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研大都會拿小白鼠做實驗,而不是其他動物?

2021-01-08 科學獵奇

小白鼠是我們常聽卻不常見的一種動物,而且一旦提起小白鼠,我們就不免跟「實驗」聯繫到一起。事實上上,小白鼠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主要的用途就是當作實驗對象,而且通常是用在醫學實驗上。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用小白鼠做實驗,而不是其他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小白鼠

小白鼠顧名思義就是白色的小老鼠,如果你了解了小白鼠是「何方神聖」,你可能對拿小白鼠做實驗就不那麼牴觸了。首先,小白鼠其實就是一種家鼠,不過是原產於印度的小家鼠的變種。至於變種很好理解,簡單的說就是白化,就好比孟加拉白虎是孟加拉虎的變種是一個道理。

早在20世紀的40年代,小白鼠就被引入了我國的實驗室中,其目的就是實驗對象。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小白鼠屬於鼠科老鼠種下的白鼠亞種,因此,小白鼠作為小家鼠的變種,同樣是「四害」之一它除了一身白色的毛髮外,與其他老鼠其實是沒有本質的區別的。

當然,小白鼠除了用作醫學實驗外,也會被當成寵物以及餵養寵物的食物(比如蛇類寵物)。而且小家鼠的變種並非小白鼠一種,像小棕鼠、小黃鼠等等。

簡單的了解了一下小白鼠後,你是不是突然覺得拿它做實驗也沒有那麼不可理解了?畢竟作為「四害」之一的老鼠,可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存在。

為什麼選擇小白鼠作為實驗對象?

01 數量

隨著醫學的進步,許多醫學科研成果的誕生造福了人類,並且幫助了許多被病痛折磨的人,而這些科研成果要對人使用之前必須要經過層層的實驗,尤其是活體實驗。因此,就需要足夠多的單一動物來滿足需求,而小白鼠數量眾多,且繁殖能力與家鼠無異,這就滿足了對數量的需求。這是原因之一。

02 基因相似度

既然這些醫學的科研成果最終是用來造福人類的,那麼這種接受實驗的動物首先就要是與人類一樣的哺乳動物,其次這種哺乳動物與人的基因相似度必須要高。在現存的動物中,與人基因相似度最高的就是黑猩猩,但是這種靈長類動物已經成為了瀕危動物,顯然不能當作實驗對象。而繁殖能力強且數量較多的小白鼠的染色體數量為20對,比人類的染色體數量少3對,數量相對接近,更主要的是小白鼠與人的基因相似度高達85%,而且其染色體上的鹼基對(形成DNA、RNA單體以及編碼遺傳信息的化學結構)與人類的也非常的接近。

這是選擇小白鼠做實驗對象的第二個原因。

03 穩定性

從20世紀40年代,小白鼠被引入我國後,在經歷了無數次人工繁殖後,小白鼠的遺傳基因穩定性是最強的,也就是說,不同個體間小白鼠的基因相差最小,而且其遺傳基因也沒有出現大的突變和衰減。這顯然是更有利於實驗結果的平行觀察的。

綜上,數量較多,屬於「害獸」、與人基因相似度高且遺傳基因穩定,是小白鼠成為最常見的實驗動物的主要原因。

許多小夥伴會說:小白鼠也是生命,這樣做好嗎?

其實,這個問題有著兩面性。從生命平等的角度看,小白鼠的生命確實與其他生命一樣。但是,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動物卻有好壞之分,而小白鼠恰好是「害獸」,是對我們人類「弊大於利」的一種動物。比如我們的生活大都離不開肉食,而肉食的主要來源就是豬、牛、羊、魚類等動物,這些動物也是有生命的。但是,由於這些動物相對飼養成本低,繁殖能力強,且攻擊性相對較差,所以被選為我們人類的主要肉食來源。

這本是就沒有好不好或者是公平不公平的一說,畢竟我們不能因為老虎、獅子捕殺其他食草動物就把它們定義為好或者不好。而且對於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超強的老鼠來說,人類也已經成為了自然界中制約它們的一分子。況且小白鼠並沒有因為成為實驗對象而受到生存的威脅,比起那些瀕危動物,它們明顯要好多了。

總結

小白鼠作為老鼠的一種,本來是對人類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動物,現在被當作實驗對象,也可以說是「物盡其用」了。相比較老鼠對人的危害,這也算是扯平了。換句話說,如果老鼠是現在的人類,它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將人類當成「小白鼠」的。

