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從啥時候開始不過春節了?

2020-11-26 澎湃新聞

原創: 亞洲通訊社社長 徐靜波 靜說日本

新年第一天,日本人都要去寺院或神社參拜。這種參拜,有一個專用的名詞,叫「初詣」。

這個「新年」,指的不是中國的「春節」,而是元旦新年。

從隋唐時期開始,日本派遣了多批遣隋使和遣唐使,飄洋過海到中國學習,幾乎把整個的中國社會制度與文化搬到了日本。自然,也把中國的曆法傳承到了這一島國。

所以,日本人過去過年,和我們中國人一樣,過得是農曆新年,也就是「春節」。

這一過,就過了1000多年。

那麼,日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拋棄了中國的「春節」,開始過上元旦新年了呢?

查了許多的日本史料,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唯一比較可靠的是,明治時期,日本打開國門向西方學習,實施明治維新,廢除了中國農曆的紀年方式,而採用了西方的太陽曆,也就是目前我們中國也使用的「公曆」。

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開始逐漸放棄了「春節」,隨同西方社會,以1月1日作為新年的第一天,過上了「元旦新年」。

但是,這一個轉換過程,似乎持續了幾十年,因為一直到昭和初年(上世紀20年代),日本的農村還有過「春節」的習慣。

全世界目前依然將「春節」作為新年開始的國家,還有9個,包括新加坡、韓國與蒙古。雖然日本人已經不再過春節,但是在日本的日曆上,依然每年算出中國的春節那一天,標註上「舊正月」三個字,告訴國民:這一天,是我們過去的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要「初詣」,那麼,日本人的初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史料說,日本古代有一種習慣,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或者正月初一,一家之主要到附近的神社,掛上自家的燈籠,求佛祖菩薩或神靈保護一家人平平安安。

大年三十掛燈籠,叫「除夜詣」。正月初一掛燈籠,叫「元日詣」。

但是,日本人全家出門去參拜寺院與神社的「初詣」,一般說法,是從江戶時代(中國明清時期)開始。到了明治時代,開始正式定型。

為什麼會在明治時代定型呢?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明治元年(1868年)頒發了一道「神佛分離令」。在這之前,日本實行的是「神佛習合」,也就是神道與佛教不分,實行合祭,反正都是神靈保佑。譬如我們去京都清水寺參拜,發現大雄寶殿的背後,居然有一個「地主神社」。這就是古代「神佛習合」習俗留下的痕跡。

自從「神佛分離令」頒布後,你是去參拜寺院,還是參拜神社,開始需要做出選擇。這樣一來,喚醒了國民參拜的意識,於是正月初一如何「初詣」,開始成為社會話題。

其二,在明治時代,日本開始引進西方的軌道交通,大力發展鐵路和地鐵。這就使得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可以利用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去郊外的著名寺院和神社參拜。正月初一,參拜帶旅遊,成為一種社會的時尚。

「初詣」其實不只是指正月初一,而是從正月初一的零時開始三天,都算是「初詣」的時間。

那麼,「初詣」有什麼規矩呢?

其實,無論是去寺院參拜,還是去神社參拜,規矩還是差不多。

參拜前,要在家裡先「潔身」,也就是要洗澡,把自己整乾淨。然後到寺院或神社前「賽錢」,也就是捐香火錢。

捐香火錢有一個講究,不是你捐得多,佛或神靈給你保佑的多,而是要講究「緣」。日元的貨幣單位「円」的發音,與「緣」相同,都念作「EN」。而5日元(五円)與「御縁」(緣份)都念作「ごえん」。所以,許多日本人,尤其是還沒有戀人的年輕人、或者正在戀愛的人們,初詣時,都喜歡投5日元的硬幣,求一個「姻緣」。客氣一點的話,也可以捐一個50日元。

穿什麼衣服去參拜呢?過去自然是穿和服,現在穿和服去的人少了。但是,如果女子穿和服去參拜的話,頭上一定要戴一朵花。而男子手裡則要拿一把摺扇——這是腔調。

整個初詣的形式,一般都是在佛祖菩薩或神靈前許願,然後去抽籤、去撞鐘,然後去求一個護身符。

日本的護身符品種繁多,功能各異。開公司做生意的,求「商賣興隆」符。懷孕的,求「安產」符。開車的,求「交通安全」符。要升學的,求「合格」符。沒啥目的的,也可以求一個「家人安康」符。

初詣期間,寺院與神社附近的店家,都會臨時擺攤,賣各種小吃,如同中國的廟會,煞是熱鬧。

我在新年元旦,去了東京的淺草寺。淺草寺是東京最大的觀音寺院。我老家是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有一個著名的佛教聖地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國最大的觀音菩薩的道場,我在22歲的時候,寫過人生的第一本書,叫《觀音文化研究》,所以,與觀音文化很有淵源。

