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他的動畫成就,並不是大眾記憶中的《貓和老鼠》

2021-01-15 澎湃新聞

4月16日,美國插畫家、動畫師、電影導演吉恩·戴奇(Gene Deitch)去世,享年95歲。他的捷克出版商透露,戴奇當晚在布拉格的公寓裡意外去世,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4月20日,這條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原因是他曾參與製作《貓和老鼠》。80後、90後回想起自己守在電視機前憨笑的童年,被傻貓和機靈老鼠「相愛相殺」、花樣百出的橋段戲碼填充的歡樂時光,紛紛致敬與緬懷。

不過很快,有更多《貓和老鼠》的粉絲以及職業動漫媒體方面的從業者指出,觀眾們的致敬有些「偏了方向」。一方面,吉恩·戴奇雖然執導過《貓和老鼠》,但僅是該系列中為數極少的13集,且因為這13集風格暗黑乖張,沒有引進中國,和絕大多數網友的「童年回憶」並無關聯;另一方面,吉恩·戴奇作為一位動畫大師,一生在動畫方面的藝術成就,也絕不該以他自己都看不上的這13集《貓和老鼠》來作為高峰。

《貓和老鼠》的「黑歷史」?

吉恩·戴奇確實領導製作過《貓和老鼠》,但是他製作的《貓和老鼠》,並不是霸佔廣大觀眾童年回憶的那個經典版本,反而被認為是這個IP誕生80年以來的一段「黑歷史」。

《貓和老鼠》的漫長歷史中,有好幾個不同版本,其中最經典的版本是1940年-1958年製作的114集,由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執導,是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貓和老鼠》,七次提名奧斯卡也發生在這一時期。

經典版湯姆和傑瑞形象

1957年,漢納和巴伯拉離開米高梅公司,合夥開辦漢納·巴伯拉影視公司,而米高梅之後也解散了動畫事業部。《貓和老鼠》就此停更,畫下休止符。但之後動畫熱度始終不減,米高梅在1960年代決定重啟該系列,接手這個的導演正是吉恩·戴奇。

儘管當時他已經拿過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獎,但米高梅讓吉恩接手,似乎並不指著他「再續輝煌」,放在今天,米高梅的這波操作類似於找了一個「地處偏遠、價格公道」的「外包團隊」,公司給戴奇的捷克團隊的製作費僅有10000美元,與曾經150人用最長18個月做出一集的漢納-巴伯拉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經費短缺,捷克動畫從業者對美式喜劇動畫的經驗短缺,也是團隊做該項目時所面臨的尷尬,因此1961到1963年的這13集《貓和老鼠》畫風粗糲、動作生硬,從視覺質感上看顯得較前作「糙」了不少。而當時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原本的風格和主基調也完全被顛覆,從幽默中不乏溫馨的貓和老鼠的日常歡快逗趣,誇大到乖張怪異的地步。

這裡的湯姆和傑瑞兩個主人公的形象,變得都面露「奸相」甚至「兇光」。湯姆的主人變成了中年白人,與前任主人相比,他易怒而且用更加殘酷暴力地方式懲罰湯姆。而傑瑞在這個版本中也更加不擇手段報復湯姆,毫無同情心。總是「被虐」的湯姆更容易變形,且這份「變形」相比過往的萌趣顯得更為殘忍。

同時,吉恩·戴奇版《貓和老鼠》的場景,不再局限在一個小小的家裡房子,而是擴展到更多具有異國情調的地方,比如一個19世紀的海盜船、奈洛比的叢林、古希臘衛城或美國狂野的西部,這一階段的湯姆和傑瑞,簡直是展開跨越時間和地域大探險。而他們所做的事情也更加天馬行空,最著名的一集「貓狗互換」,頗有些「科學怪人」的意味。

除了畫面陰暗、情節暗黑之外,《貓和老鼠》系列中廣受稱讚的古典配樂,在這個階段同樣被顛覆。一些更為「科幻感」的電子樂和不和諧的編曲加入,也從視聽上改變了動畫的整體氣質。

這種改變使得該系列並不受待見,戴奇甚至收到來自極端粉絲的死亡威脅,而如《紐約時報》這樣的媒體也直指,「捷克版與原版《貓和老鼠》動畫比,並沒有什麼共同點」。

「我痛苦地意識到,我的《貓和老鼠》動畫片受到了大多數評論家和漢納和巴伯拉的鐵桿粉絲猛烈抨擊。我是第一個繼續這個系列的動畫師,很明顯我處在火線上。在製作這些短片時,有很多事都可能成為我的劣勢。」談及當年接手《貓和老鼠》的事,戴奇坦言他的艱難。

