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的「面相」

2021-01-08 億歐網

如何判斷一個創業者是否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呢? 關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可以羅列出優秀創業者應當具備的素質,比如:勤奮,堅韌,好學,拼搏等等。但其實這些詞彙只是正確的「標準」,卻不足以全面地衡量創業者的綜合能力。

文/王坤亮 蠻有理(veryyouli)

今天的分享嘗試從外到內,系統性地總結有潛力創業者都長什麼樣。以下,Enjoy:

皮毛輪廓

皮毛輪廓,指最容易觀察到的,可以反映創業者基本能力的一些信息。這是能做事情的一個基礎。有以下幾方面:

做事靠譜

如果用一句白話說明就是:交給他的事情,心裏面踏實。他們做事永遠不需要擔心,他們會充分思考,不會出現很低級的失誤;他們過手的事情,永遠不會打折扣交付。

這些事情不需要非得是「很大很重要」的事才可以檢驗,不需要是一場重量級談判,一個生死攸關的決策。任何小事,都可以,也足以管中窺豹。小事,其實更具有考察價值,在無意中表現出來的才是真習慣。

操控力

對自己,對自己想要推動的事情,有相當的操控力。他們表達自己意見時可以做到話語簡潔明晰,直扣要點;他們時間觀念很好,自己的事情基本可以保證按部就班;各種事項安排有條不紊,很少見手忙腳亂;對於要推動的事情,坐言力行,執行力度驚人;對於樹立的目標,總能及時的對結果跟蹤反饋,賞罰分明。

如果這些做的很好,那麼此人可以掌控的局面將不小,可操控的事業上限也是不可預期的。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以上這些原則只可用來參考,通過這些維度來感受(注意是感受,而不是評分)創業者是不是可以較好地操控自己和自己所推動的事情,而不能當成死的標準來套在創業者身上去打分。 因為事情底層要複雜的多,絕非一兩句話可以概括。

一個人的真實份量

創業者經常會說,他的合伙人a,是百度出來的,合伙人b,參與過百團大戰......其實,這樣並不能真正地了解一個人的分量。如果想了解一個人的真實份量,僅僅了解到東家是不夠的。騰訊有張小龍,也有保安和保潔阿姨。

所以,如果需要了解一個人或者團隊,需要更赤裸裸一些。上個東家給的薪水是多少?具體職位是什麼?手底下管著幾個人? 每天的具體日常工作內容是什麼?平時怎么正常運營的?有過幾次升遷,職能做了哪些轉變?做過最得意的成績是什麼?此類問題,穿透性會強很多。

經驗

經歷會帶來經驗,經驗會助於創業。 從0起步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從0到1」的理論,更多時候無法直接落地大部分公司。在競爭激烈,市場透明的情形下,創業者的經驗是必備條件。

要考察是真經驗,還是假行家,主要是探測其認識的深刻程度,通過對業內的一些見解和「天下大勢」的分析,來判斷是不是該行業深度的參與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好使的方法,就是介紹他做出來的最得意的成就,以及最大的失誤。頭銜是虛的,但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事是假不了的。最得意的成就/業績是什麼? 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導致了什麼悲劇?錯誤有時比成績更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不遭人妒是庸才,沒犯過錯誤通常證明沒有做什麼事。

骨骼筋絡

這個,我想表達的,是創業者的硬實力。 第一條的成功,最多能說明是個很好的職業經理人,有很好的職業素養。但當跳出背後的靠山,開始領著幾個兄弟自立門戶的一瞬間,更重要的就是創業者的素養。

商業的常識

無論是之前讀書學來的,還是跟著前老闆經歷過的,或者作為連續創業者親自趟過來的,基本商業常識是必修課;如果還沒有修,那麼就是這個團隊必趟的坑。我們無法瞬間長大,創業者也不可能瞬間成熟,這跟能力無關,人性使然。

