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印象的片子總能讓人一眼認出,海報設計、場景設計、空間站位、江湖義氣、細微心理變化、性格偏執近乎病態的人物形象。總之一個字:酷。但這部銀河印象的年輕導演拍出來的片子,就如同他們自己一樣,稍顯稚嫩,但一切意猶未盡點到即止,亮點太少。
香港三大賊王的故事,1997年前三大賊王在香港犯下駭人聽聞的罪行,有的兇悍,有的智慧,有的神出鬼沒。哪一個點拍出來都是口味十足。可這部電影聚焦三大賊王后期生活,被抓前夕的故事。作為一部犯罪電影,雖然用三人聚在一起策劃大案為噱頭,但實際上只是分別體現三人並不如意的職業生涯後期生活,尋找生命意義的事。一幅《尋找周杰倫》的做派。沒有實際動作,便失去了精彩,三個賊王不碰頭,也失去了衝突和焦點。
片尾壓軸的酒樓裡三人的碰面,時間剛剛好,空間感十足,給出一個非常漂亮的結尾,不僅交代了一次偶遇,讓結尾充滿遐想,要是那時候相認,能有怎樣的精彩,而且也讓影片充盈的宿命的味道,逼格也隨之上升,更有銀河映像的印記。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除了讓電影逼格更高。因為劇情並未因此而變化,也沒有關聯電影中任何劇情。作為一部犯罪片,至少是一部劇情片,無法推動劇情,三人在酒樓的偶遇,毫無意義。
相對於犯罪片或者劇情片,我更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歸為文藝片。三個賊王在後期鬱郁不得志,反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可最後卻因為各種原因倒在會師前。三個賊王三個風格,低調浮誇荒誕,都在尋找突破,尋找尊嚴。電影掛著賊王的犯罪電影招風大旗,實際上卻是三個失落罪犯隔空意淫的文藝片。最終留下三人各自滅亡,暗自悲哀。
這部偽犯罪電影有些不過癮,幸好還有一個亮點:張子強。影片設定他是三人中唯一還在職業狀態的賊王,而片中的張子強也對得起賊王的稱號。一出場便高調綁架大富豪的兒子,大搖大擺獨身一人的走進大富豪的家中,一言不和直接要數十億。賊王更囂張的是,拿下上十億的贖金,直接用蛇皮袋捆在蘭博基尼車頂上就這麼回來了。瘋子本性初見。
有人說瘋子在左,天才在右。瘋子和天才其實有種種相似的地方。張子強幹了一票大的,而後在商討下一步綁架計劃時,這個瘋子的天才開始顯現,不願再小打小鬧,他想超越自己,竟然要在香港回歸時製造爆炸事件。實在令人恐怖,一個賊王之所以成為賊王,是一個立志在犯罪史上揚名立萬賊,是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賊,是一個理想超越自己的賊。而電影中的大賊基本都如此套路。《變臉》裡的尼古拉斯凱奇,為了犯罪而犯罪,瘋起來自己都怕。《蝙蝠俠》裡的小丑,智商和瘋狂程度高到爆,把貝爾打的幾乎絕望。與港片裡有名幾個瘋子相比:《跛豪》裡的大毒梟吳錫豪、《黑金》裡黑幫政客周朝先,本片的張子強也不落下風。
瘋子張子強的下一步計劃是聚集三個賊王一起幹大事。為了找剩餘兩個賊王,他直接登報光明正大的找人。不論找到真人還是提供線索,他都給錢。要知道全香港警察發了瘋的想找這三個人,可都無果。影片中在麵包車裡審問線人的鏡頭,搞笑又而精彩,是影片中最有創意的鏡頭,也恰恰體現了張子強瘋狂與智商。想比之下,其他兩個賊王顯得更蒼白無力,整部影片倒不如直接圍繞張子強來展開,可能來的更精彩。
要成功,先發瘋。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世紀賊王,還需要更大的胸懷。這部戲雖然打著賊王的旗號,可卻是更偏向文藝片,如果沒有瘋子張子強的實力攪局,電影就缺失了最後一個亮點。
電影的故事並不像別人形容那樣銜接得當,不過三大悍匪,相逢不識,殊路同歸,一反黑幫片的常態,是反高潮的結局,開始是從高潮的槍戰開始,拋物線沒用在升起,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拜早些年的香港黑幫電影所賜,張子強,葉繼歡,季炳雄們的民間形象似乎成了綠林英雄或江湖梟雄的特質,難說隨著歷史的走遠,人民對於俠客的訴求,他們可有可能成為燕子李三,方世玉。隨著97回歸的尾聲,預示著三大賊王的時代落幕,看著三個悲涼落寞的宿命,竟然覺得樂不起來,絲毫沒有懲罰南霸天的那種暢快。電影很會取巧,迎合大陸官方的邪不勝正,善惡有報的期待,也給港人給以時代性的共鳴,襯託香港現實的衰落氛圍。
