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姓孔而姓子-談姓與氏的區別

2021-01-10 科技社techpub

孔子姓孔嗎?

孔子姓什麼?相信大多數人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當然姓孔啦!」那麼恭喜你,答錯了!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百度百科孔子的詞條上,關於孔子的介紹是這樣的: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實際上並不姓孔,那孔子姓什麼?先秦就有孔這個姓嗎?那大家為什麼都叫他「孔子」?這還得從母系氏族說起。

姓與氏的區別

姓,大概在母系社會就已經有了,為什麼要有姓氏之分呢?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不同支系的區分稱號。

在母系氏族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同「姓」是指同一個女性祖先的後代。隨著社會的發展,父系氏族的到來,人的地位分化越來越明顯,於是在姓後面又出現了「氏」以示區別,如:軒轅氏、神農氏。

古人的名字極為複雜,由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姓氏最早是分開的,並不是同一個詞。姓產生於前,氏出現在後。根據考證,遠古時期已有了姓,而且子女最初都隨母親的姓。在母系社會,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子女都是同姓,姓字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代表了一種血緣關係,是家族基因的延續。所以,一些古老的姓如:姬、姜、姚、妘、媯、姒、嬴等,都是女字旁。顯然,「姓」所標誌的血緣關係最早是由女性來確定的。母系氏族社會中,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便是「姓」產生時的社會背景。

原因是,隨著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子孫越來越多,一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系,並散居到各個不同地方。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為了相互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便要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樣就產生了「氏」。

哪些是古老的「姓」?

在夏商周三代,「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比較大,「氏」要小一些。因為當時的「姓」很少,一門大姓下邊,會有很多的「氏」。孔、華、墨、宋等等很多現在的姓氏,都是原來「子」姓下邊的氏。

《國語.周語》記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由此可見,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早期的姓不是指家族稱號,而是整個氏族的稱號,姓是用來區別各氏族的。黃帝部落姬姓,炎帝部落姜姓,夏禹姒姓,殷商子姓。目前有據可考的一般有二十二個姓:媯(音歸)、姒、姬、嬴、姞、姜、妘、偃、子、風、己、任、祁、羋(音米)、曹、董、歸、曼、熊、隗(音偉)、漆、允。

「姓」以別婚姻

氏族社會時期實行「族外婚」,同一個姓的男女不能結婚,「姓」因而也起到了「別婚姻」的作用。這即是《通志.氏族略》所云:「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

周代,姓氏制度已相當嚴密,成為宗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禮不娶同姓」被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

姓有「別婚姻」的作用。在氏族社會同一氏族內部的人不得通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就是父母同姓,子孫不能昌盛。近代就不受這個限制了,現在的人即使同姓,也可能根本就沒有血緣關係,或血緣關係非常遙遠。

「氏」以別貴賤

《通志.氏族略》記載:「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也就是說,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但姓與氏都是貴族才有權使用的稱號,沒有名字的平民百姓,人們統一以其職業稱呼,如庖丁是對姓丁的廚子的稱呼、優孟是指姓孟的俳優等。

《通志.氏族略》曰: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夏商周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

即使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一般平民都沒有姓,姓還能區別貴族和平民的地位。

因此,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孔子的祖先姓「子」

武王伐紂,西周建立之後,封紂王的弟弟,微子啟於宋地。微子啟,名啟,「微」是地名,是他最初的封地,而「微子啟」中的「子」是爵位名,不是姓。所以我們稱「微子啟」,就是地名+爵位+名字,就像現在我們說「劍橋公爵」「威廉王子」一樣。

孔子是宋國貴族後裔,孔子的祖先源自殷商時期帝乙,帝乙的長子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庶兄,殷商滅亡,周公封建諸侯,冊封原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於宋地,孔子祖先是微子啟的弟弟。宋國是殷商遺民所建,所以孔子也是殷人遺民,所以孔子真正的姓應該為「子」。如上所說,同姓人太多,古人往往又以氏為區別。

而後傳到六世祖一位叫「孔父嘉」的人,孔父嘉是宋國的大夫,是孔子的祖先,扳著手指頭算起來,他是孔子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別哈哈大笑,是真的),後來他在宮廷鬥爭中被殺害,他的子孫就逃離宋國,落籍魯國,為了避禍,以孔父嘉的「孔」為氏,那個時代,以祖先的名字中的某字為氏,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就是孔子的「孔」的來源。因此「孔父嘉」他姓子,名嘉,宋氏(以國名(宋)為氏),字孔父。而其後人,又以祖先的字(孔父)為姓。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就是名紇,字叔梁,叔梁紇的姓也是子。

