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血汗工廠,是人性的缺失還是現實原本殘酷

2021-01-15 TMC動力

在中國工廠開足馬力,力求特斯拉在全球汽車市場再創佳績之時,在特斯拉中國工廠即將正式投產Model Y之際,一篇控訴特斯拉上海公司的文章迅速在各大平臺走紅。

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濃縮為兩點內容:一個是員工福利縮水和人性化管理的缺失,讓特斯拉上海公司儼然是新時代的血汗工廠;另一個是工廠內部管理混亂,導致汽車存在質量隱患。

一時間,不管是發文方,還是事件主角的特斯拉,都處於風口浪尖,還搭上了特斯拉永遠的競爭對手——小鵬汽車。經過幾天的發酵,雙方的身後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對於特斯拉、對於所有車企,都不用先急於撇清自己。愛情和麵包、用戶和供應商、市場和員工,一個都不能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特斯拉上海工廠我沒有去過,但俺的東家之一,一家給奔馳寶馬提供焊接生產線的公司,也是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線的供應商之一。

從上海工廠的供應商來看,作為全新的工廠,不管是自動化程度,還是生產效率,中國上海工廠在很多方面都領先於美國弗裡蒙特工廠。

就我常年在豐田、大眾、廣汽等等一線製造工廠的經驗而言,從工藝角度看,衝壓、焊接、噴塗、裝配到質檢,前三道工序已經可以實現最大程度的無人自動化,而後兩道工序則是汽車製造自動化的最後一公裡,也是最難實現的一站。

裝配車間是眼下各大汽車工廠人數最多的工序,而汽車成品最終出廠之前的質檢,更需要人工對全車進行細微的檢查,還要進行別致的敲敲打打。

對於一輛汽車的品質和質量,僅僅要求整車工廠按照標準做到100%是不夠的,也是不現實的,假如成千上萬的零部件質量和品質跟不上,那整車工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圈子裡面,錢和時間都是平衡天平必不可少的兩端。只要整車工廠給得起錢,就可以選擇優質的供應商,獲得供應商質量上乘得零部件,就沒什麼零部件質量缺陷,再加上充足的時間,也就沒什麼產能不足。

然而,事情卻不總是完美的。當一個車型突然火爆熱銷,既要保質又要保量,再加上資金的缺乏以及非長久的合作關係,零部件供應商的緩慢對應足以讓汽車產能陷入困境。

對於一家零部件供應商而言,流出不良(將不合格的零部件送到整車工廠,或者下工序)是重大的事故,而對於一家整車工廠而言,採用不合格的零部件,是對用戶的不負責任。

我們不知道文章所述的供應商是哪一家,也不知道是處於什麼樣的前提將不合格的零部件交給特斯拉,或者下工序,比起特斯拉不大的規模體量,我們更加應該擔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它車企。

如果高銷量目標是對銷售人員的高壓力,那麼高產能就是對於一線工廠員工的強大壓力。相比較跨國車企按部就班的生產,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新造車勢力,都要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做出即時的變化。

於是,生產計劃的頻繁變動,再加上由此而波及的零部件供應和物流體系的一連串變動,這樣的變化是跨國傳統車企所無法想像的,誠然對於某些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同樣無法適應。

如果說背靠跨國車企的零部件供應商,絕大多數是旱澇保收,最起碼餓不死;那麼自主品牌和新造車勢力的零部件供應商,有的時候撐死,沒的時候餓死,這種情況是令人恐懼而需要敬而遠之的。

曾經針對汽車品質問題,諮詢過廣汽蔚來創始人的廖兵先生,他的回答是:汽車品質不是單一的維度和單一的標準,不同的企業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和標準。

汽車品質大體可以劃分為設計品質、製造品質和服務品質三個維度。汽車設計品質,佔據整車品質50%以上的重要性;汽車製造品質,包括製造工廠和零部件體系;汽車服務品質,主要是用戶的滿意度。