陳小春對於卓子強個人塑造還行,浮誇荒誕,一個獨特的張子強形象。故事跳躍性很大,如果不進行張子強個人詞條的閱讀,很難通過電影來看出這個人的人生脈絡。為什麼這樣膨脹,怎麼就走了麥城,只能說編劇無力,把全戲的隱形主脈變成支線。
任賢齊飾演的葉國歡的戲份最多,開始某種時代性黑吃黑式的交替更迭開,開場《大事件》寸頭鬍鬚造型依舊霸氣,可惜驚鴻一瞥《星願》裡的模樣出現,讓霸氣減了三分之一,沒用配音再減了三分之一。玩著命搶來的錢,沒用走私的賺的多,又自降身份給大陸官員俯首貼耳,真有一些《官場現形記》的味道。
陳小春的段落難說能成為故事,完整的把故事講完就是林家棟,任賢齊這兩條線。林家棟的表演陰狠,兩者的路徑走向,一個成了被廣東官僚壓榨的走私販,一個成了一個過氣的搶匪頭目。拋去他們違法的外衣,大多數人活著就這樣要麼忍辱負重,要麼苟且偷生,現實裡的人格尊嚴似乎很難自由的落地。我總覺得任賢齊最後死亡的那一刻,是為尊嚴而戰,平時這些當官欺負的太多了。一個本想好好走私的的悍匪,在灰色的道路竟然也走到了盡頭,想起現實裡那些洗白的黑老大,徒生慨嘆。
卓子強苟延殘喘於罪惡勾當之中,竟然越來越癲狂,懸賞要湊齊三大賊王,趁著回歸之前幹一票,甚至揚言要在97回歸之時,在典禮上搞恐怖活動。卓子強既非穆斯林,沒有什麼政治任務。回歸不回歸,影響社會問題的人港督也得抓,這故事之外總有一點政治隱喻。
山雨欲來風滿樓,城頭變幻大王旗。原來是黑是黑白是白,現在一切都成了灰。不是導演缺乏對腐敗問題真正接地氣的體會,而是借著腐敗橋段在賣一種的港味的情懷。犯罪分子與體制的對抗,何必97回歸作為映襯,又何必看到彭定康的眼淚,宿命式的悲涼我看不僅僅是寫賊王。
三大賊王季炳雄、葉繼歡、張子強確有其人(只是在片中改名為季正雄、葉國歡和卓子強),他們的「光輝」事跡也被當做素材在香港電影中多次露面,但把三大賊王集結在一部影片中的壯舉,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實現。香港導演新勢力許學文、歐文杰、黃偉傑三人在「銀河映像」的支撐下,每人分別執導一個賊王的故事,又通過一場「三位賊王同處一室」的戲試圖把三人命運聯繫在一起,在江湖上營造出「三大賊王聯手策劃大事件」的噱頭,但這樣做其實有些牽強。三大賊王本來就是獨霸一方的諸侯,何必把他們硬生生地湊成一桌鬥地主?而負責聯繫他們的自然是三人中最高調,也最有錢的卓子強了,在他的故事中,一出場就在大富翁的府邸獨自高歌,以討個更好的肉票價格。陳小春飾演的這個角色,或許是一路下來太順的緣故,竟感覺人生由於沒了挑戰而失去了意義,他一直以來都想幹一件驚天動地的大案,所以才有了最後的作繭自縛,作死他鄉。陳小春飾演的這個角色,表現的過於臉譜化而喪失了真實感,以至於整個故事都缺乏張力,情緒上全程高能而成了影片的敗筆!
而最精彩的當屬任賢齊主演的葉國歡故事了。本是一江湖大佬,在香港打劫金鋪時威風凜凜,沒想到來到內地卻虎落平陽被犬欺,一切都要按照白道規矩辦事。從陳科、龍科到宋局,要不貪財,要不貪吃,要不好色,就連個門口值班的小嘍囉也每天趾高氣揚的,而如此誇張地對內地腐敗官員進行刻畫,印象中仿佛回到了《國產凌凌漆》中星爺那恭恭敬敬遞上去的一百塊錢。故事的張力正是來源於葉國歡內心那團看似熄滅卻隨時可以點燃的火,每次點「鹹菜扣肉」時的被人恥笑,每次陪笑陪酒後的酩酊大醉,都讓這位曾經的賊王感到非常憋屈。宋局的那把槍似乎已經將他情緒提升至臨界點,而真正引爆他的還是最後值勤港警的一句嘲諷「大陸狗,懵頭懵腦」,那一刻終於做回了自己,卻由此走向末路!
不過輪到表演,林家棟才是影片中最大的驚喜。他飾演的季正雄,作案規模雖然遠不及那二人,但每次行事都低調謹慎,不留任何把柄。他將當年自己小弟的家作為行動掩護,又冷不丁地將洞悉自己意圖的兩位大圈仔一一捅死,其陰狠狡詐程度明顯勝過葉張。林家棟奉獻了從影以來最精彩的一次演出,不露聲色,完全憑藉眼神和面部表情來刻畫人物心理狀態,最後那段動了殺念,卻由於兄弟情義而在殺與不殺之間徘徊的內心掙扎簡直令人拍案叫絕!
就這樣既有「豪情蓋天」,又有「再戰江湖」,還有「目露兇光」,回歸前的那一抹斜陽映射出大賊們的本來面目,這才是真正的港片,真正的「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