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羋月傳》,火了一個「羋」姓。那麼, 連雲港是否有羋姓存在?經過查詢,連雲港共有3人姓羋,且都為女性還是姐妹花。你是否在大港城見過其他稀少姓氏?
發音 mǐ
故事 目前,江蘇「羋」姓人數超過500人,主要集中在徐州市。連雲港共有3位姓羋,且都為女性還是姐妹花,全部是徐州市銅山區遷移到連雲港的。以前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字怎麼念,現在都知道啦!
發音 tóng
故事 「仝」是「同」的古字。新東街道有一戶姓仝的居民,老家在徐州市雎寧縣。這個姓一般人都念不準確,有一次兩個物業公司的人員上門收物管費,支吾半天也念不出仝這個字。仝姓來源於遼寧省東部地區,應該是貴族家族。關于姓氏的淵源,有幾種避禍改姓的說法,其中之一起源於元末,後裔主要在今天的山東鄆城、江蘇雎寧。
發音 jí
故事 蒼梧小區有一位姓及的女士,她老家在河北省,當地姓及的人比較多。上學時有人開玩笑,姓及,考試成績都應該及格了。及姓的淵源有幾種說法,有一個源於姬姓,春秋時期,及邑為姬姓滑國的一個地名,後來成為晉國的邊境小鎮,其後裔以封邑名稱為姓氏,按現在的地區應該在河北省境內。
發音 xù
故事 連雲港有位來自山西省運城的續姓女士,因為愛情,她放棄了山西老家的工作,來到港城。續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早期居住在中原一帶,漢唐之際在河南、山西形成望族。目前續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300位。
發音 nài
故事 據錢江晚報報導,杭州有位佴小姐老家在連雲港,現在她們本家姓「佴」的只有四五戶人家了。聽長輩們說,她家的祖先原本姓「褦」(與「佴」同音)是皇上賜的姓,後來在逃難的時候,為了不被發現就把姓簡化成「佴」一直用到現在。
發音 zhǎng
故事 現在全國掌姓人大約只有6000多人。全國掌姓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在蘇州、連雲港和鹽城一帶。掌姓人早期居住在山東,漢代以後在山東發展成望族,以魯郡為郡望。直到宋明時期,掌姓人才少量分布在河南、河北等地。
發音 pián
故事 灌雲大伊山附近有姓「駢」的人,「駢」姓氏在全國也就1000多人。
發音 mǔ
故事 蒼梧晚報記者在採訪時曾遇見一位港城男士姓「母」,附近的人都叫他「老母」。在文獻《姓氏詞典》中介紹:「母」姓的歷史悠久,從複姓「胡母」而來,源于田姓。
發音 huán
故事 還姓,為我國一不常見姓氏,主要分布在今江蘇省的鹽城、連雲港地區。「還」姓氏的淵源較多,相傳就有六個淵源。一是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還途之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二是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宋國王族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三是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王族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四是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楚國思想家還淵,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五是源於地名,出自隋朝時期古環州、涼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六是源於職業,出自戰國時期工匠還工,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
記者:楊銳冰
來源:綜合蒼梧晚報、錢江晚報、揚州晚報消息
更多詳情,可登陸連網、連雲港通APP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