對一個品牌和一個車型的選擇,除了整車那些看得見的外觀和設計,以及動力和駕駛體驗之外,這款車型採用哪一家零部件供應商同樣值得我們去細細考究。

發文之際,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售國產Model Y和改款Model 3,並且公布了2020年全球產銷量數據。

國產Model Y 的兩款車型: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NEDC續航裡程為594公裡,百公裡加速時間5.1秒;高性能版本,起售價為36.99萬元,WLTP續航裡程為480公裡,百公裡加速時間3.7秒。

國產Model 3的兩款車型: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後起售價24.99萬元,NEDC續航裡程468公裡,百公裡加速時間5.6秒;高性能版為33.99萬元,NEDC續航裡程605公裡,百公裡加速時間3.3秒。

特斯拉2019年全球交付量為36.7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而2020年全球產量為50.97萬輛,交付量為49.95萬輛;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年度產量超過45萬輛,交付量超過44萬輛,這是電動智能汽車的歷史時刻。

隨著Model Y產能的釋放以及全球市場銷量的增長,特斯拉的全球銷量將2021年繼續高速增長,增長率有望突破50%。

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一家車企,放眼未來幾年都不會有一家車企能夠超越特斯拉,就連大眾和豐田等頭部跨國車企的電動汽車,也似乎無法超越持續高速增長的特斯拉。

全球汽車行業指望中國市場救市,不管是跨國車企,還是自主車企,都有不少車企陷入銷量下跌的困境,而特斯拉的產銷量還在不斷突破,這對於員工來說,是多麼難得的幸福。

不管該文章中所說的「被野蠻對待」的員工是否存在,不管那些原有的福利是否被剋扣,在這個經濟環境下,相信沒有哪一家企業的員工願意去控訴自己的企業,讓它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給產銷量帶來不良影響。

一座成千上萬人的工廠,就像一個縮小版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必定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必然也就有心生怨憤的,也有幸福感滿滿的。

誠然工廠每一名員工都是重要的,然而,對一家企業的評價,還是要看車企整體主流員工的觀感如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發生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件。

打工人,再苦再累都不要緊,前提是有足夠的報酬,而合適的企業文化更是必不可少的錦上添花。

對於廣大零部件供應商而言,比起加班加點增產,眼下的火爆能否持續長久,現在不計成本加大投入,會否在未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同樣需要細細考量。