我覺得,新年伊始,感恩佛祖菩薩的保佑,給自己的新年許一個心願,是很有必要。人是需要有信仰的,有了信仰,就會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對於自己的言行會產生一種自覺的約束,同時也給自己一份向前的動力。

拍了一組淺草寺初詣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原標題:《日本人從啥時候開始不過春節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春節?背後原因,會讓你哈哈大笑!
    作為鄰國,日本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漢文化,引進了中國的各個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漢代以前,日本向中國學習主要採取「請進來」的方式,通過從赴日中國人那裡得到先進的技術文明。漢代以後,日本開始派人到中國主動學習先進文化。到了唐朝,日本學習中國的熱潮逐漸高漲。
  • 中華圈為何只有日本不過農曆春節,不只是因為沒錢!
    日本傳統文化包括日常使用的文字多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並且在東亞中華圈的地區,大多都是保留著「農曆春節」的傳統。那麼究竟為何日本不過「農曆春節」呢?這一切都和一百多年前日本的某項決定有關係,而這個決定的原因,現在看來竟是如此的現實。政府沒錢,廢除「農曆」?
  • 日本沿用了幾百年的春節,為何與公曆元旦,變成了同一天?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四,很多朋友仍在忙著走親訪友,還有一些人已經踏上了外出工作之路。不管怎麼說,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地的人們都渴望團圓。其實在世界各國中,除了中國以外,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也過春節。可是日本的春節非常特殊,因為日本的春節不是大年初一,而是元月一號,也就是元旦的那天。
  • 日本人已經不過農曆新年了,改公曆了!
    過年咯,過年咯,除了我們自己的新年春節之外,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是怎麼過新年的呢?首先是越南,該國是世界少數幾個依然使用「農曆」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新年的國家之一。每年農曆十二月中旬,就是家家戶戶置辦年貨的時候了,其的風俗和我國毗鄰的廣西、雲南類似,掛春聯、放鞭炮、吃年粽。
  • 日本人奇葩過年:一年過2次春節,年夜飯料理竟是大型「便當」?
    其實世界上過年過春節的不只有中國,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從唐朝派了遣唐使過來學習之後,便也開始過年了。說起來日本人過年,那還真是有點奇葩,不論是從時間上面還是習俗上面,到年夜飯的吃食,都讓人覺得有點「敷衍」的感覺。像是中國人雖然現在也會開始慶祝聖誕節、元旦,但是過年肯定是農曆新年這是很確定的。但是日本人一年過2次年。一次是元旦,和我們過農曆年一樣隆重,一次和我們一樣過農曆年。
  • 靈籤佔卜:選一個過年用的糖果,測你的貴人啥時候出現,很準的
    靈籤佔卜:選一個過年用的糖果,測你的貴人啥時候出現,很準的馬上就到春節了,這個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肯定都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說年夜飯,酒,各種各樣的糖果之類的,今天來給大家看四個糖果的照片,選一個你們過年需要用到的糖果,測試一下你的貴人到底啥時候能夠出現吧,真的是很準的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日本人」這一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周成王的時候,越國獻雉,倭國供暢。雉是野雞的意思,暢是暢草的意思,鬱金香草。因為鬱金香芬香暢達,周朝用來祭祀用。說明周朝的時候,倭國就開始向西周上供了。《山海經》是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漢代王充的《儒增篇》也有:「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貢鬯草。」
  • 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每年都要過春節,但是春節的起源是什麼,卻很少人知道。據史料記載,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了,但是叫「春節」卻是辛亥革命發生以後的事。解放以後,政府才統一規定,公曆新年叫「元旦」,農曆新年叫「春節」。
  • 2021春節春運具體時間 什麼時候開始售票
    春節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讓人期盼的日子,畢竟是一個難得放鬆自己的時候,除此外春節也是農曆新年的開端,有著不同的意義。那麼2021春節春運具體時間是怎樣的?2021春運什麼時候開始售票?  2021春節春運具體時間  根據發改委網站消息,2021年春運將從1月28日(農曆12月16日)開始,3月8日(正月25日)結束,共計40天。  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  2021年春節放假時間為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
  • 1950年代的春節,那個時候我們這樣過大年
