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作者去世,我們又失去了一位動畫大師

2021-01-15 脫氧硬糖

昨天我看到了一個令人倍感遺憾的消息,95歲的動畫大師吉恩·戴奇,於當地時間4月16日在布拉格公寓中意外去世。

這對於動畫界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損失。

在戴奇的職業生涯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莫過於《貓和老鼠》和《大力水手》。

有不少網友表示哀悼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兩部動畫,感謝戴奇給自己帶來的童年回憶。

其中,執導《貓和老鼠》的經歷,顯然是戴奇的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部火了80年、7度斬獲奧斯卡的神級動畫,僅憑著一貓一鼠的追逐遊戲,就製造出跌宕起伏的劇情衝突,至今仍是無數人心目中的經典。

真正的神作不靠百萬特效,不靠華麗臺詞,最簡潔質樸的畫面,就足以讓它跨越時間,歷久彌新。

不管80後、90後、00後,誰的童年裡還沒看過幾集《貓和老鼠》呢?

這隻名叫湯姆的貓和名叫傑瑞的老鼠,是我們幾代人都熟悉的動畫形象,別管年紀跨度多大,興趣多麼天南地北,只要聊起它們倆,總有幾句可說的。

很多人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這兩隻才是自己嗑得最早的一對CP——相愛相殺,亦敵亦友,現如今流行的CP萌點,它倆都有。

鮮有人知的是,湯姆和傑瑞也曾歷經沉浮。

在幾代導演和製作班底的手下輾轉騰挪,貓設和鼠設都改了無數個版本:

如果現在搜索一下它的詞條,會發現在主要製作人員的名單裡,並沒有出現戴奇的名字。

這就要說到這部動畫的歷史了。

其實,戴奇是1961年才開始執導《貓和老鼠》的,一共製作了13集,在總計164集的體量裡不算太大。

而且,動畫原身從1939年就開始製作,火炬傳到戴奇手上的時候,已經是個比較成熟的IP了。

而我們大部分觀眾熟悉的《貓和老鼠》,都是1958年之前的元老版本,也是它拿奧斯卡拿到手軟的年代。

1961年時,戴奇已經是捷克著名動畫導演,從業經歷豐富,參與製作過《大力水手》,自己執導的動畫短片《馬羅》還拿到了奧斯卡,妥妥的業內大佬。

於是,米高梅公司在重啟《貓和老鼠》項目時,便與戴奇合作,也為湯姆和傑瑞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年輕時的戴奇

戴奇的團隊是捷克當地的製作班底,他執導的集數畫風,和之前的導演有明顯區別。

比如採用了歐洲式的硬朗鋼筆風,而非美式水彩風,總體色調也較為暗沉;

比如配樂不再用氣勢磅礴的管弦樂,而是加入了電子樂元素;

比如故事場景不再局限於家庭院落,可以走出家門上天下海,還能到醫學怪人的恐怖古堡裡遛一圈。

雖然故事內核仍然保持著貓鼠追(互)逐(毆)的精髓,但腦洞大開的劇情和不拘一格的畫風,當時讓很多老版粉絲接受不了,也收到了不少影評家的猛烈抨擊。

畢竟,從滑稽搞怪的家庭喜劇轉型歐洲硬核科幻動畫,確實彎拐得有點急。

直到多年後的現在,我們再看到這一部分時,也還會出現記憶錯亂:《貓和老鼠》裡怎麼這麼多人類,難道我當初看了盜版?

其實,這是因為國內當初並沒有引入戴奇版的13集,後來才能在網上看到視頻。

小時候守著電視等人點播的那個《貓和老鼠》,基本都是老版,所以大家記憶裡的劇情,以室內場景居多,主人也從不露面,整體色調比較溫暖明亮。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緬懷的那個童年回憶,並非出自戴奇之手。

而從昨天開始,社交網絡上很多人在哀悼戴奇時提到的經典橋段,比如湯姆彈鋼琴、白貓女神出場、貓狗爭寵等劇情,也都來自他執導之前。

戴奇還曾經公開表示,最早看《貓和老鼠》的時候,覺得裡面充滿了「不必要的暴力」,他本人一開始並不是這部動畫的粉絲。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圈裡也有人用上面那些橋段緬懷戴奇,你就別說破了,免得讓人家尷尬。