真正的商業模式,不是在屋裡寫寫畫畫就可以做出來的,紙上的邏輯,十有八九不會在現實中無損耗地實現,只有體驗過現實中的種種意外,才能停止閉門造車,才能學會對現實的敬畏。比如,不經歷「樹倒猢猻散」的無助,很難真正理解什麼叫「合伙人」,也更不會做到「財散人聚」。

所以,了解一個創業者在商業常識上的「段位」,就是看他們的成熟程度,方便我們對可能發生的情形做好心理準備。據我觀察,大部分時候,坑是繞不過去的,只是掉到坑裡的慘烈程度不同罷了。

認真專一

精益求精的素養,不輕易為外界所動,追求所做事情的完美,是個難能可貴的品質。「事必專任,乃可貴成」。這個規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當今創業更是這樣,因為越是競爭激烈,越是應該推崇匠人精神。要麼做到極致,要麼做到別做,現在國內任何一個創業方向都有無數公司在做,並且後浪推前浪,新團隊層出不窮。創業圈太擁擠,已經沒有「半瓶醋」的容身之地了。

這種情景下,一顆追求高品質的心就變得尤為重要。現在大家喊的「消費升級」也屬於這個範疇。「認真搞笑」的開心麻花,充滿藝術範的「大董」,死磕的「羅輯思維」,都是這種品質的時代受益者。這種品質不僅使他們受益,更使這些原本冷僻的生意模式,也受到了資本的垂青。

衡量匠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產品的品質和細節。拿出公司的第一重點產品,橫向對比市面上的同類,只要體驗得夠認真,產品的區別很容易看出來。用心的東西,是可以被感知的,即便不是那麼輕易地被觀察。

決策的素養

決策是決定一個公司命運的基本單位。無論是是否該停止燒錢,還是估值定在多少,節奏怎麼把握,一切都是決策。決策力決定了一個創始人是英明的領路人,還是糊塗蛋。

如何去衡量一個人的決策力呢?那就把「決策」這個事解剖開了判斷:信息收集的方式,信息處理的方式,和堅決執行的力度。

收集信息的方式:我們需要了解到足夠多的方面,才可以有基礎做一個正確的決定。當一個難題擺在眼前,需要智慧提取出來決策目的是什麼?哪些方面會影響此目標的實現?通過什麼渠道和方式去獲取最真實準確的信息?

了解此項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觀察一個人在面對比較陌生的狀況時,他了解情況的思路是不是清晰,選擇的路徑是不是正確,顧慮到的方方面面是不是周密。

處理信息的方式:這就是常說的,理性處理問題還是感性處理問題。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能夠正確處理信息,關鍵是看當信息擺在眼前,討論處理辦法時,這個人糾結的點到底是在放在解決問題產生的利弊上,還是相關人的感受上。這個有些反人性,但確實,老好人是一個壞的決策者。

堅決執行的力度: 好多正確的決策,都是七分利三分弊,而三分弊通常傷到的是人情。創業不是慈善,要做就必須黑得下臉,狠得下心。這就是所有優秀創業者無情一面的由來。

精神魂魄

當我們討論做一件有點「大」 的事時,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用人。

用人的本事

用人可以簡單分為兩部分,團聚眾人,和激勵督促眾人。

先說團聚人。團聚人的終極法則很簡單,就是滿足其所欲。這就是一個領導者要團聚眾人最基礎的一條,要有智慧看透,並運用這一基本原理。當然我們可以義字當頭,揭竿而起,但是如果想持久,擺脫烏合之眾的氣質,那大夥的基本願望,必須得到滿足,或者說有希望滿足。

所以,一個聰明的領導者,一定深諳其道,明白周圍這幫兄弟圖什麼,並且將每個人的需求的滿足,設計到整個組織的運行機制當中。 這就是那句赤裸裸的名言的來歷:「財散人聚。」

聚起來之後,需要保證這幫人聚而不散,那麼就需要領導者可以服眾。他在能力、人格、品質上,是否可為表率;對公司大方向,和關鍵問題的判斷上,要比其他人高明;他的敬業和勤奮,足以感化眾人,立為風向標,好壓制務虛的風氣;當出現重大危機時,是不是那個鎮得住場的人,做他人主心骨。某種意義上講,領導者的水準,就是整個公司水準的上限。

