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中有言:「首孝悌,次謹信。」漢文帝劉恆,一向以仁孝聞名於世,在盡孝這一塊,他從沒有懈怠過。一次,母親患了重病,劉恆日夜守護在病床邊,堅持了3年之久。每次給母親煎完藥,他都要親自嘗一下,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覺得差不多了再給母親喝。
一般來說,兒女孝敬父母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於情於理都應這麼做。可是,這世上總會有那麼幾個白眼狼冒出來,他們成家之後,不但翻臉不認人,甚至連親爹都不養。
陶老漢,家住江蘇省阜寧縣三灶鎮,妻子早早就過世了,膝下的兩個兒子是他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多年來,陶老漢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他一邊種田一邊打工,把身體折騰得夠嗆。不過,當孩子成家立業之後,他就不用再這麼操心了,再怎麼說,他們也能自力更生,靠雙手養活一家人,他這個半入土的老人,也終於能把肩上的擔子放下了。
後來,陶老漢把農田一分為二,分別送給了兩個兒子,而他自己則跑到縣城租了個便宜房子,靠撿破爛為生。沒想到的是,一晃20多年過去了,陶老漢的兩個兒子不但很少來看他,就連孫子也不認他這個爺爺,到了後來,他們甚至還與陶老漢斷了聯繫。然而,陶老漢心裡雖苦,但他卻從沒有主動上門打擾過兒子的生活,他不想給孩子添麻煩,只要他們過得好就足夠了。
2014年底,陶老漢感覺自己大限將至,他想和兒子一起過完最後的新年。於是,他走出了漏風的破房子,披上一件穿了20多年的大棉襖,踏上了去大兒子家的路。不久之後,拿著一兜子水果的他敲響了大兒子的家門,沒成想,當兒子、兒媳一見到耳聾眼花、佝僂著背,一生破爛貨的陶老漢時,臉上竟露出了嫌棄的神情,他們沒說幾句話就把陶老漢趕了出去,不讓他踏進家門一步。
被大兒子趕走後,陶老漢仍沒有放棄希望,他找到了二兒子家,同樣拎著一袋水果。不過,二兒子的表現卻讓他失望了,雖說他沒像大兒子那樣直接把他轟出大門,但他也死活不同意把髒兮兮的陶老漢留在家中過年。簡單寒暄了幾句之後,二兒子找個理由把陶老漢送回了縣城的破舊出租房,臨走前告訴他,過年期間不要亂跑,省得家人還得到處找他。
就這樣,陶老漢在寒風中度過了生命中最後一個春節,在天氣尚未轉暖之時,他就被人發現死在了家中。不過,陶老漢臨死前仍沒有給兒子添麻煩,他早已把壽衣穿在了身上,只要有人把他送進火葬場便好。見陶老漢準備得如此周全,兩個不孝子也不再互相推脫,他們一起把老爹送進了火葬場,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出人意料的是,當兄弟倆取出骨灰時,一個叫楊林的工人卻滿懷羨慕地說:「你們家真有錢,一摞摞百元大鈔說燒就燒。」原來,陶老漢這些年通過撿廢品攢下了21萬巨款,他本想把遺產留給兩個兒子。可是,兩個不孝子卻讓他失望透頂,於是他改變了主意。臨死前,他把錢從銀行取出,縫在了厚厚的壽衣中,最後跟著他一起化為了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