因為話說回來,我們沒必要將戴奇和其他版本的《貓和老鼠》割裂開。

不管畫風怎麼不同,湯姆還是湯姆,傑瑞也還是傑瑞。

戴奇負責執導後,重新審視湯姆和傑瑞的關係,將二者之間的矛盾視為誇張人類情感的模仿,給他們賦予了新的行為動機,也讓這一版的貓鼠性情與之前有了微妙的差異。

湯姆和傑瑞的相處,不再是歡喜冤家,而是更加針鋒相對。

傑瑞的攻擊既果斷又無情,湯姆則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除了應付傑瑞,每集還要迎接各個角色來自四面八方的花式連招,連主人都時不時要暴錘他一頓。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湯姆被虐的場景確實過於誇張,再配上歐風動畫的硬朗線條,簡直都有點兒童邪典內味了。

這也是很多觀眾至今對戴奇的畫風接受無能的主要原因:成年人看了都倒吸一口涼氣,給小孩看,那不就成童年陰影了。

總的來說就是,戴奇的創作改變了湯姆和傑瑞的固有形象,在老版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特色,有那麼點官方同人的意思,被很多觀眾稱為「黑化版」。

雖然當年戴奇版播出後,頗受影評人打擊,但也有觀眾就是偏愛這一版本,覺得他詮釋出了不一樣的感覺,古古怪怪的風格蠻有意思,跳脫了輕鬆喜劇的束縛。

雖然這幾集《貓和老鼠》評價較為兩極分化,但在商業上倒是取得了毫無爭議的巨大成功。

戴奇一出手,就讓它登上了最賣座的動畫片寶座,把蟬聯榜首16年的《兔八哥》給趕了下來。

而米高梅當初找戴奇合作時,給出的製作預算,只有區區1萬美元。

製作班底不熟悉美國動畫、畫風不兼容、預算極低、水土不服,還有老版珠玉在前……

在種種現實壓力和創作阻礙下,戴奇能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還在《貓和老鼠》這樣的世界級神番中留下一段不走尋常路的情節,不失為動畫史上一段傳奇。

不過,這段經歷對於拿過奧斯卡和動畫界最高榮譽安妮獎的戴奇來說,大概也只是輝煌人生中,一段特別有名的插曲吧。

如今,這樣一位大神級的動畫巨匠離開了。

在他奉獻給動畫的一生中,產出了不計其數的經典佳作,並永遠地留在了人類浩若煙海的創作星河裡,不斷給後人以啟迪。

人生總有盡頭,好在動畫的世界可以沒有結尾。創作者的生命也將在他們最美好的作品中,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

