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2021-01-12 閩南網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這是螞蟻莊園7月16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回答知識送飼料活動開始啦!

  螞蟻莊園非常好玩,養雞的同時還能做慈善,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

  今天的問題是: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屈

  羋

  答案是:羋

  屈原姓氏名字介紹

  答案解析:屈原其實姓羋,就是《羋月傳》的「羋」。「屈」是他的氏,他的名為「平」,字為「原」。因先秦時代姓與氏有嚴格區分,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所以他叫屈原,而不叫羋原。

  小夥伴們快去領飼料吧!

  以上就是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時間:2020-07-16 05: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時間:2020-07-16 05: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我國歷史上德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 那些默默消失的姓氏曾有人姓"馬屎"未能長久流傳
    又是什麼意思?先秦古姓還有其他我們不熟悉的嗎?看起來簡單的姓氏,卻引出了這麼多疑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姓氏」的發生、發展,看看那些曾經出現又默默消失的「姓氏」。 先秦時期 能擁有姓的多是貴族 早在混沌初開的傳說時代,「姓氏」就已經產生了,文獻可考的先秦古姓主要包括黃帝之子十二姓、祝融八姓等,大概有30個,其中既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姬、姜、子、嬴,也有看起來十分陌生的字,就像我們剛剛認識的楚國國姓「羋」,還有僖、姞、儇、隗等。
  • 中國目前有194人名叫「屈原」 569人取名「端午」
    屈原本姓「羋」(mǐ),目前姓這個姓的人主要在河南、安徽  5月27日上午,記者從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查詢中心」)了解到,全國戶籍人口中共有569人取名為「端午」,194人取名「屈原」。  下周一即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在這一天,我國人民會圍繞楚國大夫屈原而開展紀念活動。
  • 慶端午,奠屈原丨《楚辭》的文字有多美?——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屈原
    芒果臺《思美人》的熱播,讓大名鼎鼎卻又知之甚少的屈原活躍在公眾視野中。本文帶你一起領略《楚辭》的美麗詩境!你不知道的屈原的姓氏名字其實,屈原不姓屈,姓羋,屈是他的氏,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我們先看最正確的表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羋月傳》火了羋姓,連雲港僅有三位小大姐姓這個
    經過查詢,連雲港共有3人姓羋,且都為女性還是姐妹花。你是否在大港城見過其他稀少姓氏?連雲港共有3位姓羋,且都為女性還是姐妹花,全部是徐州市銅山區遷移到連雲港的。以前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字怎麼念,現在都知道啦!
  • 從孔子出生時,他全家都不姓孔,談姓氏文化之謎
    按照正兒八經的姓名來算,孔子其實姓「子」,我們稱呼他為孔子,那是對他的尊稱,至於他後面這個「子」也可以理解為孔先生、孔教授、孔博士的意思,是對他學問淵博的敬意,這和姓「子」又是兩碼事。孔子畫像要明白這些是為什麼,我們首先要弄懂這四個字「姓氏名字」,它們是一回事嗎?
  • 這些字在古時候是姓氏,如今卻已消失
    已經消失的姓氏對於我國姓氏方面的了解,大概我們只有個模糊的概念——《百家姓》或者各種俗語,這本書的確記載了我國幾千年以來的許多姓氏,其中就包括已經消失的姓氏,根據資料可知,記錄在百家姓上的姓氏至今已經消失了兩萬多個,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個姓氏,或許你在眾多影視劇作品中可以看到
  • 孔子不姓孔而姓子-談姓與氏的區別
    孔子姓孔嗎?孔子姓什麼?相信大多數人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當然姓孔啦!」那麼恭喜你,答錯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百度百科孔子的詞條上,關於孔子的介紹是這樣的: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省曲阜市)。
  • 令人毛孔悚然的字,原來還是一個姓氏,並且現在還有姓這些姓的人
    令人毛孔悚然的字,原來還是一個姓氏,並且現在還有姓這些姓的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這麼長時間的演變中,也形成了很多有趣的姓氏。有許多的姓氏可能大家都不認識,在這當中有這幾個姓氏聽起來非常恐怖,而且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這四個姓氏不但歷史悠久,祖先都是非常尊貴的人物。
  • 你知道孔子姓什麼嗎?回答姓「孔」,恭喜你答錯了