孔子的真正姓氏

孔子其先為殷商之後,宋人,六世祖孔父嘉,姓子氏宋字孔父,其父叔梁紇姓子名紇字叔梁,因此以嚴格意義上講,孔子的姓為「子」,氏為「孔」,名為「丘」,字「仲尼」。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並不是因為他姓子,所以叫孔子,或者叫子孔。「孔子」的「子」,是古代對男性的尊重,「孔子」的「子」,對男子的尊稱,如老子、孟子、荀子等等。孔子是有自己名的,歷史教科書說得很明白,孔子,名丘,字仲尼,所以我們又可以叫他孔丘。因此,孔子為子姓,氏為孔,名丘,字仲尼。孔子的「子」是後人敬稱,而「仲」表明排行第二。

以上出現了三個「子」,「孔子」的「子」是對男子的尊稱;「微子啟」的「子」,是爵位;還有一個「子」,就是嚴格來說孔子的姓。

秦漢以後姓和氏合二為一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還屬於周朝,孔子的稱呼是秦漢以後的人這樣稱呼的,秦漢以後,人們多以氏為姓,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姓、氏逐漸合二為一,也就是現在一律稱姓。漢朝以後,從皇帝到普通百姓都有姓了。

氏族社會後期至秦漢前這一階段,不僅有姓,還出現了氏。氏和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姓是一個氏族的稱號,氏是姓的分支。例如:子是殷商貴族的姓,子姓下面有向氏、樂氏、商氏、湯氏、來氏、王氏、孔氏等等。姓不能變,氏的變化很大,氏經常隔一、二代就有可能變化。

《通志.氏族略》記載:「秦滅六國,子孫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更將姓氏混同成一個概念。