不過事實上,戴奇接手該項目,更像一個職業動畫人為生計接下的一個「活兒」,他本人並不太喜歡原作,也沒有什麼認同感。他甚至認為裡面充滿了「不必要的暴力」,批評前作是「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過之後,他很快意識到,「沒有人會認真對待這種暴力」,這只是「一種誇張的人類情感的模仿」。

僅僅兩年之後,《貓和老鼠》系列就再度易主,查克·瓊斯版的湯姆和傑瑞,同樣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詭異、獵奇的風格有所延續,但畫面上稍許沒那麼粗糙了,而從華納跳槽到米高梅的查克·瓊斯對美式動畫的幽默把握,也更得人心些。

我國引進的《貓和老鼠》系列劇集中並不包含這個階段,否則恐怕這也將成為80後、90後「童年陰影」系列大軍中的一員了。畢竟如今打開B站觀看這階段的動畫,「彈幕護體」之類的字樣,倒成了觀看這部動畫的新樂趣。據說也有粉絲曾特意給戴奇寫信,表達《貓和老鼠》動畫是他們的最愛,因為它們古怪而超現實。而這些年在知乎上關於《貓和老鼠》的版本討論中,1960年代的「鬼畜風」也有相當的人氣和討論度。

知乎網友對《貓和老鼠》版本的討論

美國動畫大師推動東歐動畫發展

即便不能將《貓和老鼠》視為吉恩·戴奇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成就,這位並不算為國人所熟知的動畫大師的離世,依然值得惋惜和紀念。

戴奇1924年8月8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從小就對動畫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天分。回憶起曾經的經歷,他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所做的一切——畫畫、為觀眾寫劇本、對與表演相關的技術小玩意的熱愛——所有這些,最終都為我成為一名動畫導演做好了準備。」

在年少的那段時光裡,他總在畫畫,還能用複寫紙、膠版印刷膠和油印模板,給自己做小孩子的報紙。再大一些後,他就能在牆上掛一張床單,用鞋盒給自己製作簡易的幻燈機,通過衛生紙桶和放大鏡作為鏡頭,自己倒騰出連環漫畫來放映。

1946年,戴奇被UPA(美國聯合製片公司)聘用,成為公司的學徒設計師,也是最早的十幾名員工之一。這家公司如今雖已不復存在,但在美國動畫的歷史上,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被業內人士認為歷史貢獻不亞於華特·迪士尼。戴奇說自己「幸運地進入了天才的巢穴」。

UPA時期的吉恩·戴奇

在那裡,戴奇學到了動畫製作的具體細節,從攝影知識到舞臺布景,從如何塑造卡通人物在到如何講述故事,他完成了從外行人到專業人士的身份轉變,並逐漸嶄露頭角。

1950年代末,他在特裡通工作室(Terrytoons)擔任創意總監,讓這家動畫工作室一度成為業內頂尖,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提名。

1959年,戴奇來到布拉格,原本打算在那兒住10天,但意外愛上了他未來的妻子茲登卡(Zdenka),這場相遇改變了他的後半生,之後便留在了布拉格。

茲登卡是一位動畫製片人,後來成為捷克動畫製片廠Bratri v Trikus的廠長。我國觀眾熟悉的《鼴鼠的故事》就是由她擔任製片主任和製片人的。

而吉恩·戴奇定居捷克後,對東歐動畫的發展也發揮了積極重要的推動作用。他於1959年執導的動畫短片《馬羅》(Munro),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非美國本土製作動畫。1965年,他還因《這是努尼克》(Here 's Nudnik)和《如何避免交友》(How to Avoid Friendship)獲得同一獎項的提名。

《馬羅》講述了一個嬌生慣養的四歲小孩,陰差陽錯收到一封徵兵通知書,之後他在一大群高大的成年人中接受軍方審查、體檢,最終作為一名新兵被送入軍營訓練,而可笑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對他的身高和年齡提出質疑,即使是他的父母。經歷了一番荒誕的軍營之旅後,馬羅從熊孩子變成了一個「別人家的好孩子」。

短片中有對反戰的呼籲以及軍隊官僚的諷刺,而孩童視角和簡筆純真的畫風又令原本沉重的主題更添幾分輕靈的哀愁。

戴奇之後的創作主題常常與兒童相關,在捷克動畫製片廠他有一個單獨的製作小組,作品大多是將兒童繪本改編成動畫。

戴奇和茲登卡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動畫事業,他們的三個兒子金·戴奇(Kim Deitch)、西蒙·戴奇(Simon Deitch)和塞斯·戴奇(Seth Deitch)也在動畫和插畫行業中繼續這份熱情。