謝謝你,吉恩·戴奇。

相關焦點

  • 紀念|他的動畫成就,並不是大眾記憶中的《貓和老鼠》
    4月16日,美國插畫家、動畫師、電影導演吉恩·戴奇(Gene Deitch)去世,享年95歲。他的捷克出版商透露,戴奇當晚在布拉格的公寓裡意外去世,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一方面,吉恩·戴奇雖然執導過《貓和老鼠》,但僅是該系列中為數極少的13集,且因為這13集風格暗黑乖張,沒有引進中國,和絕大多數網友的「童年回憶」並無關聯;另一方面,吉恩·戴奇作為一位動畫大師,一生在動畫方面的藝術成就,也絕不該以他自己都看不上的這13集《貓和老鼠》來作為高峰。《貓和老鼠》的「黑歷史」?
  • 貓和老鼠導演去世 這對相愛相殺的CP沒有續集了
    原標題:貓和老鼠導演去世 這對相愛相殺的CP沒有續集了     據外媒報導,《貓和老鼠》的導演,美國 動畫大師、插畫師、電影導演和製作人吉恩·戴奇(Gene Deitch),於本月16日在布拉格的公寓裡意外去世,享年95歲。
  • 去世的《貓和老鼠》導演到底是誰
    很多人昨天都看到了一個新聞:奧斯卡獲獎插畫師、動畫師吉恩·戴奇(Gene Deitch)在4月16日去世。在大多數訃聞的介紹中,都提到他曾擔任《貓和老鼠》及《大力水手》的導演,這兩部作品,都曾陪伴中國觀眾的童年。
  • 《貓和老鼠》的回憶,動畫裡的大塊肉,現實真的存在!
    《貓和老鼠》的回憶,動畫裡的大塊肉,現實真的存在!我們小時候電視臺播放過很多動畫,除了一些國內動畫外,其中很多都是進口的動畫,而且各部也是經典。我相信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貓和老鼠》,記得他是在CCTV播出的廣播,後來還出現了各種方言配音版本,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動漫。
  • 為什麼觸樂一直使用「貓和老鼠」表情包?
    熟悉觸樂的讀者朋友都知道,在微博「觸樂1001夜」欄目中,我們一直都在使用「貓和老鼠」的表情包。曾有讀者對此感到困惑,可對我們來說,使用它們的理由十分簡單——這可是「貓和老鼠」呢。
  • 同樣是火爆全國的動畫,喜羊羊和《貓和老鼠》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哈嘍大家好,一直都說90後和00後有代溝,這點我是認同的,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喜好,比如90後小時候看的動畫片是貓和老鼠,00後的看的動畫片是喜羊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解說一下,這兩部動畫有什麼不同之處,同樣是火爆全國的動畫,為什麼有截然不同的口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 科普向《貓和老鼠》的動畫形象經歷了14次變化,換了6家公司
    作為史上最長壽的動畫作品,《貓和老鼠》從1940年開始便風靡全球。今年是《貓和老鼠》80周年紀念,讓我們來看看這部神奇作品的發展歷史吧。《貓和老鼠》的形象並非從未改動過,甚至比我們想像中改動的次數更多。在這80年的歲月中,湯姆和傑瑞的動畫形象經歷了14次變化,換了6家公司,並且數次徘徊於解散雪藏的地步。
  • 畫師將《貓和老鼠》擬人化,湯姆眉清目秀,難道他和布奇是一對?
    《貓和老鼠》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動畫,大部分的90後都是看著這部動畫長大的,雖然該動畫的劇情比較浮誇,但很多都是對社會黑暗現象最真實的寫照,只是在我們小時候理解不了導演的用心,等到長大後才能夠領悟其中的奧秘。近期,有位國外畫師Cr: Orion R將《貓和老鼠》當中的經典片段進行了擬人化,擬人化後的湯姆變得十分秀氣,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吊兒郎當、邋裡邋遢的貓咪了。
  • 我們被騙了80年!《貓和老鼠》幕後曝光:原來歲月給我們藏了這麼多...
    來源:金投網文章來源:網絡8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是《貓和老鼠》,9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也是《貓和老鼠》,10後說:很慶幸我的童年依然是《貓和老鼠》。《貓和老鼠》製片商是米高梅,編劇叫威廉漢納,導演為約瑟夫巴伯拉。18年間,他們共同創作了超過200部Tom和Jerry動畫,贏得了7項奧斯卡獎,創造了貓和老鼠的黃金時代。
  • 貓和老鼠手遊:新版本!沒等到湯姆加強 卻等來了傑瑞女朋友!
