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原厚重文化 戚建莊新作《成語河南》即將開篇

2021-01-16 魅力城市網

前言:河南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此。 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誕生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等古都。有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商鞅、張良、張衡、杜甫、吳道子、嶽飛等歷史名人……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河南作為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近三千年,可謂處處有典故,處處有成語……

作為成語,一旦約定成俗,它便世代相傳,融化與人們的記憶力裡,乃至成為本民族最顯著最輝煌的文化基因和符號,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催生和推動一個國家未來的文化創造和文明發展。這無疑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建設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且現實而深遠。從此意義出發,我編著了《成語河南》一書。本書以《成語典故與河南名勝》為基礎,向縱深擴展,分為四部分內容:

一、神話傳說。伴隨著民族的起源,神話傳說是最原始的文化符號,原始先民從此探究自然和社會之謎,把部落英雄神聖化,用無所畏懼、無所不能的精神和力量去徵服自然、戰勝困難。《盤古開天》《女媧補天》《河圖洛書》《河圖洛書》《大禹治水》等,就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的典型代表,而它們則出自河南。

二、諸子百家。從實際出發,我們現在沿用的成語,基本上出自我國歷史上諸子百家創造的原典文化,如: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墨翟的《墨子》,還有《鬼谷子》《列子》《莊子》,等等。本書所說的諸子百家不僅如此,還包括漢朝的賈誼、張仲景、許慎和唐朝的韓愈等諸方面的文化大家。他們的經典名句是成語中的精華,我們應當傳承。本書所選諸子百家,基本上是河南人,所以,他們的文化創造當然是河南的驕傲。個別的如孔子、範仲淹雖然不是河南人,但書中所選成語卻是他們在河南這塊熱土上的智慧結晶。

三、詩詞歌賦。中華民族自有文字之後,最偉大的文化符號就是詩詞歌賦,包括《詩經》、唐詩和宋詞。其中流傳千古的成語比比皆是。但本書所選取的都是與河南有關的,要麼是《詩經》中的《鄭風》和《衛風》中的少量成語,因為當時的鄭國和衛國都在河南境內;要麼是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詩中的成語,因為他們都是河南人。還有個別的不是河南人,如宋朝的李煜、範仲淹、蘇軾等,但凡選取他們創造的成語,必須是發生在河南境內。

四、歷史典故。我們耳聞目睹的歷史典故絕大部分都見諸於歷史典籍中,如:《周易》《周禮》《尚書》《史記》《漢書》《晉書》《宋史》等。從中選取發生在河南的歷史故事,可知河南歷史的悠久和厚重。

將這四部分綜合成書,《成語河南》是比較貼切的定位——成語源於經典,經典來自河南人的文化創造。而這種文化創造離不開天時和地利,從中不難窺到上古時期至宋代河南的人文風貌。更為貼切地說,也應該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歷史遺存。

根據撰寫便利的需要,本書設定了以下六條原則:

一、年代從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開始,截止科學文化繁榮的宋代結束。因為中華民族約定成俗且流傳至今的大部分成語典故,出自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之後則較少。

二、以傳統文化中的原典文化和經典著作為藍本,比如:《周易》《尚書》《詩經》《論語》《老子》《史記》《漢書》《唐詩》等,一般來說,成語均出自經典。雖然在經典出現之前,人民群眾已經在口頭流傳他們在勞動和生活中創造的成語,但人去樓空,無法考證。只能憑籍經典流傳,來尋覓祖先的智慧魂魄。

三、以歷史名人為線索,無論帝王將相,還是文人雅士,他們的事跡言語在歷史上耀眼炫目,且有歷史記載,世代傳頌,相對容易琢磨抓取。是謂金石可考,典籍可查,有憑有據。

四、經典文化也好,歷史人物也好,不追求窮盡,只要能夠表徵、攝取聚焦,有一定量且具代表性即可。

五、每一條成語,按照詞義、出處、譯文(或故事)、與河南的關聯、例句五個部分撰寫。

六、與河南的關聯或典籍、或出身、或勝跡,比如老子,誕生於河南鹿邑,做官於東周之都洛陽,《道德經》作於函谷關,本書選取其成語於《道德經》,也就沒有必要使選取的所有成語都反覆如初,只在開始作以介紹就行了,之後便略去,按照詞義、出處、譯文(或故事)、例句四個部分撰寫。若兩條成語出自一處,或者兩條成語意思相近,就把它們放在一起來寫。比如:出自老子的「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功成不居」、「功成身退」;出自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出自賈誼的「包舉宇內」、「併吞八荒」等。關於成語寓意的闡釋,可以結合古今事例,不拘泥於成語典出,儘量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