相關焦點

  • 為何科學家大多用小白鼠做實驗,而不用靈長類動物?
    即使是高中或者大學裡面的生物課,很多實驗對象也都是小白鼠,可以說,大大小小的實驗中,幾乎試驗品和犧牲品都是小白鼠,那麼,為何科學家們一定要選擇小白鼠做實驗,而不選擇與人類更為接近的靈長類動物,特別是被稱作人類近親的黑猩猩呢?科學家給出了幾個原因。先看看為什麼黑猩猩不如小白鼠,其實最簡單的一點是,小白鼠很小,而且很好飼養,做實驗的話非常容易上手,而且不會佔用太大的空間。
  • 為什麼實驗室用小白鼠做科研?與人類基因高度相似
    具有生殖優勢 嚙齒類小鼠成科研「寵物」「所謂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用於科學研究、教學、生產、鑑定以及其他科學研究的動物。」北京實驗動物研究中心主任武會娟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而小鼠成為實驗動物,則有著很長的歷史淵源。」
  • 探訪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白鼠「飼養員」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溫從叢進入溫州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成為一名管理員,按照他的話說,他更像是一名飼養員,每天都在跟小白鼠打交道——餵食、清理、實驗等。溫從叢所在的實驗動物中心,是浙江省衛健委醫學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培訓基地的五大基地之一,負責供應溫醫大教學、科研實驗所需的小動物。
  • 3000隻小白鼠,進行轉基因產品餵養實驗,結果超出想像
    這不僅需要很強的社會責任感,還需要很強的鑽研精神,試想一下,一個整天出現在大眾眼前,各種公共頻道的人,他們又有多長的時間來來進行科研工作?某些專家一旦成為某些利益群體的發言人,來幫助利益群體達到割韭菜的效果,瘋狂的聚攏財富,這樣豈不是違背了科學,這樣的專家還是專家嗎?二,兩種不同的觀念出現了,我們該相信哪個?
  • 被註定的命運:實驗鼠怎樣拯救人類
    人類醫學的進步不是空中樓閣,實驗鼠為人類疾病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越果斷,越冷靜,就可以越快越準確地完成實驗。這不僅可以極大地減輕小鼠的生理痛苦,也可極大地減輕大部分實驗者的心理痛苦。 我們要告訴自己:人類醫學的進步不是空中樓閣,我們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如果說這些小鼠從出生就註定要作為實驗動物,為什麼不讓它們發揮它們應有的價值呢? 正是由於這些實驗鼠的奉獻,我們才能不斷推動科學的進步。
  • 實驗:小白鼠吸菸後很快死亡
    實驗:小白鼠吸菸後很快死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3日 23:07 來源: 來源:江南時報  本報訊 (記者 戴潔)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第二十個世界無菸日。
  • 空氣清新劑成分不明 實驗小白鼠暈厥
    實驗人員準備了三個塑料盒,放入裝有空氣清新劑的燒杯,然後用小白鼠來做實驗。五分鐘時,三隻小白鼠的反應都沒有任何異常,然而過了十分鐘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又過了二十分鐘,三隻小白鼠都開始變得萎靡不振,四十五分鐘過後,呆在固態和液態空氣清新劑裡的兩隻小白鼠漸漸暈厥過去。景教授同時表示,空氣清新劑最大的危害是它的掩蓋性。
  • 我反對為貓狗立法,為動物立法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
    據清華大學教授趙南元介紹,那些「動物權利論」者在西方已經製造了一系列事件,比如動物保護組織的成員縱火燒毀動物實驗室等等。這些行為在歐美國家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一大障礙。試想一下如果動物立法支持者的勢力越來越大,動物實驗最終被禁止,最後就只能直接拿人類來當實驗品,把人類直接暴露在危險當中。這實際上就是做反人類的蠢事!
  • 為什麼十二生肖不是其他動物
    接下來的新年,為什麼叫鼠年呢? 因為今年是庚子年。地支中的子,對應的生肖是鼠。一到豬年,說明一個十二年一輪的大周期結束了。一到鼠年,說明一個十二年一輪的大周期又開始了。從這點來說,庚子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今年的春節,會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一年。還有個問題,生肖裡面,為什麼是這十二種動物,而不是其他的動物?
  • 網購小白鼠竟是為了養它!18名嫌疑人因銷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抓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江蘇徐州市警方通過發現本地網民在網絡上購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球蟒的線索,順藤摸瓜挖出一條在網際網路上銷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鏈條。今年4月初,徐州市網警在網際網路某網站進行巡查時,發現一條本地網民收購「小白鼠」的信息。「小白鼠」一般是醫學實驗使用,很少有玩家會養殖和收購。帶著疑問,民警發現該網民購買的「小白鼠」是用來飼養「球蟒」的一種蛇類。在該網站論壇上,民警發現了大量的球蟒銷售廣告以及愛好者交流孵化、飼養經驗的帖文和照片。