    要說目前最吸引玩家的手遊,那便是《貓和老鼠》了,它由網易與華納聯手打造,玩法類似於《第五人格》。近期,隨著暑假的來臨,這款遊戲也將進行一次更新,不僅僅會上線全新地圖奶酪星,還會有玩家最期待的母老鼠雪梨和母貓圖多蓋洛加入到遊戲中,引起眾多玩家關注。
  • 全網緬懷的《貓和老鼠》導演,他的作品可能並不是你的童年
    很多人昨天都看到了一個新聞:奧斯卡獲獎插畫師、動畫師吉恩·戴奇(Gene Deitch)在4月16日去世。在大多數訃聞的介紹中,都提到他曾擔任《貓和老鼠》及《大力水手》的導演,這兩部作品,都曾陪伴中國觀眾的童年。
  • 《貓和老鼠》真人電影性感女主亮相 超殺女惡鬥老鼠
    近年來隨著迪士尼動畫電影的真人化猛攻,華納也將旗下著名動畫《貓和老鼠》打造成真人版,日前本片性感女主終於亮相,她就是在《海扁王》一鳴驚人的「超殺女」科洛·莫瑞茲。
  • 小時候看的《貓和老鼠》,是長大後才懂的人生!
    《貓和老鼠》的導演吉恩·戴奇於4月16日晚間去世,享年95歲。圖:頭條新聞 這部史詩級動畫片,至今仍保持豆瓣9.7高分。它不僅是童年回憶,更是百看不厭的神劇。它是無數人的古典樂「啟蒙作」。它更是一部成人童話,折射出不少長大後才看懂的哲理。有人說,「如果重溫《貓和老鼠》,你不再只是大笑,說明你長大了。」
  • 小人物的悲歡人生|《貓和老鼠》&《喜羊羊與灰太狼》
    眾所周知,貓是老鼠的天敵。在自然界,被貓盯上的老鼠,一般都是死路一條。然而,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米高梅出品的《貓和老鼠》卻顛覆了這一自然規律。在這部動漫中,湯姆貓想了各種辦法,就是抓不住傑瑞鼠。受《貓和老鼠》的啟發,60年後中國的動漫人也推出了一部風靡全球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同樣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 貓和老鼠真人版電影定檔,可能是一部默劇電影
    小時候,《貓和老鼠》這部動漫許多小夥伴最歡樂的記憶,當父母在工作時,陪伴我們的往往是銀幕裡生動鮮活的湯姆和傑瑞。湯姆真人加上cg動畫,畫面難以和實際情況結合看過《貓和老鼠》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裡面很多畫面都非常的「肉痛」,比如說湯姆貓踩到釘子,經常出現的炸藥,以及各種藥劑(變大藥劑變小藥劑)之類的,真人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真人化後就要合乎現實的物理邏輯
  • 經典重溫,小時候看不懂 長大後才真正明白的動漫《貓和老鼠1》
    《貓和老鼠》這是一部81年前的動漫。81年後的今天,你真的看懂貓和老鼠了嗎?《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主要講述了湯姆和傑瑞一對冤家之間發生的各種離奇搞怪的事情。
  • 貓和老鼠擬人化,斯派克化身為帥哥不失一身痞氣,他真的是嬰兒
    《貓和老鼠》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這部作品的出發點是以「幽默」「日常為主」傑瑞和湯姆是這部動漫的主角,也是歡喜冤家。作品中沒少打過架,貓和老鼠也有多個版本。小七觀看的是《貓和老鼠》的四川方言版。貓叫假老練,老鼠則叫風車車,當然每一個方言版的翻譯都不同。具體看每個地方給他取的名字。
  • 貓和老鼠:除了湯姆和傑瑞外,這些配角也有名字,她的名字最古怪
    #貓和老鼠手遊#導語:貓和老鼠陪伴我們的童年,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我們喜歡它的無釐頭故事,同時也驚嘆於動畫傳達出來的思想內容。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看了這麼多年的貓和老鼠,除了湯姆和傑瑞外,其餘角色的名字我們居然一概不知。
  • 《貓和老鼠》真人版照片流出:非真貓和真老鼠,奧斯卡影后或加盟
    不過,除此之外,真正讓人興奮的事情還有這樣一件---「《貓和老鼠》即將改編真人版電影,劇作概念圖流出」起初聽聞到這一消息的時間,已經可以追溯回上一年十月份的時候了。網絡上流傳開來的一輯「華納電影與Tim Story導演正在商洽《貓和老鼠》真人版製作事宜」的消息就引起了隔夜君的注意。
  • 黑化版的《貓和老鼠》,才配稱作恐怖的「童年陰影」
    一隻藍灰色的貓,一隻棕褐色的老鼠,還有似乎永不停歇的追逐打鬧。不用多解釋,大家都知道這說的是《貓和老鼠》。  作為人盡皆知的動畫片,《貓和老鼠》的成就之斐然,少有同行能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