沒有哪一份工作是容易的,對於智能汽車、自主品牌和新造車勢力來說,更是如此。

只是,在看不見盡頭的加班日子裡,我們真心希望,那一個個冰冷的零部件背後還能透露著一絲人性的溫暖。

相關焦點

  • 招聘廣告暗示特斯拉或在柏林超級工廠生產自己的電池
    來源:TechWeb原標題:招聘廣告暗示:特斯拉可能在柏林超級工廠生產自己的電池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發布的招聘廣告暗示,該公司可能在其位於德國柏林的「4號超級工廠」(Gigafactory 4)生產自己的電池。
  • 特斯拉柏林電池工廠尚未獲得生產許可__上海有色網
    SMM網訊:在前兩天的新聞中曾經報導過,特斯拉在柏林的電芯工廠將會把產能擴展到250GWh, 不過從外媒的消息看,這座產能驚人的超級電池工廠似乎仍處於「八字還沒一撇」的狀態。根據布蘭登堡環境部的消息,特斯拉尚未給這座計劃中的超級電池工廠申請建造許可。
  • 因可能危及蛇及蜥蜴,德法院叫停特斯拉工廠建設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特斯拉柏林工廠計劃正在動搖!」德國《圖片報》9日報導稱,德國東部奧得河畔法蘭克福行政法院8日做出臨時決定,特斯拉超級工廠計劃的清理森林工作必須暫停,原因是砍伐樹木可能會危及冬眠中的蛇及蜥蜴。
  • 特斯拉深陷困境:結局是覆滅還是升天?
    截至發稿前,SolarCity和特斯拉都拒絕就這一收購要約發表任何評論。然而對投資人來說,他們似乎還能忍受特斯拉的虧損,畢竟隨著Model 3產能的提升,他們還是能看到特斯拉盈利的可能。但SolarCity的走上盈利的日子,似乎遙遙無期。馬斯克曾表示,SolarCity在未來3到6個月內的現金流還是比較充裕的,但它在財報方面的表現卻一直都不盡如人意。
  • 特斯拉Model Y露出「屠夫相」,誰緊皺眉頭?
    但這顯然還滿足不了馬斯克和特斯拉。1月1日,2021年元旦,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特斯拉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為33.99萬元人民幣,比此前的48.8萬元人民幣下調多達14.81萬元。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價為36.99萬元人民幣,更是下調了16.51萬元。
  • 七張直擊人性的諷刺插畫,帶你看透社會的黑暗,揭露現實的殘酷
    七張直擊人性的諷刺插畫,帶你看透社會的黑暗,揭露現實的殘酷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7張超現實的諷刺插畫,每一幅都有著深刻的道理,希望大家可以看明白第一幅
  • 特斯拉德國工廠電池產能或達250GWh 可創造上萬就業崗位
    11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 據估計,特斯拉即將在德國的電池生產設施將建在柏林巨型工廠內,這可能會為當地再創造1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這應該有助於特斯拉在德國吸引更多求職者,特別是考慮到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已經明確表示,即使是那些沒有相關經驗背景或接受過培訓的人,該公司也願意聘用。
  • 特斯拉的復工之戰
    煞有介事的表態背後,特斯拉乃至馬斯克的資金焦慮一覽無餘,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美國工廠還埋著產業鏈問題,這邊復工無望就意味著承載特斯拉希望的上海工廠也將一併受到影響,說到底,搬廠不過只是個威脅,復工才是最終目的。狀告縣政府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似乎是馬斯克的一貫做法。
  • 【年度盤點】馬斯克卸任董事長/特斯拉上海建廠 特斯拉2018年大事記
    2017年,特斯拉大約17%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並計劃在中國設立超級工廠……【詳細】特斯拉宣布將在上海建首座海外工廠 名為Dreadnought當地時間6月5日,特斯拉全球銷售總監任宇翔(Robin Ren)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表示,特斯拉將在上海設立首座美國之外的海外工廠。
  • 特斯拉最新產能「成績單」出爐!
    2020年特斯拉共生產和交付了約50萬輛電動車。此外,Model Y的量產已於上海超級工廠啟動,預計短期即可交付。該工廠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也是特斯拉首個在美國以外的超級工廠,對特斯拉深耕中國市場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 「華為汽車」今年有望落地;特斯拉「機器人工廠」視頻曝光;三大...