細雨閒開卷,微風獨弄琴。忍耐著左手術後的痛苦,孤寂地思考揣摩半年時間,終於完稿,心情馬上舒展愉悅,如登春臺一般。縱覽本書所選取的300餘條成語,基本上涵蓋了全省所有的省轄市。但願此書象一塊小石,能夠激起讀者家國情懷的漣漪,在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創造出更加燦爛的文明成果和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由於鄙人知識視野和能力水平的局限性,書中謬誤瑕疵不可避免,懇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戚建莊2020年8月於鄭州

相關焦點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孔子篇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孔子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神話傳說篇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神話傳說篇盤古開天盤古開天 盤古是自然大道的化身,神話傳說中開天闢地的神。意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亦作開天闢地。三皇五帝三皇五帝先夏文化時期神話傳說和歷史考古資料參半的人物,比較通行的說法有兩種:一說三皇為伏羲、女媧、神農,五帝為炎帝、黃帝、太昊、少昊、顓頊。另一說三皇指伏羲、炎帝、黃帝,五帝為少吳、顓頊、帝嚳、堯、舜。後泛指上古帝王。「三皇五帝」也作「五帝三皇」。這個成語出自《周禮·春官·外史》,原句為「掌三皇五帝之書」。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墨子篇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墨子篇墨子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魯陽人(今河南省魯山縣)。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四條全新文旅線路 「老家河南」讓您爽一...
    7月13日,「夏爽中原·老家河南」暨夏遊鶴壁活動在鶴壁淇縣古靈山景區啟動,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清涼世界·中原避暑遊、精品文化·研學科普遊、不忘初心·紅色勵志遊、歡樂時光·醉美田園遊四條全新的文旅線路,誠邀四海賓朋前來消夏避暑,感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尤其是設在大宋御河兩岸的開封成語典故苑讓他大開眼界。聽說開封剛剛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成語典故名城」榮譽稱號,這是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收藏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之後的第八塊「國」字號金字招牌,他更是感慨不已:早年在河南大學讀書期間,他曾深深感受到了開封這座古城的魅力,十幾年時間,開封發生了這麼大變化,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老子篇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老子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也稱老聃,河南鹿邑人。他是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道家學派創始人,被道教尊為教祖,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化身,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時期,他曾在周朝洛陽擔任守藏史(圖書館館長)。
  • 哪個省份歷史文化更厚重?估計爭議頗多,然而談建築山西當仁不讓
    哪個省份歷史文化更厚重?估計爭議頗多,然而談建築山西當仁不讓作者:枯木如果提及中國哪個省份歷史文化積澱之厚重,估計很多省份都可以站出來表白一番,諸如黃河流域的晉、陝、豫、冀、魯,長江流域的江、浙、皖等,往往出發點和站立面不同,估計會爭論不休。
  • 政協委員鄭高飛:河南應有3至5座享譽全國的博物館並形成中原文化名片
    鄭高飛說,截至2018年,河南省有各類博物館347家,其中,文物系統博物館199家、行業博物館32家;全省三級以上博物館、紀念館53家,其中一級館6家(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南陽漢畫館、開封博物館、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 河南高質量發展詩報告——2020 是你寫下出彩中原動人故事
    ☐徐建勳這裡是「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的大河之畔這裡是「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的中原大地多少歷史的輝煌耀亮星空多少英雄的形象如山聳立庚子年,直面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一億多優秀兒女在出彩路上奮力擔當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在十八省轄市的山山水水寫下一個個精彩故事讓屬於厚重中原的驕傲在新時代更加靚麗地庚續……鄭州 黃河之濱「鄭中心」
  • 「三元九運」看中原
    八運中的中原,是最大的受益者大省。如河南農業大省,糧食產量連年大豐收,農業穩步前進,農民收入連增,農村非常穩定。房地產產業發展迅猛,外地房地產產業、扎堆進入中原,房價穩定增長,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在河南任職的省委書記,有三位進入副國級,兩位晉升政治局常委。八白左輔土星,這顆星還有一個功能專管錢財的出入。在這一運,河南發展很快,河南的收入也進位不俗,連續上升位次。