清初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其中甚至出現了孔子「字仲尼,姓孔氏」

中國古代人的姓氏比現今複雜得多,秦漢以前,同一人可以有幾種稱呼的方法;秦漢後期,才基本與現在一致。從春秋轉到戰國,禮崩樂壞,貴族沒落,平民崛起,這些封建制度逐漸都消失了。到了秦漢時期,姓與氏就合二為一。所以如果區別姓與氏的話,那麼孔子是子姓孔氏。如果不願意區分,從後世的觀點來看,籠統地說孔子姓孔,也是無妨。其實孔子原本姓子,孔是他的「氏」。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孔子姓什麼嗎?回答姓「孔」,恭喜你答錯了
    關於孔子,教科書是這樣說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名、字、哪裡人,都說得很清楚。唯獨沒有說他姓什麼? 也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脫褲子放屁,孔子不就姓孔嗎?還能姓什麼? 可是,我要是告訴你孔子其實是姓「子」呢?那孔子豈不是應該叫做「子子」?你還別說,按姓+名這樣的叫法,還真應該叫「子子」。
  • 從孔子出生時,他全家都不姓孔,談姓氏文化之謎
    最近有朋友問 @瞌睡大王不愛巡山,孔子的父親怎麼叫叔梁紇,他不姓孔嗎?我笑說,如果你拿這個問題當面去問老夫子,他一定會暴怒拿板尺打你「你才姓孔,你全家都姓孔,我乃正統黃帝一脈,殷湯之後裔,我姓子,姓子,你懂嗎?!」「那他怎麼叫孔子?難道也和外國人一樣是姓在後,名在前?」「非也非也,請聽我細細道來。」
  • 姓氏的起源——「姓」「氏」的區別及其產生的時期
    只是不那麼在意名字而已。而正是這簡單的一問,我們已經問了幾千年。是要比美國、及至歐洲很多國家的歷史都要悠久得多呢。只不過倘若在先秦的時候,恐怕被問及更多應該是「您貴氏?」才對。誠然,若論及姓氏,又實在是一個悠久而又複雜的問題。早先,我們的「姓」和「氏」並不是一回事,並且以「姓」的出現時間為早,我們便不妨從「姓」說起。
  • 孔子不姓孔?孔子後人怎麼樣了?孔融因不孝而被殺?
    文/趙九九 孔子不姓孔,而是姓子,孔氏,先秦時期,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一個部落的統稱,而氏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子」是殷商的國姓,也就是說他是殷商人的後代,與商湯、商紂王是一家子。我們經常說孔子是魯國人,實際上孔子祖上是宋國人,後來才移居到魯國的。
  • 孔子姓子不姓孔!「孔」的本意是嬰兒急著喝奶,還有這5個故事
    一說到「孔」這個姓氏,很自然會想到儒家學說的精神領袖——孔子,然而2015年海昏侯墓一塊孔子屏風的出土,卻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事實上,孔子並非姓「孔」而是姓「子」,「孔」是他的氏。這是為什麼呢?01 孔子姓「子」與「玄鳥生商」、「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國古代用幹支法紀年,「子」是12地支之首。
  • 孔子本不姓孔,秦始皇為何叫趙政?簡談中國人的姓名演化
    中國人的姓名經歷三個大的階段,秦漢之前,貴賤等級森嚴,平民有姓有名,貴族有姓有名,還有氏。秦漢到民國,平民貴族都有姓有名有字號。當代人只有姓與名。秦漢到民國,一個人有姓有名有字號,比如趙雲趙子龍,姓趙名雲字號子龍。張飛張翼德,姓張名飛字號翼德。秦漢之前,平民有姓有名,貴族多一個氏。所以說姓以別血源,氏為分貴賤。
  • 免貴姓姓。啥?沒想到吧!姓和氏都是姓氏!
    姓氏的起源我們其實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從我們古代很多姓都是女字旁的我們可以窺見一二。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指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指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後來隨著歷史的不斷變化,姓和氏就分不清了,但是你知道麼?
  •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母親叫顏徵在,為何孔子卻姓孔,他到底跟誰姓
    二、正考父是孔子第七代祖先,弗父何的曾孫。他以謙恭儉樸和熟悉古文獻見稱。他曾連續輔佐宋國三公即戴公、武公和宣公,不但不驕傲奢侈,反而越發謙遜儉樸。他在家廟中的鼎上作如下銘文:「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糊餘口。」意思是每逢接受任命、提升職位時,都是越來越恭敬。
  • 中國人非常重視姓氏,每個姓都有自己的大神,你了解自己的姓嗎?
    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姓氏非常重視,現在提起來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百家姓》,它裡面記載了大部分中國的姓氏,但是對於中國的姓氏文化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我們今天的而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想要弄清楚這些,我們必須要先從姓氏起源說起。
  •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這是螞蟻莊園7月16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今天的問題是: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屈  羋  答案是:羋  屈原姓氏名字介紹  答案解析:屈原其實姓羋,就是《羋月傳》的「羋」。
  • 揭秘姓氏來源:「東郭」確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姓」與「氏」的起源  有句話說「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姓氏文化。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是標識家族來源和血緣關係的文字符號。  不過,「姓」和「氏」最初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 十二星座在古代最有可能姓什麼?獅子座姓唐,看看你姓什麼?
    假如這類蠍子是古代的話,那就應該屬於皇甫家族了,傳說是西周太師皇甫的後代,後人稱為皇甫氏,前人能做到太師的位置,說明人很有手段,符合天蠍的性格特點。從來不會強迫自己去應付不喜歡的人和事。對不熟悉射手座的人來說,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個輕浮的人,但是射手座也感到無助。她們以為愛情來得太快太快了。結合他們變化無常的感情,月姓很符合她們。
  • 令人毛孔悚然的字,原來還是一個姓氏,並且現在還有姓這些姓的人
    令人毛孔悚然的字,原來還是一個姓氏,並且現在還有姓這些姓的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這麼長時間的演變中,也形成了很多有趣的姓氏。有許多的姓氏可能大家都不認識,在這當中有這幾個姓氏聽起來非常恐怖,而且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這四個姓氏不但歷史悠久,祖先都是非常尊貴的人物。
  • 《羋月傳》火了羋姓,連雲港僅有三位小大姐姓這個
    連雲港共有3位姓羋,且都為女性還是姐妹花,全部是徐州市銅山區遷移到連雲港的。以前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字怎麼念,現在都知道啦!新東街道有一戶姓仝的居民,老家在徐州市雎寧縣。這個姓一般人都念不準確,有一次兩個物業公司的人員上門收物管費,支吾半天也念不出仝這個字。仝姓來源於遼寧省東部地區,應該是貴族家族。關于姓氏的淵源,有幾種避禍改姓的說法,其中之一起源於元末,後裔主要在今天的山東鄆城、江蘇雎寧。
  • 時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時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不定時,有時候:時而。時陰時晴。機會:時機。待時而動。姓。三、姓氏起源源流一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來的封地時邑,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時氏,子姓,出於殷。」 《史記·殷本紀》云:帝嚳之子契助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賜姓子氏」。契之十四世孫履(成湯)於公元前1600年前後建立商朝。
  •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我國歷史上德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答案A:屈;答案B:羋!屈原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國人,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任三閭大夫。因此本站給出答案B:羋!
  •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屈原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國人,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任三閭大夫。     原標題: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2020年7月1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我國歷史上德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答案A:屈;答案B:羋!
  •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其中的西大策村和前大策村都有很多蓋姓人,而東大策村的姓氏更特殊,這是一個粘姓人聚居的村莊。在膠東半島的範圍內,蓋姓雖然總體不算是大姓,但在萊陽南鄉卻是望族。蓋氏族譜記載,萊陽蓋氏祖居地為姜疃鎮的鳳頭村。西大策村和前大策距離風頭村不遠,有蓋姓分支自然不足為奇了。
  • 中華姓氏圖騰,看看有沒有你的姓!
    孫姓圖騰,孫姓是弇(讀淹)茲氏以玄鳥作為圖騰的一支的族稱。由跪著的老祖母弇茲氏和她生育的一大群玄鳥的後裔組成,表示子子孫孫世代綿延不絕。詒弄子孫,滿溢天倫。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來源較多的姓氏。西周時,周武王將康這個地方封給他的弟弟姬封,後來又將衛地封給姬封,所以歷史上稱姬封為衛康公。
  • 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的區別
    貴州章氏文化研究會 Weixin ID gh_