    現如今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買啥,但你可知50年代過大年的情景嗎?一起看看網友嚴建設、徐寶君給我們帶來的過年記憶。1954年,在朝鮮前線某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一起歡度勝利後第一個春節。這是歡度春節的集會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表演化裝高蹺。1954年春節,河北省唐山解家套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小女孩正在試穿媽媽剛做好的新衣。
  • 2019年小寒,立春是什麼時候?「盲春」,「寡婦年」有啥說法?
    說到我們國家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大家應該都知道是春節。並且如今元旦已經過去,很快就會迎來春節了。而在這個期間裡面,氣候依舊寒冷,有不少地區都迎來了一場又一場的寒潮,路上的行人都不得不把自己裹了個嚴嚴實實。不過雖然說天氣很冷,但是大家只要想到歡樂的春節即將來臨,都還是樂呵呵的。
  • 回眸日本的上古社會到底是個啥情況?
    也正因如此,有關日本上古社會的情況,在我們中國都有完整的記錄。甚至,可以說,有關日本社會最早的記錄就是在我們中國。也只有在中國才能找到日本社會的一些真實情況。那麼,日本的上古社會到底是個啥情況呢?原來,在中國的一些古代文獻當中,都將日本人稱呼為「倭」,或者「倭人」。而最早記有「倭」的文獻似乎就應當首推《山海經》。但是,《山海經》的成書年代還有點問題。其中,有一些資料是後人續加的。
  • 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從什麼時候開始?民國才有「春節」這個稱呼?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首,其對中華民族的意義遠大於其他所有節日。那麼,這麼重要的一個節日,究竟其習俗是從什麼時候定下來的呢?二十四節氣也就是說,春節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傳統祭祀文明,並在此基礎上,結合了天幹地支的時間觀念,確定了六十甲子的循環,並把春節定為一年的開始。
  • 到日本旅遊,日本人對你彎手指是啥意思?當地人:要當心了
    而到了國外,各種風土人情就和我們國家完全不同了,在選擇旅遊目的地之前,先了解清楚當地的風土人情,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日本是我們的近鄰,不少人都到過這個國家旅行,即使是沒有去過日本,大家對於日本也是比較了解的,畢竟日本是受中國文化影響非常深遠的國家,在現代的日本,仍然保留了很多我國古代的風俗習慣。
  • 春節是從什麼時候來的?歷史上第一個過春節的朝代在什麼時候?
    春節日益臨近,這個傳統節日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隆重、最具特色的節日,中國第一個春節是哪個朝代慶祝的?跟蹤春節的來源,是讓人不太理解,因為有太多的關於春節的來源,例如,最早的時候,源希臘節日春節,也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萬聖節和巫術,但許多人仍然認為,春節在古代,當公元前二千年前,當時的舜是國家領導人,在繼承的時候與部落首領祭祀,所以他定在那一天。
  • 他殺了20萬日本人,日本要求他道歉,他說:你們啥時候向中國人致歉?
    自中華文明發展開始,中國的實力都是站在世界前列的。上古時期,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盛唐時期,西方人稱呼中國為東方的雄獅。中華上下五千年,其文明之昌盛,經濟之富強,可過大海七下西洋通貿易,也可西走絲綢路震國威,強大之至,世界列強都紛紛前來進貢、學習、引薦。日本就是其中之一的國家。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長時間內觀察總結出來的智慧和經驗,雖然說或「不科學」,但準確率卻非常的高,此實在不得不令人佩服啊!老話常說「該冷不冷,不成年景」,意思是說本該寒冷的時候,天氣卻非常的暖和,那就是氣候反常,這樣就會出現不好的天氣情況。而古人發現了,冬至當天的冷暖也是可以預測春節期間的天氣冷暖的。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冬至節氣當天的天氣比較寒冷,那在春節期間就會比較冷。
  • 日本為迎「春節觀光客」仍開放國內入境?入國需接受PCR檢測!
    根據新入境政策,國內商務人士、留學生等仍然可以申請新入境籤證,持有在留資格的外國人也可以入境日本,但所有人都必須提交出國前72小時內的新冠檢查申報書。日本駐華大使館官網也刊登了最新政策,提供了檢查申報書的具體樣式,並有以下要求:必須由入境人員自行填寫並籤名;需附上出國前72小時之內在國內認可的醫療機構檢測結果為陰性的COVID-19檢測報告。
  • 十二生肖在日本 豬年居然成「野豬」年
    對日本人來說,十二生肖並不陌生。這一民俗文化從中國流傳到日本後,雖然基本內容與中國一樣,但也發生了一些有趣的變化。正值新春,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日兩國的「豬年」!中國過豬年,日本過「野豬」年提到「豬年」,在中國,人們一般聯想到的是家豬,但在日本卻是野豬。
  • 2018春節全國快遞放假時間表:2018春節快遞什麼時候放假什麼時候...
    2018年春節全國快遞放假時間表圓通:臘月二十九開始不收件 正月初七開始正式上班申通:臘月二十九開始不收件 正月初五開始正式上班中通:臘月二十九開始不收件 派送服務時間10:00—16:00正月初六開始正式上班天天:臘月二十九開始不收件 正月初七開始正式上班宅急送:臘月二十九開始不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