關於激勵,督促大家各司其職,眾志成城前行的方法,市面上有無數書籍、理論可以參考。判斷一個人在這方面的水平,只需要觀察他在賞罰手段上的表現。在這方面做得好的表現,借用一句話就是:雷霆手段,菩薩心腸。

格局與氣度

公司的層次,永遠定格在創始人的格局上。 格局大的創業者,通常伴隨的是揮斥方遒的瀟灑氣度。怎麼判斷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呢?觀察他的「被滿足」和「能承擔」。

各個活動(尤其與自己關係不大的活動),還有媒體上出鏡率很高的人,經常被證明,事業的巔峰期基本已經過了。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 因為他意識到或沒有意識到,他已經滿足了。沒滿足的人什麼樣呢?尚未滿足的人目標高遠,他們每天的生活是平淡的,但精神狀態是飽滿的;反之,已經鳴鳴自得的人,每天的生活內容是飽滿的,但是精神狀態是平淡的。

所以,他們目標明確,很清晰自己下一步該幹什麼;不糾纏於小事,因為很清晰自己重要的是什麼,所以無關緊要的得失,處理得很瀟灑;不細算自己股份到底幾個點,不一味追求虛高的估值;一切都在按部就班進行,所以沒什麼可炫耀的,無論公司帳面價值多少錢,生活狀態沒什麼變化。

古人為什麼講「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可拜為上將軍呢?因為可以擔當的沉重,才可以成就的高遠。 那些危難面前不改色,困境當頭仍從容的人,才有更大的心臟,撐得起更大的局面,熬得過更大的坎。與此相對應,那些經常處於匆匆忙忙,慌慌張張的人,是缺乏歷練的表現。

自我進化的基因

我們要承認作為一個人的局限性。創業項目不同的階段,側重的是創業者不同的技能。一個初創公司和最終的獨角獸公司的掌舵者,一定擁有完全不一樣的見識、胸懷和價值觀。

一個創業者做成功了,他自己其實也早已經蛻了無數層的皮。我們拿著當代商業英雄的氣度和表象去對照一個小公司的創始人,是沒有意義的;更實際的做法或許應該是看他有沒有自我更新的潛質;無論是自己讀書,還是員工的規勸,或是對高人的請教,到底多大程度在促使著創始人的變化。

在觀測這個變化過程中,我們又需要很細緻入微地分辨,他是毫無主見迎合,還是心悅誠服的虛心,是剛愎自用、固步自封,還是堅定果決地捍衛真理。

獨立的思考

出類拔萃之輩,對事物本質的見解一定高於旁人。因此,他的認識,理念一定不是聽來的,而是自己總結出來的。只有具有獨立思考習慣的人,才可能總結出獨立的理念和見解。

在任何領域探尋本質的路上,走得很深很遠的人是孤獨的,但目光是篤定的。因為在他們眼裡,大部分的「專家」都是認識膚淺的小學生。我們可以從無數有所成就的人身上看到這一點。不是因為成功了才篤定,是通常篤定的人才能成功。

這種人怎麼識別呢? 這種人經常的表現是,你的任何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你可以不認同,甚至覺得很荒謬,但是他們對於你的質疑只是含笑點頭,不慌張,不飄忽;他們對於自己下一步做什麼,怎麼做異常清晰,對於業內失敗案例的點評,一般不是類似於「他產品做的爛」這樣的「一元化」的概括;他們不會把自己的商業模式當個寶,捂得緊緊的怕人知道。

時運命數

本來,我以為自己歷數經歷,可以總結得更多,更全面,以期完成一個非常完整的「手冊」。但我忽然想到兩個問題,戛然而止,沒有繼續下去的動力:1、我們可以窮盡這些「成大事」者的所有特質嗎? 2、假設有具備這些特質的人,就一定會成嗎? 或者說在很多關鍵環節有致命短板的人就一定一事無成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面對這個茫茫宇宙,我們太過於渺小,無論是在時間上、空間上、還是認知上,以至於我們的一切文明成就都不過是基於觀察而做的規律的總結,而從未運用宇宙的最基本原理,主動創造什麼。