    關於孔子,教科書是這樣說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名、字、哪裡人,都說得很清楚。唯獨沒有說他姓什麼? 也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脫褲子放屁,孔子不就姓孔嗎?還能姓什麼? 可是,我要是告訴你孔子其實是姓「子」呢?那孔子豈不是應該叫做「子子」?你還別說,按姓+名這樣的叫法,還真應該叫「子子」。
  • 博雅日課:屈原與端午節
    為什麼在歷朝歷代的文學家、政治家中,屈原享有如此高的待遇呢,來看今天的日課了解屈原的故事吧。 屈原和楚王是宗親,姓羋。可為什麼他不叫羋原,而叫屈原呢?原來,秦漢以前,「姓」和「氏」是分開的,「姓」表示母親家族的身份,氏是姓的支系,表示父親家族的身份。一般女性稱「姓」,男性稱「氏」。屈本來是地名,在今湖北秭歸一帶。
  • 揭秘姓氏來源:「東郭」確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上官雲 攝  這名工作人員透露,這場展覽將在4月上旬正式結束,自從開幕以來,一直比較受關注。  「姓」與「氏」的起源  有句話說「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姓氏文化。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是標識家族來源和血緣關係的文字符號。  不過,「姓」和「氏」最初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 從上古八大姓看姓氏起源,有你的姓嗎?
    姓氏起源和上古八大姓「姓」,即女生,源於母系社會,由於當時的群婚制使「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姓代表同一個母系血緣關係,是區分部落符號。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為同姓的分支,本來為同姓各部落的名稱,後來則專指部落的首領。一般上古八姓是指姬、姜、姚、嬴、姒、妘、媯、姞,皆為女字旁。
  • 免貴姓姓。啥?沒想到吧!姓和氏都是姓氏!
    姓氏的起源我們其實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從我們古代很多姓都是女字旁的我們可以窺見一二。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指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指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後來隨著歷史的不斷變化,姓和氏就分不清了,但是你知道麼?
  • 廉姓男孩取名,生機勃勃的好名字,讓活力時刻伴隨著孩子-尚名網
    我們在給男寶寶起名的時候總會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名字既能和寶寶相配,又能讓寶寶給人個性鮮明的感覺,因此,起名之前的思考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廉姓是一個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九十位,人口約二十五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5%左右。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廉姓男寶寶取名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 女孩姓王起什麼名字?2020年姓王的女孩名字大全
    女孩姓王起什麼名字?相信這是很多王姓家長起名所遇到的問題,因為王姓起名太容易重名了,所以名字不好起,下面為大家推薦2020年姓王的女孩名字大全,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一下。彤:彤字指的是紅色,代表希望,也指姓。用作人名意指上進、活潑、朝氣、希望之義。王若溪若:若字的字義非常多,有如果、假如、如此等意思。用作人名意指文雅、風度、氣質、美好之義。溪:一般指小河流,引申為途徑,如溪徑。用作人名意指做事勤勤懇懇,剛正不阿,臨危不懼。
  • 中國人非常重視姓氏,每個姓都有自己的大神,你了解自己的姓嗎?
    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姓氏非常重視,現在提起來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百家姓》,它裡面記載了大部分中國的姓氏,但是對於中國的姓氏文化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我們今天的而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想要弄清楚這些,我們必須要先從姓氏起源說起。
  • 日本最好聽的三個姓氏,這些姓意境優美,不管起什麼名字都好聽
    日本人的姓氏多為一到三個漢字組成,相比較中國的單姓,這樣的姓氏往往能夠傳達出更多的含義。其實最初的日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姓,普通的平民只有一個名,這點和古代的中國很像,而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普通人也有了姓,對於每個日本人來說,姓氏是家族身份的象徵,也是血緣的一脈相承。
  • 中國最尷尬的姓氏:姓這個的人,不論長得多漂亮,別人都會說她醜
    由此可知,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不喜歡「醜」這個字的。但是在中國卻有「醜」這個姓氏,這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最尷尬的姓氏,因為不管一個人長得漂亮或者不漂亮,當別人最先看到的是他的名字之時,便會有此人很醜的感覺。如此奇特的姓氏,不禁讓人想去探究它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