    此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視頻曝光,其生產線基本都由機器人完成製造,非常震撼!與上海超級工廠的忙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斯拉美國工廠的關閉、裁員,真可謂「冰火兩重天」。  根據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的路測結果顯示,使用達摩院ISP處理器,車載攝像頭在夜間這個最富有挑戰的場景下,圖像物體檢測識別能力比業內主流處理器有10%以上的大幅度提升,原本模糊不清的標註物也得以清晰識別。
  • 每平米1125元 特斯拉「落戶」上海臨港
    具體來說,特斯拉將在上海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主要生產Model 3轎車和Model Y緊湊型SUV車型,產能為50萬輛,馬斯克此前曾用「dreadnought(無畏的戰艦)」來形容該工廠。四年暗戰落下帷幕
  • 馬斯克的冒險人生(下):特斯拉絕處逢生 航天夢成現實
    「獵鷹1號」這一次沒有裝載真正的貨物;無論是SpaceX、美國軍方,還是美宇航局,都不希望再次看到火箭爆炸的一幕上演,或是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因此,「獵鷹1號」只攜帶了360磅(約合163公斤)的模擬有效載荷。
  • 特斯拉中國亂象:為了產量不惜降低質量,問題零件直接上生產線
    與其他入華的高端車品牌相比,突破2萬的月度生產量,北京奔馳用了10年,在門檻更高的交付量上,國產造車新勢力中的兩家,一年的交付數據,才能趕上特斯拉上海工廠一個月的生產量。而這些強行拔高的產量,並不是依靠技術革新。大多數時候,還是一個高強度體力勞動的成果。這種高強度生產,很快磨滅了上海工廠裡許多工人們對特斯拉當初的憧憬。而迅速縮水的各種福利和日益嚴苛的工作環境,也讓工人們徹底灰了心。
  • 【特斯拉】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0-12-29
    ---基準日:2020-09-10 * 【外媒:特斯拉柏林工廠負責人已離職】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柏林工廠負責人Evan Horetsky已經離職。德國柏林-布蘭登堡廣播公司(RBB)率先報導了這一消息。RBB稱,柏林工廠的交付進程不會因Horetsky的離職而延誤。特斯拉於去年11月宣布柏林工廠的建設計劃。
  • 新「血汗工廠」網際網路大廠,和流水線上的打工人
    自從入職到某頭部視頻平臺,文文就再也沒有了周末,以及和友人聚會見面的記憶,並且很少見到自己的室友們,也很少回家,生活被無窮無盡的出差和加班填滿,沒時間鍛鍊卻還是瘦了——因為同時在帶幾個項目,顧不上回消息,也沒時間好好吃飯。聖誕和跨年夜的晚上,很晚到家的她在朋友們喧鬧的聲音中,在沙發上累到睡著。雖然「認可工作的價值意義」,並從自己從事的工作中學到了不少,但偶爾也難免心生懷疑。
  • 二刷《平安夜》:戰爭雖然殘酷,然而生活和人性的溫暖值得期待
    這是一部沒有硝煙,沒有槍林彈雨的戰爭片,它沒有過多描寫殘酷的戰爭場面,整個故事都圍繞著森林裡的小木屋展開。在這裡導演用一種平鋪直述的拍攝手法,緊抓人物內心,從敵對雙方的劍拔弩張到最後的溫馨道別。影片的情節緊張又不失溫情,既突出了雙方的矛盾和心理創傷,又展示了人性的真實治癒歷程。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始終感覺有一種溫暖在身邊瀰漫。
  • 全美「示好」特斯拉,瘋狂州長給馬斯克建了一座雕像
    他工作的光刻公司只有一天多的時間把Golden Driller打扮成馬斯克的樣子,然後塔爾薩市的官員們將宣布,爭取讓特斯拉在該市建立新的CyberTruck電動皮卡車工廠。因此,斯坦斯特羅姆的速度要快。爭取特斯拉的這一努力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特斯拉將把工廠建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郊外。
  • 特斯拉求職者,那些想接近「暴君」的人
    員工們為能躋身克羅頓維爾而倍感自豪,而遠在上海臨港,在那些希望進入特斯拉工作的人看來,超級工廠或許就是他們心目中的最為理想之地。 「我實地考察過廠區外部,還是荒無人煙。」兩個月前給特斯拉投出簡歷的李豐說。在一家外資車廠工作七年之後,他感到有些厭倦,眼前的一幕並未令他灰心,「特斯拉是電動汽車行業的老大,對求職者來說,品牌價值有足夠的吸引力。」
  • 特斯拉來華建廠 馬斯克再添新「憂」?
    至此,特斯拉將在華建廠這事塵埃落定。  根據協議,特斯拉將在上海臨港建設研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超級工廠,而且是獨資。項目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車,堪比其美國工廠Gigafactory。馬斯克稱其為「Dreadnought」,意為「無畏戰艦」,頗有「鋼鐵俠」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