比如,哪怕是關於人類自己,我們是怎麼來到世界上的,我們也不過是只能觀察一個嬰兒從一個受精卵逐步發育成人,到分娩的全過程,而人為幹預的成分實在太少了。 就像是一個軟體程序,我們一般人只能通過使用,觀察總結出來,你點擊哪裡,會得到怎麼樣的回饋,而沒有辦法知道其背後的原始碼是怎麼寫的,更不可能懂得編譯後的class文件。

人類的喜怒哀樂,一代代的更新交替,又何嘗不是一種更高等生命程式設計師的傑作? 人類也是一種程序,我們按照既定的規律運行,設定了很多人性參數,也會拋出異常。我們把那個看不見的神秘的「人類程序」的編程者,稱之為「上帝」。

跑題了? 其實沒有。

明白了我們的渺小,就會改變看待事情的態度。儘管前邊寫了好多「成大事」者總結,但是,所有的因素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命運。在此因素麵前,一切都是不值一提。

古人講,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 這不是迷信。 讀書改變命運,是一般人一眼可以看穿的現象;然而積德是幫我們越走越寬,逐步改變生活的,那就需要有推理能力和洞察力才可以明白了;至於風水已經不是我們人這個層面可以輕鬆看明白的東西了;至於運,甚至命,我們只能祈禱了,這是現在人類想理解都理解不了的。

創業這個事,永遠不存在英雄造時勢。

那麼,在「天命」面前,我們可以做什麼呢?首先存敬畏之心,就不用一味地奢望十拿九穩的結果,投資也好,創業也罷,學會用一種「概率論」的思維,去代替那種極端的「人定勝天」的思維,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處理方式。

寫到最後,我發現一個現象,這些看似鬆散的褒義詞的詞彙,其實是有某種關聯和共性的。

一個人,他以身作則,堅持制度,保障各司其職,有序推進,可以組織好眾人,我們可以簡稱為:「禮」;

他樹立正確是非觀,價值觀,賞罰分明,公平開明,言出必行,足以服眾,我們可以簡稱為:「義」;

他有胸懷,慈悲心腸,有成全周圍眾人之心,足以凝聚眾人,我們可以簡稱為:「仁」;

他有智慧感知,發現眾人的願景和欲望,知道如何才能滿足其所欲,我們可以簡稱為:「得(德)」;

他不斷學習,獨立思考,尊重本質,遵循這些本質的規律,並順應它們,我們可以稱之為:「道」。

尊重本質規律(道),明白眾人之所欲(得/德),並有胸懷和慈悲之心滿足他們(仁),用一種公正、誠信的價值觀凝聚眾人(義),用以身作則的表率和賞罰分明的制度來約束,督促眾人(禮), 這就是成就任何偉大事業的必備邏輯。我們所總結的「成大事者」的任何品質,從來沒有跳出過這個範疇。

《素書》的開篇第一句:「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以上是我的理解。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讚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熱文

酷騎單車創始人痛悟:5億欠款,創業不是人過的日子

幹掉CEO,總部遭圍堵,豪擲10億的「黃金單車」要掛?