Twitter粉絲@Ambivert創作的紀念作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全網緬懷的《貓和老鼠》導演,他的作品可能並不是你的童年
    在大多數訃聞的介紹中,都提到他曾擔任《貓和老鼠》及《大力水手》的導演,這兩部作品,都曾陪伴中國觀眾的童年。 當天下午,馬小褂老師的一條微博得到了廣泛傳播,即《貓和老鼠》並非吉恩·戴奇的主要作品,用它來總結戴奇的人生成就,「好比說李安最大的成就是拍了一部《綠巨人》」。
  • 《貓和老鼠》作者去世,我們又失去了一位動畫大師
    昨天我看到了一個令人倍感遺憾的消息,95歲的動畫大師吉恩·戴奇,於當地時間4月16日在布拉格公寓中意外去世。這對於動畫界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損失。在戴奇的職業生涯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莫過於《貓和老鼠》和《大力水手》。有不少網友表示哀悼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兩部動畫,感謝戴奇給自己帶來的童年回憶。
  • 《貓和老鼠》的回憶,動畫裡的大塊肉,現實真的存在!
    《貓和老鼠》的回憶,動畫裡的大塊肉,現實真的存在!我們小時候電視臺播放過很多動畫,除了一些國內動畫外,其中很多都是進口的動畫,而且各部也是經典。我相信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貓和老鼠》,記得他是在CCTV播出的廣播,後來還出現了各種方言配音版本,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動漫。
  • 去世的《貓和老鼠》導演到底是誰
    不過,大多數訃聞裡選取的《貓和老鼠》圖像,和吉恩·戴奇的劇集並非同一版本。當天下午,博主@馬小褂magnil的一條微博得到了廣泛傳播,即《貓和老鼠》並非吉恩·戴奇的主要作品,用它來總結戴奇的人生成就,「好比說李安最大的成就是拍了一部《綠巨人》」。
  • 科普向《貓和老鼠》的動畫形象經歷了14次變化,換了6家公司
    作為史上最長壽的動畫作品,《貓和老鼠》從1940年開始便風靡全球。今年是《貓和老鼠》80周年紀念,讓我們來看看這部神奇作品的發展歷史吧。《貓和老鼠》的形象並非從未改動過,甚至比我們想像中改動的次數更多。在這80年的歲月中,湯姆和傑瑞的動畫形象經歷了14次變化,換了6家公司,並且數次徘徊於解散雪藏的地步。
  • 黑化版的《貓和老鼠》,才配稱作恐怖的「童年陰影」
    一隻藍灰色的貓,一隻棕褐色的老鼠,還有似乎永不停歇的追逐打鬧。不用多解釋,大家都知道這說的是《貓和老鼠》。  作為人盡皆知的動畫片,《貓和老鼠》的成就之斐然,少有同行能比肩。
  • 同樣是火爆全國的動畫,喜羊羊和《貓和老鼠》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哈嘍大家好,一直都說90後和00後有代溝,這點我是認同的,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喜好,比如90後小時候看的動畫片是貓和老鼠,00後的看的動畫片是喜羊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解說一下,這兩部動畫有什麼不同之處,同樣是火爆全國的動畫,為什麼有截然不同的口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 為什麼觸樂一直使用「貓和老鼠」表情包?
    更重要的是,對我們來說,「貓和老鼠」也不是一張圖那麼簡單:有一天,我們的新媒體同事發現他常用的「貓和老鼠素材庫」網站竟然無法訪問,瞬間就失去了一天的工作動力,變得焦躁不安。「這可咋辦啊……我們不能沒有它。」他自言自語著,藉機停止了工作。
  • 畫師將《貓和老鼠》擬人化,湯姆眉清目秀,難道他和布奇是一對?
    《貓和老鼠》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動畫,大部分的90後都是看著這部動畫長大的,雖然該動畫的劇情比較浮誇,但很多都是對社會黑暗現象最真實的寫照,只是在我們小時候理解不了導演的用心,等到長大後才能夠領悟其中的奧秘。近期,有位國外畫師Cr: Orion R將《貓和老鼠》當中的經典片段進行了擬人化,擬人化後的湯姆變得十分秀氣,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吊兒郎當、邋裡邋遢的貓咪了。
  • 貓和老鼠擬人化,斯派克化身為帥哥不失一身痞氣,他真的是嬰兒
