交際的孩子,在小時候也是一樣會「怕生」的!「怕生」不但不是什麼「病」,它還是孩子情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呢。孩子什麼時候會有「怕生」的現象出現?德國教育學家克裡斯蒂安妮博士曾提出:「寶寶的認生是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產生的,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認生期就來了」。而這「一夜之間」,通常是在寶寶6~12月之間。
  • 寶寶兩歲前有這5個表現,說明寶寶智商高,寶媽們要重視
    喜歡刨根問底有些寶媽可能會發現,自家寶寶遇到每個問題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而孩子不停的問,家長就要不停的解釋,很多家長在這時候可能都會有些厭煩,但其實寶寶有這種表現說明寶寶智商可能比較高,因為寶寶對任何事情都非常有興趣,所以才會刨根問底,這是寶寶的一種求知慾,所以寶媽們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不停的問而厭煩,否則可能會扼殺掉寶寶的求知慾!
  • 孩子光智商和情商高就夠了?逆商過低的孩子,同樣難優秀
    文丨飯飯媽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特別注意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培養,認為只要孩子的情商和智商較高,那麼孩子就能夠獲得良好的成長,成為一個出色的孩子。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
  • 孩子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多半智商低不了,父母要好好培養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和他們以後的成績在一定情況下是成正比的。而且,智力水平越高的孩子,將來的成就可能也會越高。那麼,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其實,如果你的孩子十歲前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就說明你的孩子將來智商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