餓死不做遊戲的馬雲,向2000億低下了頭

剛剛,阿里再「賭」1000億

幹嘉偉和呂廣渝再開戰

相關焦點

  •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何以見得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出自《商君書》中第一章《更法》。「成事者不謀於眾」的意思是:要成就大事,不應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為何這麼說?1、沒有一個成功的老闆會問:「我這麼決定大家覺得如何?」
  •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獨、默、狠、高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其性格特徵,必有其與眾不同之處。他們與常人必有著不一樣的地方,有些特性是先天從娘胎裡帶來,別人無從模仿。另有一些特性乃後天教化而來,也需有些天賦才可。紅雲從所知的歷史名人中,得出成大事者的四個獨一無二的特性:獨、默、狠、高。而這四個特性,正體現了其高標傲世,不與俗物相混一談,不苟且偷生,不勉強人格的果斷的人格趨向。01獨獨一無二。獨來獨往者,必是心比天高,志衝雲霄者。
  • 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心機」
    核心提示: 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心機」。「心機」是看待事情的眼光;是抓住機遇的時機;是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於一點,專注突破;是英明的選擇和在關鍵時候的穩重;是敢於決斷,該出手時就出手;是在做事的時候從全局出發,能謀善斷,運籌帷幄;是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開發思維,力求創新;是在面對挫折時力爭奮發,以毅力和堅韌重攀高峰。
  •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是我那段時光心中唯一的支柱。 什麼是靜氣?靜氣就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胸懷靜氣,才能保持清醒頭腦,深謀遠慮,鑑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唯有靜氣可以讓你遠離城市的喧囂,返璞歸真。魏晉陶淵明在《飲酒其五》中寫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身處繁華世界,誘惑無處不在,想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 曾國藩:成大事者,都有這個特質,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從古及今,成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除了這些原因,有一個因素也非常重要。曾國藩資質平庸,卻位極人臣,全始全終,被譽為近代唯一的聖人。他的成功對於普通人而言,具有十足的借鑑意義。曾國藩認為,成大事者,最為重要的品質就是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 欲成大事者,必然有超出常人的地方
    古今成大事者,都有一些特殊的特質。他們異於常人,都有非同尋常的地方。 01 成大事的人,都有遠大的志向,即使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也不放棄 秦國統一六國以後,為了抵禦匈奴的侵略,建造萬裡長城,又徵集勞逸建造巨大的宮殿阿芳宮。
  • 成大事者,是必須要經歷孤獨嗎?教給你怎樣享受這「孤獨」
    今天將要講述的話題是【孤獨】,成大事者,必須要經歷孤獨嗎?很多人都在問這個問題:成大事者要經歷孤獨的時刻,是不是必須要這樣?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成大事者必須忍常人不能忍,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這裡有很多你必須要過的關,這其中就包括孤獨,這也是最不好過的一關。人說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一點沒錯。
  • 遇事不會瞻前顧後,有勇氣「斷舍離」的星座,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主筆:Miya 我們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成大事者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01射手座 很多人會覺得像射手座玩心這麼大的人,向來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 成大事者,心有靜氣
    是中國人眼中典型的成大事者姿態。晚清同治、光緒兩位帝皇的老師翁同龢,也講過同樣的話,即「每臨大事有靜氣」在國畫和書法裡,無時無刻都展現了中國人,嚮往大氣、超然、莊重等審美需求,而這些名詞都可以從中提煉出一個詞——靜氣。那麼如何才能擁有靜氣?我們現代的生活節奏很快,所以都很浮躁,這種浮躁感體現在生活的各個細節裡,小到講話、表情,再到對事情的「無控制感」。為何會這樣?
  • 脾氣大,本事也很大的三個星座,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