  • 專訪王立群:成語節目尚缺乏對成語內涵的挖掘
    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上官雲) 近日,知名學者王立群新作《王立群智解成語》出版。11日下午,王立群接受記者電話採訪並分享寫作初衷,暢談對歷史文化的一些看法。他認為,成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內蘊的傳統文化對現實極具借鑑意義,但當下卻存在「成語濫用」的現象,而一些成語類節目的盛行固然對成語普及具有很大好處,卻仍然缺失重要一點,即未能充分挖掘成語自身內涵。
  • 一本書囊括河南武術的「前世今生」
    少林功夫禪武合一、威震八方;太極武術剛柔並濟、內外兼修……中原武術名揚四海,技冠神州。1月7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河南省武術志》的主要內容及其他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成語天下》熱播方興未艾 催生傳統文化「活」起來
    《成語天下》是成語小鎮與河北衛視在2019年聯合出品的一檔大型原創季播文化節目,是河北衛視踐行主流媒體「興文化」使命的新作,也是「中華好」系列品牌文化節目的新成員,更是成語小鎮踐行成語文化「產業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的成功案例。專家指出,《成語天下》火爆螢屏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優秀傳統文化電視類節目理性回歸的必由之路。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 之諸子百家老子篇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也稱老聃,河南鹿邑人。他是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道家學派創始人,被道教尊為教祖,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化身,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時期,他曾在周朝洛陽擔任守藏史(圖書館館長)。
  • 「履職故事」從馬蕭林全英文推介河南珍寶看如何用新媒體講好...
    編者按:作為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河南,富集著黃河文明的歷史遺存、文化景觀。鞏義雙槐樹遺址的「河洛古國」或將人類文明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偃師二里頭遺址被譽為「最早的中國」;殷墟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現今100個大姓中,有70多個姓發源於或有一支發源於河南……黃河文化中的河南元素熠熠生輝,中原文化的花蕊不斷綻放才讓黃河文明的朵兒越開越美。
  • 一本書囊括河南武術的「前世今生」《河南省武術志》出版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申華)少林功夫禪武合一、威震八方;太極武術剛柔並濟、內外兼修……中原武術名揚四海,技冠神州。1月7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河南省武術志》的主要內容及其他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河南祈福許願聖地,被譽「中原第一靈水福地」,卻少有人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祈禱神靈的地方很受歡迎,香味很濃,河南有很多寺院和宗教名山,最有名的無疑是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和道教名山的老君山,但是,河南省還有一個祈禱聖地,與武當山並稱為「中原第一靈水福地」。
  • 河南博物院陳列展覽12月26日起全面開放
    觀眾來到這裡,不僅能看到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的恢弘氣勢;還能看到「明清河南」「國寶特展」「中原楚國青銅藝術」「院藏明清工藝」「中原古代石刻藝術」等專題陳列的獨特魅力;再加上「魯迅的藝術世界」精彩臨時展覽,從一樓到四樓洋洋灑灑16個展廳悉數開放,將給觀眾奉上歷史文化大餐。
  • 王立群:成語類節目尚缺乏對成語內涵深入挖掘
    此書是王立群在《王立群智解成語1》熱銷後又推出的新作,他用歷史故事談論時下熱點話題,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新學習成語的範本。  針對現下流行的「成語熱」現象,他認為,現在市面上出版的「成語大全」之類的書與詞典類似,側重成語本身的解釋,缺乏與社會現實的聯繫;而近兩年不少電視臺推出的成語類電視節目,也大多以成語默寫和接龍為主,雖對普及成語知識有好處,但缺乏對成語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
  • 「天心地膽」在河南?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為何一直被忽略?
    「天心地膽」在河南?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為何一直被忽略?首先科普。天心地膽就是指天的心和地的膽。確切來說,「天心」其實就是觀星臺,又叫做「周公測景臺」。據說到了夏至這一天正午,石頭上面立的錶針沒有影子,下面的石頭坐也沒有影子,所以這個觀星臺也叫做「無影臺」。觀星臺不只是具有天文意義,還具有政治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