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曾國藩天資平庸,卻位極人臣,憑藉的正是他對自己嚴苛的自律。人生總是起起伏伏,總是有巔峰,有低谷,有成大事的,也有討吃的。曾國藩經過分析自己的人生閱歷,閱讀大量文獻和總結人生經驗,在《曾國藩家書》中,總結出成大事者,身上都有的兩個特徵,真正讀懂,學會後,必定大富大貴,人生越來越順。
一、受不得窮,立不得品
釋義:受不住窮困的磨難,就樹立不起高尚的品格。
一個人,如果經受不了貧窮的考驗,就無法鍛鍊出優秀的品行。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選擇我們的出身,當我們出身貧窮時,如果我們不能忍受當下的貧窮,不能潔身自好,找一些歪門邪道,偷雞摸狗,以為可以走上致富的捷徑,卻往往掉入悔恨的深坑。
一時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一輩子的貧窮。有的人,身處低谷時,貧困潦倒時,並沒有努力去奮鬥,而是一味的抱怨。認為這個世界怎麼這麼不公平,老天怎麼這樣對我,伯樂怎麼一個都沒有。實則,一點意義都沒有,浪費自己的青春,最終一事無成,還是一如既往的貧窮。
貧窮,逆境,並不可怕。跑得快,不代表贏在最後。人生路漫漫,需要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奮鬥。如果因為暫時的貧窮和逆境,我們就選擇了放棄,那麼我們將徹底的放棄自己的人生。反而,如果我們能把貧窮和逆境,當成另一種喜悅,能全然的接受他們,並從中感悟生活的真諦,感悟經歷的美好,同時不停的勤勞奮鬥,有朝一日,我們一定可以走出低谷,走出貧窮,富貴自然來。而那時,我們得到的不止是物質的財富,還有貧窮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也正是這些寶貴的財富,才能讓我們未來更美好,這種美好才能持續的更遠。
二、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釋義:忍受不了屈辱的生活,就成就不了偉大的事業。
人這一輩子,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起起伏伏。我們也一定會受到委屈,屈辱。如果我們遇到了,我們怎麼辦,就影響著我們的事業,我們的人生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有的人,受到委屈,甚至屈辱時,從來不會接納,而是火冒三丈,毅然反抗。記得有句話說,衝動是魔鬼。一時的衝動,有的時候不止是產生物質的損失,還可能造成致命的損失,悔之晚矣。俗話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三分開闊天空。適當的忍讓,才是大智慧。
不錯,忍,也是一種本事,一種很難做到的本事。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有的委屈很小,有的委屈很大。應該說,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大大小小的委屈也就會越多。 在過往的歲月中,確實也有一些優秀人物經受不住流言飛語的委屈而落難了,最典型的例子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紅遍全國的影后阮玲玉。
遭遇委屈,甚至屈辱時,你要努力學會超然待之。別人犯了錯誤,做了蠢事,你不應該拿他所犯的錯誤和所做的蠢事來懲罰無辜的自己,你要尋求正確的方式去回應他們,那就是將自己鑄造成器,用實力,用實績,用光明磊落的胸懷,用藐視雞蟲得失的大度,用不爭一日之長的靜氣,去撲滅那些用謠言、謊言和不實之詞點燃的虛妄之火。記住,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你去做,不是在這爭那一點面子。
一個人,能不能成就一番大事,就要看他能不能忍受貧窮,能不呢忍受屈辱,越是能忍受貧窮、屈辱的人,越有可能做成大事。人有多大的格局,就能有多大的舞臺。成大事者,身上都有這兩個特徵,學會、悟透,富貴自然來,人生越來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