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衛視紛紛為歌舞選秀轉型的背景下,這個暑期,兩檔看上去簡簡單單的電視節目《漢字英雄》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掀起了議論的波瀾。兩檔電視節目不僅考驗了參賽學生的識字量,也讓電視機前的大人們出了一身汗。眾多網友表示,想起扔給童年的小學語文課,部分人「默默地把手機輸入法改成手寫」。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首播日,用60餘個漢字詞彙聽寫,摧毀很多人狂拼打字的熱情。眾多觀眾表示,隨著節目進程做自我檢測,結果很「汗顏」。伴隨首播引發的全民自檢,該節目微博話題迅速登頂熱門榜、點擊率高達18萬次;節目播出6小時內微博話題電視節目排名第一位,超越《中國好聲音》《快樂大本營》《中國夢之聲》《快樂男聲》等多檔節目。
而《漢字英雄》7月中旬播出時,全國71城市的平均收視數據就殺入全國同時段收視排名前十,將很多衛視的老牌綜藝節目拉下馬來。
這些漢字你能寫對嗎
挑釁的「釁」、東施效「顰」的「顰」、一瘸一拐的「瘸」、犒賞的「犒」……8月1日晚在河南衛視播出的《漢字英雄》,給參賽的中小學生們拋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但都被他們一一化解。
這檔面向7歲到17歲中小學生的漢字競賽類節目,以《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為題庫,儘可能地向參賽選手發難。高一女生李楚楚信心滿滿,她在第一宮裡答對了「秦晉之好」的「秦」,但第二宮裡,「舂米」的「舂」,把她難住了。「舂下面是個『臼』字,我們生活裡就有搗藥的藥臼子。」在該節目中擔任「漢字先生」的於丹惋惜道。但對於今年16歲的李楚楚來說,無論是「藥臼子」還是「舂米」,都過於遙遠。
無論是《漢字英雄》,還是央視科教頻道8月2日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都匯聚了一批熱衷漢字文化的青少年,但對於這些小孩而言,那些緊貼生活的詞語,似乎要比生僻字還難。在首期《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讓一個個選手「落馬」的,不是「溝壑」、「分道揚鑣」這樣的難詞兒,而是「髖關節」、「三聚氰胺」、「郫縣豆瓣」這樣來自於生活的詞彙。
現場求助,語文老師幫了倒忙
「老師,請問『害臊』的『臊』怎麼寫?」「應該是火字邊兒吧。」《漢字英雄》裡,來汶川的小姑娘湯星月遇到了不會寫的字,她選擇向自己的語文老師求助,可惜在短短30秒的時間裡,老師和她一起犯了錯誤。「星月,你的語文老師讓我害臊。」對選手和顏悅色的主持人馬東,顯然有些動怒。
對此,馬東也表示,或許語文老師一聽是電視節目連線,和選手一樣變得緊張,還沒反應過來就犯了錯誤,這情有可原。但讓他難以理解的是,不少選手在答題的時候都有「倒插筆」現象,比如說寫提手旁的時候,先隨意地寫兩橫再劃一豎勾。「如果老師沒有教他們漢字有筆畫順序,那我覺得有問題。」馬東說。
「基本沒有時間再去一一糾正他們筆順的錯誤。」在深圳一家重點中學教語文的李老師說,自己對班裡孩子的漢字書寫頗感失望,「在理科班,別說是倒插筆,就是錯別字也很普遍。」
提筆忘字,多數成人寫錯「癩蛤蟆」
在《漢字英雄》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參加「考試」的,不僅僅是青少年學生,不少觀眾觀看節目時也甘當「陪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剛剛播出的第一期,還隨機選取10位觀眾組成「成人體驗團」,不過,大人的考試成績還不如小孩子。他們中,會寫「熨帖」的,只有一個人,有七個人寫錯了「癩蛤蟆」。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導演關正文透露,大人寫不過中學生早在預料之中。該節目在題庫設置階段,曾邀請成人測試題庫難度。在測試難度最大的「第十級」題目時,成人的正確率只有48%,而中學生的正確率超過了80%,這讓節目組不得不調高難度。
「我們在宣傳片裡也表現了,你走在馬路上問」鼎」這個字怎麼寫,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掏手機,用輸入法來查一下。所以我們問,『這個字你真的會寫嗎』,得到的答案是,『提筆忘字』了。」馬東坦言,製作《漢字英雄》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更希望成人能從這檔節目中得到警示。
「提筆忘字自古就有,但電腦、手機的輸入方法,對字母文字的影響不大,對漢字卻影響很大。」在關正文看來,現在還沒有到「拯救」漢字的時候,但未來書寫設備的改變是不可逆的,電腦進課堂也是遲早的事情,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主要是為了「通過遊戲的形式提醒大家,讓大家重溫漢字的美好」。
「瓜瓤」還是「瓜穰」?
選手被判錯 網友打抱不平
看完本周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來自內蒙古的初中生李響悅,以自信和冷靜贏得全場喝彩。這位15歲的小姑娘,一上場就來了段葬花吟,原來她是個《紅樓夢》迷,對《紅樓夢》看得很仔細,賽場上80%的詞語據說都是由《紅樓夢》聯想做出答案的。隨後,李響悅一人與十三個對手周旋,最後在一個「瓜瓤」的「瓤」字上惜敗———她把「瓤」寫成了「穰」。
當晚比賽結束後,網絡上對「瓜瓤」的「瓤」討論也挺熱烈,微博網友「草原鶯兒」翻出了三本字典,把查到的解釋@給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瓜瓤」的「瓤」,內蒙古的李響悅姑娘寫的是個還沒被整理掉的異體字。求復活!原來,按照字典的解釋,「穰」的義項與「瓤」是相同的。(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