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中說過: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沒錯,天底下幸福的人,真的是相似的,那些大富大貴的人,身上也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看看你有嗎?
這世上有四種人,第一、大富大貴的人。第二、貧窮困苦的人。第三、富貴的窮人。第四、貧窮的富人。我們要做哪一種人,都取決於我們自己。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因果,我們種下貧窮的種子,自然會收穫貧窮,種下富貴的種子,就會收穫富貴。
佛家有一句話: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世人,要福慧雙修,只有福報就會變成富貴的窮人,只修智慧就會變成貧窮的富人。
有些人雖然很富有,但是煩惱很多,而有些人雖然很貧窮,但是活得自在,我們最應該成為的人,其實是富貴並快樂的人。
真正大富大貴的人,身上都有這個特徵,這個特徵就是福報和財富二者兼得。雖然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福報和財富是可以同時獲得的。
那些大富大貴的人,不僅積累福報,還會去積累財富,如果你只去積累財富,不去積累福報,雖然物質生活富足,但精神是貧窮的,甚至還會多災多難,無法守住財富。
如果你只去積累福報,不去積累財富,雖然你自己精神上是富有的,但你身邊的家人,因為沒有達到你的覺悟境界,所以你身邊的人不會幸福。
佛法其實並不反對眾生去積累財富,只是有些人學佛後,變得有些清高,並沒有真正領悟佛的教法。真正的佛法是要我們,不要貪著物慾,求財而不貪財,求財為人而不為己。
如果你很貧窮又很貪財,又不願意去積累財富,這才是有違佛法的,如果你為了利益更多眾生,努力去積累財富,自己的內心又不貪財,積累財富的目的只是為了幫助更多眾生,以及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種求財的態度,其實是佛法所提倡的。
我們應該以布施為目的去積累財富,以積累福報為目的去布施,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大富大貴且有福之人。
如果你是一個學佛之人,更應該去積累財富,因為你身邊還有很多眾生,在等著你的幫助,就算為了自己的家人,也要學會創造財富,只要你在求財的過程中,內心是利他的,只要你自己不貪財,就是如理如法的。
佛教當中的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也會示現出種種不同的相,如果眾生需要物質的幫助,菩薩也會去創造財富,菩薩創造財富的目的,是為了解眾生之苦,而不是為了自己享受。
真正大富大貴的人,都有一個利他之心,他們會去積累福報和財富,但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是為了利益更多的人。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