    獅子座的人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摩羯座摩羯座的能力是大家公認的強。但是他們也有脾氣。摩羯座最不想做的事是討好別人,摩羯座的人不需要巴結任何人。他們會用實力讓所有人崇拜自己,摩羯座人是脾氣大,本事也很大,但粗暴的時候也很難接受。摩羯座的人大多因為感情的事而粗暴,但天蠍座也不會抓住一個問題不放。
  • 脾氣大,本事也很大的三個星座,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
    獅子座的人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摩羯座的人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越是有才能和能力的摩羯座,在感情的控制下就容易爆發,通過沉默和冷淡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更容易對誰生氣。平時看起來沒有脾氣,或者脾氣小,但摩羯座人知道忍耐和包容。
  • 成大事者,並不一定高智商,但一定膽識過人
    史上凡是成大事之人,膽識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難怪古人把膽量和見識在造詞時合成膽識一詞。從而不難看出,膽量和見識是成功的基礎。有些事情不成功,不是我們不行或者不能做,是我們膽識不夠,膽怯退縮是成功的一大障礙。
  • 曾國藩:成大事者,身上都有這兩個特徵,必定大富大貴
    人生總是起起伏伏,總是有巔峰,有低谷,有成大事的,也有討吃的。曾國藩經過分析自己的人生閱歷,閱讀大量文獻和總結人生經驗,在《曾國藩家書》中,總結出成大事者,身上都有的兩個特徵,真正讀懂,學會後,必定大富大貴,人生越來越順。一、受不得窮,立不得品釋義:受不住窮困的磨難,就樹立不起高尚的品格。一個人,如果經受不了貧窮的考驗,就無法鍛鍊出優秀的品行。
  •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一定要具備「三膽」方能出人頭地!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一定要具備「三膽」方能出人頭地!身為男人,想要成大事,出人頭地,一定要具備以下「三膽」,才能成為人上人。第一要有膽量:何為膽量?就是想他人不敢想的,做他人不敢做的,不懼危險和困難,擁有挑戰權威和打破條條框框束縛的勇氣,能都抓住機遇,甚至孤注一擲的勇氣。
  • 4大屬相皆有好運,氣宇非凡,是成大事者,人生贏家
    屬雞、屬兔、屬虎、屬豬皆為好命人,氣宇非凡,是成大事者,人生贏家,讓人刮目相看。屬雞人屬雞的人天生聰慧,性格低調,命裡有福,為人和善,凡事都真誠對待,能同人交心相處,工作上的他們默默努力,生活中樂於助人,勇於嘗試,去追求夢想,往後的道路都會有貴人鋪平,不久的將來能擁有成功的事業,並贏得一個幸福的生活,惹人羨慕。
  • 為什麼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要胸懷「社稷」?
    社稷壇是呈正方形的三層高臺,以漢白玉砌成,象徵著「天圓地方」之說,壇上鋪有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的五色土,五色土是由全國各地納貢而來的,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還象徵著金、木、水、火、土五行為萬物之本。
  • 心狠手辣,又最擅長隱忍的三大星座,成大事者,向來懂得掌握時機
    說白了,也正是對於他們的這種性格,似乎也總是屬於一個成大事者必備的因素。摩羯座:從來不會弱到哪裡去在性格上面,摩羯座總會與水瓶座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這就好比我們上面所說的,水瓶座總是在偽裝自己,把自己扮演成另外一種模樣,而放到摩羯座身上,也必然跑不出這樣的特徵。
  • 韓啟德對話大學生:想成大事者一定要到基層去
    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對話天津大學生——想成大事者一定要到基層去  本報記者 雷宇  「這個見面會很有意思,一般介紹對象才說『見面』,不過我覺得也對,好多以前沒見過,這次來見見面。」
  • 風水觀點:史上成大事者都對重視西北位這個方位
    乾這個位置,這個字在中國太有意義了,中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從歷史到現在,成大事者都重視西北位這個方位,為什麼呢?乾位代表西北位,西北位乾位代表天,代表尊貴,尊嚴,權位,勢,代表這些,所以你看中國的幾千年的文明史,從黃帝開始,黃帝是黃河上遊的人,然後他到了黃河中下遊打敗了神農打敗了蚩尤,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先祖,黃帝是從西北過來的。《史記·五帝本紀》載:「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
  • 《慶餘年》:若成大事者必須斷情絕愛,你會作何選擇?
    古代文學搬過來便成了熱銷的詩集和書籍,讓他得到了才子的頭銜。主角光環的加持,讓他有了次頂級的武力值和頂級的智力值。可以算作文武雙全,那麼他有什麼弱點呢?朋友滕子京的死亡,讓他一度亂了心神。愛人林婉兒的懷疑,讓他幾乎語無倫次。劇尾二皇子送來的禮物——朋友子嗣、自己弟弟和恩師性命的要挾,讓他幾乎無計可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