    《貓和老鼠》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這部作品的出發點是以「幽默」「日常為主」傑瑞和湯姆是這部動漫的主角,也是歡喜冤家。作品中沒少打過架,貓和老鼠也有多個版本。小七觀看的是《貓和老鼠》的四川方言版。貓叫假老練,老鼠則叫風車車,當然每一個方言版的翻譯都不同。具體看每個地方給他取的名字。
  • 貓和老鼠真人版電影定檔,可能是一部默劇電影
    有時候常常感慨,時光總是無情的推著你走,在歲月的沙灘上留下腳印,回首望去,是那抹不去的記憶。小時候,《貓和老鼠》這部動漫許多小夥伴最歡樂的記憶,當父母在工作時,陪伴我們的往往是銀幕裡生動鮮活的湯姆和傑瑞。
  • 貓和老鼠導演去世 這對相愛相殺的CP沒有續集了
    原標題:貓和老鼠導演去世 這對相愛相殺的CP沒有續集了     據外媒報導,《貓和老鼠》的導演,美國 動畫大師、插畫師、電影導演和製作人吉恩·戴奇(Gene Deitch),於本月16日在布拉格的公寓裡意外去世,享年95歲。
  • 經典重溫,小時候看不懂 長大後才真正明白的動漫《貓和老鼠1》
    《貓和老鼠》這是一部81年前的動漫。81年後的今天,你真的看懂貓和老鼠了嗎?《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主要講述了湯姆和傑瑞一對冤家之間發生的各種離奇搞怪的事情。
  • 回憶童年鼠年說鼠,盤點17部關於老鼠的動畫,都看過算我輸
    米老鼠、唐老鴨等迪士尼明星通過擬人的手法和誇張的表現形式,帶給觀眾一段段捧腹經典。董浩和李揚分別為二者配音,通過他們獨特的嗓音,使觀眾深深地記住了這對卡通明星。《太空飛鼠》《太空飛鼠》又名《大力鼠》,這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動畫。講的是在寧靜的村莊裡生活著許多老鼠和貓,這些貓每天都會守在老鼠洞口,伺機抓住這些老鼠。
  • 貓和老鼠:除了湯姆和傑瑞外,這些配角也有名字,她的名字最古怪
    #貓和老鼠手遊#導語:貓和老鼠陪伴我們的童年,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我們喜歡它的無釐頭故事,同時也驚嘆於動畫傳達出來的思想內容。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看了這麼多年的貓和老鼠,除了湯姆和傑瑞外,其餘角色的名字我們居然一概不知。
  • 《貓和老鼠》真人電影性感女主亮相 超殺女惡鬥老鼠
    近年來隨著迪士尼動畫電影的真人化猛攻,華納也將旗下著名動畫《貓和老鼠》打造成真人版,日前本片性感女主終於亮相,她就是在《海扁王》一鳴驚人的「超殺女」科洛·莫瑞茲。
  • 《貓和老鼠》真人版照片流出:非真貓和真老鼠,奧斯卡影后或加盟
    不過,除此之外,真正讓人興奮的事情還有這樣一件---「《貓和老鼠》即將改編真人版電影,劇作概念圖流出」起初聽聞到這一消息的時間,已經可以追溯回上一年十月份的時候了。網絡上流傳開來的一輯「華納電影與Tim Story導演正在商洽《貓和老鼠》真人版製作事宜」的消息就引起了隔夜君的注意。
  • 《貓和老鼠》要出真人電影,卡通人物進入現實,看著有些彆扭!
    《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無論80/90/00後基本都看過,也是很多人童年經典動畫,哪怕是現在觀看都不會覺得膩。 這部動畫自首播(1940年2月10日)到現在,已有80年時間,雖說如今湯姆和傑瑞很少在動畫影視裡出現,但相信不少網友都記得這對冤家,而本次老白主要給大家說下《貓和老鼠》的真人電影。
  • 動漫中的都市傳說,《貓和老鼠》恐怖的都市傳說,真的有可信度嗎
    動漫中的都市傳說,《貓和老鼠》恐怖的都市傳說,真的有可信度嗎都市傳說就像是一陣冷風一樣,不知從什麼地方刮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就傳入你的耳中,然而有趣的是,當我們去試圖尋找真相的時候又總是被各種各樣的謠言所迷惑,你有時候甚至毫無道理的就對這些說法深信不疑
  • 1945年貓和老鼠靈異事件,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據說在1945年8月3日的晚上,電視臺依舊如往常一樣在電視上播出了當天的《貓和老鼠》。然而當日的《貓和老鼠》卻和往常的非常不一樣……當天晚上,一名叫安裡·特裡的男子,本來想在吃過晚餐之後與妻子到社區裡散散步,可是他的女兒卻想讓他陪她看一集《貓和老鼠》,無奈之下安裡答應了女兒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