  • 動物睡覺也會做夢?科學家給出答案,或許與它有關!
    曾經科學家就曾做過實驗,研究了多類動物,最終發現,動物原來也是會做夢的!動物做夢多於白天運動軌跡有關很多養貓的人會有這樣的感覺,明明它是在睡覺,但是卻會出現伸腿撓抓的動作,有時甚至和人類一樣,會發出呼嚕聲,這是不是就代表它們在做夢呢?因此科學家專門對動物進行了實驗,試圖捕捉它們睡覺時的大腦活動跡象,實驗結果證明,它們不僅會做夢,而且做的夢甚至與白天的活動有關。
  • 為治療肺癌,他被人說服做了冰凍技術的「小白鼠」,現在咋樣了?
    於是為了續命,他便心甘情願地去做了冰凍技術的「小白鼠」。那麼,現在的他怎麼樣了呢?詹姆斯不是個容易向命運低頭的人,所以即便他明知接受治療也收不到多大療效,他在被查出患上肺癌之初,還是非常積極地接受了相關的治療。此時的詹姆斯並不怕治療過程中需要承受的一系列疼痛,反而很怕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再也無法享受到自己當時已經得到的一切。只不過無論他再怎麼想尋求心理安慰,也終究未能在治療過程中收到很好的療效。於是,他開始急切地尋求其他可以延長其壽命的方法。
  • 火災發生時為什麼不能坐電梯逃生?消防實驗告訴你
    上周五(5月18日),杭州消防聯合江幹區某電梯公司,做了一起關於電梯煙霧救助實驗,用實驗的方式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在火災發生時不能乘坐電梯逃生。無毒煙餅充斥電梯轎廂,兩隻小白鼠瞬間焦躁不安當天上午,工作人員把實驗場地放在了一個電梯井內進行。
  • 《千與千尋》中千尋的父母為什麼變成豬而不是其他的動物?
    那麼,當我們在討論千尋的父母為什麼變成豬而不是其他的動物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搞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豬這種動物所代表的藝術含義是什麼? 千尋的父母為什麼變成豬是因為偷吃了神靈的食物,所以才會被湯婆婆變成豬。按照湯婆婆的解釋是因為貪吃,所以我們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豬所代表的含義是懶惰和貪吃。
  • 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天生就是高血壓 長頸鹿 小白鼠
    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天生就是高血壓 長頸鹿 小白鼠時間:2020-05-13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天生就是高血壓 長頸鹿 小白鼠 5月13雞課堂答案是什麼?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天生就是高血壓 長頸鹿 小白鼠 ?
  • 原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萬餘字長文:疫情之下的是與非—新聞—科學網
    而且實驗動物中心有專人負責動物的管理和監測,實驗空間內24小時無死角監控,實驗人員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待處理動物。COVID-19病毒的研究需要在至少P3級實驗室進行,相應的動物實驗管理更加嚴格。 所以,發生「武小紅博士」所說的實驗動物逃跑、被吃掉的機率為零;發生假冒「實名舉報」微博裡的所謂「拿一些實驗動物售賣」之事更是無稽之談了。
  •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是右撇子?
    不妨做個實驗,試著拿起筆寫一個字,再試著拿起一個水杯,相信這時幾乎90%以上的人都會使用右手來進行此事,當然也不乏少數人會伸出左手。可問題就在於,回想我們見過的大部分人,絕大多數人更多使用的就是右手,也可以稱其為右撇子,但從外表來看,左右手並沒有太大區別,為何右撇子卻是大多數呢?
  • 比拿猴子做實驗還快:「器官晶片」或加速新冠疫苗研發
    研究人員已經發表了第一份研究報告,詳細介紹了他們在小鼠和猴子身上進行的研究,數據顯示,COVID-19疫苗可以阻止病毒在動物體內複製。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幾周前表示,「的首批幾百萬劑量的疫苗可能在9月前就可以上市了」。
  • 企業當「小白鼠」,害了誰,肥了誰
    【小白鼠指被普遍用在生理學、醫學、藥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中作為實驗動物的白色皮毛大鼠或小鼠。】「小白鼠」存在風險,存在機遇。對實力強,有能力,能控制風險,有鑑別能力的企業,可以嘗試使用,成功了,就成了企業的獨門絕技,不成功,風險可控。
  • 以下哪種動物天生就是高血壓 是長頸鹿還是小白鼠?
    在螞蟻莊園5月13日的問題中有一個問題是以下哪種動物天生就是高血壓?還有不知道答案是什麼的小夥伴們就趕緊來和小編一起看看答案介紹吧!  5月13日螞蟻莊園課堂答案  問題: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哪種動物天生就是「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